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墾第3090章 葉帥回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軍墾 >>大國軍墾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90章 葉帥回國

第3090章 葉帥回國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5日  作者:大強67  分類: 都市 | 現實 | 人間百態 | 大強67 | 大國軍墾 


葉帥的飛機降落在吉普國際機場時,正值初秋。

舷窗外的伏爾加河像條銀色的絲帶,河岸邊的白樺林剛染上淺黃,風一吹,葉子簌簌落下來,像撒了一地碎金。

他拖著行李箱走出到達口,就看見舉著“葉帥”牌子的司機——

典型的東歐面孔,金發在陽光下泛著淺棕,制服熨得筆挺,見他過來,立刻躬身接過箱子:

“少爺,夫人在莊園等您。”

車子駛離市區,沿途的建筑漸漸從尖頂教堂變成木刻楞小屋。

葉帥望著窗外掠過的麥田,忽然想起軍墾城的試驗田。

那里的冬小麥是深綠色的,帶著沙漠植物特有的韌勁,而這里的麥子金黃飽滿,像被陽光泡透了似的。

司機忽然開口:“舅舅讓您先去內政部一趟,他說有份文件需要您簽字。”

內政部大樓矗立在市中心的廣場旁,灰色的花崗巖墻面透著肅穆。

葉帥走進大廳時,正撞見舅舅伊萬諾維奇送客人出來。

舅舅穿著筆挺的西裝,胸前別著金色徽章,看見他,原本嚴肅的臉上立刻綻開笑容,大步走過來拍他的肩膀:

“我的外甥,軍墾大學的高材生,終于肯回吉普了!”

他的俄語里還帶著點新疆口音——當年跟著伊凡娜去軍墾城探親,學的那點漢語總夾著俄語腔調,如今倒反過來了。

辦公室里掛著幅巨大的地圖,上面用紅筆圈著十幾個城市。

伊萬諾維奇指著其中一個紅點:

“你母親總說讓你自由發展,但你姥爺昨晚還在念叨,我們家的人不能只懂種地。”

他從抽屜里拿出份文件,“這是州政府的任命,讓你去別爾哥羅德擔任農業局副局長,主管跨境種業合作。”

葉帥的手指劃過文件上的公章,忽然想起父親葉雨澤的實驗室。那里的培養皿標簽上,總用紅筆寫著“抗逆性”“適應性”之類的詞。

他抬頭看向舅舅:“我學的是作物遺傳,怕是做不好行政工作。”

“誰讓你做行政了?”

伊萬諾維奇從書架上抽出本厚厚的文件夾,“別爾哥羅德有全俄最大的旱作試驗站,他們想引進華夏的光伏滴灌技術。你去,不是當局長,是當技術顧問。”

他翻開文件夾,里面夾著張照片——試驗站的黑土地上,插著塊木牌,上面用中烏雙語寫著“中烏聯合種業實驗室”。

離開內政部時,司機遞來部手機:

“夫人說,讓您先去莊園吃晚飯,姥爺也在。”

葉帥看著屏幕上母親伊凡娜的名字,忽然想起小時候她總說,吉普的秋天是“面包味的”——

麥田收割后,空氣里飄著麥香和烤面包的甜氣。

莊園的橡木大門推開時,姥爺正坐在露臺的藤椅上,手里把玩著枚銅制懷表。

那是葉帥小時候見過的,表蓋內側刻著一行字:

“土地不會辜負認真耕種的人”。

姥爺見他進來,把懷表往桌上一放:“聽說你在北疆種出了會發電的莊稼?”

葉帥剛要解釋“光伏治沙”的原理,伊凡娜端著烤餅走出來:

“爸,別嚇著孩子。是他叔叔在沙漠里熬了八年,曬得比吉普的農民還黑。”

她把一碟蜂蜜推到葉帥面前,“嘗嘗,今年新采的椴樹蜜,比軍墾城的沙棗蜜甜。”

晚飯時,姥爺忽然問:“知道為什么讓你去別爾哥羅德嗎?”

