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郁笑笑生:、、、、、、、、、
孟云的臉色很難看,望著城外黑煙,脫口而出:
“他們是想明日一舉破城。”
周圍眾人沉默不語,沒人罵吳軍狂妄,因為吳軍很可能有這個實力。
巴克少校深夜來訪。
低聲詢問:
“大王,若事不可為,您愿意去孟加拉流亡嗎?”
孟云青筋暴起,抄起佩刀,可望著巴克那誠懇的表情,又莫名的泄了氣。
佩刀砸在地磚上。
他眼眶微紅,握著巴克的肩膀,問道:
“你跟我說句實話,歐洲強國陸軍和城外吳軍比,孰強孰弱?”
巴克艱難的開口:
“我未曾見過吳軍野戰。但從攻城戰來看,或是半斤八兩。”
孟云瞬間蒼老了幾歲。
他甚至站不穩,只能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望著天花板。
冒出一句:
“大清,亡的不枉。”
話音未落
城墻傳來巨大的喧囂聲。
成千上萬的士兵在驚恐的呼喊、奔跑。
孟云和巴克對視一眼,沖出屋子。
一抬頭
無數根拖著尾焰的玩意從天而降,好似神罰。
瞬間,
他的腦海閃現一句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
貼切!
特別的貼切!
這句簡直就是為此刻而著。
上國威壓,恐怖如斯。
踏馬的自己被打的快滅國了,還是忍不住想起上國的璀璨詩詞。
一波接著一波的火箭彈。
爆炸、火光、彈片
今夜地獄,阿瓦值班。
被炸的肝膽俱裂的幾百頭戰象們發瘋般在街道亂竄,其實人類也是一樣。
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
幾十萬人奔跑,想躲避頭頂不斷落下的天火,卻找不到一處安全區域。
更可怕的事發生了。
城內最大的一處火藥庫殉爆了。
伴隨著驚天動地的爆炸,一朵蘑菇云騰起,猛烈地沖擊波將半里范圍內的人畜、屋子齊刷刷抹平。
一頭巨大的戰象被氣浪吹出去好幾丈遠,掙扎,爬不起來。它的內臟被震碎了。
周圍尸體遍布
巴克少校距離爆點至少有
3里,依舊被震的失去平衡,踉蹡摔倒,耳鳴、眩暈、迷茫。
城外。
吳軍齊刷刷高呼:“臥槽”。
白健仁原地呆滯了好幾秒,幾乎不敢想象這種程度的爆炸意味著什么。
身旁,
4個陣地。
200多個火箭發射架。
3500顆從馬鞍山萬里迢迢運來的重型火箭彈。
數萬人震撼圍觀。
仆從軍激動的發瘋,高呼“阿伊個西八”、“喲西”、“薩瓦迪卡”。
與有榮焉
太震撼了。
太恐怖了。
天兵恐怖如斯,服了,徹底服了。
扶桑武士默默擦拭祖傳的武士刀,對上國敬畏之情溢于言表。祖傳的慕強
DNA動了。
這一夜,中南半島各方勢力皆有人在場。
3500顆火箭彈,施放過程花費了半個時辰。
8成的火箭彈成功落入城中。
阿瓦城火光沖天。
阿鼻地獄不過如此。
吳軍在城外點燃數百堆篝火提供照明,意在攔截出城的逃兵。
白健仁看了一眼懷表,預計日出在半個時辰后。
“司令官,下命令吧。”
“不急,先三面合圍,后面等待軍令。”
“是。”
仆從軍格外激動,他們摩拳擦掌紛紛請戰,要做最忠誠的狗。
阿桂沉默不語,在烈火中燃燒的阿瓦城讓他內心殘存的最后一點驕傲消失了。
打不過就打不過。
服輸是對的。
一旁的兒子阿迪斯在黑暗中輕聲道:
“阿瑪,時代變了。”
“是啊”
阿桂心中感慨,什么弓馬嫻熟,什么騎射無敵,都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大炮加火箭彈才是戰場王者。
阿瓦城火光沖天。
少數人打開城門試圖逃跑,出城不遠,就被蹲在黑暗中的仆從軍攔截,一頓刀劈矛戳。
城內是烈火,城外是悍兵。
