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19章 影迷和簽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9章 影迷和簽名

第119章 影迷和簽名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華揚就知道,周彥肯定有新作品。

上次周彥給他《清水里的刀子》稿子的時候,他就看到了周彥抽屜里面的那一摞稿子,雖然不知道稿子的內容,但是華揚猜測,里面肯定有已經完成的文章。

現在看來,他猜的大概沒錯,周彥現在給他的這份稿子,看起來壓根不像是剛寫的。

拿到稿子之后,華揚一屁股坐在休息室的沙發上,開始閱讀起來。

周彥也沒說什么,只是給華揚倒了杯茶,然后就自己跑去琴房練琴去了。

“姚想仰著頭,一滴雨從天空中落下正中他的鼻尖。緊接著是第二滴、第三滴……后來不知道數到第幾滴,最終數不過來了。

這場大雨,讓他想起來兩天前的那個晚上。

他媽的,又響了。

村東頭有棵……”

華揚挑了挑眉毛,是倒敘,而且撲面而來一股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

當然了,現在就判定這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還為時尚早,它只是開頭跟某些魔幻現實主義相似而已。

不過這篇開頭設計的很不錯,別的不說,至少非常吸引人往下看。

又看了一段,華揚發現,這部并不是簡單的倒敘,而是雙層倒敘。

先倒敘到兩天前的晚上,然后敘事視角圍著那顆樹繼續往過去走。

這樣寫的目的也很明確,就是要向人們介紹這棵樹。

這是一棵很有歷史的樹,樹上有個樹洞,關于這個樹洞,村里面一直有個傳說,說它是連通人間跟地府的大門,牛頭馬面出公差就是從這個洞里面出來的。

男主姚想的膽子很大,從小就喜歡守在樹旁邊看看牛頭馬面是什么樣子,甚至在他爺爺死的時候,他除了傷心之外,最關心的也是牛頭馬面來收他爺爺的時候,能不能看到他們。

只不過,姚想一直未能如愿。

他爹又告訴他,凡人肯定是看不見牛頭馬面的,只有長了天眼的人才能看見,之后他就一直在找長了天眼的人。

一次隔壁村的篾匠生病了,找了鄉頭來跳大神,他得知那個鄉頭長了天眼就跑去看,卻親眼看到那個篾匠因為跳大神耽誤送醫,最終去世。

從此以后,姚想就特別反這種迷信,而且還時常會往樹洞里面扔石頭。

村里面的人怕他驚擾地府,就禁止他靠近那棵樹,還說他瘋了。

而就在兩天前的晚上,因為刮風下雨,樹洞嗚嗚作響,姚想就冒著雨跑到樹跟前去看。

他爬到樹洞里面,發現樹洞里面什么也沒有,但是因為樹洞很深又很小,他被卡住了。

在樹洞里面叫了一夜沒人理他,第二天早上因為沒力氣而昏死過去。

又過了一段時間,終于有人聽到他微弱的呼救聲,將他給救了出來。

姚想被救出來之后,很多人都嘲笑他,說他這么大人還能被樹洞卡住,這時姚想為了面子,就說他但是聽到樹洞里面有奇怪的聲音,他循著聲音過來,就被樹洞給吸了進去。

這個離譜的解釋,村里人竟然都信。

發現大家都相信這個之后,姚想又編了很多跟地府有關的事情。

再后來,姚想這個最不相信地府說的年輕人,卻成為了村里面知名的算命先生,并且取代了橋東村的鄉頭,占領了附近幾個村的跳大神市場。

人人見到他,都要稱一聲姚鄉頭。

看完之后,華揚雙手按著稿子,若有所思。

這并不是一部典型的魔幻現實主義,其實還是偏現實,唯一有點魔幻的,是姚想在樹洞里面呼救的時候,看到樹梢上站著一只烏鴉,那只烏鴉告訴他,不要大呼小叫,等到天亮了再叫。

但是讀的時候,根本分不清這到底是姚想瀕死之前的幻想,還是真有這么一段。

如果是幻想的話,那到底只有烏鴉是幻想,還是最后他被人救出然后成為人人敬仰的鄉頭等一切后續都是幻想?

