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539章:首戰!燕云漢民,心向大宋,朕心甚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39章:首戰!燕云漢民,心向大宋,朕心甚慰

第0539章:首戰!燕云漢民,心向大宋,朕心甚慰


更新時間:2024年09月12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二月二十八日,近午時。

陽光燦爛。

遼北地區,一個散落著一座座木屋的族落中。

獸皮、馬匹、長矛、弓箭、帶著血痕的獵物等隨處可見。

而此刻,在一片空地上。

數口大鍋冒著熱氣,彌散著一股濃郁的肉香。

鍋內燉煮著黑水靺鞨(女真)的名菜:地三仙。

即虎肉、熊肉、鹿肉,三種動物的亂燉。

非有特別重要的事情發生。

這些被遼兵追得饑一頓飽一頓的女真人根本吃不上如此豐盛的美味。

肉鍋周圍圍滿了人,多是身材精壯的漢子。

其中。

人群最中間的樹樁上站著一個皮膚黝黑的青年。

他雙手一招,所有人立即都看向了他。

這不是別人。

正是曾經去汴京尋蘇良“聯宋抗遼”的女真人,黑水族少族長里吉。

當下。

他已經是黑水族的族長。

在與遼人的拼殺中,黑水族不斷壯大,可戰男丁已達兩千余人。

里吉環顧四周,高聲道:“族民們,遼宋即將全面開戰,我們的好日子就要到來了!”

“兩國相斗,必然會有一國要亡,我猜,應是契丹人。此乃我們擴充實力的大好時機。

“接下來,本族長將帶領黑水族的勇士們主動出擊,擴大我們的隊伍和地盤,搶掠財物、兵器和女人,待我們有了實力,那群高高在上的契丹人將會成為我們的奴隸,我們也將會擁有屬于自己的城池和軍隊!”

“本族長曾去過宋,那里實在太繁華了,擁有無數財富與漂亮女人,但是宋人體弱,還不如契丹人,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待吃了這頓地三仙,我們便出發,驅契丹人為奴,建我們自己的國!”

里吉見識過大宋的繁華后,心中就再也難以忘記。

他已有執念。

大宋乃是他心中最完美的獵物,他愿用一生之力去捕殺。

周圍的女真人也都興奮起來,紛紛舉手高呼。

“驅契丹人為奴,建我們自己的國!”

“驅契丹人為奴,建我們自己的國!”

“驅契丹人為奴,建我們自己的國!”

這個族落的族民,經常與野獸相搏。

獸性十足。

在他們眼里,這個世界就是掠奪與被掠奪的關系,而今,宋遼皆是他們的獵物。

三月初一,近黃昏。

雄州城州衙,議事廳內。

趙禎、韓琦、蘇良這三位東路軍的主帥、副帥和監軍聚在了一起。

趙禎站在宋遼地形沙盤前,望著身在燕云的暗探送來的一份份情報,道:“朕決定,三月初六,與遼正式開戰,你們以為如何?”

“臣無異議!”蘇良與韓琦同時道。

當下,從這些情報看來,自大宋發布征兵令后,燕云漢民整體都偏向投宋為兵。

趙禎拿起一個小木棍,看向沙盤。

“三月初六四更天,由龍羽軍統領徐莽帶隊,五百龍龍羽軍化為輕騎,外加三萬河北禁軍,作為先鋒軍,率先跨過白溝河。”

“之后分為三路,先在戰前高呼‘凡愿歸宋之燕云漢民,速速卸甲棄兵,雙臂衣袖上翻至上臂,集結于河岸’。歸者即為宋民,不歸者,直接沖殺。”

“其中,中間一路的五百龍羽軍外加一萬河北禁軍負責剿滅五萬遼兵,而后,韓卿率領兩萬輕騎沖鋒。”

“若耶律添成率兵不逃,我們便圍而攻之;若逃往幽州,韓卿便率兵去追,然追五十里即可,以防有陷阱。首戰,我們求穩,必須要大獲全勝!”

“朕與景明,坐陣中軍,而后在將燕云之民聚于軍營后,朕與蘇卿再安排他們的任務。”

“二位可有異議?”趙禎問道。

“臣無異議。”韓琦興奮地拱手道。

官家讓他作為先鋒軍主官來建首功,這讓他甚是感動。

他就盼著有朝一日能洗刷掉曾在西北背負的恥辱呢!

蘇良想了想,道:“官家,此戰是否動用火器?”

“朕倒是忘了這茬,龍羽軍、一部分上四軍、河北禁軍和西北禁軍都裝備有火器,若無軍令,他們是可以率先使用火器進攻的。”

“蘇卿如何看?”趙禎問道。

用火器,自然殺敵的效率更高,不過消耗也非常大,制造火器不易,但消耗起來卻非常快。

“臣建議此戰不用火器,將火器用在攻打幽州和云州上,我們靠著身下的馬與手中的刀打敗這些遼兵,方能振奮全軍士氣,遼軍早已不是當年的遼軍,我們也不是曾經的宋軍了!”

