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

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木子藍色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木子藍色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 
“杜如晦病情如何?”

早朝后,皇帝召見懷玉,見面后很急切的問道。

杜如晦突然就病倒了,臥床難起,無法視事,皇帝親臨探視,又特請武懷玉去診治。

“很不樂觀。”

武懷玉去之前,就有許多御醫去看過了,都束手無策。

杜如晦不是得了什么急病,他的病其實是心臟病所引起的各種并發癥,這位皇帝心腹,這些年一直是超高負荷,長期的過度勞累,讓他的身體垮了。

如今一病不起,武懷玉也只能說無力回春。

“萊國公的身體只能靜養,但以現在的這個情況,就算如此,估計也最多還能撐一年。”

李世民聽了失神坐在那里,好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房謀杜斷,這可不是吹的。

在李世民的心中,杜如晦甚至還在房玄齡之上,主要還是杜如晦在處理事務上的強大決斷力。

尤其是他繼位以來,杜如晦身兼多個要職,之前曾兼吏部、兵部尚書,還總監東宮兵馬,之后檢校侍中,也一樣還兼兵部。

如今雖僅任右仆射之職,但操勞不減。

硬生生的累壞的。

“沒有什么藥石能醫嗎?需要什么藥,再珍貴的朕也能找來。”

懷玉搖頭。

杜如晦的心臟病有點先天性,使的身體一直不太好,這長期的過度勞累,更加重了,如今諸種綜合癥狀并發,神也救不回啊。

除非拉到后世去,也許還能有些辦法。

良久之后。

李世民只能嘆氣。

“讓他好好在家休養吧。”

皇帝看著武懷玉,“朕痛失肱骨,”

杜如晦是皇帝最重要的左膀右臂,失去他,李世民都有些不知所措,都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接替。

“臣舉薦趙國公長孫無忌復出任右仆射。”

李世民卻只是搖了搖頭。

次日,皇帝再次親臨萊國公府看望杜如晦,讓他在家好好休養,不必再過問公務。

回宮后,皇帝召見了宰相和一眾心腹大臣。

李世民先是對吏部尚書楊師道發難,對這個姐夫當眾表達了他的不滿,說楊師道升任吏部尚書以來,沒干出什么政績,尤其是他舉薦的官員,沒有一個干吏,全是庸才。

這話一出,楊師道也是立馬認罪請辭。

皇帝的話都說這么明顯了,還有什么好拎不清的。

楊師道這人,長孫無忌曾經跟懷玉點評過他,出身名門,但不通下情,喜歡寫詩做賦,但水平也只能算一般,喜好結交名士,好以詩歌自樂。

父親、兄長都曾是隋唐宰相,這樣的家庭讓他一帆風順,人生沒遇過什么挫折。

其缺點是很明顯的,就是性情純和,但太怯,是那種關鍵時候容易掉鏈子的人,說白了就是身上光環雖多,但沒啥真正的過硬本事。

比其兄長楊恭仁差遠了。

皇帝用他當吏部尚書,也是讓他臨時頂杜淹留下的空缺,同時他是自家姐夫,弘農楊氏的名望也在那。

但他在吏部的表面,確實太讓人失望,勉強頂替都做不好。

說是吏部尚書,可基本上被下面的人架空,偏偏舉薦選用的官員,又沒幾個優秀的。

楊師道請辭,李世民順勢就免了他吏部尚書之職。

皇帝沒馬上任命新的吏部尚書,而是說起當初他還是秦王時,與一干兄弟們征戰的崢嶸歲月,那時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武有秦瓊尉遲恭屈殷嶠突通程咬金等。

如今殷開山、屈突通、杜淹等先后而逝,杜如晦也病重。

“叔寶,你來檢校尚書右仆射。”

皇帝突然點秦瓊名,要拜他為尚書右仆射,這出乎大家意料之外,本以為這下當是長孫無忌復出的最好時機。

不料是這結果。

秦瓊推辭。

可皇帝不允。

“刑部尚書李靖,接任兵部尚書。”

“朕探望如晦,他向朕舉薦三人,說當重用。”

“如晦舉薦戴胄任吏部尚書,請以選事委任于他,朕便以戴胄為吏部尚書,仍兼太子左庶子、諫議大夫,以吏部尚書參議朝政。”

拜相。

戴胄拜相了。

“如晦向朕舉薦的第二人,是李靖,說李藥師知兵法,擅作戰,讓他專掌兵部,籌劃伐突厥之戰,朕現在拜李靖為兵部尚書。”

“如晦向朕推薦的第三人,是懷玉,他說翼國公雖年輕,但既能統兵征戰又能下馬安民,更擅經濟理財,所以當將朝廷財政委于翼國公。

朕深以為然,便以武懷玉為民部尚書判度支參議朝政,免去其御史臺治書侍御史、雍州別駕之職。”

武懷玉也拜相了。

大唐開國以來,財政這塊其實沿襲隋朝,是比較復雜的。

尚書省掌管全國包括財政事務在內的一切政務,戶部是國家行政的總理機構,其下的度支司,則是掌管全國財政預算和會計核算的會計最高主管部門。

金部司,則是負責掌管全國庫藏錢幣出納,擔當錢、帛出納的審理部門,凡錢、帛出納,必經金部審核原始憑證,審核無誤后,由金部郎中簽字蓋印方可執行。

與金部司職能相似的,還有民部之下的倉部,這是負責掌管全國糧谷出納和軍儲出納,負責糧谷出納的審理部門。

而在民部之外,也還有國庫組織,金、倉二部是行使庫藏財物的出納之權,而國庫有太府寺和司農寺二部,分別負責錢帛存儲和糧食倉儲。

糧食倉儲和出納具體是司農寺掌管,錢帛金銀之類的儲積、保管、驗進、驗出以及會計核算是由太府寺管的。

所以整個大唐的中央財政,其實是分工有序的,尚書省是總負責財政,下面具體的分工,則是民部度支司管審計,是會計部門,金、倉二部是出納部門,司農寺、太府寺是儲存、保管部門,也可以算是會計出納部門。