其實姚想根本沒有被人救出來,這些全部是他死前的幻想?

這種事情不能往深了想,一旦去想,就有各種猜測跟可能。

的開頭跟后半段行文,有點意識流的感覺,敘事先后順序不明顯,一會兒是前兩天,一會兒又是小時候,但周彥高明的是,不管敘述時間如何亂,讀起來都不費勁。

思緒回到現實,華揚聽到琴房里面傳來的鋼琴聲,周彥正在彈的這首曲子他知道,是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

華揚對這首曲子的印象一直都是神秘且悲傷,不過周彥彈出來卻沒什么悲傷的感覺,更多是靜謐跟舒緩,聽得出來,周彥這會兒心情應該不差。

拿著稿子,華揚走到琴房門口,等到周彥一曲結束之后,他清了清嗓子,“周彥,我看完了。”

周彥轉過頭來,笑道,“時間不早了,留下來一會兒吃個飯啊。”

“不了,我得回社里面一趟。”華揚說道。

周彥看了看手表,奇怪道,“這已經五點二十多了,馬上就下班了,現在會社里干什么?”

華揚笑了笑,“我們組長肯定還沒走,我準備把你的這篇稿子拿給他看看。”

聽他這么說,周彥也沒有強留,點頭道,“那你去忙吧,有時間咱們再一起吃飯。”

“行,你也忙,我先回去了。”

周彥起身要送,但是他到院子的時候,華揚已經出去了。

走過去將門關上,周彥又回到了琴房,繼續練琴。

華揚走了也好,他一個人在家練練琴,感覺也挺舒心的。

其實華揚猜的沒錯,《樹洞》這篇是之前就已經寫出來,被周彥放在抽屜里面的,除了《樹洞》之外,抽屜里面還有十幾篇。

既有兩三千字的短篇,也有好幾萬字的中篇。

《樹洞》是他自己原創,沒穿越過來之前他抽時間在起點上寫過一篇,《樹洞》就是他為里面的主角寫的。

周彥知道,這篇肯定會受到華揚他們的青睞,因為他當時寫這篇,就是為了這個年代定制的,敘述手法在傳統的基礎上,還帶著點實驗性。

關鍵是實驗性不多,恰到好處,比余樺、馬原的他們的先鋒文學可要柔和多了。

第二天下午,華揚就打電話給周彥,告訴他《樹洞》已經給領導看過,決定放在八月那一期里面發表。

這之后,華揚就再沒來騷擾過周彥了,就連之前說的《清水里的刀子》研討會也遲遲沒有消息。

周彥也樂得清閑,依舊是四合院、學校、燕京廠和電視制作中心這四個地方跑。

一直到六月十號的時候,周彥接到了許情的電話。

接到許情電話的時候,周彥還有些意外,倒不是因為接到電話而意外,而是因為許情這么長時間才給他打電話而意外。

“我明天就要去長安了。”

《清水里的刀子》就要開拍,許情跟孔琳都要去長安,這事周彥知道。

“怎么去?”周彥問道。

“長安廠那邊有車從燕京過去,我跟孔琳師姐一起坐車過去。”隨后許情又笑道,“伱不問問我,為什么這段時間都沒去找你?”

周彥挑了挑眉毛,他發現許情說話真有點策略,一般女孩子想要撒嬌,問的都是“你這段時間為什么都沒找我”,但許情卻換了一種方式問,看似姿態更低,實則以退為進。

“你最近應很忙吧,快畢業了,畢業作品應該完成了吧?”周彥說道。

“是啊,最近都在忙畢業作品,你呢,為什么不來找我啊?”

