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61章 氣質不凡的母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1章 氣質不凡的母女

第361章 氣質不凡的母女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在后世,我國有六處“銀杏之鄉”最具盛名。

它們分別是:江蘇泰興、江蘇邳州、湖北安陸、山東郯城縣、廣東南雄、浙江長興縣。

其中,泰興古銀杏、銀杏定植數、銀杏產量、銀杏品質均居全國之冠,享有華夏“銀杏第一市”美譽。

據統計,泰興銀杏產量約占全國三分之一。

鄧世榮經過多方打聽,才來到了江蘇泰興,他是過來購買銀杏樹苗的。

如今,村路的路基已經弄好了,也平整了路面,鋪水泥路的事可以遲一些再搞,但銀杏樹的種植要趕緊提上日程了。

等抵達南寧,走出車站之后,顧母才一臉感激的對鄧世榮說道:“老鄉,這兩天多虧你了,如果不是你的幫助,我們母女都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你給我留個地址,我到時把錢給你匯過去。”

現在這個年代的火車餐,廚師大多出身于老牌飯莊,有一手過硬的廚藝,讓乘客們在火車上也能吃到各地名菜,味道還不比外面的飯店差,可以說是火車餐的黃金時代。

直到九十年代初,各地餐車開始實行承包責任制,每年上繳固定數額的利潤,剩下的錢歸餐車所有。

唯一讓鄧世榮頭痛的,是把銀杏樹的數量湊夠后,該怎么瞞過族人把樹給種下來呢?

除了銀杏樹以外,鄧世榮還順便收取了幾十塊幾噸到十幾噸重的那種大石頭,這是用來鋪墊在河道兩邊的,這些大石頭同樣面臨跟銀杏樹一樣的尷尬,到時怎么瞞過族人把這些大石頭弄到河道兩邊,也是個讓人頭痛的難題。

說話間,餐車服務人員開始上菜了,最先上的是紅燒肉、蔥花煎蛋以及蓮藕骨頭湯,蔥花煎蛋是制作速度非常快的一道菜,而紅燒肉和蓮藕骨頭湯都是餐車提前就燉好的。

“好吧,那我先去收拾行李,媽伱給爸寫張紙條吧!”

顧母搖頭道:“你爸就算了,他一天到晚忙工作,哪里抽得出時間啊,我跟你回去就行了。”

中年婦女搖頭道:“我們已經坐過好幾次火車了。”

動了成樹移植的心思后,鄧世榮便專門往那些擁有銀杏樹的地方走,這泰興不愧是銀杏產量占全國第一的銀杏之鄉,銀杏樹真的是到處都有,就跟博白那邊的荔枝樹龍眼樹一樣普遍常見。

最主要的是,現在天氣已經變冷了,系統空間里面那些熱氣騰騰的美食,鄧世榮也不能拿出來吃,而那些放冷了的美食在這種寒冷的天氣,吃著自然沒有熱騰騰的飯菜得勁。

顧母見他答應下來,不由得松了口氣,笑道:“那就這么說定了,下午五點,不見不散。”

鄧世榮也懶得多想,俗話說船到橋頭自然直,到時自然而然的就會有辦法解決。

顧采薇點頭道:“媽,要不要給爸打個電話?看看他有沒有時間一起去。”

“嗯,去吧,我們還不知道要待多久,你多帶幾身衣服。”

一道青椒炒肉,一道蔥花煎蛋。

顧采薇連忙站起來應道:“嗯!”

對此,鄧世榮早就習以為常了。

鄧世榮這幾年沒少坐火車,但他從來沒有去餐車那里吃過飯,都是吃平時存在系統空間里的美食。

這銀杏樹,大概間距是15米種一棵,那耶村的這些沿河村道一共是3684米,種上一排就要245棵,而道路兩邊加上中間一共要種三排,那就是735棵,現在才搞了36棵,距離目標還遠著呢!