各部門分工明確。

而現在皇帝卻有意把財政大權整合出來。

以前尚書省主管包括財政在內的一切事務,但是在尚書省上面還有個政事堂,那里是由包括尚書左右仆射在內的所有宰相們的議事機構,理論上政事堂全是真正的國家最高機構。

大唐的財政大權,實際應當是掌握在宰相們手里的,下面各部分工配合。

而現在,專判度支這個頭銜,已經不再是一開始的判度支司的事務,而是判整個財政相關的事務。

按皇帝的安排,以后武懷玉這個民部尚書,加銜拜相,他不僅負責民部這塊,下屬的度支、金部、倉部都在他份內,而且國庫的司農寺、太府寺,也歸他管。

涉及財政這塊,專歸他這個宰相判理。

實際上從相權里剝離出了很大的財權,包括地方十道的支度司,也都直接由武懷玉來管,中央實際就新增加了一個不歸尚書、中書、門下三省管的度支使司衙門。

他將成為名符其實的計相。

為了讓武懷玉能夠專心打理國家財政,李世民特意免去了武懷玉的治書侍御史這個御史臺副長官,以及雍州別駕之職。

很明顯,武懷玉之前戶部侍郎兼判度支,本來只是個兼職,開始也只是判的度支司這個審計部門。

但他表面確實很不錯,他的不少財政改革建議,甚至一些搞錢的手段,讓皇帝非常滿意,使的現在國庫開始有了積儲。

連杜如晦都很佩服,認為武懷玉已經用事實證明了他的經濟才能,足以勝任民部尚書,甚至可以專門掌管國家財政這一大塊。

他明顯比戴胄更合適,當然戴胄也很優秀,他可以去吏部掌管銓選。

任城王李道宗再任刑部尚書,楊師道的安排出定了,去雍州接任武懷玉留下的雍州別駕之職。

中書舍人馬周,升任治書侍御史兼諫議大夫兼太子洗馬。

武懷玉則是左光祿大夫行民部尚書專判度支參議朝政、兼太子少詹事、崇賢館學士兼修國史上柱國翼國公實封七百戶。

杜如晦病休在家,仍然還保留了他右仆射之職。

秦瓊檢校尚書右仆射。

戴胄和武懷玉一個吏部尚書一個民部尚書,都加參議朝政銜入政事堂為相。

李靖升兵部尚書、李道宗任刑部尚書,兩人沒加銜拜相。

朝廷病休一位宰相,新增兩位宰相。

最失落的不是楊師道,吏部尚書轉雍州別駕還算好,真正失落的是長孫無忌,這位官階最高的一品,朝堂依然沒有他的位置。

馬周的升遷也是很搶眼的。

這位跟高季輔一樣,由中書舍人升為御史臺的次官,還兼了諫議大夫和太子右庶子,中書舍人雖為五品,同時還是擁有五花判事的極有實權的要職,但現在明顯是更進一步。

武懷玉和馬周這郎舅二人的升遷速度,著實讓人驚嘆。

當然,跟武懷玉專判度支,直接負責朝廷的總財政大權相比,倒不算什么。

武懷玉這個專判度支的財權之大,蓋過三省,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皇帝說這是為了方便,免的各部門間不通暢,就好比以前三高官官各自辦公,結果也容易扯皮,所以后來才有了政事堂,讓三高官官們一起堂議,直接決策審議。

現在的專判度支,也稱度支使,下設二十四案,主管所有財政部門,所有財政相關事務,都直接匯總度支使,由其總理。

不過度支使仍還只是使職,沒有正式的度支使衙,所以還在民部辦公。

皇帝對朝堂的掌控力,是前所未有的,皇帝的某些看似不合理的決定,大臣們也不敢輕易反對,因為事實往往會證明皇帝是對的。

宰相們能清楚的感覺到,皇帝給武懷玉的這個專掌財政,真正目的不是什么方便財政部門的合作,很明顯是方便皇帝通過武懷玉,直接繞過宰相和三省,直接掌握財權。

他們覺得武懷玉這個計相當不長,可能跟高士廉、長孫無忌他們一樣,要不了多久就會罷相,因為這前所未有。

就連秦瓊這個檢校右仆射,也沒人看好,更多的還是認為這不過是皇帝讓秦瓊暫時頂一頂空缺,或者是為了讓秦瓊給李靖讓出兵部尚書的位置。

論打仗勇猛,十個李靖也不是秦瓊對手,但要說指揮決策,那十個秦瓊也不是李靖對手。

楊師道看著李靖,挺羨慕的,這兵部尚書當的肯定會很愜意,畢竟他上來主要任務就是籌劃北伐突厥之戰,而現在掌管國家財政的計相武懷玉是他學生,檢校尚書右仆射的宰相秦瓊,是他學生的義父,他當兵部尚書,那還不是要錢有錢有糧有糧?或許這才是皇帝安排的深意?


上一章  |  唐朝好地主:天子元從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