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第三百三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仙俠版水滸 >>仙俠版水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三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第三百三十二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8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仙俠版水滸 


見到趙佶之前,柴進一直覺得,他能從容不迫地面對趙佶,甚至能借機為祖宗報一下奪取江山社稷之仇。

可真正跟趙佶交鋒了之后,柴進才知道,他錯了。

哪怕大元帝國現在占據著主動,哪怕他也知道趙佶有可能是在虛張聲勢,可在趙佶帝王、絕對上位者的威壓下,他還是很快就敗下陣來。

沉默了好一會,柴進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吐出了一個字:“有。”

一個“有”字,讓趙佶如聞仙音,也讓趙佶如蒙大赦。

柴進不知道的是,看似睥睨天下的趙佶,其實已經汗流浹背了。

大元帝國滅遼、敗金、橫掃草原所展示出來的實力太強了。

而趙宋王朝如今又四面楚歌。

所以,趙佶所說的,如果江鴻飛要是率大軍南下伐宋,他將不顧一切跟田虎、王慶和方臘議和,跟江鴻飛死磕到底,根本就不現實。

退一步說,就算趙佶有這個心思,田虎、王慶和方臘能不能讓他如愿,都還兩說。

別的不說,方臘那里,就不會輕易讓趙佶如愿的。

要知道,摩尼教可是十分仇恨趙宋王朝,從上到下全都立志要將宋軍趕出東南,在東南立國,因此,除非趙佶愿意將趙宋王朝最重要的經濟、糧食、人口重心東南割讓給摩尼教,否則摩尼教應該不會跟趙宋王朝議和。

田虎、王慶那里雖然沒有方臘那里那么極端,但沒有足夠的好處,他們也肯定不會跟趙宋王朝議和的,至少得保住他們現在占據的疆土吧?

而反過來說,如果趙宋王朝將河東割讓給田虎,將淮西割讓給王慶,將東南割讓給方臘,趙宋王朝以僅剩下的這點疆土、經濟、糧食、人口,怎么可能打贏如今兵強馬壯、國力強大、威勢震天的大元帝國?

也就是說,打,根本就不是趙佶的選擇,他的選擇有且只能有一樣,那就是跟江鴻飛議和,不論江鴻飛開出來的是什么樣苛刻的條件。

基于此,只要江鴻飛肯議和,趙佶就算是取得了這個階段性的勝利。

趙佶暗松了一口氣,然后對柴進和蕭容說:“關于具體事項,你們可依例到宰臣王黼家中去商討。”

柴進深深地看了趙佶一眼,心想:“我確實不是你的對手,可那又如何,你的對手始終都不是我,我的對手也不是你。”

來到王黼家中,王黼手下的人暗示柴進和蕭容給王黼行禮,因為王黼是趙宋王朝的宰相、首臣,級別比柴進高。

可柴進不答應,堅持要分庭而見,即行平等之禮。

王黼也不敢真因為這點小事招惹柴進,進而導致元宋之間的談判破裂,只好同意。

雙方分賓主落座了之后,王黼說:“既然貴朝有意議和,使兩朝和平共處,那還請直接說出貴朝的條件。”

既然已經交底了,那柴進索性就大大方方地說出來了江鴻飛君臣早已擬定好的條件。

柴進慢條斯理地說:“一是,你朝既然答應將山東、河北、河東永久割讓給我朝,那便形成書面文書。”

王黼滿口答應:“這個自然沒問題。”

柴進道:“王相公且聽我說完。你朝不僅要形成書面文書,還要在京城張榜公示。”

“張榜公示!那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我大宋割地和親賠款了?”

王黼勃然大怒:“你朝這是何意,意欲羞辱我朝?!”

柴進淡淡地說:“我朝絕無羞辱之意,實是你朝言而無信在前,明明已將山東、河北許諾給我朝,且在前約中已明說以大河為界,這次竟然又將這個條件拿出來,真當我朝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伱朝欺之?”

頓了頓,柴進又皮笑肉不笑地補充了一句:“且你朝既然能出賣跟你朝有盟約的契丹、田虎,又何況我朝,我朝自然要先小人后君子。”

王黼立時啞口無言!

之前以黃河為界的主意,以及這次趙宋王朝再次明確提出的將河東也割讓給大元帝國,其實都是王黼給趙佶出的主意。

如今,柴進當著王黼的面,拿這兩件事說事,讓王黼實在是無言以對。

王黼沉默了一會,使了一個緩兵之計:“此事我會如實請示我家皇帝,過后再給你答復。”

王黼都這么說了,柴進自然也就不再繼續這一條了。

柴進又說:“二乃,我家已知,田虎之弟田豹及其手下沈安就在都亭西驛,這兩個人要交給我朝處置。”

柴進此言一出,王黼不禁瞳孔一縮!

