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18章 研討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章 研討會

第118章 研討會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周彥剛剛騎車到家,口袋里面的尋呼機就響了起來,是編輯華揚給他發來的消息。

消息內容非常簡單。

“何時在家華揚”

《燕京文學》的編輯部原本離中央音樂學院就不遠,而周彥搬到這邊來了之后,距離他們編輯部就更近了,近到步行都可以十分鐘之內到達。

華揚自從知道周彥住在這邊之后,沒事的時候就會往周彥這邊跑。

他也不用特意往這邊走,平時吃過午飯了,散步走著走著都能走過來,晚上下班的時候騎車隨便拐一個路口也就到這邊了。

有時候華揚會給周彥打個電話,確認周彥在家才來。

今天應該是打了周彥家里的電話,沒人接,所以才打尋呼機的。

開門進屋,周彥先給華揚回了個電話,告訴華揚自己已經在家了。

得知周彥在家,華揚非常高興,跟周彥說馬上就到,讓周彥等他。

電話掛了之后,也就過去四五分鐘,華揚就到了。

到了之后,華揚還在感慨,“我家要是也住這邊,每天上班可就舒服了,早上能多睡二三十分鐘,晚上也能早二十多分鐘到家。”

周彥笑道,“你也可以住你們單位給你安排的宿舍。”

華揚翻了個白眼,“那可拉倒吧。”

雜志社給華揚安排的宿舍是兩人間,還有一個室友,華揚要是單身,住一住也就算了,關鍵華揚有老婆有孩子,總不能自己跑去宿舍住,跟老婆孩子搞分居。

周彥笑著給華揚倒了杯水,問道:“伱來找我干什么?單純來閑聊么?”

華揚笑道,“那可不是,你的《清水里面的刀子》不是要拍成電影了嘛,咱們社里面決定組織一場作品研討會。”

“專門研討《清水里的刀子》么?”周彥問道。

華揚點頭,“當然,專門的研討會。”

“我也要參與?”

“你最好參與,當然,不參與也沒問題。”

“有哪些人參加?”周彥又問。

“主要是社里面的同事們,另外會再邀請幾個作家,你有認識的作家朋友,也可以邀請過來。”

周彥聳了聳肩,“我也沒有作家朋友。”

作家圈周彥只認識史鐵笙,不過他們只見過一面,這種活動去找人家,也不合理。

華揚自然知道周彥的情況。

周彥本來就是混音樂跟影視圈的,在文學圈里來往少,肯定是沒有作家朋友的。

“那也沒關系,我們會看情況邀請的。”華揚笑道。

周彥問道,“會邀請誰?”

華揚笑了笑,“我現在也不知道,而且也不是我邀請。”

周彥點點頭,也沒再問。

這在這年頭,作品研討會經常會有,不過一般都是在作品出來沒多久舉辦。

像《清水里的刀子》還是去年出的作品,現在再開作品研討會,總覺得有點遲了,不過這玩意也沒人規定時間,遲點也就遲點。

主要還是這部要拍電影了,所以社里面才決定要組織研討會。

說完了作品研討會的事情,華揚又從包里面取出兩封信來,“這是最近一段時間社里面收到的讀者給你寄來的信,給你帶來了。”

周彥點點頭,伸手接過那兩封信。

他不是第一次收到讀者來信了,之前《鎮長之死》跟《清水里的刀子》剛發表的時候,收到的信最多,加起來得有二十多封。

《被雨淋濕的河》發表之后,其實也有讀者來信,不過都在《花城》編輯部那邊,離得有點遠,雜志社也沒有專程給他把信寄過來。

讀者來信的內容大部分都很簡單,基本上都是表達對作品的喜愛以及對作者的支持。

當然了,也不全是好話,周彥也收到過一封寫信來噴他的。

那個讀者在信中告誡周彥,讓他不要對后現代主義進行拙劣的模仿,也不要妄圖進入意識流的邪教。

信里面一大堆的“專業名詞”,絲毫沒有邏輯,讓人感覺云里霧里。

周彥拿到信之后,就準備拆開看,那邊華揚喝了口水,笑著嚇他,“你小心點啊,別拆出來什么臟東西。”

“能有什么臟東西?”周彥撇撇嘴,他捏了捏兩封信,“就這么薄薄的一層,難道還能藏了炸藥包么?”