許情這時候再這么問,似乎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我也要畢業啊。”周彥笑道。

“嗯,我就知道你也在忙畢業的事情。”許情笑了一下,又非常遺憾地說道,“只是可惜,我這次去長安拍戲,《想飛的鋼琴少年》首映的時候,沒辦法跟你一起去看了。”

“沒關系,以后還有機會的。”

“好啦,不能跟你說了哦,我要回去收拾行李,明天還要起個大早。”

說完,許情也沒多說什么,就把電話掛了。

見她掛電話這么快,周彥再次感到意外,按照許情的風格,應該會叫他去送,至少也會暗示。

不過周彥也沒多想,這兩天畢業作品音樂會就要開始了,他忙得很,沒心思去想其他事情。

六月十四日,周日,畢業作品音樂會如期舉行。

每年作曲系的畢業作品音樂會在學校都非常受關注,就不算其他觀眾,單單是參加演出的樂手加起來就超過兩百人。

學校的大音樂廳有九百多個座位,不過帶站人的話,能塞兩千多人。

今年的畢業作品音樂會尤為受關注,因為有周彥的存在,早上八點不到,座位已經坐完,再來的人只能站著了。

之所以熱度這么高,倒不是因為周彥有多厲害。

周彥確實很厲害,但是央音作曲系這么多年,出來的學生,比周彥厲害的也有很多。

譚盾當年多厲害啊,人還在上學的時候,就拿到了大獎,但是譚盾畢業作品演出的時候,陣仗跟今天比都差得遠了。

不過周彥除了專業技能厲害之外,還混其他圈子,又演過電影。

而且前段時間周彥在香江跟張蔓玉鬧出來的緋聞,最近在內地也傳了開。

就沖著“張蔓玉”緋聞男友這個名頭,好多人都要過來看看,今天來的還有很多都是其他學校的。

要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有這么多人,央音本科、研究生再加上教師工,也才兩千人左右,根本湊不到這么多人過來看演出。

施萬春跟吳祖強坐在最前面,看到后面滿滿當當的觀眾,吳祖強笑道,“今天來了有一千多人了吧?”

“嗯,這個音樂廳總共有九百九十多個座位,已經坐滿了,應該是還有其他學校的學生過來。”

吳祖強點點頭,“這樣也挺好,咱們要歡迎其他學校的學生來我們學校交流,音樂就要面向大眾。而且觀眾多,這些演奏的學生們也是好事情。有些學生沒有上過大舞臺,面對這么多人演奏過,這時候就要考驗他們的心理素質了。”

施萬春笑道,“這些人也未必都是沖著音樂來的。”

周彥跟張蔓玉的緋聞,施萬春也有耳聞,前兩天他還特意把周彥叫過去問了問,知道情況之后,他也不免感慨,這娛樂雜志,捕風捉影的本事是真厲害。

施萬春也告誡周彥,要涉足影視圈也沒問題,不過還是要明哲保身,不能隨意地讓自己陷入這種風波之中,這種名氣對他來說并非是好事情。

吳祖強不清楚周彥跟張蔓玉的緋聞,不過他也知道施萬春這話的意思,很多人來聽這場音樂會,不為別的,就是為了看到周彥這個影視明星,至于音樂,他們確實不太關注。

“因為什么而來的,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用音樂將這些人留住。他們因為周彥而來,或許最終能夠愛上音樂,因為音樂而留下。”吳祖強笑道。

施萬春點點頭,“那就要看這些學生的本事了。”

今天來的外校學生中,大部分都是過來湊熱鬧的,當然也有個別真是周彥的影迷,比如燕師大來的男生左立跟女生尚文雅。

這倆人都是燕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專業的,不過左立是大二的,而尚文雅是大一的,兩個人都是學校戲劇社團的成員,平時就愛看電影,研究電影。

左立很喜歡鞏莉,所以鞏莉的所有電影他都會看,當時看《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時候,他就覺得演陳飛浦的這個演員是個好苗子。

后來又得知《天堂回信》里面的配樂指導是周彥,他就更加看好周彥了,現在他對周彥的動向也十分關注,知道周彥指導的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下個月要上映,還知道周彥即將參演《青蛇》。

尚文雅跟左立關系很好,經過左立的推薦,她對周彥也關注起來。

他們學校離央音不遠,加上左立又特意打聽了,所以知道今天周彥要參加畢業作品音樂會,倆人就一起來了央音。

倆人坐在中間的位置,尚文雅掩著嘴巴,小聲問道,“師兄,你看到周彥人了么?”

