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從鮑家街開始第117章 進行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1990:從鮑家街開始 >>1990:從鮑家街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7章 進行曲

第117章 進行曲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肉都督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肉都督 | 1990:從鮑家街開始 


在許可朗他們心中,周彥師兄的才華自然是毋庸置疑。

而且周彥師兄現在是越來越接地氣了。

許可朗他們剛來到央音的時候,就聽過周彥寫過的交響樂《流·風》,曲譜之復雜,構思之嚴謹,曲調之瘋狂,讓他們驚得無以復加。

當時許可朗就想,難道他們學到大二的時候也有這么厲害么?

既憧憬,又惶恐。

憧憬是他們希望自己學到二年級的時候也能有這樣的水平,惶恐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大概不可能在二年級達到這個水平。

等他們大二的時候,他們一個班也沒有寫出《流·風》這種水平作品的,而那個時候,周彥師兄已經在三年級上學期寫出一首多樂章交響樂了。

現在的周彥師兄,很少出大作品,但是小品產量卻要比之前高很多。

這就像是一個之前經常寫長篇的人,現在經常寫雜文隨筆了,甚至連短篇都不能算。

大家也都知道原因,周彥師兄現在經常給電影做配樂,不可避免的就要寫很多小品。

給學生們交代完作業之后,周彥又去找了俞鋒他們那些樂團老搭檔。

因為是臨時找的,自然是沒辦法把人找齊,總共湊了十一二個人,周彥帶著他們開了個小會,然后晚上又帶他們去自己家吃飯。

晚上的飯他們不是自己做的,周彥直接讓附近的涮肉店給送了幾個銅鍋來,十來個人圍著幾個銅鍋,吃了頓涮肉。

他也決定了,以后樂團再到四合院來排練,就不讓方秀他們做飯了,直接從外面訂餐。

反正他現在腰包鼓鼓的,供這么些人吃飯當然沒問題,不僅沒問題,而且還能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們安排伙食。

禮拜一吃川菜,禮拜二吃魯菜,禮拜三吃徽菜……八大菜系,一個禮拜都吃不過來,當然了,這也就只能想想,他們周邊飯館是不少,但是想要就近湊出來八大菜系還是比較困難的。

周彥感覺自己這個四合院是買對了,至少大家來練琴、吃飯還是挺好的,如果買的是公寓或者平房,自然就沒有這么方便了。

吃過飯之后,其他人都走了,俞鋒留下來跟周彥單獨聊了一會兒。

他們倆人現在,跟其他人還是有些不同,俞鋒已經在學校教書一年,而周彥也已經確定留校,并且還代過不少課,所以他們倆都是學校老師。

“俞師兄……哦,不,現在應該叫你俞教授了吧?”周彥笑著說道。

俞鋒擺擺手,“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而且我們之間,稱呼職稱見外了吧,還是叫我俞師兄吧。”

雖然俞鋒去年才剛剛畢業,但是今年就已經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最近正在走流程,應該要不了太長時間就能確定下來。

所以說,相對周彥跟賈國屏,還是俞鋒的風云度才更高。

剛剛畢業一年就破格提升為副教授,這玩意光是聽著就嚇人。

賈國屏已經沒機會超過俞鋒了,因為賈國屏比俞鋒還大一歲。

而且相對于俞鋒,賈國屏的學歷低了點,他是本科畢業,俞鋒是研究生畢業。

周彥或許還有點希望,畢竟周彥今年才二十二歲,距離俞鋒還有六年時間。而且如果周彥沒有其他特別原因或者去進修,就只是在學校老老實實教書,別說是六年了,就算是十六年,恐怕也混不到一個副教授。

“俞師兄,我覺得咱們這批師弟師妹們,都非常不錯,不如就組一個交響樂團,以后你帶著他們在校內外做做演出。”周彥笑了笑,也沒有繞彎子,直接就進入了主題,“我還有一首曲子,等到畢業作品音樂會結束之后,咱們就可以練起來了。”

俞鋒先是挑挑眉毛,隨后搖了搖頭,“恐怕我是不行了,我時日不多了。”

周彥錯愕道,“師兄,你這話怎么說?怎么聽著怪嚇人的。”

俞鋒知道周彥誤會了,哈哈一笑,“伱別瞎想啊,我是說,我在學校的時間不多了。”

“哦,這樣啊。”周彥松了口氣,俞鋒的表述也太嚇人了,隨后他又問道,“師兄你要去哪兒?”