除了死亡,竟是沒其他選項。
1個時辰后,一名軍官走來。
敬禮道:
“報告司令官,火箭營已完成任務。啞火
13枚,意外爆燃
2枚。我部被炸死
1人,燒傷
6人。”
“你部大功一件,退下吧。”
“是。”
火箭彈瑕疵依舊存在。
馬鞍山重工一直在改進。
此時,
2名隨軍技術人員仔細正在詢問受傷士兵爆燃事故發生一剎那的經過。
并將彈殼移到附近,待天明后仔細勘察。
日出東方,金光燦燦。
圍攻的吳軍神情輕松,笑呵呵的議論:
“滅國了。”
“貢榜王朝,沒了。”
除了極少數人或坐船或泅渡通過伊洛瓦底江逃出生天,
20余萬人死于這場大火。
阿瓦城,廢了。
財富、人口、城池一起化為灰燼。
吳軍兇殘,震驚世界。
中南半島各國敬畏如神明,爭先恐后地表示,接受“上國保護”、接受“自由通商”。
自愿。
都是自愿。
7軍則是抓緊時間窗口,沿著伊洛瓦底江一推到底,將軍旗插上了海濱重鎮——仰光。
10天后
隸屬于第
4軍團
1個步兵營姍姍來遲,接過防務。
在仰光城頭升起金色狐貍圖案的軍團旗,同時大興土木,在城外另筑棱堡。
7軍團往東、往西南、往西、往東北方向,搞了一次中南半島武裝大游行。
果斷抓捕戕害本國商隊的兇徒以及幕后兇犯
500余人。
之后,
又在情報署細作的指引下攻破
12個大小部落,達成戰績首級
5000,俘虜匪眷
在掃蕩過程中,德川幕府派來的武士仆從軍表現尤其積極。
他們熱衷于古法殺人,一刀兩段,其兇殘程度令第
7軍團印象深刻。
2月中旬。
仰光開始下雨,第
4軍團在棱堡軍營內開始避暑。
他們一個個衣裳不整,摟著從安南海運來的娘們在雨棚下欣賞風景。
安南娘們好。
穿奧黛的特別好。
惜命的第
4軍團已經研究出了熱帶生存法則。
一,食物必須新鮮,肉類只吃活物。堅決不吃隔頓飯,每頓只吃
7分飽。
二,盡最大努力驅蚊。包括但不僅限于燒植被、填水洼、清死角、燒艾草、張蚊帳。
三,只喝涼白開。堅決不喝生水,遠離陌生水體。
四,病患及時隔離。
五,吃好喝好玩好,身體結實。
六,堡壘要堅固,大炮要多。
七,舍得花錢,自費改善海外駐軍的生活條件。
7軍團全員北撤,大部歸國,僅留
1個步兵團在密支那城駐防。
自此,
吳國的戰略目的全部達成。
一,干掉了中南半島小霸王。
二,卡住了撒克遜人的黑手。
三,殺雞儆猴,各方敬畏。半殖民地初具雛形,南洋后院安穩。
李郁在御前會議,明確告訴所有人:
馬六甲以東所有區域都是帝國的后院,要打造成帝國的資源產地、商品輸出地、移民目的地、流放目的地。
總之,
帝國不希望在中南半島再出現什么區域強國。
否則的話,阿瓦城許多的鮮血就白流了。
地圖上。
坤甸、巴達維亞、大城、金蘭灣、西貢、仰光、富國島,帝國皆有駐軍。
出于作戰需要,以及平衡需要。
以上駐軍皆是陸海軍共同出現。
在陸軍部和海軍部反復爭論后,陛下一錘定音,南洋駐軍之間若有分歧,當遵從海軍指揮官。
這就形成了情報署、陸軍、海軍三家鼎立的格局。
吳國的鐵制品和棉紡品大量流入南洋,
0關稅。
3個月后
殖民地保護神第四軍團開始了第一次武裝巡航。
正值雨季,江水洶涌。
帝國授權造船署在西貢、仰光、大城分別建造了一支小型內河艦隊。
零部件從國內運來。
柚木從當地獲取。
鐵肋柚木船殼,蒸汽驅動明輪,排水量
200噸,載人
30人,火炮
7門。
4軍團士兵強烈要求,造船廠又對巡邏艦進行了改造,給甲板加了蓋,擋雨擋太陽。
雨季時巡航很實用
士兵們坐在雨棚底下一邊瞭望,一邊煮著熱茶。
腦門后,八嘎帽的三片簾子迎風飄揚。
八嘎帽是熱帶的正經裝備。可防脖子曬傷,防蚊蟲。
拖著黑煙柱逆流而上的新型巡邏艦就成了帝國在中南半島的化身,正義的化身。
吳朝重視航運,妥妥的水德帝國。
湄公河是巡航重點,西貢港布置了