“沒有。”左立搖搖頭,“他們表演的人,應該是在其他地方待著吧。”

尚文雅點點頭,又問道,“師兄你說,今天來的這么多人里面,有沒有其他跟我們一樣,單純是因為周彥來的?”

“應該有吧,我剛才在路上還聽到他有人說到周彥,好像周彥在央音挺出名的,有點風云師兄的感覺。不過像我們這樣,作為影迷過來的,應該很少,畢竟他才參演過一部電影,而且還不是主角。”

尚文雅笑道,“其實我現在其實挺矛盾的,一方面我當然希望他在音樂方面才華突出,但同時我又擔心,他音樂才華太過突出,以后不演電影了。他這么有潛力,不演電影可惜了。”

“不用擔心,后面他不是要參演《青蛇》么,證明他在演戲方面還是有想法的。而且他不演戲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多關注關注他的幕后作品。”

尚文雅癟癟嘴,“我還是希望能夠經常在大銀幕上看到他。”

左立笑了笑,他們倆都是周彥的影迷,但是心態卻不完全相同,直白地說,左立更看重周彥的才華,幕前的幕后的都有,而尚文雅顯然更看重周彥的“色相”,希望能夠經常看到他演戲。

“我剛才好像看到李媛媛她們了。”尚文雅又說道。

“李媛媛?誰啊?”左立疑惑道。

“我們學校英語專業的,她唱歌挺好聽的,去年我們來學校的時候,學生會組織迎新晚會,她還上臺唱歌了。”尚文雅解釋道。

“哦。”左立點點頭,他之前沒聽過李媛媛這個名字。

“一會兒我去問問她們,是不是周彥的影迷。”尚文雅笑道。

“可以啊。”

誰都想找到同好,特別當他們支持的人比較小眾的時候,平時想要找到同好太難,所以遇到了就會很珍惜。

又過了一會兒,原本有些嘈雜的音樂廳忽然變得安靜起來,因為有主持人拿著話筒上臺了。

“尊敬的領導、老師……”

主持人上臺說了一段簡短的開場白之后,就把系主任施萬春請了上去。

施萬春上臺之后,發言風格非常簡潔,只用了兩分鐘就把話說完了,他也知道畢業作品音樂會時間很緊,一首曲子從準備到結束至少要十好幾分鐘。

87作曲系原本是16個學生,不過因為賈國屏提前畢業了,所以今年參加音樂會的只有十五個學生。

十五個學生,十五部作品,每部作品從準備到演出結束最少也要十五分鐘,一場音樂會下來,要四個多小時。

音樂會八點半開始,如果一刻不停,至少也要到十二點半才能結束。

不過施萬春看了今年的作品名單,知道十二點半肯定結束不了。

這十五部作品,每一部作品的時長基本上都在八分鐘到十二分鐘之間。

這還只是純演奏的時間,另外還有上臺準備以及下臺收拾的時間,平均一首曲子演奏完可能要二十分鐘以上。

這樣算下來,十五首曲子演奏完恐怕要五六個小時。

為了讓大家不那么累,所以系里面是把演出拆成了上下半場,上午半場演奏八首,下午半場演奏七首。

施萬春下去之后,第一首曲子的樂手們紛紛上臺準備,臺下的觀眾們也都屏氣凝神,準備欣賞接下來的節目。

全場最認真的觀眾,應該就是作曲系的師弟師妹們了。

從作曲88到作曲91,總共有六十五個人,今天基本上都到場了,不僅僅是他們想要來,而是他們不來都不行。

師兄師姐們的畢業作品音樂會結束之后,再上專業課的時候,授課老師大概率都會提到音樂會上演奏的作品,甚至還會考他們一些跟這些作品有關的問題。

“某某師兄的作品,配器思路是什么?”

“某某師姐的和聲為什么這么寫?”