“七月初,我要去意大利指揮拿波里樂團參加歐洲現代音樂節,之后呢,我要指揮葡萄牙交響樂團在歐洲進行巡演,大概有兩個時間,今年也就沒時間在學校了。”

俞鋒笑了笑,又繼續說,“明年也沒時間,明年我要到加拿大跟德國這兩個國家進行學術訪問,后面幾年,我恐怕就是在外面到處跑了。不是在做訪問,就是在指揮樂團表演。”

聽完俞鋒的話,周彥笑著說道,“恭喜啊,俞師兄。”

照著俞鋒這一路發展,很快就會在國際上打響名氣,成為國際知名的指揮家。

像俞鋒這個年紀,正是精力充沛的時候,確實是要去歐洲多指揮指揮樂團,刷一刷副本。

只是可惜啊,俞鋒一走,他們這個樂團就少了個指揮。

指揮人才本來就稀缺,像俞鋒這種高端人才就更為稀有了。

其實俞鋒能來他們這種小破樂團擔任指揮,純粹是看在同學面子上,聽聽他剛才說的就知道了,下半年他即將去指揮拿波里樂團跟葡萄牙的樂團,即便不是頂級樂團,那也是處在歐洲一流水平。

俞鋒這時笑道,“師弟,你放心,等我在歐洲轉個兩三年之后,還回來給你們當指揮。這段時間我非常開心,特別是對你那些譜子的研究,越是研究,我越是能感覺到什么叫看山還是山,看云還是云。”

“師兄你說的太夸張了。”周彥笑了笑,又十分真摯地說道,“我們會一直在原地等你的。”

雖然嘴上這么說,不過周彥清楚,俞鋒在歐洲刷完副本回來,那身份可就完全不同了,要說偶爾讓他來客串一下還行,但是讓他常駐樂團擔任指揮,肯定是不可能的。

周彥想要組建一個校內樂團,首先是為了自己,以后他的曲子隨時都可以找樂團演奏,甚至是錄制,另外,有了一個樂團,以后作曲系其他學生也更加方便一點。

學校原本有樂團,不過不太符合周彥的心意,而且也不是周彥想用就能用的。

現在得知俞鋒要出國,周彥只能再找其他指揮了。

其實也不用找固定的指揮,后面誰有時間就可以讓誰來,指揮系雖然人少,但是幾個年級加起來,還是有些人的。

兩人正聊著天,周彥房間的電話響了。

“俞師兄,我先接個電話。”

“你接吧,時間不早了,我就先回去了。”俞鋒笑了笑,又對周彥擺擺手,“別送了。”

周彥也就沒客氣,讓俞鋒自己走了。

等俞鋒走出去之后,周彥接起電話。

電話是張有安打來的。

“周彥,你這周五下午有時間么?”

“什么事情?”周彥問。

“我跟李一丁那邊聯系了,你周五下午如果有時間的話,我們一起去見見她。”張有安說道。

周彥算了算日子,今天是周二,距離周五,中間只有兩天的時間。

他給《三國》寫的曲子,都還沒有錄出來,時間上肯定是有點趕了。

不過想了想,他還是說道,“沒問題,周五下午幾點?”