華揚嘁了一聲,“你還是見識少了啊,之前有個作者收到一封信,里面只有一張薄薄的紙,但是惡臭無比,他們分析說,這張紙應該是在糞便里面泡過的。到底是泡在哪里的我也不清楚,不過臭是真的丑,那味道,聞了之后幾天都吃不下飯。”

頓了頓,華揚繼續說道,“泡糞便都算好的,還有女作者能收到那種沾了亂七八糟液體的手絹,上面還有那種卷卷的毛發……我們猜測,是腿毛的可能性應該不大。”

周彥皺了皺眉毛,雖然知道華揚說的都是小概率事件,但是聽華揚這么說完,他還是覺得有點膈應,看著手里的那兩封信,開始變得猶豫起來。

看到周彥猶豫,華揚笑呵呵地說道,“怕啦,要不我幫你拆?”

“還是我自己拆吧。”

周彥笑了笑,自己將信給拆開了。

小概率事情并沒有發生,兩封信都是對周彥表示支持的讀者寄來的,而且其中一封還是“催更”信。

一個來自川省的讀者,表示非常喜歡周彥的作品,詢問周彥是否在其他地方還發表過作品,如果有,可否告知,又問周彥最近有沒有新作計劃,十分期待云云。

看完之后,周彥將信收起來,他有一個盒子,專門用來放讀者來信的。

華揚喝了口茶,笑呵呵地說道,“這兩個讀者肯定有叫你出新作的吧?”

“嗯。”周彥點點頭。

讀者來信,無非就是那幾類,所以倒不難猜。

華揚順勢問道,“那你最近有沒有新作?”

“暫時沒有。”周彥搖搖頭。

華揚聳聳肩,倒也沒有給周彥壓力,只是說,“沒關系,我等你。”

周彥點點頭,華揚這一點他非常喜歡,就是“催稿”比較溫和,通常就是這樣提兩句,除了來他家里的次數比較多之外,也沒別的了。

同樣是催稿,周彥在《花城》那邊的編輯呂夢萍就要急很多。

之前周彥沒電話的時候,她就經常來信,每封信都是一通長篇,希望周彥能夠趕快出新作,如果有什么新作的思路,即便沒寫出來,也可以跟她交流交流。

后來周彥有電話了,來信就變成了來電。

她來電話的頻率倒是沒有那么高,每次講話也不會太長,但是催稿的力道都是足夠的,而且有時候還會搭配著信件一起“轟炸”。

如果不是電話費實在有些貴,周彥都懷疑呂夢萍會每天給他來個電話。

有時候周彥也在想,如果對每個作者都這樣“催稿”,呂夢萍到底有多累。

關鍵是周彥在《花城》上只發表過一篇作品,也就是說屬于呂夢萍手里合作最少的那類作者,對周彥她都如此上心,更別說是對其他聯系比較多的作者了。

現在很多雜志社的編輯,如果合作的作者不夠多的話,確實會經常去“騷擾”作者,不僅僅是合作過的作者,他們還會去找那些沒合作過的作者的聯系地址,然后寫信給這些作者。

一些編輯喜歡“群發”,就是遍地撒網,他們會給很多作者寫信,表達自己的欣賞,讓對方如果有作品可以優先投給他們。

不過作者要是真投給他們,卻也不一定能夠過稿。

周彥前世也被編輯套路過,沒投稿之前,收到編輯的來信都非常熱情,等他稿子發過去之后,編輯就開始占主動了。

現在編輯給作者的信基本都是手寫,到了后來,都是模板,直接打印出來的。

當然了,華揚這樣,雖然催稿力度不大,但是天天在周彥面前晃,還是給了周彥心理壓力。

特別是今天,周彥跟華揚聊了半個小時之后,委婉地表示出送客的意思。

如果是往常,華揚大概會起身告辭,但是今天他卻裝作聽不懂,笑著說道,“沒事,我不忙,反正今天下午也沒什么事情,在你這里坐坐,方便么?”