等等……

他們這些師弟師妹如果今天不來,后面上課可能就會遇到困難。

第一個上臺演出的作品,是徐玉紅寫的《龍舟》。

徐玉紅是鄂省人,所以這首曲子主要描繪的是賽龍舟活動,借用了鄂省的民歌來設計音高,又借用鄂省的音樂以及各種活動來設計樂曲節奏

曲子整體節奏歡快、熱情,跟徐玉紅自身的性格也很相似。

他們的演奏順序并不是隨機的,而是特意安排的,往往第一個上臺的可能會是炮灰,不過徐玉紅的表現,一下子就把作曲系的那些師弟師妹們給震住了。

本科學生中,作品能有這樣的水平,已經是非常不錯了。

不過在87作曲這一屆,徐玉紅的水平只能說是中等,后面再上臺的學生里面,作品都各有特色,而且水平很高。

有個別學生的作品水平,已經比得上研究生的畢業作品了。

比如班里面的第三號風云人物李濤。

李濤平時的課業水平只能說一般,但是他有個特點,那就是寫得快,人家寫一首曲子的時間,他能寫好幾首。

數量上去之后,竟然也偶爾能夠出一些優秀作品,而這就夠了,反正不好的作品也可以不給別人聽,就算給別人聽,別人也未必會記得,他們只會記得你的代表作。

就拿畢業作品來說,徐玉紅他們花時間費精力就弄了一首出來,李濤倒好,直接寫了三首半,然后從中挑出了一首最滿意的。

今天他們比的可不是平均質量,只要他挑出的這一首質量比別人高就行了。

作曲就是如此,就算你寫了九十九首爛曲子,只要寫一首好曲子,就足夠了。

而且李濤的心態也很輕松,因為他已經被保研了,本科畢業之后,直接跟吳祖強讀研。

吳祖強本來想在周彥跟賈國屏中挑一個的,不過可惜周彥跟賈國屏都沒把讀研放進個人規劃當中,所以吳祖強就選了李濤。

上午的八首作品演奏完之后,已經是十一點半了,主持人宣布上午的演出結束,讓大家下午一點鐘再來。

原本他們都以為,下午的觀眾肯定會少很多,但是沒想到的是,下午的觀眾并沒有比上午少多少,座位還是不夠坐,有人只能站著。

主要是因為,周彥排在最后面。

讓周彥排在最后面,跟水平無關,主要因為他屬于88級,當然要等到87級的學生演出結束,才輪到他。

下午的演出要比上午快一點,不僅僅是人數少點,每個人的作品也也要短一點。

過了接近兩個小時,終于輪到周彥。

樂手們先上臺的,臺下的觀眾還沒什么太大的反應,后面周彥跟指揮俞鋒一起上臺的時候,臺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是今天到現在掌聲最熱烈的一次。