“具體幾點,等我周四確認過再跟你說。”

“好。”

掛了張有安的電話之后,周彥將之前寫的那些譜子拿出來整理了一番。

既然時間比較緊,周彥就決定少錄一點出來。

這半個月時間里面,雖然后面幾天比較休閑,但是前面幾天他已經寫出了不少首曲子。

當時看完劇本之后,周彥想到的第一首曲子就是川井憲次為電影《七劍》寫的曲子《七劍戰歌》。

這首曲子節奏很強,氣勢恢弘,非常適合配在戰爭場面里面。

另外周彥又自己寫了一些曲子,有些是自己有感而創作的,還有些是根據霓虹游戲《三國志》里面的部分音樂改編的。

這次周彥準備錄三首曲子出來,除了《七劍戰歌》之外,另外兩首,一首是根據《三國志10》里面的《萌芽》改編,另一首是周彥自己寫的《縱馬》。

《縱馬》放在戰前,《七劍戰歌》放在戰中,《萌芽》放在戰后,正好是一場完整的戰爭。

《縱馬》跟《萌芽》的篇幅比較短,而且周彥只準備錄制三十秒以內的版本,所以錄制起來比較簡單。

關鍵就是《七劍戰歌》,不僅僅篇幅長,而且為了體現這首曲子的激烈,雖然只是樣曲,周彥也會加入更多配器。

配器多,需要的樂手就更多,錄制起來自然會更加麻煩。

所以剩下兩天時間,周彥又召集于然他們,一邊緊急排練著《七劍戰歌》,然后又順手把《縱馬》跟《萌芽》錄制了出來。

錄制《萌芽》的時候,周彥加了一些合成音效,再配上笛子跟提琴,一首曲子錄完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而錄制《縱馬》的時候,要麻煩一些。

雖然曲子簡單,但是周彥還是想要把曲子錄的更加豐富一點。

在笛子、提琴、鼓之外,周彥還加入了馬蹄聲。

他先把馬蹄聲采樣到合成器里面,然后用合成器編排馬蹄聲的節奏,盡量讓《縱馬》的節奏跟《七劍戰歌》能夠接到一起去。

就是當《縱馬》的馬蹄聲越來越強,最終消失的時候,再接上殺氣十足的《七劍戰歌》。

周五下午,周彥跟張有安約好的是三點鐘在制作中心大樓下面碰面,他提前十分鐘到了樓下,張有安這個助理竟然還沒到,他就在樓下等著。

等了大概五六分鐘的樣子,忽然聽到有人喊他。

“周導?”

周彥轉頭一看,喊他的是個年輕男子,正是燕京電視臺的徐通路,之前《想飛的鋼琴少年》在燕京制片廠里面舉辦開機儀式的時候,就是徐通路去采訪的。

原本徐通路只看到周彥的側面,還有些不敢確認,等周彥轉過來,看到正臉之后,徐通路面露驚喜道,“真是你啊,周導。”

周彥笑了笑,也有些意外,“徐記者你怎么在這里?”

徐通路沒想到周彥還記得自己姓徐,心里還挺開心的,“我過來辦點事情啊,周導你過來有什么事情?”

“我來找李一丁老師。”周彥說道。

聽到周彥找李一丁,徐通路當即就明白了,“周導你是為《三國演義》的配樂來的吧?”

隨后徐通路的職業技能就自動發起了,連著問道。

“周導你是不是接了《三國》的配樂工作?”

“我上次確實聽王導說過,他們劇組正在找配樂,現在是不是確定是你了?”

“《三國》的配樂肯定不是一個人做,是不是你跟李姐兩個人做,還是還有其他人一起?”

周彥笑了笑,徐通路看來對制作中心這邊的情況還比較了解。

首先,李一丁的名氣可不算大,但是徐通路一聽就知道,另外,聽徐通路的口氣,他跟李一丁還有王符林還挺熟的,所以他應該經常往這邊跑。

不過這也正常,徐通路在燕京電視臺應該就是負責影視劇這一塊的新聞,自然跟電視制作中心打交道比較多。

對于徐通路的那些問題,周彥只是笑笑,“暫時還沒定。”

徐通路點點頭,也沒再問,而是十分熱情地說道,“周導你不知道李姐的辦公室在哪兒吧,我帶你去。”

“我正在等人。”

