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62章 感謝飯吃成了相親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2章 感謝飯吃成了相親飯

第362章 感謝飯吃成了相親飯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4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南寧。

麻村。

顧家母女(何改成顧了,前面出現過何姓美女了,再來一個何姓有重復之嫌)提著行李箱,來到某座半新的磚瓦屋前。

“爸!”

“外公!”

看到坐在門口的老人,顧家母女出聲打招呼道。

陳姓老人嗯了一聲,看向顧采薇問道:“微微,連坐了兩天車,累壞了吧?”

顧采薇把行李箱放下,一臉郁悶的說道:“外公,這次坐車不只是累,還差點成混成乞丐了。”

陳姓老人眼神一凝:“差點混成了乞丐?這是怎么回事?”

陳東來伸出手道:“阿表你好,感謝你在火車上對我姐還有外甥女的幫助。”

顧母問道:“爸,我媽的手現在怎么樣了?需要動手術嗎?”

顧母一邊打量一邊贊嘆道:“沒想到咱們南寧竟然有了這么氣派的火鍋店。”

看著這空間超寬敞的火鍋店,顧家母女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武漢從古至今都是一座比南寧要發達得多的城市,這個年代自然也是有火鍋店的,但她們在武漢見到的火鍋店,都只是一百幾十平方的那種,還從沒見過這么大的火鍋店。

“爸,我先去燒水洗個澡,換一身衣服再去醫院看媽。”

顧母介紹道:“這是我弟陳東來。”

顧母笑道:“老鄉你有什么問題就問,不要緊的。”

鄧世榮一邊看著保安人員操練,一邊等待顧家母女的到來。

憑借的,自然是這幫精悍的退伍軍人。

尤其是那個桌子鑲嵌煤氣灶的設計,真的讓人拍案叫絕。

陳姓老人問道:“你們吃過午飯沒有?”

顧母微微一怔,隨即笑道:“還沒有呢,我家這丫頭今年才大學畢業,哪有這么快許婆家啊!”

如今的南寧其實也不太平,到處都有社會上的閑雜人員鬧事,收保護費的團伙也開始成型,但五岳廣場自開業至今,一直沒有哪些不長眼的社會閑雜人員或團伙敢過來鬧事。

“鄧叔叔已經請我們在車上吃過了。”

下午。

一行人坐好后,服務員就拿菜單過來。

五岳廣場。

而且,這火鍋店的裝修,也比武漢那些剛剛興起的火鍋店強多了。

四點五十分,顧家母女終于來到了五岳廣場,跟她們一起來的還有一個中年男人。

顧母道:“住幾天就住幾天,在醫院有醫生在,可以隨時檢查,確實放心很多。”

顧采薇嘆了口氣道:“我跟媽媽趕車趕得急,連飯都沒有顧得上吃,上車之后才去餐車吃飯,結果菜都點好了,付賬的時候才發現我們放在口袋里的錢都被人給偷了。”

“是我來早了!”

一個排的兵力,每天搞軍事化訓練,那氣勢哪里是一般人敢惹的啊!

陳姓老人聞言氣道:“這些光想著不勞而獲的小偷真是該死,后來怎么解決的?錢找回來了嗎?”

鄧世榮笑了笑,然后看向顧家母女身邊的那位中年男人,問道:“這位是?”

等開吃的時候,那地道的川味火鍋自然又讓顧家母女贊嘆不已。

很快,火鍋鍋底以及各種配菜就被送了上來,上菜速度之快讓陳東來都驚訝了。

鄧世榮伸手跟他握了一下,笑道:“不用客氣,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誰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幫上一把的。”

雙方推讓了一番后,最終還是顧家母女商量著點了一個鴛鴦鍋底以及一大堆配菜,其中光是各種葷菜就有七八道,素菜也有四五道,菜的份量足夠四個人吃的了,請客的誠意無須多言。

陳姓老人點頭道:“你媽媽做得對,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請人家吃頓火鍋是應該的。”

顧采薇搖頭道:“哪里找得回來哦,當時我們跟乘警說的時候,人家就暗示我們說這錢很難找回來了,幸虧我們遇到了一個好心的叔叔,請我們吃了兩天飯,出了車站還幫我們叫了輛人力三輪車,要不然這兩天就真的要當乞丐了。”

“嗯,去吧!”