而這熱烈的掌聲,自然是送給周彥跟俞鋒這兩位風云師兄。

雖然是音樂會,但畢竟不是多嚴肅的場合,作曲的那些師弟師妹們不僅僅鼓掌,還嗷嗷叫,要不是施萬春跟吳祖強他們這些老師在,這些人都敢吹口哨。

臺下的左立跟尚文雅也坐直了身體,等了這么長時間,終于是讓他們等到周彥了。

雖然前面的演出很精彩,但是這種形式的音樂,他們作為外行人聽多了是很疲憊的。

像是《龍舟》那種歡快的音樂倒還好,就怕有些學生的作品實驗性強,一般央音里面非作曲系的學生都聽不懂,更別說他們不學音樂的,一些曲子他們只會覺得嘈雜,甚至是刺耳。

“周彥在學校果然很受歡迎。”尚文雅笑道。

左立點點頭,周彥上臺之后,現場的氣氛明顯不一樣了。

臺上周彥跟俞鋒相互點點頭,然后各自就位。

俞鋒自然是站在指揮位置上,而周彥則站在指揮位置的旁邊,拿著一支竹笛,面對觀眾而立。

看到周彥吹笛子,尚文雅又是眼睛一亮,作為周彥的影迷,她跟左立對周彥的竹笛演奏當然印象很深。

能夠在現實中聽到周彥演奏竹笛,實在是太好了。

吳祖強也是聚精會神地盯著臺上,他年紀不小了,今天也是熬得很辛苦,不過臺上的陣容讓他非常期待。

去年他去聽了周彥的學期作品《故宮的記憶》,當時他就跟周彥說,希望能夠在大音樂廳聽到周彥他們演奏《故宮的記憶》。

但是來的時候,他聽施萬春說,周彥今年演出的是新作品,而且是一首竹笛協奏曲。

雖然吳祖強很喜歡《故宮的記憶》,不過知道周彥又有新作,當然也很開心,并且他也理解周彥為什么要演奏新作品,畢竟是一首竹笛協奏曲,能夠體現周彥的竹笛水平。

很快,當悠揚的笛聲響起之后,吳祖強挑了挑眉毛,周彥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對周彥的演出,吳祖強已經不著重看他的作曲技術了,只要周彥能夠作出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的旋律,他就滿意了。

到周彥這樣的水平,再去抓他的基本功,那就本末倒置了,周彥確實把古典的跟大眾的東西結合的非常好,在保證曲譜水平的情況下,能夠吸引到普通聽眾。

這是一種很特別的能力,有些人寫的曲子技術性很強,但是普通人不愛聽,專業人士也是見仁見智,也有些人寫的曲子或許能夠引起一部分普通聽眾的共鳴,但是絲毫沒有技術可言,這種曲子只能抓一時之耳,聽眾們聽多了就會覺得膩。

周彥的曲子,把兩點結合的很好,不僅僅值得專業人士學習,也能在普通聽眾中流傳開。

有了這種能力,就注定能夠吃音樂這碗飯。

周彥的師兄譚盾也有這方面的能力,而且在吳祖強看來,單說對流行性的拿捏,周彥要比譚盾還強一些。

作為最后一首演奏的作品,這首《夜鶯》算是偏短的,總共只有七分鐘。

很多人聽完之后,甚至感覺太短了,意猶未盡,關鍵是這首曲子的最后是戛然而止,不給聽眾一點心理準備,讓人感覺空落落的。

好多人愣了一下,以為演奏還會繼續,但是指揮已經示意演奏結束,并且開始跟著周彥一起鞠躬。

這時掌聲才終于熱烈起來。

影迷尚文雅一邊鼓掌一邊說道,“師兄,我有點改變想法了,其實周彥即便少演一點戲,就這樣在臺上演奏竹笛,也是很好的。”

左立笑了笑,尚文雅其實都不能算是周彥的影迷,而是“竹笛迷”,她愛上的就是周彥吹笛子那種飄逸的形象。

但是不得不說,周彥的笛子確實吹得很好。

左立并不懂音樂,但是吹笛子的他看過很多,周彥吹笛子就是比一般人的感覺要強很多。

《夜鶯》演奏完畢之后,作曲87跟管弦系的音樂會就算是結束了,吳祖強又上臺做了一番點評。

對于87級所有的作品,吳祖強都給以了贊譽。

他給出的所有贊譽,也都是真心的,自從譚盾他們那一屆走后,這十年來,87級可以說是水平最高的一屆。

如果不是賈國屏去年就提前畢業了,今天的這場音樂會的水平還會更高。

前面十四首作品點評完了之后,到了周彥的《夜鶯》時,吳祖強笑道,“趁著周彥還沒有正式成為我的同事之前,我姑且來說一說他的作品。周彥同學的作品,這幾年一直都有關注,不管是他的《流·風》還是《暗香浮動》,又或者是《永夜》,都是技術性非常強的作品。這些曲子的技術性不僅僅體現在作曲上,還體現在演奏上,一些同學應該深有體會,演奏周彥同學之前的曲子,應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聽到吳祖強這話,很多學生都點點頭,十分認同這個說法。