周彥話音剛落,就看到張有安從一輛車下來。

“我等的人來了。”

見周彥等的人來了,徐通路笑道,“那周導,我先進去,要是這邊事情結束你還在,我去找你。”

“好。”周彥笑著點頭。

李一丁并沒有獨立的辦公室,就跟其他人都坐在一間大辦公室里面。

不過辦公室雖大,里面人卻不多,周彥他們到的時候,整個大辦公室里面只有五六個人,辦公環境非常安靜。

張有安帶著周彥徑直走向靠里的一個辦公區。

“李老師,我們來了。”張有安小聲說道。

因為辦公室實在安靜,讓人不自覺地就會放低自己的音量。

李一丁原本正在埋頭寫東西,聽到聲音后抬頭,見是張有安,先是笑了笑,隨后又看向周彥,“這位就是周彥吧?”

“李老師,你好。”周彥笑著打招呼。

“你好,你好。”

李一丁將桌上的文件收到抽屜里,然后起身說道,“辦公室這邊說話不方便,我帶你們去會議室吧。”

“好的。”周彥跟張有安點點頭。

李一丁四十來歲,戴著一副眼鏡,打扮的非常樸素,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種知性美。

她說話聲音很溫柔,不過干起事情卻很干脆。

從周彥他們見到她,到三人進入會議室,全程也就一分多鐘時間。

進了會議室之后,李一丁開口說道,“實在不好意思,這段時間太忙,咱們就不要浪費時間了,直接說正事吧。王導的意思是,十月份之前把配樂組成員給定下來,而且他的意思是,要再找兩個甚至更多的配樂師。我意見不太一樣,我認為,再找一個就行,而且要盡快定下來,最好能七月份之前定下來。”

周彥點點頭,“我明白您的考慮,配樂分割越多塊,風格也就越難以統一。”

“我確實是這樣想的,如果只有兩個人,風格上有出入,大家可以相互商量,相互遷就,人多就很難弄。”李一丁點點頭,又說道,“周彥,我聽過你在《故宮:記憶》里面的配樂,雖然《故宮的記憶》等幾首曲子,跟《三國演義》這部電視劇并不完全是一個風格,但是路線其實差不多,另外你給《三毛從軍記》寫的那首《覺醒》也是十分激昂,這兩種風格你都能駕馭,《三國》的配樂應該也可以,不知道你自己對這部電視劇的配樂有什么看法?”

周彥本來想給李一丁來一段聲情并茂的閱讀理解,但是看到李一丁的風格之后,他便打消了這個念頭,跟李一丁這種人說再多,都不如把真家伙拿給她看看。

他直接從包里面取出一盤磁帶,遞給李一丁,“這段時間我也琢磨了不少時間劇本,寫出來三首曲子,都錄制在里面了。”

李一丁倒是有些意外,她沒想到周彥竟然比她還要直接,更讓她意外的是,周彥竟然已經寫出三首曲子了。

從張有安過來找他們說這個事情,算到現在,也就十幾天的時間,看來周彥的作曲速度也是可以的。

李一丁對作曲的速度挺看重的,《三國演義》集數太多,需要的配樂自然也多,如果作曲速度跟不上,很難完成任務。

前段時間李一丁自己一個人做了大概的估算,大大小小,他們至少要為《三國演義》寫一百五十段配樂,甚至有可能上兩百。

當然了,數字雖然嚇人,其實中間很多配樂是比較簡單的,而且只要根據其他配樂進行一些小小的變動即可。

但是即便如此,工作量還是比較大的,如果作曲的速度不行,很艱難的。

“好,你們稍坐一會兒,我去隔壁拿收錄機。”

說完,李一丁就離開了會議室,兩三分鐘之后去而復返。

磁帶已經提前放入收錄機里,來了之后直接插電播放。

第一首是《縱馬》,總共只有二十來秒。

聽過之后,李一丁也是點點頭,這首曲子前半段用的是笛子跟小提琴,后半段加入鼓聲跟馬蹄聲,而且馬蹄聲越來越急,給人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聽到這首曲子,就能感受到一場戰斗即將發生。所以毫無疑問,這首曲子是為戰斗前些的。