雖然銀杏樹的缺口還很大,但鄧世榮也必須回去了,現在已經是農歷十一月底,距離他們那耶鄧氏的新祠堂升座,已經沒有多少天了,這么重要的事情他身為族頭是絕對不能缺席的。

所以,他完全可以利用系統空間,做到一般人無法做到的事情。

鄧世榮擺手道:“言重了,匯錢就不必了,不過是一起吃了幾頓飯而已,誰遇到這種事情都會幫一把的。”

甚至,鄧世榮都聽到了跟他坐在一起的那位年輕姑娘肚子里傳出來的叫聲了。

顧母顯然也聽到了,說道:“薇薇,咱們去吃飯吧!”

有這么屌的系統空間在,鄧世榮一個人鉆深山老林那是一點都不慌,在系統空間的籠罩范圍內,沒有什么東西是能夠傷害他的,他就是這個世上最牛叉的野外生存大師。

因此,顧母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就感激的說道:“那就謝謝同志了!”

結果在付錢的時候,顧母摸著口袋低呼:“我的錢被偷了!”

顧母道:“老鄉,那你得給我一個請你吃飯的機會,要不然我這心里過意不去。”

畢竟小樹苗要長達二十幾年的成長才能勉強達到想要的那種視覺效果,而想要達到最完美的效果起碼得生長四五十年才行,他還能不能再活四十年都不知道,哪里等得了那么長時間啊!

于是,他便打起了成樹移植的主意。

顧母猶豫了一下,如果是正常情況下,她肯定不會接受這樣的邀請,不過現在形勢比人強,母女倆趕車趕得匆忙,什么吃的都沒有帶,現在錢又被偷了,總不能一直餓著肚子,這可不是一兩頓的事,而是一兩天的事。

顧母驚訝道:“老鄉,你怎么知道的?”

武漢某家屬院。

吃完晚飯,三人便一起走回車廂坐好。

總之,把它們收進空間的時候是什么樣,再放出來的時候就是什么樣。

接下來的兩天,鄧世榮一直請顧家母女吃飯,雙方的關系也處得跟朋友差不多了。

如果是一般人,想從江蘇泰興這里把銀杏樹成批的移植到那耶村,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就在兩女一個刺繡一個寫字的時候,客廳的電話鈴聲陡然響起。

等顧家母女把情況跟乘警說清楚了,準備回坐位等消息的時候,鄧世榮攔在她們面前,說道:“兩位同志,你們的事我剛剛也聽到了,乘警一時半會也沒辦法幫你們抓到小偷把錢找回來。

鄧世榮搖頭道:“今天不回,坐車太累了,明天再回。”

當然,鄧世榮一眼就看出她們缺乏坐車經驗。

顧母堅持道:“老鄉,你的舉手之勞,對于我們母女來說是天大的幫助,你今天應該不急著回玉林吧?”

顧母道:“你舅舅說就摔斷了手,其他的沒什么,你趕緊收拾一下東西,跟我一起回去看看你外婆。”

顧采薇現在非常尷尬,一個姑娘家肚子餓得發出叫聲,這是很不雅的事情。

但是,鄧世榮不是一般人,他是有系統空間的,根據他的試驗,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收進空間之后再放出來,對于它們是一點影響都沒有。

但難得的是她的五官,屬于那種越看越耐看的類型,再加上她的氣質溫婉、端莊、優雅,而且她的身材比例又極好,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姑娘。

“啊……怎么摔的?這也太不小心了,醫生怎么說?還摔到哪里沒有?那你們好好照顧媽,我馬上坐車回去。”

