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話事人第620章 棱堡倒逼軍事技術革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話事人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620章 棱堡倒逼軍事技術革新

第620章 棱堡倒逼軍事技術革新


更新時間:2025年02月25日  作者:憂郁笑笑生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憂郁笑笑生:、、、、、、、、、

趙二虎低聲詢問:

“怎么回事?”

炮兵中尉尷尬,如實回答:

“敵人的棱堡低矮,墻體厚實,角度刁鉆。我方炮擊,三發未必有一中,毀傷效果很不好。”

“完全擊毀雅克薩城堡的敵兵藏身之處需要多久?”

“我盡量試試。”

“說實話!”

“稟司令官,就是我們隨軍攜帶炮彈全部打光也難達到效果,可能需要等待后勤船隊補給。”

一旁,代良單膝跪地:

“奴才愿率先登為吳皇陛下浴血拿下雅克薩。”

趙二虎沉吟片刻:

“傳令,旗丁先行,火槍兵掩護,炮兵向前推行。”

“今日破雅克薩。”

軍令傳達下去,全軍立即展開,從三面同時發動進攻。

手持盾牌的旗丁打頭陣,彎著腰快速前沖。

身后跟著

2排弓箭手

再后面是扛著云梯的輔兵。

最后才是吳軍火槍手。

趙二虎瞥了一眼遠處的民夫們。

低聲吩咐:

“讓那些旗丁把輜重車拉到城下,當盾車使。”

很快,攻防戰達到巔峰。兩方都不再留余力,火力全開。

一輩子殺人的哥薩克們沉著瞄準射擊。

槍響之后,旗丁應聲倒地。

少有疏漏。

旗丁們開始畏縮,沖鋒放緩。

代良揮刀高呼:

“不許撤。”

“沖,都給我沖上去。參領佐領協領帶頭沖鋒。”

不交夠份量的投名狀怎么行?土匪上山都得交,何況前朝余孽呢

“殺,殺羅剎鬼。”

旗丁們再次鼓足勇氣,嗷嗷沖鋒。

哥薩克是黑龍江駐防八旗的世敵,兩邊打了一百多年,仇恨是足夠的。

雅克薩城頭。

一大胡子哥薩克頭目放下千里鏡,轉動身邊一門火炮對準代良。

殺賊先殺王。

從驚魂中復蘇過來的旗丁們驚呼:

“將軍死了,代良將軍死了。”

見前方騷亂,趙二虎也愣住了。

他也沒想到代良以這種方式戰死,一時間竟是恨不起來了。

只是敦促炮兵:

“推近些,快。”

雅克薩城下,硝煙彌漫。

不斷有人中彈倒地。

幾架云梯陸續架上堡墻,身穿棉甲的旗丁們低著頭往上爬。

駐守第一道堡墻的

400名哥薩克們拼命射擊,他們也慌了,每次露頭射擊都會引來吳軍的槍子甚至是炮彈。

不斷有人中彈墜下。

旗丁們憋著一股勁,在吳軍的掩護下硬生生踩著云梯沖上了第一道城墻。

腰刀對長斧。

虎槍對騎刀。

哥薩克死戰不退,旗丁們沒有退路。

一時間城墻上鮮血飛濺,斷肢滿地,血腥無比。

好在吳軍步兵及時跟上,一頓槍擊后,終于控制了第一道堡墻。

但是,

立馬陷入了一個尷尬境地。

雅克薩城堡的第一道堡墻和第二道堡墻之間,至少有

25丈開闊地。

開闊地還擺滿鹿砦、拒馬。

一名滿臉鮮血的旗丁踉蹌走來,單膝跪地:

“大人,沖不過去。”

少尉凝重的望著明顯更高的第

2道堡墻,以及墻下的壕溝,神情陰郁。

咬牙喝道:

“射擊。”

吳軍控制外堡墻,羅剎軍控制內堡墻,兩方隔空對射。

戰斗陷入了尷尬境地。

沖不進去,打不下來。

子彈嗖嗖的打在土木結構的堡墻上,令人牙酸。不時有倒霉鬼中彈,然后被同伴拉下去。

守城指揮官阿廖沙貓著腰,沿著內城墻巡視,高呼:

“勇士們,不要慌。”

100年前他們拿不下雅克薩,

100年后他們還是拿不下雅克薩。有糧有彈,我們就能守到地老天荒。”

哥薩克們齊聲高呼:

“烏拉。”

一時間,竟是壓過了戰場的槍炮聲。

趙二虎有些慌。

他的戰場經驗還是少了些,加之這幾年習慣了以強打弱,習慣了用火力虐菜鳥的贏。

突然遇上硬釘子,竟有些手足無措。

一參謀低聲道:

“司令官,不如先撤下來,圍住雅克薩,等待后援。”

“好。”