第二首是《萌芽》,因為這兩首曲子篇幅比較短,所以周彥是先把這兩個給錄了出來。

這首曲子比《縱馬》稍微長一點,但也就三十秒鐘。

相較于前面那首《縱馬》,這首曲子的情緒是緩慢向下的,里面還加了小號,多了一點憂傷和寂寥,李一丁倒是沒有想到戰后收拾戰場的畫面,而是想到黎明時分軍隊休整又或者是劉備送徐庶那一類離別相望的場面。

聽完兩首曲子之后,李一丁看了眼周彥,暗自點頭。

雖然這兩首曲子都很短,但是足見周彥的水平,當然,她也不意外,畢竟有《故宮:記憶》里面的那些曲子珠玉在前,這兩首曲子也算不得什么。

第三首還沒聽,不過李一丁心里已經給周彥打了一個“八十分”,將他列于重點考慮范圍。

他們之前也考慮過其他人選,不過暫時還沒有打分達到八十的。

再次摁了播放鍵,李一丁開始聽第三首曲子。

李一丁原本以為,第三首曲子跟前面兩首應該差不多,都是二三十秒的短曲子,畢竟時間不長,而且《三國演義》的配樂本來也不需要什么長曲子,就這種二三十秒的挺好用。

但是當第三首音樂響起之后,李一丁就愣住了,這是一首激昂的進行曲。

所謂進行曲,就是一種富有節奏步伐的曲子,它最初源于戰爭,軍隊用以鼓舞戰士的戰斗意志。

節奏鮮明、刺激、熱血、聽起來讓人心潮澎湃,這就是進行曲的特征,而這第三首曲子就是如此。

光是聽著曲子,就能想到千軍萬馬在飛揚的塵土中急進,兵刃在陽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隨著風中招展的軍旗不斷變換。

雖然這首曲子并沒有把馬蹄聲放進去,但是卻給人一種聽到了馬蹄聲的感覺,無數的馬蹄聲匯在一起,仿佛是大軍壓境。

隨著音樂越來越激烈,千軍萬馬幻化成澎湃的潮水,帶著淹沒一切、掃蕩一起的氣勢。

讓李一丁沒想到的是,這首曲子很長,足有五六分鐘,而且樂器非常完整。

也就是說,周彥在寫完這首曲子之后,還特意找了樂團來演奏了,聽曲子的氣勢,這個樂團少說也有三十人。

而且完成度這么高的曲子,寫起來的難度跟前面兩首可完全不同,光是配器都要花費不少時間了。

三首曲子全部結束之后,李一丁手扶著收錄機沉吟了一會兒。

就憑這三首曲子,讓周彥來負責另外四十多集的配樂一點問題都沒有,唯一讓李一丁有點顧慮的是,周彥的風格比較新潮,配器的使用也跟她之前設計的有些不同。

如果要用周彥的話,他們兩個之間可能還需要一些磨合。

大概半分鐘之后,李一丁將磁帶從收錄機里面退出來,然后對周彥跟張有安說道,“兩位先在這里休息一會兒,我出去一趟。”

周彥笑道,“沒事,李老師你去吧,我倆在這兒坐一會兒。”

李一丁點點頭,然后帶著磁帶走了。

她這一走,就去了很長時間。

足足四十分鐘之后,李一丁才再次出現在會議室里面。

“兩位,跟我去一趟王導的辦公室吧。”

說這話的時候,李一丁臉上帶著笑容。

一見到這個笑容,張有安也露出了笑容,因為他已經知道,周彥給《三國》配樂這事大概是成了。

兩人跟著李一丁前往王符林的辦公室,剛到四樓走廊,就聽到了《七劍戰歌》那熱血的旋律。

接下來也不用李一丁帶路,他們就跟著音符去找,也能找到王符林辦公室了。

房間里面,王符林正站在收錄機邊上,盯著播放音樂的收錄機出神。

“咚咚。”