鄧世榮沒有找那些有主的銀杏樹,而是往那些深山老林里面鉆,他要找那些野生的高大銀杏樹。

因此,知道有不結果的雄株后,鄧世榮便毫不猶豫的選擇銀杏樹雄株,關于雌株跟雄株的區別,他還特地請教了當地人。

鄧世榮聞言有些意外,不過他也沒多想,點了點頭就不再說話。

下午五點二十五分,一輛從南京開往南寧方向的列車停在了漢口站。

于是,母女倆便朝餐車那邊的車廂走去。

正在刺繡的年輕女子抬起頭來,見正在寫字的母親已經擱筆去接電話了,她又低頭繼續完成她的作品。

畢竟,這個年代列車上偷竊甚至搶劫的事情時有發生,一般長期出遠門的人,都懂得低調偽裝自己,盡量穿得普通一些,雖然不一定能躲過盜賊那毒辣的眼光,但還是能夠起到一些迷惑作用的。

坐下來的時候,見這母女倆都有一點別扭,鄧世榮便笑著問道:“你們是第一次坐火車吧?”

她們母女出來趕車趕得急,沒來得及吃點東西,現在只能在車上吃上。

不得不說,這年代的火車餐味道確實可以,價格也沒有多貴,三人吃得都相當滿足。

畢竟,現在的辣妹子火鍋在南寧也算是打響名聲了,只要提起火鍋,第一時間浮現在南寧人腦海中的,必然是辣妹子火鍋。

說著,中年婦女便帶著女兒一起把行李箱放到行李架上,行李箱里面都是一些衣物,沒有太沉重的東西,她們自然輕輕松松的就把行李箱放了上去。

在這里得說一下,根據鄧世榮的試驗,只要是系統空間籠罩的范圍,那不管是什么東西都可以收進來,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整棵樹連帶根須泥土一起收,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雖然現在春運還沒有開始,但火車上的乘客仍然不少,想要穿過每一節車廂都要耗費不少時間,等鄧世榮來到餐車,發現顧家母女已經在點菜了。

之所以這樣做,倒不是舍不得出錢買,主要是他的系統空間實在不方便示人,只能找那些無主的銀杏樹,這樣就可以趁四處沒人的時候把銀杏樹連帶泥土一起收進空間,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所以,鄧世榮也動了去餐車吃飯的心思。

先不說別的,光是運輸的費用就能把人嚇死,還有把樹挖起來后,沒能及時栽種下去,能不能活也是個未知數。

鄧世榮笑道:“我們村打算種一批銀杏樹,聽說江蘇那邊的銀杏樹多,所以就趕過去看看,你們呢,是回來走親戚?”

這銀杏樹是雌雄異株的植物,雌性銀杏樹會結出果實,通常被稱為白果,而雄性銀杏樹則不會結果,它們主要作為綠化木材或授粉樹使用。

鄧世榮聞言露出了一抹古怪的神色,不過對方選擇辣妹子火鍋作為請客的地方,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同志,你好!”

如今的火車餐,還是值得期待的。

等餐車服務人員把米飯都端過來了,鄧世榮便招呼道:“老鄉,趕緊吃吧,還有一道青椒炒肉和紅燒茄子沒上,菜的份量是足夠了,所以都別客氣,放開肚皮吃,免得浪費了。”

顧母道:“他現在說不定在開會,還是別打擾他了,我們給他留張紙條就行了。”

顧母說道:“我之前聽我娘家人說,南寧五岳廣場的辣妹子火鍋味道非常不錯,下午五點我想請老鄉你到這里來吃火鍋,你千萬別推辭,要給我們母女一個報答的機會。”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我已經點好菜了,你們要是不嫌棄的話,就坐下來一起吃,等吃飽肚子了才有精力去解決困難。”

顧采薇這個年輕姑娘,也顯得很不好意思,這種尷尬的事情,她長這么大也是第一次遇到。

她的長相不是那種一看就讓人驚艷的類型,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只是覺得她看起來挺順眼的,僅此而已。

“謝謝,不用了!”

