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第360章 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路,他們是在修國道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0章 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路,他們是在修國道啊!!!

第360章 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路,他們是在修國道啊!!!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1日  作者:二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二蛇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 
第360章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路,他們是在修

第360章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路,他們是在修


博白縣城。

康師傅方便面廠。

此時,鄧世榮正在試吃陳師傅根據他的提示新研制出來的香辣牛肉面。

在康師傅這個方便面王國中,最暢銷的毫無疑問就是堪稱史詩級的經典之作紅燒牛肉面。

這一款與康師傅一同誕生的單品,可謂是扛下了康師傅方便面王國的半壁江山,持續暢銷了近三十年。

而康師傅紅燒牛肉面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方便面歷史上第一款爆品,不是沒有原因的,據后世逼乎上有人透露,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的原型,其實來自川菜的紅湯牛肉。

解放前,黨國撤往臺灣,這道川菜就被四川老兵帶到了臺灣。

在那里,紅湯牛肉經過了改良,口感變得更甜更柔和,以適應來自大陸各地的新臺灣人的口味,最后成為了臺灣特色的牛肉面。可以說,紅燒牛肉面,這種具有川菜基因的適中口味,就是來自五湖四海中國人的味覺最大公約數。

除了這款最經典的紅燒牛肉面以外,還有一款單品也為康師傅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款方便面單品不是別的,正是現在鄧世榮試吃的香辣牛肉面。

這次研制成功后,陳師傅已經提前品嘗過了,自我感覺是達到了九叔所說的要求,所以才再次把九叔請來品嘗,看看這次的研制到底有沒有成功。

康師傅就是憑借紅燒牛肉面以及香辣牛肉面這兩張王炸,打遍天下無敵手,在銷量爆炸的年代,市場份額一度超過了98。

黃院長等人沒有在村里多待,只是住了一個晚上,次日就坐車走了。

陳師傅無疑是最緊張的一個,這香辣牛肉面他根據九叔的提示,已經研制了好幾個版本了,但一直沒有得到九叔的肯定。

可以說,一切推進都非常順利。

這話一出,現場瞬間歡呼起來。

只見鄧世榮一連吃了幾口面,喝了幾口湯,每吃一口面就停下來回味一下,每喝一口湯也是如此。

整個品嘗過程將近一分鐘,鄧世榮才露出笑容道:“恭喜陳師傅,咱們康師傅的第二款產品香辣牛肉面,研制成功了!”

鄧昌沛興奮道:“九公,既然這配方已經確定下來了,那我這就去安排生產線準備生產這款產品。”

“終于研制成功了!”

黃院長沉吟道:“鄧老板,我有個提議,這些矮山都有它的特色,我認為沒必要動它,與其挖山,不如移河。”

“咱們康師傅方便面總算有第二款口味了!”

“太好了!”

“嗯,好的,等伱們弄好了我再過來。”

走完這段河流之后,黃院長感慨道:“鄧老板,要是按你說的那樣建設的話,這工程還真不小啊!”

鄧世榮笑道:“陳師傅你也不必謙虛,你在這方面的造詣還是相當深的,我也只能從旁提提意見,真讓我來研制的話,那就更加研制不出來了。”

黃院長道:“那鄧老板你先落實好這個,我先回去搞個設計初稿,等你們把這河流改造好,兩邊都預留出足夠的土地了,我再過來看看,然后根據實地來修改一下設計稿,應該就差不多了。”

如今的康師傅方便面,除了博白縣城的方便面和武漢那邊的分廠,天津那邊的分廠也在建設當中。

黃院長道:“不要砌水墻,那樣看著是整齊了,但卻失去了自然美觀,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是從其他地方搬一些幾噸甚至十幾噸的大石頭過來放到河岸兩邊,可以留一些縫隙,再種上柳樹以及其他一些觀賞性的植物,那樣效果才是最好的。”

鄧世榮重復念了一遍,瞬間就明白對方的想法了,不由得點頭道:“黃院長,你這個想法很好,移河確實比挖山容易,而且把這些矮山留著確實也是一道風景線。”

鄧世榮點頭道:“主要是靠近河流的那一座座矮山比較難處理,要挖出50米縱深,那工程確實不小。”

如今的鄧世榮在鄉政府,那面子真的不要太大,第一時間就有人去通報書記和鎮長,然后兩位領導親自迎了出來。

在統一沒有進軍大陸市場的時候,康師傅是真的寂寞如雪。

放個概念圖給大佬們參考一下,請看下圖:

鄧世榮問道:“黃院長,這改造河流的時候,要不要順便在新的河岸兩邊砌上水墻啊?”