聽到敲門聲,王符林轉過頭來,看到李一丁他們,隨即露出笑容,又摁下了收錄機的暫停鍵。

“這位就是周彥吧?”說著話,王符林走到周彥面前,伸手跟周彥握了握,“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之前聽到《故宮:記憶》的配樂時,我已經十分驚訝了,這次再聽到這三首曲子,更是掉了下巴。”

王符林六十出頭,有點瘦,有點黑,雖然兩鬢微微有些發白,但整個人還是非常精神,不像是已經六十的人了。

他雖然瘦,手卻寬大有力。

周彥的手被握著,充分感受到了王符林的力量,他笑著回道:“王導過譽了,《三國演義》這么大的計劃可不容易,相較于王導居中統籌,我能做的不過是添磚添瓦罷了。如果曲子能讓你們滿意,也算是我為這個計劃做了微不足道的貢獻。”

“你太謙虛了。”王符林擺擺手,又請周彥他們坐下,“咱們坐下聊吧。”

等到眾人落座之后,王符林再次開口道,“我可不希望你只是做一點微不足道的貢獻,我還希望你跟一丁能夠通力合作,為咱們《三國》貢獻出更大的力量。”

“只要劇組需要,我自然義不容辭。”

王符林點點頭,“我本意是再找兩三個配樂師來為一丁分擔工作,不過剛才我們倆溝通了一會兒,最終我被她說服了,《三國》的配樂不找其他人了,就由你們兩個來負責。不過我也要給你打個預防針,《三國》這個項目不小,配樂工作很多,現在只有你們兩個人,擔子也就變重了,后續的進度可要跟上啊。”

之前王符林之所以想要多找幾個配樂師,就是因為擔心進度跟不上,雖然現在被李一丁說服了,但是他的擔心還沒有完全消除,所以才跟周彥又強調了一遍。

周彥說道,“我資歷尚淺,面對如此重擔,自然壓力很大。但是我對《三國》的配樂有很多想法,所以我有信心能夠跟李老師合作,完成這項任務。”

聽到周彥的回答,王符林笑了起來,雖然剛才周彥表現的很謙虛,但是這會兒卻又顯得非常自信。

這一點非常好,年輕人,該謙虛的時候要謙虛,該往前闖的時候也一定要往前闖,不要畏手畏腳。

干工作嘛,倒不是說自己相信自己能干好,就一定能干好,但是如果自己都沒有信心,那十有八九是干不好的。

跟周彥又聊十來分鐘,王符林看了看時間,笑著說道,“周彥,配樂的事情就定下來了,以后有什么事情,你跟一丁對接,當然,有什么其他事情需要我協助的,也可以直接來找我。”

周彥知道王符林是要送客了,便笑著站起來,“好,那我們就不打擾王導了。”

從王符林辦公室出來,李一丁笑著說道,“一會周彥你把你的聯系方式給我一個,這段時間得閑的時候我們多聊聊。”

事情定下來之后,李一丁非常高興,她之前就跟王扶林意見不同,她只想再招一個配樂師,然后盡早確定下來,今天等于是把她所有的訴求都給滿足了。

周彥直接從口袋里面把自己的名片遞了一張給李一丁,“李老師,這上面有我的聯系方式。”

這是張有安給周彥印的新名片,上面除了周彥的私人號碼,傳呼號之外,還有張有安的聯系方式,以后別人要是打周彥電話打不通,也可以打給張有安。

接過周彥的名片,李一丁挑了挑眉毛,頗為意外。

名片倒不是什么新奇玩意,只是這個東西,一般都是那些跑生意的商人才有,尋常人哪有帶名片的。

不過周彥的名片跟那些商人的名片也不太一樣,上面的信息非常簡單,除了湯臣的logo之外,就是周彥的名字跟聯系方式,不像那些生意人,名片上一大堆名頭。

“好,我收下了。”將名片收在口袋里,李一丁又笑道,“走吧,現在去我辦公室,我把剩下的劇本都拿給你。”

三人回李一丁辦公室路上,正好碰到了徐通路。

見到周彥他們,徐通路笑道,“我剛才去李姐辦公室找你們,發現沒在,正要走呢。”

李一丁看著徐通路,有些意外道,“你們認識啊?”