雙方寒暄了幾句,才一起走上二樓的辣妹子火鍋。

陳姓老人道:“那你們確實是遇到好心人了,這位好心的叔叔是哪里人?你們有沒有問清楚人家的地址?”

看到鄧世榮先到了,顧母當即打招呼道:“老鄉,真是不好意思,我們來晚了!”

鄧世榮笑道:“我想問問你家姑娘許婆家了沒有?”

陳姓老人道:“還好,不需要動手術,手法復位之后,剩下的就需要時間慢慢恢復了,本來都不用住院的,但你弟和弟媳不放心,還是打算讓你媽在醫院住上幾天。”

見老板在觀看,一眾安保人員都是情緒高漲,操練得非常賣力,那聲勢讓人看了安全感爆棚。

顧采薇道:“那位鄧叔叔是玉林人,在車站出口分開的時候,媽媽已經邀請他下午五點到辣妹子火鍋吃飯了。”

鄧世榮涮了塊毛肚,放進蘸料中沾了沾,說道:“顧媽媽,其實之前在車上的時候,我就有個問題很想問伱了,只是怕交淺言深,所以才一直忍著沒有問。”

鄧世榮眼中一亮,問道:“顧媽媽,不知道你家姑娘,想要找個什么樣的對象?”

顧母聞言多少聽出點意思來了,不答反問道:“老鄉,你這是想給我家薇薇牽線搭橋?”

正涮著羊肉的顧采薇聽到這話,雙頰染上了一抹紅暈,這個年紀的姑娘聽到這樣的話題,還是有些害羞的。

鄧世榮點頭道:“顧媽媽,實不相瞞,我二兒子也還沒有對象呢,他今年虛歲25,北大畢業,目前在福建福清縣政府工作,我看小顧是真的不錯,而我家小子也還算有出息,不嫌棄的話可以寫信交流一下,就算沒那個緣分,當個筆友也好嘛!”

這個年代,非常流行交筆友,互相給陌生人寫信,這可比后世的網戀要靠譜多了。

這話一出,陳東來、顧母以及顧采薇,都不由得大吃一驚。

他們都不是一般人,北大畢業這四個字的份量,自然是懂的。

陳東來忍不住問道:“阿表,你二兒子,參加工作幾年了?”

鄧世榮道:“已經有三年多了。”

陳東來道:“這北大畢業生,參加工作后的級別都不低,不知道你這二兒子,現在在縣政府是什么職位?”

鄧世榮微笑道:“目前是常務副縣長。”

陳東來聞言心中一震,他也是混體制的,用后世的話來說,是正兒八經的官二代,他父親在退休前,是副省級,可他今年都已經滿40歲了,級別也就正處而已,想要繼續向上突破,還需要等待時機。

而這老哥的二兒子,才25虛歲,就已經是副處了,只比他低了半級,比他們區政府的那位北大高材生還牛逼。

陳東來豎起大拇指道:“阿表,你這二兒子真是厲害啊!”

顧母原本就是官小姐,現在嫁的丈夫身份也不一般,對于體制里的東西也是門清,自然明白虛歲25的副處有多難得,而且北大這塊金字招牌也確實夠閃亮。

因為,對于交筆友的這個提議,顧母是舉雙手贊成的,她稱贊道:“老鄉,你這個提議很好,年輕人嘛多交朋友是好事,要是他們能夠走到一起,我樂見其成,要是沒那個緣分,那當個朋友也挺好。”

這種話題,顧采薇是插不上話的,她就只是帶著耳朵,一邊傾聽長輩們的談話,一邊默默吃著這味道不錯的火鍋。

見對方也有這方面的意思,鄧世榮心中高興,問道:“小顧,你現在做什么工作啊?”