面泡好后,鄧世榮攪拌均勻,就在陳師傅以及方便面廠一眾管理人員的注目下吃起了方便面。

這款香辣牛肉面在武漢的方便面廠建成投產后,就已經開始著手研制了,包裝之類的早就已經設計好了,現在配方確定后,就可以隨時開始生產。

把黃院長等人送走后,鄧世榮跟老族頭通了氣,然后就騎著摩托車來到了鄉政府。

鄧世榮雖然想象不出那種美景,但聽人家專家的肯定不錯,便點頭道:“行,那回頭我就召集人手搞這個事,等什么時候弄好了再請黃院長你過來看看。”

陳師傅一直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地了,他滿臉笑容的說道:“幸虧有九叔你指點,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才能研制得出這樣的口味,甚至有可能永遠也研制不出這種口味。”

而另一面就不一樣了,起碼有十幾座矮山距離河流只有二三十米,甚至有一兩座矮山就在河流旁邊,想要搞出五十米縱深,就得把山推平了才行。

一邊走一邊丈量,還有人專門拍照,等把這段河流走完,長度也測量出來了,一共是3684米。

鄧世榮嗯了一聲道:“去吧!”

“與其挖山,不如移動河?”

鄧世榮說道:“我們那耶鄧氏準備明年開始統一修建新房子,這新房子打算修建在我們村的河流兩邊,但那條河流兩邊有些河段是在山腳下,為了方便我們修建房子,我們打算把這些河流挪動一下。

這段河流,靠近公路之邊還好,只有幾段距離河流比較近的公路以及一兩座矮山受到影響。

雙方互相打過招呼后,鄧世榮便開門見山的說道:“兩位領導,我這次過來找你們,主要是有點事想要跟你們匯報一下。”

解決了方便面廠第二款產品后,鄧世榮便陪同南寧建筑設計院的黃院長一行人回到了那耶村,然后帶著他們走了一遍屬于那耶鄧氏的那段河流。

林書記哈哈笑道:“九叔言重了,有什么事你說,我們聽著。”

畢竟現在的康師傅方便面是單獨開辟出了一條賽道,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類似口味的方便面,這種獨家生意,味道又經典,自然能夠迅速占領國內的方便面市場。

同時,現在河流旁邊的村路,有一些路段也要跟著挪動,所以我特地過來跟兩位領導打個招呼,免得我們做這些事的時候無意中觸碰到政策了那就不好收場了。”

林書記和鎮長聽得目瞪口呆,在河流兩邊統一建新房子,這原本就已經是大手筆了,現在為了建房子還要挪動河流和村路,這簡直是大手筆中的大手筆。

回過神來后,林書記一臉感慨的說道:“九叔,你們那耶鄧氏當真是敢想敢干啊,至于政策方面沒有什么問題,你們村的土地自己協調好就行了。”

現在這年代,鄉下土地管理極為寬松,只要是自家的田地,都不用找誰批準,就可以直接蓋房子或做其他用途。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十一世紀初,后來是一年比一年嚴格,蓋新房子就只有在原有的宅基地上進行,再想像以前一樣在田地上隨意蓋房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得到想要的答案后,鄧世榮沒有多留,和書記鎮長閑扯了幾句,便告辭離去。

次日。

鄧世榮再次召開族會,商量移河改道的事。

把情況跟族人們說了一遍,鄧世榮才收尾道:“情況就是這么個情況,我覺得人家設計專家的建議非常合理,挖山的話工程量太大了,還不如直接挪河改道,你們覺得呢?”

鄧允貴第一個表態道:“我也支持挪河改道,挖一段河和修一段路,可比挖幾座山要輕松多了。”

鄧昌寶接著說道:“我也支持挪河改道,挖山的工程量大小倒是無所謂,主要是人家設計專家說把山留著比較漂亮,那聽人家設計專家的準沒錯。”

鄧允強道:“我也支持挪河改道。”

其他族人也紛紛出聲表態支持,這挪河改道明顯比挖山要好得多,大家自然知道該怎么選。

鄧世榮道:“既然大家都沒意見,那這事就這么定了,明天先丈量土地,距離矮山要預留50米,把整條河流過一遍,打上木樁做記號,還要統計誰家的田地被侵占了多少,這些都要記錄下來,到時可以抵扣一部分資金。”

聞言,族人們都沒有意見。

從這里,也可以看出這一世的那耶鄧氏跟前世的那耶鄧氏完全不同了,前世要是誰家的土地被侵占,那不知道要扯皮多久,沒有得到足夠的利益,那是絕對不可能同意的。

畢竟,為了爭一點山嶺而失手把人打死的例子,村里又不是沒有發生過。

但現在,只是族頭一句話,就沒人有異議,這種凝聚力跟前世真的截然不同了。

鄧世榮見狀心中非常滿意,臉上掛著笑容,繼續說道:“等把土地丈量清楚了就先修路,這是咱們村自己的路,路基盡量修寬一些,爭取能夠做到一步到位,免得以后需要擴建的時候麻煩。”

鄧昌雄問道:“九公,這路基,你覺得修多少米合適?”