根據這段時間的了解,鄧世榮知道銀杏果掉落會把路面搞得又臟又臭。

書房中,除了安安靜靜刺繡的女子,還有一個氣質同樣不俗的中年婦女,她正在寫毛筆字,字形時而方,時而長,看起來變化多端,因字賦形,書法造詣還是挺高的。

顧采薇聞言也露出了擔憂的神色,問道:“除了摔斷手,還摔到哪里沒有?”

有旅客在這里下車,也有旅客在這里上車,與鄧世榮坐在一起的兩位旅客便下車了,大概過了七八分鐘,又有新的旅客來到了這兩個空出來的位置。

而其中最醒目的,便是桶裝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面。

好家伙,用開水泡上,等開吃的時候一攪拌,那真的滿車廂飄香,把其他乘客饞得不要不要的。

顧母也不客氣,已經麻煩對方兩天了,也不差這最后一哆嗦,便說出了一個地址。

不過,讓他比較意外的是,新上車的兩位乘客,竟然是兩位氣質不俗的女乘客,一個中年婦女一個年輕女子,那相貌一看就是一對母女,兩人的穿著打扮都有別于其他乘客,一看就知道家境不錯。

鄧世榮嗯了一聲,問道:“你們要去哪里,我幫你們喊一輛人力三輪車送你們過去。”

畢竟火車上龍蛇混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乘警也不可能一個個乘客搜身,沒有目擊證人想要把錢找回來是真的極為困難。

為了賺取更多利潤,承包人開始自主選擇進貨渠道,食材質量越來越差。

而且廚師進餐車的門檻是越來越低了,水準是一個不如一個,甚至發展到后來,只要有衛生許可證就可以進餐車掌勺,這樣搞火車餐自然是越來越難吃。

“這……”

等顧家母女坐下來了,鄧世榮才說道:“自我介紹一下,我姓鄧,來自廣西玉林,不知道兩位是哪里人,怎么稱呼?”

此時,在看到擁有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樹齡的銀杏樹群后,那種視覺所帶來的震撼,讓他不再滿足于購買小樹苗了。

見鄧世榮看向她們,那個中年婦女禮貌的打了個招呼。

這次的晚餐他原本也打算這樣做,但看到這母女倆去餐車吃飯,他忽然想起現在是八十年代,火車上的食物可不像后世那樣給人一種既貴又難吃的印象。

顧家母女聞言心中都有些感動,鄧世榮點的這幾道菜,把她們母女之前點的青椒炒肉和蔥花煎蛋都包含在里面了,而且直接就點了四菜一湯,可見是真心想請她們吃飯。

下午三點。

顧母恍然大悟,有些懊惱的說道:“我還真沒注意到這個,下次要是再坐車我就懂了。”

但也要看這頓飯是在什么情況下請她們吃的,現在她們母女的錢被偷,身無分文,在這種情況下有人愿意請她們吃飯,那這頓飯的份量跟平時自然是不一樣的。

聽到客廳傳過來的話,顧采薇再也坐不住了,把刺繡放下,走出了書房。

女子的年紀不大,看起來約摸二十一二歲的模樣。

至少不會像眼前這兩個女子一樣,一看就是兩只大肥羊。

用半個多月的時間搞了36棵銀杏樹雄株,這速度不算慢了,但鄧世榮仍然不太滿意,主要是缺口太大了。

鄧世榮道:“冒昧問一句,你們之前坐火車,是不是都坐的臥鋪,硬座是第一次坐,對吧?”