顧采薇把嘴里的羊肉吞下,回答道:“鄧叔叔,我沒有參加工作,目前在家學刺繡呢!”

顧母微笑著補充道:“我家薇薇從小學開始就對刺繡感興趣,從初中開始拜師學刺繡,至今已經將近十年了,她現在拿來練習刺繡技藝的作品,拿出去賣也能賣不少錢呢!”

鄧世榮贊道:“刺繡好啊,這是可以比肩書畫的傳統技藝,只有心靈手巧的人才能入得了這行,我看小顧這氣質不凡,想必就是學習刺繡技藝給沉淀出來的。”

顧采薇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鄧叔叔過獎了。”

鄧世榮對顧采薇這姑娘的觀感很好,他這一世重生之后,看人的目光是越來越準了。

什么樣的人在接觸幾次后,基本就能看出個七七八八來,擁有空間視角的他,就是影帝影后來了都沒辦法在他面前偽裝。

這兩天在車上的相處,鄧世榮仔細觀察過這姑娘了,對方一舉一動都顯示出良好的教養,性格溫婉,身材哇塞,相貌耐看,頗有古代那種大家閨秀的感覺。

總之,身材相貌不輸大兒媳,在氣質方面更是勝出許多。

當然了,大兒媳在嫁到他們家后,現在也一直在進步,跟幾年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未來相信也會越來越優秀的。

而顧母顯然對鄧允衡這個已經在體制內闖出名堂的北大高材生也挺感興趣的,雙方算是一拍即合了,這頓純粹的感謝飯吃著吃著就變成了相親宴,只是缺少了男主角而已。

這一頓飯,雙方吃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才算結束。

等陳東來想去結賬的時候,鄧世榮攔住他道:“陳老表,不用結賬,直接走就行了。”

陳東來連連擺手道:“鄧老表,這可不行啊,這頓飯是為了感謝你在車上對我姐還有外甥女的照顧,要是讓你請客的話,那今天我們回去都要睡不著覺了。”

顧母也點頭道:“是啊,鄧老表,這頓飯說什么也得我們請,你在車上對我們母女的照顧,總得給我們一個報答的機會啊!”

鄧世榮笑道:“我都說了,那只是舉手之勞罷了,而且這頓飯是真的沒辦法讓你們請,你們去結賬她們也不會收你們錢的。”

顧母聞言急了:“鄧老表,你這樣做就不對了,我們請你吃飯是提前說好了的,你可不能變卦啊!”

“不是我要變卦,主要是太巧了!”

鄧世榮笑容滿面的說道:“實不相瞞,這火鍋店的老板,就是我的小女兒,你說這錢我能收你們的嗎?”

陳東來以及顧家母女聞言,都露出了目瞪口呆的表情:(⊙⊙)

顧母恍然大悟道:“難怪我中午提出說要請你到辣妹子火鍋吃飯,你當時的表情有點奇怪,原來這是你小女兒的產業,真是太有緣分了。”

“我讓她來跟你們打個招呼。”

說著,鄧世榮便朝一直關注著這邊的小女兒招了招手,等她走過來了,才介紹道:“這就是我小女兒鄧允珠,阿珠,這是陳叔叔,這是陳阿姨,這位是跟你同年的顧姐姐。”

鄧允珠當即笑著打招呼道:“陳叔叔,陳阿姨,顧姐姐,你們好!”

顧母三人也一一跟她打招呼。

顧母贊道:“鄧老板,你真是太了不起了,年紀輕輕就開了這么大的一家火鍋店。”

顧采薇看向這個同齡人也頗為佩服,畢竟作為一個女性,能夠在這個年紀做出這么大的成績,確實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鄧允珠謙虛的笑道:“陳阿姨過獎了,這都是我爸給我鋪好路了,我只是按部就班的走而已,沒什么了不起的。”

雙方寒暄了幾句,顧母三人才告辭離去。

結賬的事,自然就沒有再提。

目送顧母三人離開后,在其他位置往這邊觀察的鄧允泰、張秀萍、鄧允華以及小冬兒也都聚了過來。

鄧允珠好奇的問道:“爸,那位顧姐姐,就是你打算給二哥找的對象?”