鄧世榮道:“路基的話至少也要修60米以上。”

這話他不是隨便說的,以后的那耶鄧氏肯定是家家戶戶都有車,而且不止是一輛兩輛車,這路基要是還像前世那樣的“羊腸小道”,那光是族里的小轎車進出就要堵車了,更別說還有其他過路車了。

而且,等河流兩邊的別墅建成后,這里就是全國最漂亮的農村建筑群,未來肯定會吸引不少游客開車過來游玩,如果路基修建得不夠寬,那堵車絕對能堵到懷疑人生。

因此,預留足夠寬的路基,是完全有必要的。

不過,族人們聽到這話,都是大吃一驚。

他們不知道接下來的二三十年國家的發展有多快,小轎車的普及率有多高,這60米以上的路基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太夸張了,現在他們村的這條路,一天下來都沒幾輛車經過,搞這么大的路基哪里用得上哦!

鄧昌雄一臉震撼道:“九公,你沒說錯吧,路基要修60米以上?”

鄧世榮道:“沒說錯,確實要修60米以上,現在肯定是用不上這么大的路基,但再過十多年這路基就用得上了,咱們做事不能只看眼前,要放眼未來,盡量看長遠一點。”

鄧昌寶接話道:“九公,你的眼光我們都是服的,既然你說十多年后用得上,那肯定就用得上,我贊同路基修到60米以上。”

其他人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現在鄧世榮這個族頭在族里的威望是真的高到離譜,見鄧昌寶表態贊同,其他族人也都紛紛表態贊同,全場沒有一個人反對。

鄧世榮笑道:“那這事就這么定了,先丈量再修路,等路修好了咱們再挖河。”

族人們紛紛響應,等商量得差不多了才散會。

次日,整個那耶鄧氏都動了起來。

鄧世榮當總指揮,只用了一個上午,新河流以及新公路的位置都已經定好了,并打下一根根木樁做標記。

這新公路只有三分一的路段可以在原路上進行擴建,其他三分二的路段需要重新開辟,這部分路段有不少農田,還需要穿過一座矮山,還有十幾戶族人的房屋也處于新公路當中。

農田好解決,就是推平那座矮山也不費多大功夫,畢竟又不用人工去挖,可以動用挖土機和推土機這種機械工具,比較費事的是那十幾戶族人,他們的房屋正好處于新公路當中,肯定是要拆除的。

可要是把他們的房子拆除了,在新房子沒建好之前,他們住哪里?

鄧世榮親自跟這十幾戶族人談,讓他們到縣城的那耶鄧氏小區去住上一段時間,或者到其他兄弟家暫住,等新房子建好了再搬進去住就行了。

至于他們的這個房屋,肯定不會白拆,也會折算成錢,到時集資建房的時候,就可以把錢給扣出來。

對此,這十幾戶族人都沒意見,在全族一起干大事的時候,沒有哪位族人會拖后腿的。

解決了這十幾戶族人的房屋問題,接下來的新路基建設就沒有懸念了,眾族人都是自帶工具,開始積極的修路。

原本鄧世榮的意思,是平整一下路面就算了,沒有鋪設瀝青渣油路面或者水泥路面的打算,這些打算等以后再搞,可仔細核算了一下,發現這路基就算鋪設上水泥路面,其實花費也不用太大。

公路的建設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購置費、工程造價、人工費用、設備費用等方面。

在后世各個方面都需要不小的花費,公路的建設成本自然是居高不下。

然而在現在這個年代,土地都是集體資產或者族人自有的田地,只需要給予族人一定的補償就OK,根本不需要花多少錢。

還有工程造價,沙石不用錢,只需要出錢購買水泥就行,其他的都沒有太大的花費。

還有人工費用,在后世也占了不小的比重,而現在族人們是自帶伙食干活,這一塊的費用可以忽略不計。

最后是設備費用,這個請挖土機和推土機還有攪拌機之類的,倒是需要花一些錢。

綜合起來看,其實主要的支出就是水泥和設備的費用,有個一兩百萬砸下去,可以說是綽綽有余了。

而一兩百萬,對于現在的那耶鄧氏來說,算得了什么?