委婉的送客就好了,周彥也不能真把人往外攆,總不能跟華揚說,不方便,讓他趕快走。

他笑著說道,“沒事,我再給你倒點茶。”

“嗯,麻煩了。”

華揚在周彥家一直待到五點半,期間周彥干什么事情,他不看也不問,就坐在休息室喝茶,做著自己的事情。

等到五點半了,他看了看時間,起身跟周彥告辭。

周彥一臉遺憾地說道,“這就走啦,這都到飯點了,留下來吃飯吧。”

這種客氣話完全是條件反射說出來的,說完之后周彥就后悔了,他真怕華揚會答應。

好在華揚這次沒有答應,“不了,老婆小孩還在家里,下次有機會再一起吃飯。”

等到華揚走了之后,周彥松了口氣,雖然華揚在家里什么也不說,但是一直都給人一種壓力。

同時周彥也感慨,他們這些文學編輯難道都這么閑么?

這會兒時間也不早了,周彥也該出去吃飯了,他一個人自然不會在家做飯,也不想出去下館子,就騎了個自行車跑到了燕京制片廠蹭飯。

門衛周大爺這會兒正在交班,看到周彥過來,打趣道,“不錯,回家之前還能再見到你最后一面。”

周彥扯了扯嘴角,這糟老頭子就愛亂開玩笑。

給周大爺跟另外一個門衛小梁一人讓了一支煙,周彥笑道,“周大爺回宿舍啊?我載你一截?”

周大爺笑瞇瞇地把煙點著,隨即擺手道,“你那后座是給小姑娘坐的,我一個老頭子坐什么玩意兒?你快去食堂吧,今天的紅燒肉做的還不錯。”

之前周彥騎車載過許情,周大爺見過,所以才這樣調侃。

不管多大年紀的人,都是愛八卦的。

不過周彥的關注點在紅燒肉上面,趕忙騎上車甩出一句“走啦”,然后朝后面食堂騎去。

他為什么經常來燕京制片廠蹭飯,就是因為這邊的食堂飯菜比較對他胃口,特別是像紅燒肉這種菜。

而且有時候食堂還會上烤鴨。

這里是燕京,烤鴨按說是燕京這邊的那種,但是燕京制片廠的烤鴨跟金陵的烤鴨比較像。

金陵烤鴨跟燕京烤鴨,到底哪個好吃,見仁見智,不過周彥更喜歡金陵烤鴨,因為燕京烤鴨對他來說太油了,前面一兩口吃著還行,后面不裹其他東西根本下不去。

周彥一到食堂,所有吃飯的人便都看著他笑。

靠近走道的李宏喊道,“周導,又踩點來啦,就盼著你呢。”

“我就說今天周導也要來吧。”剪輯車間的駱小琴也笑著說道。

周彥沒時間應他們,跑到窗口,“秦師傅,來一份紅燒肉。”

隨即從口袋里摸了幾張飯票出來,這些飯票都是陳愷歌給他弄的,劇組其他人都有,包括張國榮鞏莉他們,只不過周彥的飯票多一點。

師傅朗聲笑道,“正好最后還有一些,全給你了。”

周彥在食堂混的比較熟,有事沒事還跟打飯的師傅聊天,所以打菜的時候他們也會多關照著點周彥。

又打了點其他菜,周彥看了一圈,正好看到了鞏莉跟陳愷歌,而且旁邊還有空位,就跑了過去。

“愷爺,莉姐。”打了聲招呼,周彥一屁股在鞏莉旁邊坐下。

聽到周彥的稱呼,鞏莉頗有微詞,“你這一叫,把我輩分都給叫下去了。”

陳愷歌笑呵呵地說道,“咱倆本來就差了一輪多,你要是在乎輩分,不如周彥以后叫我愷弟,我是完全接受的。”

“凱弟,我看行,聽起來還像個英文名。”鞏莉笑道。

周彥點頭:“嗯,還怪洋氣。”

陳愷歌笑了笑,又對周彥做了一個喝酒的手勢,說,“周指導,要不要喝點啊?”

他們也是剛打完飯,吃了沒幾口,看到周彥來了,陳愷歌酒癮也忍不住上來了。

聽到這話,周彥連連擺手,“別了吧,等休息了再喝。”

“瞧給你急的,我也就是隨口一說,晚上我還有事忙,當然不能喝酒。”陳愷歌笑了笑,又問周彥:“明天下午來片場么?”