田豹和沈安代表田虎來出使趙宋王朝談兩家聯合干大元帝國一事,王黼親自派人將他們安排在都亭西驛,對外宣稱他們是吐蕃使者。

事實上,趙宋王朝與田虎的交往一直都是一個秘密,要不是樂和早已經成了蔡攸的絕對心腹,蔡攸什么事都不避著樂和,并且事事都跟樂和商量,大元帝國不可能知道此事。

不夸張的說,此事只有趙宋王朝的一眾宰執和相關官員才知道,王黼還特意下令此事一定要保密并安排心腹嚴密封鎖都亭西驛。

不想,王黼都做到了這種程度,大元帝國竟然還是知道了此事,并且知道得這么清楚、這么快!

王黼忍不住去想:“元國的密探這么厲害嗎?”

王黼穩定心神,隨即義正言辭地拒絕道:“我大宋愿意與哪家來往,乃我大宋的權力及自由,貴朝無權干涉,更無權索要他家派來的使者。”

柴進慢悠悠地說:“王相公可能搞錯了,我與你談得是貴朝的權力及自由嗎?我與你談得是議和的條約,還望王相公搞清楚狀況再說。”

王黼很聰明,他一下子就反應過來,大元帝國這次攻取的目標不是他們趙宋王朝,而是田虎,大元帝國提出的這前兩個條件的主要目的是離間趙宋王朝和田虎,不讓他們兩家聯合在一起。

王黼心想:“是了,雖然元國敗金、滅遼,威震草原,可江衍仍舊不敢兩線作戰,同時對戰我大宋及田虎,而是想要將我大宋與田虎分而擊之。”

柴進提出來的第三個條件證實了王黼的猜測。

柴進說:“三者,我家皇帝要成德帝姬、洵德帝姬、徽福帝姬、顯德帝姬做妃嬪。”

王黼暗道:“來了!雖然索要四位帝姬,但江衍真正的目標應該是成德帝姬!”

有人可能會有疑惑,這位成德帝姬有什么不同?為什么王黼會猜江鴻飛主要是索要她?

其實,不論是從身份上,還是從相貌、身材上,成德帝姬趙瑚兒都沒有太突出的地方。

當然,這么說也不恰當。

趙瑚兒的母親是趙宋王朝當朝皇后鄭皇后,因此她是趙佶貨真價實的嫡女。

不過,如果僅僅只是如此,王黼也不會斷定,江鴻飛君臣是沖趙瑚兒來的。

王黼之所以如此篤定江鴻飛君臣是沖趙瑚兒來的,主要是因為,趙佶剛剛答應,將趙瑚兒嫁給田虎,兩家聯姻,這也是田豹和沈安出使趙宋王朝談的事情之一。

江鴻飛君臣干得更絕的是,他們竟然將趙佶還未結婚但已經成年的幾個女兒全都要了。

這既杜絕了趙佶君臣再用趙佶別的女兒跟田虎聯姻,也給了趙宋王朝一個明確的警告:“不許再跟田虎聯姻,不,是不許再跟田虎有任何瓜葛,否則我大元的目標可能就不是田虎而是你們大宋了!”

王黼清楚明白地解讀出來了江鴻飛君臣的真正用意。

直到這時,王黼才明白,江鴻飛君臣為什么會放過趙宋王朝:“原來元國根本就不是放過了我大宋,而是想先全力滅掉田虎,盡占黃河以北,而后再對付我大宋!”

王黼看著柴進心想:“江衍真是好算計啊!”

柴進接著說:“四則,我大元想在東京招募三千文人,希望貴朝可以全力配合。”

王黼聽言,忍不住說道:“貴朝別太過分了,公示,索要田虎使者,索要我朝四位帝姬,如今又索要三千治國人才,欺我朝太甚也!”

面對王黼的氣急敗壞,柴進迎著王黼的目光,再一次慢悠悠地說:“我應該是提醒過王相公,我與你在談的是議和的條約,我所說的,是我朝提出來的議和條件,你朝有權力及自由不答應,我朝亦有權力及自由在你朝不答應后選擇應對的方式。”

柴進這就差直說:“我朝的條件你朝要是敢不答應,我朝就不伐田虎了,而是直接伐宋!”