蘇良的話語,聽著就提勁。

唯有讓大宋士兵們建立起“沒有火器,已能勝遼”的意識,他們戰斗起來才會更有拼勁。

“好,就這么辦!這一戰,禁止使用火器,我們與遼兵真刀真槍地干一仗。”趙禎甚是興奮地說道。

隨即,趙禎又補充道:“立即派人告知西路軍和中路軍,他們亦三月初六對敵開戰,禁用火器,收歸順的燕云之民為我方之兵……”

“臣遵命!”韓琦與蘇良同時拱手。

三月初六,四更天。

繁星滿天,天微微寒。

這時。

大宋先鋒軍開始行動了。

渡河,乃是龍羽軍和河北禁軍的拿手好戲。

他們在黃河上演練了至少有百次。

用獨木舟、木板、繩索,便能迅速搭建一座浮橋。

黃河都能橫渡。

更何況這個小小的白溝河!

龍羽軍統領徐莽大手一揮,高聲道:“眾將士聽令,鋪橋!”

頓時。

五支負責鋪橋的大宋士兵隊伍,從不同方向,迅速開始拉獨木舟下河。

與此同時。

在這些鋪橋士兵的后方,都站著數百名弓弩手,一旦對岸發現大宋士兵鋪橋,定然會立即射殺。

這些弓弩手便是用來保護他們。

白溝河對岸,燈火通明。

耶律添成近幾日幾乎是夜夜難眠,因為他知曉宋兵很快就要來攻了。

很快。

一名巡邏的瘦高將領狂奔了過來。

“稟將領,宋……宋軍開始搭橋渡河了!”

耶律添成迅速從臥榻上站了起來。

“速傳本將命令,命后軍兩萬人,立即驅使燕云漢民對抗宋軍,有不服從軍令者,當即斬殺。”

“剩余將士,全副武裝,集聚于營前,聽本將號令!”

那瘦高將領不由得一愣,道:“將軍,咱們……咱們不撤嗎?”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朝廷不向白溝河這里增兵,就是打算放棄這里了。

而這里的五萬遼兵,無險可守。

根本不可能是十余萬宋軍的對手。

耶律添成瞪了他一眼。

“蠢貨!一開戰我們便撤,陛下和樞密使能饒了我們嗎?另外那些燕云漢民若知我們不戰而撤,恐怕不愿歸宋的都要歸宋了!”

“先看一看宋軍的攻勢如何,以及這些貧賤的燕云漢民有多少人敢反,一切聽我號令即可。”

“末將遵命!”

不多時。

白溝河北岸的軍營變得熱鬧起來。

“宋軍過河了!宋軍過河了!宋軍過河了!”

許多燕云漢民都強迫自己不露出內心喜悅,以免被遼兵發現,直接處死。

但他們迅速地向“同道中人”分享著這個喜訊。

就在這時。

外面傳來了集結的號角聲。

“全軍集結,與南朝之兵決一死戰,保護我們的疆土,有敢投宋者,立即斬殺!”一名遼軍將領扯著喉嚨喊道。

很快。

河岸上出現了一隊由遼兵和燕云漢民組成的弓弩兵。

“快,射死他們!射死他們!絕對不能讓他們上岸!”

而就在他們欲拉弓射箭之時,對面的天空頓時落下如雨點般,密密麻麻的箭矢。

嗖!嗖!嗖!

嗖!嗖!嗖!

無數箭矢插在河岸的泥土上,讓這邊的弓弩兵連忙后退了數步。

“射宋軍,快射河里的宋軍!”遼兵們驅趕著諸多燕云漢民向前。

這時,燕云漢民們動手了。

拉弓引箭,朝著前方射去。

唰!唰!唰!

箭倒是飛出去了,可惜沒有什么力道。

可能連二十米外的一只兔子都射不死。

更有甚者。

箭都沒有射到十幾米外的河里,而是插入了河岸上的泥土中。

主打一個亂七八糟,但看起來又像是用盡了全力。

這一刻。

耶律添成站在一處高處,遠遠地看著河岸上的情況。

作為主將,他本應沖到最前方,但現在的他,卻在考慮什么時候逃走才不會受罰。

不多時,宋軍的俘橋就搭建好了。

有騎兵隊伍迅速過河,一邊過河,一邊高喊著:“凡愿歸宋之燕云漢民,速速卸甲棄兵,雙臂衣袖上翻至上臂,集結于河岸!

“凡愿歸宋之燕云漢民,速速卸甲棄兵,雙臂衣袖上翻至上臂,集結于河岸!