參謀匆匆離開,召集

200輕騎兵待命,掩護撤退。

先撤炮兵,后撤步兵。

撤退進程忙而不亂,步炮騎交替掩護,不至于被敵人跟在后面打個反沖鋒,把撤退變成潰敗。

吳軍順手放了一把火,燒毀了第一道堡墻所有的木質結構。

縱火很關鍵。

既鞏固了成果,也阻擋了敵人可能的反沖鋒。

羅剎軍指揮官阿廖沙也意識到這股吳軍的戰爭經驗頗為豐富,不好對付。

一連數日。

吳軍的蒸汽船拖曳著一串小船在黑龍江面來回奔波,撤下傷兵,運上給養彈藥。

趙二虎下令布置了多處瞭望哨。

望見羅剎兵出來搶修外堡墻,就拉上大炮遠遠轟擊阻撓其修復進程。

參謀和軍官們則是緊張的反復磋商,爭論不休。

“雅克薩城堡設計專業,角度科學。想破城,要么用人命填,要么用炮彈填,其他沒辦法。”

“那就驅使旗丁去填坑。”

“再等等,等一批火箭彈。”

趙二虎已經下令將璦琿城庫存的最后

200枚火箭彈,運來雅克薩。

只可惜,僅僅

200枚。

如果有

1000枚,勝算就是百分百了。

吳軍習慣了武器和戰術雙方式落后的清軍,陡然遇上一支不一樣的軍隊,竟有些不適應。

燧發槍、實心彈。

雙方都有,所以形成不了絕對優勢。

更別提該死的棱堡了。

參謀們意識到,未來的作戰方式要改變了。

結合地利設計的棱堡占地面積雖小,卻比傳統的中式四方城更難攻陷。

可謂是幾何學、建筑學、彈道學的結晶。

那夸張的厚度,刁鉆的角度、低矮的堡墻,讓己方引以為豪的炮兵大為尷尬。

此時,

一名軍官突然說道:

“要是有開花彈就好了。”

眾人一愣,開始認真考慮這個問題。

開花彈不是秘密。

關鍵在于彈托和引信設計。

軍工署的人一直在研制開花彈,反復測試,取得了不少進展,但是沒有能徹底解決發射安全問題。

據說有十分之一的炸膛概率。

而由于戰事一直很順利,所以遲遲沒有裝備陸軍。

如今看來,哪怕不成熟也要打報告主動索要了。雅克薩才是土木棱堡,若是遇上全石棱堡,那該多么可怕。

“向陸軍部、參謀本部打報告,請求開花彈。”

5日后。

吳軍發起了一次更大規模的進攻。

預判到來者不善

一大早,阿廖沙中校令人宰殺牲畜

20頭,每人賞

2碗酒,犒賞手下的

1500名勇士。

其實不必動員,所有人都會拼命死戰。

遠東的戰爭無法指望援兵。

只能依靠自己。

從頓河一直打到黑龍江的哥薩克懂得西伯利亞的生存法則。

強者,生。

弱者,死。

阿廖沙拔劍高呼:

“烏拉。”

哥薩克們齊刷刷高呼:

“烏拉。”

城外吳軍,同樣氣勢宏大。

200架盾車打頭,

3500旗丁擔任先鋒。此外,還有秘密武器——火箭彈。

當火箭彈騰空而起的瞬間,阿廖沙瞳孔縮小到極致。

高呼:

“快,把火藥桶藏起來。”

“準備滅火。”

他是正確的。

接二連三落下的火箭彈對雅克薩城形成最大的威脅不是爆炸,而是火,以及引起的殉爆。

城外,趙二虎厲聲喝道:

“進攻。”

“今日必破雅克薩,滅羅剎鬼。一顆首級

10兩銀子,先登有重賞。”

佩劍指向,

蓄勢待發的第二批旗丁們開始了沖鋒。

一排炮彈越過他們頭頂,砸向棱堡。

黑龍江河面,蒸汽炮艦也盡量逼近河岸架炮跨射,炮聲隆隆。

西伯利亞地區多森林,羅剎人的據點都是就地取材,伐木建設據點,。

見城中多處木屋起火。

阿廖沙只能分兵救火。

即使城防火力減弱,也無可奈何。

棱堡太小,建筑物密集。

更恐怖的是,城內糧倉即將過火,火藥庫也岌岌可危。如論失去了糧食還是火藥,都意味著雅克薩失守。

身穿黑袍的東正教神父站在城墻顯眼處,表情肅穆,念念有詞。

他要為勇士們注入正能量。

下一刻

一發火箭彈落下。

他被迅猛的氣浪炸落,摔的奄奄一息。

實際上,他可能忽略了一個問題:這里是遠東,超出上帝的服務區了。上帝在雅克薩不好使

旗丁們嚎叫著越過第一道殘缺堡墻。

沖入兩道堡墻之間的死亡開闊帶!