問完之后,李一丁忽然反應過來,“對了,《故宮:記憶》就是小徐你們臺制作的。”

徐通路點點頭,“嗯,周導跟我們臺合作還挺多的。”

聽到徐通路叫周彥為周導,李一丁有些意外,不過也沒有多問,只是對徐通路說,“小徐去我辦公室坐坐?”

“好啊,不耽誤你們工作吧?”徐通路笑道。

“沒有,工作方面的事情已經談完了。”

徐通路順勢問道,“周導是不是要給《三國》配樂啊?”

李一丁也沒遮沒掩,笑著點頭,“嗯,周彥今天過來就是談這個事情,現在已經定下來了。”

聽到這話,徐通路激動道,“這是個好素材啊,我這必須要給你們約個采訪啊。”

李一丁笑道,“嗐,不就配樂嘛,有什么好采訪的,你要采訪,就去采訪導演們和演員們。”

如果只是配樂的話,徐通路當然不會想要采訪。

幕后工作,除了導演跟編劇,其他工種很少能引起外界注意。

但是周彥不同啊,周彥可不僅僅是個配樂師,他還是個演員、導演,而且周彥執導的電影《想飛的鋼琴少年》七月份就要上映了。

之前他們電視臺已經給周彥跟其他幾個主創人員做過一次訪問,還沒往外播呢,現在正好再做一個訪問,把兩個訪問放到一起做成一個小專題。

克萊蒙費朗國際電影節獲獎導演,為《三國演義》配樂,這是一件多有噱頭的事情。

徐通路笑道,“反正周彥的電影就快要上映了,正好跟《三國》做一次互動,也算是給《三國》做一次宣傳了嘛。”

“周彥的電影?”李一丁一臉詫異道,“周彥演的什么電影?”

她只當周彥是演了什么戲,壓根沒往導演上面想。

這下該徐通路疑惑了,他看了看李一丁,又看了看旁邊的周彥跟張有安。

“周導,你們沒跟李姐說,你還是個導演?”

張有安笑著解釋道,“因為《三國》是配樂工作,所以沒有做更多延展。”

周彥也笑道,“其實也沒什么好說的,我確實是拍了一部電影,不過對《三國》配樂沒什么影響。”

徐通路笑道,“周導你也太謙虛了,片子可是拿到了克萊蒙費朗電影節大獎。”

其實徐通路說錯了,首先,拿到獎的是《想飛的鋼琴少年》短片,而不是即將上映的長片,其次,拿到的也不是電影節大獎,而是評委特別獎,不過周彥并沒有糾正他,因為太浪費時間了,沒必要。

李一丁沒想到周彥還是個導演,而且拍的電影聽起來還挺厲害,都拿了國際大獎,她畢竟不是電影圈的,自然對這些電影節不太了解。

之前張有安來找他們的時候,只給他們說了周彥之前參與過《大紅燈籠高高掛》、《天堂回信》以及《故宮:記憶》的配樂,一點也沒有提周彥執導電影拿過獎的事情。

這也太低調了,李一丁忍不住在心里感慨。

而張有安之前之所以沒有說導演的事情,倒不是低調,而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執導電影這個事情,對周彥競選《三國演義》配樂師并沒有什么用,而且電影還沒上映,他們都沒看過,效果就更差了。

既然沒有作用,就沒有必要自夸了。

知道周彥還是個導演之后,李一丁對他拍的那部電影也挺有興趣的,得知電影七月十號要在內地上映,她還表示一定要去看。

感謝2003的每一天的5000打賞

下周一開始,每天更新從九千增到一萬,大家覺得是分成兩個時間點更還是放在一起?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1990:從鮑家街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