王黼氣得青筋直蹦,可他又無可奈何!

柴進繼續說:“還有一條,你朝要給我朝三百萬石糧食。”

王黼再也繃不住了,他大怒道:“今年我朝各地不是洪,便是旱,亦或是蟲,受災極其嚴重,已有災民千萬,哪里能給你家籌集三百萬石糧食,你朝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這還真不是王黼在推脫。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要亡趙宋王朝,就在江鴻飛北上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時候,趙宋王朝控制的區域災難不斷,河南、淮河流域、環慶、邠寧、涇原等地全都遭到了大災,這些地方甚至出現了流民遷徙的現象。

為了防止再次出現民變,趙佶派遣內侍到各地了解情況,并傳令各地州府緊急賑災,撫恤百姓。

可連年的戰爭,加上趙宋王朝的大量疆土,尤其是產糧重地東南,被四大寇所占,使得趙宋王朝根本就沒有賑災的能力。

結果,趙宋王朝境內出現了大量的災民。

而且,趙宋王朝境內的很多地方大饑,父母易子而食,甚至有死尸插紙標于市,人們賣人肉換錢買糧。別說普通老百姓了,甚至就連不少宋軍將士都形銷骨立,更有甚者,有些地方的戍兵都被餓死了十之七八。

可以說,由于四大寇瓜分了趙宋王朝大量的疆土,尤其是東南不在趙宋王朝的控制下,趙宋王朝的錢糧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不久前,甚至就連東京汴梁城都被災民給占領了,城中到處都是受難之人。

為了不讓人看出來趙宋王朝的落敗,王黼派人將所有災民都趕出東京。

要是有糧,王黼能使用這樣的損招嗎?

關鍵,別人不知道,王黼卻清楚地知道,趁著趙宋王朝這邊遭災,大量的宋民渡過黃河前往河北,或是前往山東,亦或是前往東南大元帝國控制的區域,大元帝國的境內到處開倉賑災,然后借此機會將大量的漢民遷移到燕云地區,稀釋燕云地區的少數民族,穩定大元帝國的政權。

大元帝國要不是擁有大量的糧食,能這么干?

而且,王黼還知道,江鴻飛君臣還能賣糧給跟大元帝國交好的大奚國以及草原上的幾個部落。

在王黼看來,這完全就是地主老財來剝削連飯都吃不上的窮苦人,實在太過分了。

其實,柴進和蕭容一路走過來,也看到了趙宋王朝境內的慘狀,知道這條確實是有些強趙宋王朝所難了。

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柴進和蕭容怎么也得給趙宋王朝留點還價的空間,要不然,他們這次的差使,也不好辦。

不管王黼的態度如何、心情如何,他都得將江鴻飛君臣的條件如實地告訴給趙佶和其他宰執。

聽王黼轉述完江鴻飛君臣開出來的議和條件,趙佶和其他趙宋王朝的宰執也都義憤填膺,覺得大元帝國也太欺負人了。

然而,氣憤根本就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等到趙佶君臣冷靜下來,趙佶問:“此事該如何應對?”

張邦昌說:“太宰分析得很有道理,元使此次出使我大宋的目的便是分化我大宋與田虎,其下一步目標很可能是伐田虎。”

王安中說:“敵所欲者我不為,且目前我大宋與田虎聯合尚且難敵元國,若束手旁觀,教元國滅了田虎,一統北方,下一步必全力攻打我大宋。”

王安中所說的,在場的這些人誰想不明白?

可問題是,大元帝國這邊已經擺明了,趙宋王朝如果不放棄與田虎聯合,江鴻飛就先伐宋。

還有,如果江鴻飛將同樣的選擇放在田虎那里,田虎會怎么選?多半也是先按兵不動,坐等江鴻飛伐宋的結果,然后再視形勢而應對。

商量來商量去,趙佶君臣還是覺得,死道友不死貧道,先讓田虎為趙宋王朝抵擋一陣,這樣一來,種師道那里防御田虎的西軍也能視情況暫時抽調出來,然后去增援一下童貫,剿滅方臘,事情如果進展地順利,那趙宋王朝可能就解套了,到那時,趙宋王朝或許真有跟大元帝國一戰之力。

至于江鴻飛要趙佶的四個女兒、三千個治理國家的人才,以及趙宋王朝會不會丟人現眼?

趙佶君臣真顧及不上了,如果當斷不斷,趙宋王朝可能就有滅亡的危險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仙俠版水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