兩人一邊吃一邊聊,很快青椒炒肉和紅燒茄子也送上來了。

銀杏樹,單棵看起來雖然也漂亮,不過跟成群的銀杏樹是沒得比的,前世的鄧世榮只是看過單棵的銀杏樹,成群的銀杏樹只在網上見過,現實中并沒有見過。

顧母點頭道:“是啊,有一年多沒回娘家了,正好現在沒什么事就帶女兒回來看望一下父母。”

顧母憂心忡忡的說道:“是啊,你舅舅打電話過來說,你外婆在喂雞的時候不小心滑倒,把手給摔斷了。”

才有了后世那種“火車餐難吃貴”的惡劣印象。

書房里,一個女子正坐在那里聚精會神的刺繡,她繡的是一副花鳥圖,此時作品已經完成了大半,已經被繡出來的一只飛鳥看起來栩栩如生,彰顯出這女子的刺繡功底相當不凡。

在餐車的其他乘客聞言,都露出了同情的目光,然后不約而同的摸向自己的口袋,警惕心再次提高,要保護好自己的錢財,免得錢被小偷給摸走,那就慘了。

在顧家母女向乘警報案的時候,鄧世榮也已經把餐點上了,除了顧家母女點的青椒炒肉和蔥花煎蛋,他又加了紅燒肉和紅燒茄子這兩道菜,另外還要了一份蓮藕骨頭湯。

等母親掛掉電話,顧采薇連忙問道:“媽,是外婆摔著了嗎?”

都坐在一起吃飯了,自然不能一聲不吭,顧母主動問道:“老鄉,你是去出差回來嗎?”

顧采薇道:“就算爸沒時間一起去,也該打電話跟他說一聲啊!”

因為系統空間里面啥都有,所以鄧世榮往深山老林里一鉆就是半個多月,一共收取了36棵樹齡在二十五年到三十五年之間,整體形狀也比較接近的銀杏樹雄株。

很快,列車就重新啟動,離開了漢口站。

這個時候,也到了該吃晚飯的時間了,車上很多旅客都紛紛拿出各種吃食,有包子饅頭這樣的面食,也有紅薯玉米這種常見雜糧,還有各種自制的干糧。

正好餐車里有一個乘警在,顧母連忙說道:“乘警同志,火車上有小偷,我們的錢被偷了!”

請客請到了自家火鍋店,鄧世榮也覺得有意思,便笑道:“好吧,既然老鄉你這么客氣,那咱們下午五點,辣妹子火鍋見。”

顧采薇聞言連忙摸向自己的口袋,然后也臉色大變道:“我的錢也被偷了!”

“知道了。”

鄧世榮也客氣的回道:“你們好,需要幫忙嗎?”

成樹移植,那視覺效果絕對是立竿見影的。

乘警詢問了一下她們被偷了多少錢,確定是在車上被偷,還是在上車前就已經被偷了,等顧家母女確定是上車后才被偷,乘警表示會盡力追查,但也暗示她們,結果恐怕不太樂觀。

鄧世榮道:“當然是看出來的,你們的穿著太講究了,一上車就容易被小偷盯上,被偷的概率是很高的。”

其實以她們的身份,平時不知道多少人想請她們吃飯都請不到,她們當然不會稀罕這區區一頓飯。

反正以后他時間多得是,大不了明年再繼續出來找,一年湊不夠就兩年,兩年湊不夠就三年,反正這都是成樹,等湊到足夠數量了再慢慢種植不遲。

于是,目送顧家母女穿過車廂,鄧世榮也站了起來,不緊不慢的朝餐車走去。

顧母微笑道:“那咱們也算是老鄉了,我娘家是廣西南寧的,這是我女兒,姓顧。”

鄧世榮笑道:“不過是舉手之勞,真沒必要客氣。”

鄧世榮招來一輛人力三輪車,跟車主說好價格,提前把車費給付了,雙方互相道別后,才目送她們母女離去。

PS:本書的讀者大佬真的是個謎,一般來說放假期間,幾乎所有作品的訂閱都會下降,可我這一本,每逢放長假訂閱就開始逆市上漲,春節期間就是這樣,當時所有作品的訂閱都低迷,就咱們追訂連創新高,一個春節下來差不多翻倍了。

現在五一長假也是這樣,其他作者在群里嚷嚷著訂閱暴跌了,結果本書這幾天的新增訂閱是一天比一天高,真是太神奇了。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