葉帥搖搖頭,姥爺放下刀叉,指著窗外的田野:

“那里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但十年前遭遇過旱災,顆粒無收。你母親當年把軍墾城的抗旱麥種帶回來試種,才讓地里重新長出麥子。”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葉帥臉上,“現在輪到你了。”

葉帥想起臨走前父親塞給他的小布袋,里面裝著五種麥種,標簽上寫著“戈壁1號”到“戈壁5號”。

父親當時說:“別覺得種子只是種子,它是能跨山越海的信使。”

第二天去別爾哥羅德的路上,司機忽然拐進條小路。車窗外出現一片試驗田,田埂上插著五顏六色的牌子。

紅牌寫著“華夏北疆”,藍牌寫著“烏克蘭吉普”,黃牌寫著“聯合培育”。

農業局的局長早已在田邊等候,指著田里的麥苗說:

“您看,這是用您父親的麥種和本地品種雜交的,抗寒又抗旱。”

葉帥蹲下來,指尖拂過麥葉上的絨毛。陽光透過葉尖的露珠,在泥土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像極了沙漠光伏板反射的光點。

局長忽然遞來份協議:“我們想建個光伏灌溉示范區,就用你們的‘板上發電、板下種植’模式。”

他指著遠處的山坡,“那里規劃了五千畝地,一半種麥子,一半種苜蓿,苜蓿用來養牛,牛糞還田,形成循環。”

葉帥看著協議上的簽字欄,忽然想起庫爾班老爺子給的那顆糜子種。

他來吉普前,把它種在了軍墾城的實驗室,此刻大概已經發芽了。

他在協議上簽下名字,局長笑著說:

“下個月中烏農業論壇,您得做個報告。很多農莊主都想知道,怎么讓土地既長糧食,又長‘金子’。”

晚上住在試驗站的宿舍,葉帥打開父親給的布袋。

五種麥種躺在掌心,像五顆小小的星星。他忽然明白母親為什么要他回來——軍墾城的種子在吉普扎了根,現在需要有人讓它長出新的枝芽。

半個月后,葉帥在農業論壇上展示光伏治沙的成果時,臺下忽然有人舉手:

“華夏的技術很好,但我們的黑土和你們的沙漠不一樣,能適用嗎?”

葉帥笑著點開一張圖片:屏幕上,別爾哥羅德的黑土地上,光伏板下的麥苗正抽出新穗,旁邊的對比圖里,是XJ沙漠里的同款光伏陣列。

“土地不管是黑是黃,都需要人懂它。”他說,“沙漠要防沙,黑土要保肥,道理是一樣的。”

論壇結束后,伊萬諾維奇打來電話:

“你母親把軍墾連鎖超市的股份又轉讓了一部分,說要給你建實驗室。”

葉帥剛想說不用,舅舅又說,“別拒絕,這是她當年在吉普許下的愿——讓華夏的種子在烏克蘭生根發芽。”

葉帥站在試驗站的瞭望塔上,望著遠處連綿的麥田。夕陽把光伏板照得像鋪了層金箔,板下的滴灌帶正滋滋地往土里滲水,那聲音和沙漠里的滴灌聲一模一樣。

他掏出手機,給父親發了張照片:黑土地上的光伏陣列,像片藍色的湖,湖邊的木牌上,新刻了行字:

“讓每一寸土地都長出希望”。

手機很快震動起來,是父親的回信,附帶一張圖片——軍墾城的實驗室里,那顆糜子種發了芽,嫩綠的莖稈上頂著兩片子葉,像個小小的“V”字。

父親在信息里說:“你姥爺說得對,土地不會辜負認真耕種的人。”

葉帥望著天邊的晚霞,忽然覺得,所謂傳承,就是一粒種子從北疆沙漠到烏克蘭黑土的旅程。

它會帶著沙漠的堅韌、黑土的厚重,在風里生根,在雨里發芽,最后長成連接兩片土地的橋。

就像父親當年帶著麥種跨越國界,就像他此刻站在這片黑土地上,手里握著來自故鄉的種子。

風從麥田里吹過,帶著麥香和泥土的氣息。

葉帥知道,這里的故事才剛剛開始。就像沙漠里的紅柳總要把根扎進深處,他的根,一端連著軍墾城的試驗田,一端系著吉普的黑土地,而中間,是無數正在發芽的希望。

葉帥在別爾哥羅德的第三個月,迎來了第一場雪。

試驗站的光伏板上積了層薄雪,陽光一照,反射出的光晃得人睜不開眼。

他踩著沒過腳踝的雪,查看埋在地下的溫控設備——這是從軍墾城引進的技術,能讓土壤溫度保持在5℃以上,確保麥苗在寒冬里也能緩慢生長。

“葉顧問,伊萬諾維奇副部長來了。”

農業局的技術員小跑著過來,呼出的白氣在冷空氣中凝成霧。

葉帥回頭,看見舅舅裹著黑色大衣站在雪地里,身后跟著個穿軍裝的男人,肩章上的星徽在雪光里閃著冷光。

“這是國防部的安德烈將軍,”伊萬諾維奇搓著凍紅的手:

“他們想在西伯利亞的凍土區試試你的光伏大棚技術。”

安德烈伸出手,掌心帶著槍繭:“聽說你能讓沙漠長出糧食,凍土說不定也能行。”

葉帥望著遠處白茫茫的荒原,忽然想起沙漠里的冬季——那里的雪下得又干又冷,落在光伏板上會結成冰殼,需要人工敲打才能清理。

他從背包里掏出張圖紙:“凍土區的問題不在溫度,在土壤透氣性。我們可以用光伏板發電驅動地熱循環系統,先讓凍土‘呼吸’起來。”

安德烈指著圖紙上的管道走向:“這個彎度能承受零下四十度的低溫嗎?”

葉帥點頭,指尖劃過圖紙上的紅色標記:“這是參考軍墾城的輸油管道設計,用的是耐寒鋼材,去年在阿勒泰的風區試過,沒問題。”

送走將軍,伊萬諾維奇忽然說:

“你母親昨天去了趟超市倉庫,把新到的軍墾城種子都編了號。”

葉帥愣了愣,舅舅笑起來:“她嘴上說不管你,卻讓人把獨聯體各國的土壤數據都整理好了,裝了整整三個硬盤。”

回到宿舍時,桌上放著個包裹,是母親寄來的。

打開一看,里面是件軍綠色的沖鋒衣,和父親在沙漠里穿的那件一模一樣,口袋里縫著塊小布片,繡著中烏雙語的“扎根”。

包裹里還有張字條,是伊凡娜的字跡:“別學你二哥那樣硬扛,凍土比沙漠冷,凍出病來沒人給你熬姜湯。”

夜里,葉帥接到姥爺的電話。老人的聲音帶著壁爐柴火的沙啞:

“明天來莊園一趟,有位客人想見你。”他想問是誰,電話那頭傳來碰杯聲,姥爺已經掛了線。

第二天清晨,葉帥驅車前往莊園。剛駛過白樺林,就看見門口停著輛黑色轎車,車牌號是特有的白色前綴。

他走進客廳時,正撞見姥爺和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說話,對方轉身的瞬間,葉帥認出那是獨聯體農業聯盟的主席——

去年在新聞里見過,他主持的“歐亞種子庫”項目,收納了三十七個國家的農作物種質資源。

“這就是葉茂的弟弟?”

主席握住他的手,掌心溫暖而有力,“你二哥的光伏治沙報告,我在聯盟大會上讀過,很了不起。”

他指著桌上的玻璃罐,里面裝著各色種子,“這些是中亞的耐旱苜蓿種,想請你幫忙做抗蟲改良,用你們華夏的基因編輯技術。”

葉帥拿起顆褐色的種子,忽然想起父親實驗室里的培養皿。那些在紫外線下泛著熒光的幼苗,此刻仿佛在眼前生長起來。

他抬頭說:“我們可以建個聯合實驗室,把華夏的抗蟲基因和中亞苜蓿雜交,既耐旱又抗蟲。”

主席眼睛一亮,從公文包里抽出份協議:

“我就知道找對人了。聯盟已經批了專項資金,選址就在別爾哥羅德,你做實驗室主任。”

姥爺在一旁補充:“你母親把超市股份抵押了一部分,說要給實驗室蓋棟恒溫樓,比軍墾城的還先進。”

葉帥的心猛地一熱。他想起母親總說,當年她帶著第一袋麥種穿越邊境時,海關的人笑著問她:

“這玩意兒能當飯吃?”如今,那些麥種已經在獨聯體國家蔓延成綠色的海。

從莊園回來的路上,葉帥繞到軍墾連鎖超市的吉普分店。

貨架上擺著XJ的葡萄干、寧夏的枸杞,還有包裝上印著光伏板圖案的沙棗糕。

店長是個哈薩克族姑娘,見他進來,笑著遞過盒酸奶:

“這是按庫爾班老爺子的方子做的,加了俄羅斯的蜂蜜,甜得很。”

葉帥舀了一勺,酸奶的酸混著蜂蜜的甜,像極了沙漠與凍土的交融。

店長忽然說:“上周有個吉爾吉斯斯坦的農莊主來進貨,說想引進你們的光伏種植,他帶來的土壤樣本我放你辦公室了。”

謝謝大佬們的票票,可惜七月份追讀不夠了,拿不到全勤,這本書前途堪憂,戰友們幫個忙,把追讀頂起來


上一章  |  大國軍墾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