特別是周彥的那部多篇章交響樂《永夜》,鋼琴部分彈完都要把人給累虛脫。

還有那首《暗香浮動》,對竹笛技巧要求很高,不過當時這首曲子是周彥自己吹奏的,倒是沒有為難到別人。

隨后吳祖強又笑著說道,“現在周彥的作品,用的技術更少,旋律更加簡潔,演奏起來也更加容易。當然,雖然演奏更加容易,但是今天各位音樂家們的表現還是值得稱贊的,整首樂曲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完美。”

“你們在央音學習了五年時間,而我要告訴你們,五年對于作曲來說只是一個起步,后面還有更多的挑戰在等著你們。在周彥身上,我想你們應該要認識到一件事情,那就是,簡單就是難。”

說到這里,吳祖強笑了笑,“或許你們會覺得這句話有些拗口,但事實就是如此,想要把曲子寫得簡單,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周彥之所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恰恰是因為他之前寫過很多難的作品。”

“所以,88級以及以下的同學們,你們千萬不要以為,周彥可以寫《夜鶯》、《故宮的記憶》這類曲子,你們也可以寫。我建議你們不要模仿,不要學習,好好的把基礎打牢。”

這時大家也聽出吳祖強的話音來,他是讓低年級的學生們不要學習周彥這種寫作風格。

周彥能寫,是因為周彥之前已經把基本功打牢,早已經過了“看山不是山”的階段了,而他們這些低年級學生們,如果學周彥,而忽略基本功跟古典的學習,最終只會是死路一條。

臺下的許可朗他們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吳校長你真是想多了啊,我們連周彥師兄的《流·風》都沒有學來呢,怎么會去學《故宮的記憶》呢?

現在許可朗的終極目標就是能夠畢業之前寫出《永夜》那種作品……不是本科畢業,是研究生畢業,本科畢業的時候,他不可能有寫出《永夜》的水平。

等到吳祖強說完,畢業作品音樂會的所有流程也基本上結束了,現場的觀眾們也開始有序的退場。

這邊尚文麗一直在盯著周彥,等到散場的時候,她連忙跑了過去。

周彥幫于然他們收拾樂器,剛走下舞臺,就見一個中等個子的女生徑直朝他走來。

“周彥,能不能幫我簽個名?”

女孩朝周彥伸手,她手上捏著兩張照片。

周彥伸頭看了看,隨即有些意外地看了眼女孩,她手里拿著的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劇照,一張是他吹笛子的,另一張是他戴著圍巾站在鞏莉面前的。

這年頭,想要搞到這樣的照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這兩張照片都很清晰,看起來就像是用電影的底片直接洗出來的一樣。

看來這個女孩子,為了找他簽名,確實花了點心思。

這還是第一次有影迷找周彥簽名,他接過照片,又從口袋里掏出一支鋼筆,隨后問,“簽正面還是反面?”

女孩想了想,“簽反面吧。”

周彥點點頭,在照片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又問女孩,“你叫什么名字?”

“你要寫上我的名字么?”女孩面露喜色,說道,“你如果要寫的話,一個上面寫左立,左邊的左,站立的立,另一個上面寫尚文雅,高尚的尚,文人雅士的文雅。”

“好。”

周彥又在兩張照片上面分別寫上“給左立”以及“給尚文雅”,還寫了簽名的時間。

將照片還給女孩的時候,周彥還開玩笑說,“同學你可要好好保管,這可是我的第一張和第二張簽名照片。”

“我一定保管好,我走了它都不能損壞。”尚文雅笑了笑,又說,“我就不打擾你了,周彥你一定要加油,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周彥笑著點頭,“多謝。”

等到女孩走后,旁邊的方秀他們都起哄在笑,雖然知道周彥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影視明星了,但是之前感受都還不深。

剛才這個女孩拿著兩張照片來找周彥簽名,那大明星的感覺一下子就來了。

方秀還開玩笑說,“師兄,一會兒我也去搞兩張照片找你幫我簽名,多簽幾張,等到以后你出大名了,我就靠賣你的照片為生了。”

周彥也笑道,“那為了不讓你餓死,我也得好好努力了。”

方秀哈哈一笑,“那可不。”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