鄧世榮笑著點頭道:“確實有這個意思,你們也看到了,感覺怎么樣?”

鄧允珠近距離觀察過了,第一時間回答道:“感覺很不錯,長得跟大嫂一樣漂亮,當我二嫂是挺合適的。”

張秀萍失笑道:“我可沒有人家那么漂亮,這顧妹妹的行為舉止跟咱們農村姑娘有很大的區別,一看就是城里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確實是配得上允衡。”

“這通信地址我已經幫允衡要到了,先讓他們兩個當個筆友,看看能不能擦出一點愛情的火花。”

說到這里,鄧世榮看向小女兒道:“阿珠,之前我讓你偷拍幾張照片,有沒有拍到?”

鄧允珠笑道:“放心吧,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拍了好幾張照片,等照片洗出來,應該是能夠看得清楚的。”

鄧世榮道:“嗯,到時寄去給你二哥,讓他有個參考。”

鄧允珠贊道:“爸你這招真是高明,有了照片做參考,二哥要是看得上的話,肯定就會上心了。”

鄧世榮笑道:“希望他們能成吧,你二哥今年虛歲也25了,是時候該成家了。”

另一邊。

顧母三人在離開火鍋店后,陳東來就忍不住說道:“姐,這位鄧老表兒子的條件看起來是確實不錯啊,值得好好考慮。”

“虛歲才25就已經是實權副處了,這么優秀的年輕人確實是不多見,還有這鄧老表的家境我們雖然沒有刻意去打聽,但就憑他的小女兒能在南寧開這么大的一家火鍋店,就可以知道他的家境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說到這里,顧母看向自家女兒,說道:“薇薇啊,接下來跟對方的通信,你要用心一點,如果觀念不同那不必勉強,但要是雙方聊得來的話,那這門婚事我是同意的。”

顧采薇嗯了一聲,說道:“我知道了!”

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臘月。

初七是那耶鄧氏祠堂升座的大喜日子,不止阿姑大姐全部都通知到位,各地的分支兄弟也都一一通知到位了。

祠堂升座對于博白人來說是非常隆重的盛典,在升座的當天族里是要統一開飯的,如今的那耶鄧氏擁有3000多族人,外嫁的阿姑大姐有500人左右,各地的分支兄弟到底有多少人來參加,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但保守估計,各地的分支兄弟,過來參加升座盛典的,應該不會少于1000人,甚至達到2000人也不是不可能。

主要是那耶鄧氏的祠堂砸了一百多萬下去建設,這樣建造出來的祠堂到底有多漂亮,相信那些分支兄弟都很想知道,如今受到邀請過來參加升座,相信大部分的分支兄弟都愿意過來見見世面,開開眼界。

如此,在祠堂升座的當天,至少要準備5000人的飯菜,還要多準備一千幾百人的飯菜應急,免得分支兄弟來得太多,到時連口飯都吃不上,那他們那耶鄧氏可就丟人了。

桌椅和碗筷,這些早在祠堂開始建設的那一年,鄧世榮就已經提前訂購了。

在后世,那耶鄧氏的祠堂或者阿祖公廳,都會準備上百張桌椅和碗筷,有了這些桌椅之后,族人們在辦什么喜事的時候,就不用到學校去搬學生們的桌子椅子了。

剛好,在捐資重建祠堂的時候,族人們為了上功德碑,一個個都是踴躍捐款,捐款的數目直接超出了重建祠堂的預算,這些多出來的錢鄧世榮便拿出一部分來訂購桌椅和碗筷。

如今,新祠堂里面已經有了500張桌子和5000張椅子,那種可盛飯也可用來裝菜的大海碗,更是直接在碗廠采購了一萬多個,筷子也有好幾千雙,用來擺上500桌酒席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即便人數超過了5000,那也不要緊,因為開席的時候,有很多族人要幫忙做菜上菜,他們是不可能第一時間坐下來吃的,等那些分支兄弟吃完了,再把桌子收拾出來,然后重新上菜吃就是了。