周彥想了想,笑道,“明天是拍庭審的那場戲吧?”

陳愷歌點頭說道,“嗯,你要是來的話,我給你算個龍套。”

周彥干脆地答應,“沒問題。”

其實周彥已經在《霸王別姬》里面客串過很多次龍套了,只要他在,只要需要的人多,他就會上,不過基本上沒有拍到正臉的,是純龍套。

拍戲就是這樣,不可能每場戲用的龍套都不一樣,也沒辦法找到那么多人,所以很多戲的龍套都是重復利用,而且都是現場抓的。

見周彥答應,陳愷歌還十分貼心地說道,“上午都是準備階段,你也不用來,趕在中午來吧,正好來食堂吃個飯,然后跟我們大部隊一起去拍。”

這話聽著是關心,實則是調侃周彥經常來蹭飯,鞏莉也笑道,“我來了之后,可是總能聽到你蹭飯的名聲。”

周彥不以為忤:“誰叫燕京廠的伙食好呢?”

蹭過飯之后,周彥先去了外景地逛了一圈,然后去了剪接車間露了個臉,最后回去了。

第二天早上,周彥剛起床,就聽到外面有人敲門。

他穿著睡衣去開門。

見是華揚站在外面,周彥意外道,“大清早的,你怎么來了?”

華揚從包里面掏出一封信,在周彥眼前晃了晃,笑道,“又收到一封你的讀者來信,專程給你送過來了。”

周彥愣了一下,“一封信值得你專程送過來么?”

“怕你急嘛。”華揚笑了笑,“不請我進去坐坐。”

“哦,好,進來坐吧。”周彥讓開了身子,將華揚請了進去。

剛到房間,華揚就說,“大早上的,茶葉給我少放點。”

“呃……好。”

周彥原本沒打算給華揚泡茶的,大早上的喝什么茶啊,而且上午華揚他們工作應該挺忙的,估計在這邊待不了多長時間。

給華揚泡了杯茶之后,周彥將信拆開看了。

就是一封普通的讀者來信,聊了自己對《鎮長之死》的感受。

看完信之后,周彥又看了看華揚,見華揚一點要走的意思都沒有,他便說道,“我還沒洗漱,你自己坐一會兒。”

華揚笑著說道,“沒關系,你忙吧,我自己能照顧好自己,正好我還有點東西要寫,就在你這里做了,不影響你吧?”

說著,華揚就從包里面掏出一個本子,又從口袋里面掏出一支鋼筆,竟然就在周彥這里開始辦公了。

“……不影響。”

周彥先去洗漱,然后吃早飯,等他回來的時候,華揚還在寫東西。

你說他工作忙吧,他還有時間到周彥這邊來串門子,你要說他閑吧,這會兒奮筆疾書,還挺忙的。

又過了一個小時,周彥忍不住說道,“華編,你到底想干什么,直接跟我說嘛,沒必要這樣。”

其實周彥大概也能知道華揚到底要干什么,這就是華揚的“催稿”手段,他也不跟你大吵大鬧,就是潤物細無聲,一直在你旁邊給你壓力。

之前給的壓力確實很小,但是從昨天開始,華揚一下子提高了強度,周彥能明顯感覺到壓力的上升。

華揚笑道,“也沒什么,就是覺得你這里環境不錯,過來坐坐很舒心。”

見他還在繞彎子,周彥直接說道,“你是想讓我給你投新作品?”

華揚卻笑道,“嗐,創作這個東西,不是說我想就能有的。我知道,創作需要靈感,也需要時間,沒關系的,你也不要急,慢慢來,等到有靈感了就寫,沒靈感了就不要動筆。”

這要是換個語境,周彥都要給華揚豎大拇指了,先生大義,理解萬歲!