第二道堡墻上,槍炮齊鳴,將劈砍鹿砦移動拒馬的旗丁打的血花四濺。

堡內火力依舊綿密。

哥薩克們的心理素質超高,射術高超。

炮手見哪兒人群聚集,就往哪兒轟一炮。

由于第一道堡墻的阻隔,吳軍無法用大炮給予支援,旗丁們只能用血肉之軀硬抗。好在此時,占領了第一道堡墻的吳軍抬槍組給予了及時的火力支援。

抬槍好啊。

抬槍永不過時。

火炮到不了的地方,抬槍都能到。

一佐領舉著盾,聲嘶力竭高呼:

“弟兄們,都聽好了。”

“先登前

3人有賞,賞賜豐厚。出旗抬漢,抬準尉,賞宅子,賞銀子。”

“不準退,沖上去。”

“沖啊。”

或許是他聲音太大,引起了敵人注意。

雅克薩城頭

一名哥薩克操控架設在三腳架滑輪上的一磅城防槍,對其瞄準,射擊,一氣呵成。

1磅圓球鉛彈穿透盾牌,佐領被瞬間分尸。

場面極度震撼。

城防槍這種介于槍和炮之間的武器,尤其適合守城使用。

而探出頭觀察射擊效果的那名哥薩克也被外側堡墻的吳軍及時捕捉,一發抬槍打過去,此人應聲倒地。

滿面鐵砂,鮮血從指縫溢出。

他捂著臉在城垣打滾,掙扎,痛苦地哀嚎。

旁邊一名戰友抽出尖刀,按住他,一刀砍下。

解脫了。

男人的愛,干脆而熱烈。

400名旗丁倒在了開闊地。

但他們的戰死是有意義的,他們排除了障礙,清理出了一道寬

2丈的通道。

控制第一道堡墻的吳軍也集中所有火力瘋狂壓制。

前排射擊,后排裝填。

抬槍更是成為中堅。

兩道堡墻對射一刻鐘,吳軍傷亡不斷,哥薩克也沒好到哪兒去,

云梯架上了堡墻。

攀爬的旗丁不斷被子彈擊落。

再攀爬,再擊落。

戰況之殘忍令人牙酸。

部分旗丁拿出了他們的看家本領,

50名弓箭手瘋狂拉弦,最短時間內輸出了至少

500根輕箭。

1名身披重甲的旗丁終于踏上堡墻。

面對兩名壯實的像熊瞎子一般的哥薩克,他左手一揚,一小包石灰粉擲出。

倆哥薩克慘叫,真成瞎子了。

刀刃入體。

慘叫聲更大。

這名先登旗丁殘忍的開膛破肚,把敵人的腸給挑出來了,甩的老遠。

第一道堡墻上,

一名少尉心中默念:

“一個,兩個,三個五個!”

“好。”

親眼目睹源源不斷的重裝旗丁順著云梯踏上棱堡。

少尉猛然起身:

“弟兄們,上刺刀。”

“攻入雅克薩。”

火炮全停,害怕誤傷自己人。

“投降不殺。”

哥薩克們死戰不退,也許是語言不通,也許是猜到即使投降了也沒好下場。

見敵人如此頑固,吳軍也放棄了勸降打算。

用子彈和刺刀解決問題。尤其是剛裝備的

1斤半鏈球炸彈,一炸一片。

小半個時辰后

戰斗結束。

雅克薩內外到處尸體,穿皮袍的、穿棉甲的、穿大衣的。團團黑煙騰起,隨即被寒風吹散在荒原上空。

此戰!

全殲雅克薩

2000守軍,代價是吳軍傷亡

300多人,旗丁傷亡

2200人。

這樣的結果讓軍官們震撼。

參謀們更是凝神不語。

他們在報告里撰寫:

“對付西式棱堡和哥薩克的組合,需要更先進武器和更先進戰術入場。目前來看,充足的火箭彈洗地是一種有效方式”

3日后。

援兵到達。

大軍繼續沿黑龍江前進,目標——尼布楚。

尼布楚是東西伯利亞總督防區的第一重鎮,兵力、武備、物資都是最充足的。

吸取了雅克薩之戰的經驗,吳軍對尼布楚城圍而不攻,重重封鎖。

以蒸汽炮艦封鎖河道,以騎兵封鎖曠野,以鐵蒺藜、鐵絲網的組合封鎖四周。

接到軍令后,

撫順重工立即放下手頭的所有工作,集中全部人力物力火速生產一直由“馬鞍山重工專供的武器”——火箭彈。

雖是首次生產,或有瑕疵。

但無所謂。

能用就行。

6軍團的

2名軍官駐廠督促生產,所有下線火箭彈先走海運,之后在廟屯換蒸汽船,沿著黑龍江最終抵達前線。

所以,對尼布楚展開進攻至少是

4個月后了。

獵手很耐心。

獵物也很耐心。(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大清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