10艘巡邏艦,編號從湄公河
1號到
10號。
如今正值雨季。
水面寬廣。
巡邏艦湄公河
2號和
6號一路拖著黑煙柱穿越真臘王國,進入它的北部鄰國占巴塞王國。
當看到孔恩瀑布時,這趟航程就到頭了。
湄公河上流巡航尚待開發,需另建基地。
“返航。”
兩艘船一前一后,保持半里距離。
返航時順水,一路船速飛快,兩岸高棉人的村鎮飛快后退。
在接近真臘王國都城附近時,
2艘巡邏艦減緩速度靠岸停泊補給。
這處碼頭由
2個廣東商人共同出資經營。
見殖民地保護神來了
伙計們立馬熟悉的準備淡水、朗姆酒、新鮮食物、煤炭,笑嘻嘻地送上巡邏艦。
像這樣的補給點在湄公河沿岸已有
7家。
年底時,軍團和這些商人統一結賬。
兩艘巡邏艦遵循了安全原則。
一半人下船歇息,一半人留守船只。
任憑商人怎么盛情邀請軍爺們下來喝點小酒泡個澡解解乏,也不頂用。
4軍團的軍紀是薛定諤的,和撈錢相關的事,軍紀極度松散,和小命相關的事,軍紀極度嚴謹。
內部的槍炮訓練、配合訓練、旗號辨識從不懈怠。
巡邏、站崗一絲不茍。
從司令官黃肆以下到普通士兵,堅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4軍團對于中南半島的土著一直保持警惕,他們壓根不相信世上存在所謂的以德服人
沐浴更衣后
士兵們一邊吃粵菜一邊聽俚語小曲。
一清秀小伙計男扮女裝,咿咿呀呀,唱的是云南民歌,很有文化,很解乏。
軍爺們慷慨地賞了一塊銀元。
突然,
外面傳來一聲槍響。
懶散的士兵們立馬拿起各自的武器沖出屋子。
巡邏艦旁,
一名赤膊土著男子倒在血泊里,旁邊還有個婦人在哭訴。
甲板上的士兵又舉起了槍
經營碼頭的廣東商人微微色變,他猜到哨兵要干什么了。
不過,還有更快的。
一名長相和善的軍官掏出自己的短刀,往嚎哭的婦人面前一扔。
“撿起來。”
婦人聽不懂,眼神充滿仇視。
軍官很耐心的掏出了手槍。
一字一頓:
“撿起來。”
當婦人的手即將觸碰刀柄時,槍聲再次響起。
嚇的剛剛趕到碼頭的
2名本地差役嚇的面如土色,連忙丟下鐵尺,舉起雙手。
漢語蹩腳:
“軍爺,別開槍。自己人。”
軍官微笑,招手示意他清理現場。
那名男扮女裝的小伙計驚魂未定,對掌柜的說:
“這幫軍爺心真狠。”
商人嘆了一口氣,幽幽說道:
“人不狠,站不穩。”
“啊?”
“這幫軍爺是見過大世面的人,看的透徹。”
說著,
2艘蒸汽船拖著黑煙瀟灑離開。
岸邊圍觀者眾。
正如商人所說,南洋土著對于上國之人是既恨又畏。畏懼之心上升,恨意就淡了。
更關鍵是,
各地官府和地方豪族怕的要命。
只要是上國之人和本地土著產生沖突,一概將土著抓進站籠活活曬死。
阿瓦城殷鑒在前,安南、真臘、占巴塞、萬象、暹羅、清邁王國的君主們噤若寒蟬,不敢稍加顏色。
再說了
上國除了要錢,其他真沒什么要求,沒有觸碰到大家的根本利益。忍吧
4軍團的兇名順著湄公河傳遍上下游。
“正紅旗九狗”之流放南洋的孤獨狗,英二爺終于嗅到了發跡的機會(
4狗去了天堂,還有
4狗在松江混吃喝)。
除了一個兒子,其余家人都死在了
5000里流放路
父子倆和大部隊失散,迷失方向,淪為異國乞丐。
但是,
吳軍來了。
命運的齒輪突然咔咔轉動了。
英二爺割掉腦后的辮子,在河邊洗干凈臉龐,心中默念:“從今日起,我是漢人,我是上國老爺,我是江寧人。”
燕京是京,江寧也是京。
唯二的京
英二爺打心眼里覺得做個江寧人不算委屈了自己。
一番心理建設完畢后,
父子倆邁著穩健的四方步走向附近一高棉地主家的宅子。
咚咚咚。
砸門。
“開門,你上國爺爺來了。”(本章完)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