這樣還不行的話,族人們也可以把自家的桌椅搬來用,這些都不是問題。

菜這方面,素菜不用愁,全族幾百戶人家,家家戶戶都種有各種各樣的素菜,直接摘來用就行,誰家都不會計較這些。

因此,需要準備的,就只有葷菜。

而葷菜中,豬肉以及雞鴨就是其中的主力。

豬至少要殺25頭,雞鴨要各準備500只,另外還要多準備1、200只備用。

還有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也要準備,這些都是要提前準備的,不能到了升座當天才弄,那時間就來不及了。

于是,到了初五這天,族人們就動了起來。

首先在祠堂門口兩邊砌上兩排臨時灶臺,可以同時架上二三十口大鍋,然后準備好柴火。

同時,祠堂理事會還做好了安排,明天大家需要做什么事,都分派好任務,免得到時大家像個無頭蒼蠅一樣亂哄哄的。

在那耶鄧氏為祠堂升座做著各種準備的時候,各地的分支宗親也在開族會,定好明天初六(都是要提前一天去,當天去的話時間是趕不及的)去參加那耶鄧氏祠堂升座儀式。

博白新田鄉那花村。

鄧氏族人正在召開族會。

族頭鄧昌發說道:“各位族人,后天那耶鄧氏祖祠升座,前段時間祖地那邊的兄弟已經過來通知了,咱們要派多少人去參加這個升座儀式,今天就得商量好,明天吃過早飯就要出發了。”

有族人問道:“族頭,明天有多少輛車去?能拉多少人?”

鄧昌發道:“已經確定的有4輛貨車,一輛車擠一擠的話能拉3、40人。”

原本,根據交通規則,貨車的車斗應該是不能拉人的,但這個年代的監管不像后世那么嚴格,貨車拉客那是基操。

“那我要去。”

“我也想去。”

“算我一個。”

很快,族人們便踴躍報名,如果是一般的祠堂升座,說句實在話,他們從那耶鄧氏分出來,已經有幾百年的時間了,對于祖地的歸屬感已經沒有以前那么強了,很多族人是不愿意跑去湊這個熱鬧的。

但是,當初這祖地祠堂重建的時候,祖地那邊的兄弟也過來通知了他們這些分支兄弟,然后族頭和族里幾個有頭有臉的族人也都去了,還捐了不少錢。

等族頭和這些族人們回來說起,族人們才知道祖地這次的祠堂重建有多牛逼,預算直接超過了百萬,眾族人聽到這個消息后都倒吸了一口冷氣,有一個算一個,都被震撼到了。

如今,這投入上百萬資金建設的祠堂完工升座,大部分族人都有了好奇心,想去看看花費那么多錢打造出來的祠堂,究竟漂亮到什么程度。

因此,報名去參加升座的人數,直接就超過了6輛貨車能夠承載的最大數量。

鄧昌發統計了一下人數,說道:“那就包多兩輛車。”

與此同時。

合浦白沙、那江、山口、公館、常樂、大墩、靈山,樟木根、竹頭角、善嶺,博白曲田、沙河、菱角、江寧、那林,白沙鄧屋,北流利草等地的分支鄧氏,也都在召開族會,商量明天去祖地參加祠堂升座儀式。

還是那句話,如果是普通的祠堂升座,那各地的分支能派十個八個人過去參加,就算得上是重視了。

可現在這祠堂是花了一百多萬建起來的,只要是知道消息的分支兄弟,就沒有不好奇的,都想去看看這祠堂究竟有多漂亮。

于是,各地的分支兄弟都踴躍報名,多的如新田鄧氏,派出了兩百多族人,少的分支也至少派出了二三十人,這可以說是幾百年來各地分支與那耶祖地聯系最緊密的一次了。

在統計好人數后,次日吃過早飯,各地的分支族人便坐上了族里準備的貨車,朝那耶鄧氏趕了過去。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