但是這種情況下,周彥知道,華揚是故意跟他玩推手。

周彥笑道,“沒關系,靈感就像是海綿里的水,擠一擠就有了,要不這段時間我多擠擠,看能不能擠出一點來。”

果然,聽到周彥這么說,華揚眉頭一挑,眼睛一亮,“你要是有這心思,那敢情好啊,那我也不在這打擾你了,現在就走。”

說罷,華揚就把鋼筆一蓋,本子一收,起身往外走。

華揚腳步很快,近乎于小跑,周彥到院子的時候,他就已經出去了。

“不要送了。”

院子外傳來華揚的聲音,隨后周彥就聽到自行車叮叮當當的聲音。

周彥站在院子里面,感覺有些恍惚。

之前他還在說華揚催稿方式柔和,不給人壓力,誰想到這種鈍刀子割肉才嚇人。

看來,每個編輯都有獨特的催稿方式啊。

周導雖然說要擠一擠靈感,不過也沒把這事太放在心上,只想著先把華揚給支走。

等華揚走后,周彥收拾了一下,前往片場。

這場庭審戲沒辦法在燕京廠的外景地拍,所以是在老的地方法院取景的。

雖然陳愷歌讓他中午去蹭完飯再跟著大部隊去片場,不過周彥也不好意思,還是提前去了。

他到現場的時候,幕后的工作人員正在布置。

葛悠跟張國榮站在門口抽煙,見到周彥來了,兩人笑著跟他打招呼。

“嘿,周指導今天來得早,要不要來一支?”葛悠作勢要給周彥讓煙。

不過他也就是作勢,不會真正行動的,因為他知道周彥不抽煙。

其實看到葛悠跟張國榮在一起抽煙,周彥還挺意外,因為這倆人性格差距挺大,葛悠是個十分自來熟的人,張國榮則比較內向。

周彥其實跟葛悠才見過一兩次,而且每次見面都沒說過幾句話,但是現在葛悠見到周彥,就能十分熱情。

反倒是張國榮,跟周彥已經非常熟了,卻還只是簡單地打個招呼。

其實張國榮在劇組挺遭“嫌棄”的,他平時說話都是程蝶衣的腔調,好多人表示受不了,都躲著他,特別是張豐意,除了拍戲的時候,平時都躲著張國榮。

有時候周彥都懷疑,張豐意是不是怕自己被掰彎,所以才會躲著。

“里面布置的怎么樣了?”周彥問道。

葛悠嘬了口煙,笑呵呵地說道,“反正上午是拍不了,周指導今天來這么早,有事?”

周彥笑著擺手,“也沒什么特別的事情,下午我要客串個龍套,所以提前過來看看。”

“陳導讓你跑龍套,那不是大材小用嘛。要我說,給你安排個固定的角色多好。”葛悠笑道。

周彥笑了笑,沒有搭腔,葛悠說的不現實,《霸王別姬》里面沒什么適合他演的角色,之前拍段小樓給菊仙解圍的那場戲,陳愷歌問周彥要不要演其中一個嫖客,周彥沒答應,后來陳愷歌抓了現場來玩的黃壘。

如果是固定角色,周彥也沒多少時間。

三人聊了一會人,周彥就去片場其他地方瞎逛了。

到了下午,服裝組給周彥找了套衣服。

周彥穿上衣服之后,還有些驚訝,他原本以為龍套的衣服嘛,都是均碼,瘦的人穿著大,胖的人穿著緊。

但是服裝組給他的這套衣服,卻非常合身,而且版型也不錯,好像跟其他龍套的衣服不太一樣。

看著周彥穿上衣服,服裝組的黃文琴笑呵呵地說道,“周指導底子就是好,這長衫穿的就是比旁人好看。”

“還是你們衣服做的好。”周彥笑道。

穿好衣服之后,周彥就去跟著其他演員去“定位”。

雖然是龍套,位置也不是亂站的,陳愷歌把周彥安排在庭審觀眾席的前排,就在鞏莉的側后方。

“大家看我的方向,對,朝左邊靠一靠。”

“鞏莉姐坐正就行了。”

“張哥往左邊來一點。”

新來的攝影師,協助顧長衛調整入畫的演員們調整位置,到其他演員都客客氣氣的,到了周彥這里,他喊道,“那小子,你往前面靠一點,擋著后面的人了。”

一聽到攝影師喊周彥那小子,現場很多人表情都變得奇怪起來,站在攝影師旁邊的主攝顧常衛也看了他一眼,不過大家都沒說話。

周彥也老老實實地聽安排,往前靠了靠。

等到周彥剛往前靠了點,那攝影師又說,“唉,那小子,就是你,靠的太近了,往后靠靠。”