想到這里,鄧世榮便改變主意了,打算現在就鋪設水泥路,然后再在道路兩邊以及路中間種上銀杏樹。

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

銀杏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又有人把它稱作“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具有觀賞,經濟,藥用價值。

給大家來一張概念圖:

把銀杏樹種下,等過個十幾二十年,這些銀杏樹都成長起來了,那他們這條村路估計就能成為后世的網紅公路了。

有了這條銀杏大道,再加上河流兩邊的別墅群,以及全國最漂亮的祠堂,以后再搞一些其他的景點,就可以把他們村打造成真真正正的最美鄉村了。

鄧世榮越想越高興,不過他還是忍住沒有把他的想法說出來,目前還是先把路基搞好,至于鋪設水泥路,得等年底食品公司的分紅發下來了,再集資不遲。

反正,距離年底只剩下兩三個月了,再急也不差這點時間。

全族男女老少一起出動修路,這么大的動作自然引起了其他姓氏的注意。

而且,這條3684米的村路,有1911米是屬于鄉鎮(雙旺—沙陂)道路,這里來往的車輛相對來說比較多,尤其是沙陂鎮到博白縣城的班車,也是要從這一段路經過。

因此,那耶鄧氏搞出來的動靜,不止很快就傳遍了全雙旺,就連隔壁的沙陂鎮也都知道了。

原本大家都以為那耶鄧氏只是稍微加寬一點路基而已,可隨著時間流逝,經常路過此地的人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待這條新路基慢慢成型之后,那些路過此地的人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這特么的哪里是稍微加寬一點路基啊,這是直接把原路基擴寬了至少10倍啊!

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路,他們是在修國道啊!!!

消息很快就傳到鄉政府,書記和鎮長都坐不住了,兩人都騎著單車趕到了施工現場,發現那耶鄧氏新修的村路確實比原來的要大10倍以上,兩位領導不由得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撼。

鎮長忍不住道:“書記,要不咱們去問問九叔?”

林書記的好奇心也達到了頂點,便點頭道:“行,一起去問問九叔。”

于是,林書記和鎮長便熟門熟路的來到了鄧世榮家。

此時,鄧世榮正坐在門口燒煙,看到兩位領導過來,不由得把煙筒往旁邊一放,站起來笑呵呵的打招呼道:“兩位領導,今天什么風把你們吹到我這里來了。”

林書記笑道:“九叔,你這是不聲不響搞大事啊,要不是別人說我們都還不知道,你們修個村道竟然把原村道的路基直接擴大了10倍以上,別人都說你們那耶鄧氏不是在修村道,而是在修國道啊!”

鄧世榮招呼兩位領導坐下,才回答道:“兩位領導,實不相瞞,我是打算把我們這條村道打造成全國最美的村道,現在我們那耶鄧氏的祠堂也建成了,這應該也是目前為止全國最漂亮的祠堂,再加上明年修建的建筑群,兩位領導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鎮長下意識的問道:“意味著什么?”

鄧世榮道:“這意味著我們邦杰村有機會成為全國最美的鄉村之一,等名聲傳出去后,未來肯定能吸引到不少游客到我們村來游玩,這游客的人數要是多了,那他們在這邊的消費,就可以帶動我們地方經濟的發展,這可是一件好事來著。”

林書記和鎮長聞言都大受震撼。

廣西桂林,在1973年就成為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旅游城市之一,他們身為基層領導自然是知道這個事的。

要是本地有旅游資源的話,那他們也會在這方面動動腦筋,可惜雙旺就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想搞旅游那是癡人說夢。

可現在,聽九叔的意思,他要把邦杰村打造成全國最美的鄉村之一,一旦這事真讓他搞成了,能夠吸引到游客過來游玩,那對于雙旺來說自然是好事一件。

林書記當即問道:“九叔,你們的祠堂建在哪里,能帶我們過去看看嗎?”

鄧世榮笑道:“當然可以,兩位領導請跟我來。”

說著,鄧世榮便把兩位領導帶到了新祠堂那里。

看到這座氣勢磅礴漂亮到極點的祠堂,林書記與鎮長自然又被震撼到了,難怪九叔說這祠堂應該是目前全國最漂亮的祠堂,這話沒見到祠堂之前,兩位領導心中是有點不太相信的。

畢竟,全國最漂亮,這名頭是這么容易得的嗎?

可看到這座祠堂后,林書記和鎮長都服了,也都打心里認可了九叔的說法,這絕對是全國最漂亮的祠堂,沒有之一。

把祠堂看了一遍后,林書記認真的問道:“九叔,你說要把村道打造成全國最美的村道,那肯定不只是擴大路基這么簡單,不知道九叔你有什么打算?”

鄧世榮把他的想法如實告訴了兩位領導,末了才說道:“等過個十幾二十年,這些銀杏樹全部成長起來了,到時這條村道就真的是美如畫了。”

林書記和鎮長不由得對視了一眼,都由衷的佩服起九叔,人家現在已經在考慮二十年后的事,那眼光真的比他們強多了。

林書記表態道:“九叔,你按照你的想法去搞,有需要我跟鎮長支持的就說,我們能做的絕不推辭。”

鄧世榮笑道:“那就先謝過兩位領導了,有需要幫助我會跟你們說的。”

接下來,雙方又閑聊了幾句,兩位領導才騎著單車離去。

PS:感謝各位大佬的打賞和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  |  這是逼我當媒人啊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