大清話事人第619章 雅克薩烽煙先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話事人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9章 雅克薩烽煙先起~

第619章 雅克薩烽煙先起~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24日  作者:憂郁笑笑生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第619章雅克薩烽煙先起

第619章雅克薩烽煙先起

憂郁笑笑生:、、、、、、、、、

伊犁直隸府。

林淮生親自巡視了伊犁棉紡廠、伊犁鋼鐵廠、以及木材廠、磚瓦廠、瓷器廠、造紙廠、食品廠、還有牧場。

不親眼看一遍,他不放心。

打仗打的是后勤。

此地距離內地數千里,一旦物資有缺就是致命傷。

在巡視鋼鐵廠時,他詢問了一個關鍵問題:

“煤礦和鐵礦石來自何處?”

廠長連忙介紹:

“稟大臣,煤和鐵皆來自伊犁本地。”

林淮生詫異:

“小小伊犁,居然同時擁有煤礦和鐵礦?”

“稟大臣,此乃上天護佑我吳國。伊犁鐵礦品味相當高,比馬鞍山露天鐵礦高多了。”廠長是從馬鞍山重工第一鍛造車間主任轉職而來。

“好,好。”

巡視完畢,林淮生大為放心。

陛下說的沒錯,伊犁是塊寶地。

農業環境優越,工業原料充足,且無自然災害。以伊犁為基地,西征軍后勤不是問題。

不過,眼下也不全是好消息。

衛生署派駐官員求見林淮生,他對地區的衛生情況表示了極大的擔憂。

“林帥,各地患病之人數不勝數,醫生和藥物長期捉襟見肘。下官查過地方志,這里每隔三五年瘟神就要來一次,人畜死亡無數,觸目驚心。”

林淮生猛然抬頭,眼神冰冷。

盯著匯報之人:

“需要怎么做?”

“下官建議組織一次徹底的全面的衛生大掃蕩。”

“需要多少時間?多少銀子?多少人力?”

“最少

80萬兩,

4個月時間,

3000夫役,還需幾百兵壓陣。”

林淮生點頭。

吩咐一旁的參謀:

3天之內,滿足他的所有要求。”

又盯著衛生署官員:

“半年內給我一個沒有隱患的伊犁基地。做的好,本官親自上書給你請功,做的不好,軍法從事。”

“是。”

1784年末。

伊犁直隸府忙的雞飛狗跳。

官府出面組織——清理垃圾,挖設廁所,焚燒病死牲畜尸體,建公共浴池。

宣傳文告貼在城內。

眾人議論紛紛。

一聽識字之人,正大聲朗讀:

文告內容直白,文盲也聽得懂。

伊犁的新移民多數是文盲,識得幾百字就能混個像樣差事,秀才就是文曲星一般的存在。

帝國的教育衛生事業長期滯后,可見一斑。

但吳皇也無奈。

經費有限,只能花在立竿見影的領域。

沒辦法,自己壽命有限啊。不在有生之年搞出點輝煌實在的功績,難道打好基礎留給兒子嗎?

人人贊頌漢武帝,贊頌文帝的又有幾人?人人銘記秦始皇,幾人記得孝公?

李郁坦然承認自己是有私的

若沒有一絲私心,當皇帝做甚?

念完,眾人面面相覷。

官府來真的了?

文告內容:

第一段衛生科普,第二段闡明官府措施,第三段是威脅警告。

伊犁直隸府被劃分為

500處格子,衛生隊分格做事。入戶檢查,督促百姓清理垃圾,集中焚燒掩埋。

每家都必須挖出符合要求的旱廁,道路和城鎮必須挖公共旱廁。

各鎮都要建起公共浴池。第一次去免費,后面一月必須去一次。

填埋居住區域附近的水洼。

隨地大小便,鞭笞

10下,罰款

50文。

隨地吐痰,罰款

10文。

不洗澡,罰款

10文。

不按規定掩埋病死牲畜者,全家流放回原籍。

有移民阻撓衛生隊,隨即被士兵鎮壓。

吳廷做事夙來是冷酷無情的。

3個軍駐扎在伊犁,天王老子下凡也掀不起浪花。

半年后,

“衛生大掃蕩”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代價是擊斃

132人,罰款

3萬人次,流放

520人次。

被流放之人痛哭流涕,死也不愿放棄剛開始的新生活回那陌生老家。

士兵們冷漠的擊斃了部分人,其余人膽寒動身。

陛下曾說過:

我們的文化,壞就壞在該嚴厲時不嚴厲,該通融時不通融。

涉原則時,心軟。

宜寬容時,心硬。

負責此次衛生行動的官員顯然深諳陛下教誨,時常告誡衛生隊:心軟不得。

殺雞儆猴,效果斐然。

短短數月,伊犁直隸府煥然一新。

林淮生帶著衛兵便裝走訪了多處,對所見之情況很滿意。隨即實踐承諾,給該員上書請功。

衛生措施基本落實到位。

除了洗澡,這個不好檢查,只能睜只眼閉著眼。待手頭寬裕了,大家就愿意花錢洗熱水澡了。

誰不喜歡享受,只不過是條件不允許罷了。

古羅馬把公共浴池作為少數公民的福利。

2000年后,熱水澡依舊只屬于少數人。

今年,伊犁鋼鐵廠和軍工廠合并升格為帝國的四大重工之一,才被批準修建了澡堂和學校。

為了適應形勢需要

去年,李郁下旨昭告天下,除京畿、邊疆、樞紐城市以及后勤重倉之外,各地不再修繕城池。

經費要花在刀刃上,與其修城,不如修路。

先修省際道路,再修州縣道路。

水泥產量永遠不嫌多。

鋼鐵產量永遠不嫌多。

吳皇的“大包大攬”令所有商人振奮。

既然朝廷兜底,那還怕個什么?擴張!投資!

許多商人開始跨行經營,在各省投資民營水泥廠和民營鋼鐵廠。

產品出廠就是銀子。

朝廷兜底收購。

水泥拿去修路,鋼鐵拿去架橋。

吳廷審時度勢,開啟了一輪基建狂潮。

下一年度,

江北省治黃工程撥款

600萬兩,各省

42處水利工程撥款

450萬兩,省際水泥道路網撥款

330萬兩。

特殊的是,這些工程全部以外包形式丟給了民間商人。

總包攬活,再找分包。

朝廷只限定工期、時間、質量,以及最低工錢。其余一概不問,撒手不管。

吳廷重臣紛紛感慨,越來越看不懂陛下了。

有人勸諫陛下,商人貪得無厭,必定會想辦法多掙錢。

陛下從善如流:

“愛卿所言極是,增加一項招標,在松江府修一所條件好點的監獄。”

消息傳出,帝國嘩然。

財政大臣胡雪余感慨:

“帝國進入了史無前例的高速發展期,金錢海嘯一般入庫,海嘯一般出庫。鋼鐵和煤炭產量每年翻番,中產數量快速增加,世面物價逐年下跌,唯獨人工價格逐漸攀升。”

江南地區的人工價格漲勢最快。

不過,

大部分商人還是選擇將廠址開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

其余地區只考慮大型采礦業、大型冶金業,或者是一些小型加工廠。

李郁對此一點都不意外。

工業的蓬勃發展是基于很多因素的。

農業發達、水運發達、人口素質、發展環境。

長三角和珠三角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這是其他地區拍馬也趕不上的。

產業集中,有利有弊。

利處是,收稅成本很低、產業鏈成型、工廠成本降低、方便技術升級、中樞強勢。

弊處是,極度不均衡。

思考再三,李郁決定伸出一雙有形的大手。

因地制宜在其他地區開設龍頭工廠,拉動上下游。

工業部相繼投資落地了直屬的唐山鋼鐵廠、開灤煤礦、徐州煤礦、棗莊煤礦、吐魯番棉紡廠。

此外,

財政部在山東招遠、西域葉爾羌分別開設直屬金礦。

皇家資產管理公司開設和田玉礦。

一張張數額龐大的賬冊看的財政大臣胡雪余心驚膽戰。他很害怕這種持續花錢超支的模式,但勸諫無效。

陛下依舊不停的從商人那借款,然后迅速花出去。

胡雪余哀嘆一聲,開始認真琢磨開拓財源——紙鈔。

推廣紙鈔的意義,他已經看明白了。

但是推廣紙鈔在國內的步伐必須穩,不允許一點點的信任危機。

境外推行?

胡雪余的這個想法得到了李郁的大力支持,當前和吳國做生意的外國商人確有持有“吳元”紙鈔的現實需求。

銀錠和紙鈔的重量體積不可同日而語,騰出來的空間可以裝載其他貨物謀利。

而且紙鈔隱蔽、安全。

銀錠容易被搶。

境外推廣紙鈔,前提是讓外國人先擁有吳元,辦法是——通過駐歐的賈笑真將大批紙鈔花出去,以官方身份為承諾。

之前:

大西洋貿易公司的商船攜帶大量銀錠或者貨物,抵達廣州,換成茶絲瓷,運回歐陸銷售。

以后:

大西洋貿易公司的商船可以攜帶更多的貨物和一口袋吳元,抵達廣州。

同樣一次來回,外商的利潤明顯增加了。

紙鈔信用證。

一旦推廣,外商將很難拒絕這么好的東西。

中亞地區。

兩大帝國重兵集結,厲兵秣馬,尚未開展,態度頗為謹慎。

而在數千公里以外,兩國的戰爭已經爆發。

吳國北方艦隊一支小型分艦隊從母港旅順港出發,一路北上,途經庫頁島。

艦隊開炮擊毀多處沿岸土著村寨后,派遣

150名步兵攜帶

3門大炮登陸,建起了一座堅固的小型棱堡。

從此,庫頁島所有土著每年必須繳納

2張貂皮,否則將受到武力討伐。

艦隊繼續北上。

廟屯,是黑龍江的入海口。

帆船從此逆流上溯,理論上劃槳可抵達璦琿城乃至雅克薩城、尼布楚城,但費時費力。蒸汽船嶄露頭角

璦琿城。

鞭炮聲中,

6艘嶄新的蒸汽戰艦試航歸來。其中有

4艘炮艦,

2艘運輸艦。

次日,

6軍團

2000人,八旗仆從軍

2000人從璦琿城開拔,沿著黑龍江上溯。

水陸并進。

沒有步兵,都是龍騎兵和輕騎兵。

距離雅克薩城

150里外和哥薩克騎兵遭遇。吳軍搶先開槍,一名哥薩克騎兵中彈墜馬,其余逃遁。

戰爭,正式打響。

黑龍江將軍代良對于此戰役又激動又擔憂。

為主子忠心打一仗,才能獲得更多信任。

但是羅剎人真不好打,雙方拉鋸戰一百年了,駐防八旗深有感觸。

如今的雅克薩城是一座土木結構的雙層棱堡。守軍

2000人,小型戰艦

6艘,其余船只

9艘。

各類火炮

23門,城防槍

10架。

這樣的兵力在遠東地區堪稱豪華。

哥薩克們征服西伯利亞的陣容很少超過

500人。他們殘忍嗜血,戰術靈活,號稱沙皇的獵犬。

城防司令,

40多歲的中校阿廖沙很自信。

他認為遠東人不會打仗,尤其不擅長攻堅。否則的話,就不會有康熙年間的那場談判。

瞭望敵情。

他猛然皺起了眉頭,臉色陰沉咒罵道:

“該死的撒克遜佬。”

沒錯,他認為是撒克遜人訓練出了眼前的西式吳軍。

城墻上,

身穿皮袍,肩扛燧發槍,腰插短刀,腳下立著利斧的哥薩克們也對著城外議論紛紛。

“中校,我們應當堵住城門。”

“去吧。”

一群哥薩克搬來石頭堵住木門,城外吳軍的大炮不少,不得不防。

城外,

司令官趙二虎也在透過千里鏡反復打量這座著名的邊城。

一旁的黑龍江將軍代良低聲道:

“末將請戰。”

“莫急,一會有你出場的機會,回去準備吧。”

“是。”

午后,

黑龍江面騰起數根黑煙柱。

阿廖沙汗毛豎起:

“該死,那是什么?”

逆流而上的蒸汽炮艦氣勢洶洶,

4艘一字排開,沖了過來。

閉塞的消息,漫長的補給線,圣彼得堡來不及將吳軍的情報告知遠東駐軍。

黑龍江騰起水柱。

雙方戰艦展開炮擊,戰斗瞬間激烈。

陸地上,所有人屏氣凝神盯著水戰。

一艘羅剎戰艦中彈,斷裂成兩截,迅速沉入江水。

代良瞬間腦子發懵,這得多大口徑的炮彈效果才能如此炸裂?

阿廖沙也一樣發懵,雖說是己方的戰艦不怎么專業,但也不至于這么脆弱吧?

僅僅一刻鐘后

羅剎戰艦沉沒

2艘,擱淺

1艘。

卡隆炮立大功。

近距離命中敵艦,一發即沉沒。

3羅剎戰艦見打不過,干脆調頭逃竄,然而逆水行舟豈是那么容易的?脆弱的尾舵本就是阿克琉斯之踵。

它們很快被追上,被擊沉。

4艘蒸汽炮艦掉頭碾壓江水里掙扎的敵方水手。

江面泛起紅色漣漪。

陸上,

吳軍齊刷刷高呼“萬勝”,仆從軍也跟著歡呼,氣勢如虹。

趙二虎,刷,抽出佩劍。

“進攻!”

半刻鐘后,炮聲響起,各種陸地火炮和艦載炮一起猛轟雅克薩城。

硝煙彌漫。

這是近百年之后,雅克薩再次燃起烽煙。

與康熙年間的那場圍攻戰相比,雙方的兵力更多,使用的大炮更多,棱堡也更堅固。

炮戰!

吳軍優勢巨大。

即使不算艦載炮,陸上火炮數量優勢也是巨大的。

40門對

23門。

口徑也明顯占優。

尤其其中兩門

12磅加農炮,遠距離壓制效果很好。

但是,炮擊

2刻鐘后。

炮兵指揮官眼神陰沉,命中率太低,炮擊效果太差。(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大清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