周彥笑了笑,還是沒當回事,又往后靠了靠。

但是陳愷歌卻走到攝影師旁邊,拍了拍他的腦袋,“什么那小子,這是周指導。”

攝影師被陳愷歌拍的有點懵,不過他反應還是很快的,連忙跟周彥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周指導,我新來的。”

“沒事。”周彥笑了笑,對陳愷歌說,“凱爺你別為難年輕人了。”

一聽周彥這話,現場許多人都笑了起來。

周彥比攝影師還年輕一點,這話聽著又怪卻又合理。

見這么多人都在笑,攝影師也尷尬地笑了笑,雖然還不知道這個周指導什么來頭,但是看現場反應他就知道,周指導身份不一般。

之后的時間里,再到周彥這里,攝影師都是恭恭敬敬地叫一聲周指導。

庭審的這場戲不算復雜,雖然現場人多,但主要就看葛優、張國榮他們幾個的表現。

當然,周彥的位置比較靠前,還跟鞏莉靠的近,所以也不能放松,一直要集中精力。

中間休息的時候,周彥掏出筆記本開始做記錄,陳愷歌跑過來說道,“周指導,一會再開始拍攝的時候,你就像現在這樣寫寫畫畫就行。”

周彥抬頭笑道:“怎么著,我這個龍套還有設計啊。”

“嗐,也不叫設計,你在后面寫寫畫畫,挺有感覺的,再瞧瞧你這樣子,就不像是普通人,也算給觀眾一點遐想吧。”

周彥點點頭,“那行。”

之后的拍攝里面,周彥也不用裝腔作勢,就正常做記錄就行。

這對周彥來說也是省事,等到拍攝結束,他今天的記錄工作也一并完成了。

他今天的記錄,主要內容都是現場的鏡頭安排以及演員的表現,不得不說,葛悠他們的表現確實很好,非常值得周彥學習。

等到戲結束之后,周彥正在跟鞏莉說話,之前那個攝影師跑到他跟前,不停地道歉。

“周指導,實在不好意思,我這兩天剛來。”

“您千萬不要怪罪。”

雖然周彥說了沒關系,但是攝影師還是道了半天的歉,還說要請周彥吃飯。

看他這樣子,周彥也很感慨,不管什么時候,圈子里面都是這么現實,這種看人下菜碟,前倨后恭的人都有很多。

之后一個禮拜,周彥每天都會去《霸王別姬》片場,有時候只是去看一眼就走,有時候則會待上半天。

剩余的時間,要么去帶著于然他們排練,要么就去電視制作中心找李一丁討論《三國》配樂。

兩人在配器方面的想法有些不一樣,李一丁之前的想法是,多用民族樂器,但是現在聽到周彥的幾首配樂,想法也有點變化。

民族樂器來配,優點很突出,缺點也很明顯,很多時候限制太多,一些配樂總感覺差了口氣,而且同質化太嚴重了。

現在李一丁的想法是,他們兩人的配器風格好好融合一下,盡量在不丟失民族主色調的前提,能夠更加前沿一點。

這就跟《霸王別姬》的配樂思路有點像了,雖然電影跟京劇有關,但是趙季平跟周彥卻融合了西洋樂來給電影寫配樂,這種拿來主義,會讓電影的配樂歷久彌新。

一個禮拜后,周彥剛剛從制作中心出來,就收到了華楊的消息。

內容還是老樣子。

“何時回家華楊”

周彥看完了消息,準備回家之后再給華楊回電,但是等他回到家的時候,卻發現華楊已經等在他家門口。

看到華楊,周彥意外道:“你是有什么急事?”

華楊卻舉了舉手里的信,“又來給你送讀者的信了。”

一看到信,周彥就明白了,華楊是來催稿的。

這段時間,華楊一直沒聯系他,他都快忘了稿子的事,沒想到華楊又來了。

帶著華楊進了屋里,沒等到華楊開口,周彥就去書房拿了一份稿子給華楊。

華楊眼睛一亮,接過稿子一看,只見稿子抬頭寫著標題——樹洞。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