這一道道聲響,震耳欲聾,響徹兩岸。

陣前讓敵方之兵歸降,這在大宋朝還是頭一遭。

許多燕云漢民們聽到此話后,都朝著身邊的同類人看了一眼。

他們在等。

等宋軍過河,他們便可立即歸降。

而這時。

一名遼軍將領依舊扯著喉嚨喊道:“殺!殺!盡殺宋軍!盡殺宋軍!”

一刻鐘后。

作為輕騎來使用的龍羽軍率先過河了。

徐莽踏上對岸后立即高聲道:“大宋天子親軍龍羽軍在此,遼軍可敢一戰?”

“大宋天子親軍龍羽軍在此,遼軍可敢一戰?”

“大宋天子親軍龍羽軍在此,遼軍可敢一戰?”

徐莽連喊三聲。

將岸上的遼兵和燕云漢民都喊得安靜了。

龍羽軍,大宋最強兵種,最強戰績就是滅掉了西夏的鐵鷂子。

踏!踏!踏!

過岸的宋軍越來越多,兵器精良,殺氣騰騰。

這時。

耶律添成看向一旁的副將,道:“留右翼一萬兵墊后,告訴他們繼續驅使燕云漢民向前沖,咱們撤。”

“不要告訴蕭子正(右翼萬兵主將),我們撤了,告訴他讓其先上,我們正在支援中。”

“是。”副將拱手。

耶律添成向來不喜蕭子正,而今讓其與屬下親兵死在這里,他覺得也是死得其所了。

并且這一萬人的死,換來的將是他的守邊無罪,非常值得。

隨即,耶律添成便穿好軍甲,騎上烈馬,帶著個人的護衛隊和數名偏將朝著幽州方向逃去。

隨著大宋之兵不斷抵達南岸。

許多燕云漢民紛紛脫下軍甲,扔掉武器,將衣袖翻到上臂,散于兩側,然后一邊朝著河岸走去,一邊高喊著:我愿歸宋為兵!我愿歸宋為兵!

大宋士兵們皆信守承諾。

沒有傷害任何一名將衣袖翻到上臂的燕云之民。

很快。

韓琦與韓琦率軍便沖到了最前面,與那留守的一萬遼兵戰斗起來。

“眾將士,殺遼狗,收故土!”

大宋將士們對燕云漢民留情,但對馬上的遼兵則是能殺便殺,根本不要俘虜。

遼軍偏將蕭子正拼命抵抗,當等了半個時辰,手下的兵都快被殺了近一半后,他才意識到耶律添成一定是帶兵跑了。

他也欲撤,但已經來不及了。

這一刻,這些人已經是強弩之末。

韓琦與徐莽得知耶律添成率領近四萬兵朝著幽州方向逃去后,立即狂追而去。

當下河岸上的戰場,留下一萬兵便能迅速打掃干凈了。

岸上的趙禎與蘇良不斷收到河對岸的的消息。

當二人得知宋軍重創一萬遼兵時,臉上并沒有什么表情。

當二人得知耶律添成瘋狂逃竄,戰馬君甲都棄之不用時,臉上依舊沒有什么表情。

然而當有人告知趙禎和蘇良,燕云漢民歸宋者已逾兩萬人,且還在陸續增加,趙禎與蘇良高興得差點兒沒有跳起來。

“燕云漢民,心向大宋,朕心甚慰籍啊!”

趙禎的心中甚美。

對面遼營征集的燕云漢民,不過三萬多人,除去死傷者和逃竄者,而今已有兩萬人歸宋。

東路如此。

西路和中路的差距應該也不會大。

這說明大宋得到了絕大多數燕云漢民的認可。

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經此一戰,趙禎和蘇良心中更有把握了。

收復燕云,已經穩了。

耶律洪基從增加賦稅、搜刮民財,全力興兵的那一刻,便已經輸給了大宋。

這一招輸掉,那即將迎來的可能是全盤皆輸。

而此刻。

耶律添成帶著大軍正在瘋狂地朝著幽州方向逃竄。

他沒想到宋兵竟然如此威猛,速度竟然如此快。

一些士兵因速度過快落馬而被后方的馬匹踩踏致死,還有一些士兵因怕死,直接脫隊,朝著別處逃竄而去。

為了保存兵力,耶律添成無奈之下,命令士兵將拉運的糧草輜重,甚至鎧甲全部都扔掉了。

傾盡全力,瘋狂逃竄。

韓琦與徐莽率兵追了五十里后,停了下來,然后開始返回。

這是他們打得最舒服的一場仗,遼兵根本無力抗衡,打不過大宋之兵,甚至跑不過大宋之兵。

宋兵若能追擊百里以上,完全有把握將這些遼兵至少再消滅一半。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