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538章:凡我燕云漢家男兒,愿歸宋者,就地為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38章:凡我燕云漢家男兒,愿歸宋者,就地為兵

第0538章:凡我燕云漢家男兒,愿歸宋者,就地為兵


更新時間:2024年09月12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二月初八。

北征大軍行至大名府后。

西路軍副帥梁適與主帥龐籍匯合,朝著西南方向行去,部署朔州、襄州、云州三州的攻城任務。

中路軍富弼率眾將士,一路向北,奔赴定州城。

東路主軍則由趙禎親領,與蘇良等人一起,奔往雄州。

燕云十六州,以太行山為界限,被當地人分為山前、山后兩大區域。

山前,以云州為首;山后以幽州為首。

此兩州。

也是燕云十六州人口最多、戰力防御力最強的兩個州。

云州位于太行山西北,自古以來便是北境軍事重鎮;幽州位于燕云之中,扼守燕山與太行山。

皆易守難攻。

拿下這兩州,幾乎便算拿下了整個燕云。

西路軍聯合五萬西北禁軍,作戰任務就是要拿下云州。

而趙禎、蘇良親率的東路軍,則是要拿下幽州。

中路軍負責攻蔚州、新州、武州三州,并靈活配合西路軍和東路軍作戰計劃。

這都是君臣提前商議好的。

一切以東路軍的作戰計劃為準,另外兩路緊隨其后。

二月十四日,近午時。

趙禎、蘇良率領東路軍來到了雄州城。

河北西路安撫使韓琦、雄州知州于岳等一眾官員來到城門外親迎。

此次距趙禎上次微服北巡并未有多久。

趙禎對河北禁軍的主官和將領們都較為相熟,便沒有什么寒暄客套,直接進入城內,暫以州衙為行營,布置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午時。

趙禎、蘇良等人簡單地吃了一頓午飯后,便將相關文官武將都招入了州衙議事廳。

此時的議事廳。

最前方掛著燕云十六州的地圖,中間還放著一個巨大的立體沙盤。

三大木箱關于燕云、關于遼國的信息,全都擺在一旁,供眾人隨時翻閱。

君臣分別落座后。

趙禎看向韓琦問道:“韓卿,遼人知曉我們宣戰后,當下有何布置?”

“遼已遣兵增援云、幽二州,當下云州有兵約六萬,幽州有兵約八萬,且還在陸續增加中。”

“我們對岸,遼將耶律添成的守軍依舊是五萬人,雖未增兵,但卻增加了數萬燕云漢民。”

“朔州、襄州、瀛州等與我們距離較近之州,亦是未增兵,但增了許多燕云漢民。”

“耶律洪基在燕云地區施行征兵令,但凡十二歲以上六十五歲以下男丁,皆需入伍,不過,若能拿出三百貫,可免一人入伍。此外,這些被征男丁的家人帶著家財都正朝著云州、幽州后方轉移。”

“當下的遼國,視百姓為草芥,耶律洪基此舉的目的是:一方面繼續搜刮燕云之財,另一方面以這些燕云漢民的家人為人質,逼迫他們與我們生死相搏,以此消耗我們的兵力、軍力和時間,并將戰線拉長,然后在云州、幽州這兩個防御較強、關隘較多的城池與我們展開決戰。”

趙禎面帶慍色。

“可恨!耶律洪基如此做,是讓我們即使得到燕云,得到的也是一個無成年男丁、無財物、滿是老弱病殘的燕云十六州,且還會讓我們背上屠戮漢民的壞名聲!”

這是個陽謀。

宋軍若全力出擊,這些燕云漢民肯定不是對手。

但一旦大型殺戮。

那些燕云漢民的妻子兒女,將會對宋恨之入骨,使得大宋日后想要經營好燕云,可謂是難上加難。

遼國已是破罐子破摔。

他們要毀燕云之人,斂燕云之財,即使大宋能贏,得到的也是一個被廢掉的燕云。

“此局該如何解?”趙禎環顧四周。

韓琦拱手,繼續道:“臣等在官家到來之前,已想到了兩條計策。”

“其一,依照前年狄樞相、蘇中丞對待黃河之畔蕃人的辦法,以俘虜為主,放慢速度打,直到破幽州為止。”

“其二,但凡與遼兵同伍者,皆為遼兵,我們無需留情,一律滅殺,之后再召百姓,重建燕云。”

“前者,能俘獲燕云漢民之心,有助于后期燕云的穩定,但壞處也非常明顯,過柔過慢,我們的士兵受傷害的潛在性較大,且我們若俘虜了十余萬燕云漢民,一直養著他們,甚至要管著他們,頗為耗錢耗時,又易生內亂。”

“后者,乃快刀斬亂麻之策,雖然狠辣,但能讓遼人看到我們的戰斗力和殺氣,但日后,重建燕云的難度非常大,且會使得存活的燕云漢民視我們為仇敵。”

“臣等也徘徊不定,無法定策。”

趙禎點了點頭。

面對此等情況,確實只有這兩條路可走,

一柔一剛,有利有弊,難有完美之策。

他看向蘇良,問道:“蘇卿,你覺得呢?”

蘇良想了想。

“燕云之地,至少有十余萬成年漢民,我們若以俘虜待之,根本養不起。但若以仇敵待之,大開殺戒,亦有違我們宣戰書所言。”

緊接著,蘇良站起身,思索了片刻后。

“官家,臣以為,耶律洪基在燕云發布征兵令,我們亦可在燕云發布征兵令。”

“但凡我燕云漢家男兒,愿歸宋者,就地成兵,喚為:大宋燕云兵。”

“待我們攻入燕云之時,他們可與我們里應外合,滅遼兵,然后救回父母妻兒,他們沒有兵器,我們給他們發兵器,他們沒有鎧甲,我們給他們發鎧甲,我們讓他們直接成為我大宋的兵!”

雄州知州于岳一愣,道:“蘇中丞,下官有一個疑問。”

“遼以燕云漢民家人為質,逼迫他們參戰,他們乃是不得已而為之。我們既無人質,又無法對他們直接勸降,他們恐怕連降都不會降大宋,怎會愿直接成為我大宋之兵?”

蘇良自信一笑。

“我們勸降,他們為了家人性命確實不一定會降,但我們召他們為大宋之兵,和他們一起去救他們的父母妻兒,他們一定會去!”

“這兩年來,遼國朝廷提高賦稅,搶奪民財,燕云漢民的日子過得苦不堪言,他們知戰之會死,降之家人會死。即使他們的家人能活下去,依然會被契丹人剝削。”

“而當下,我們將主動權交給了他們。若大量燕云漢民,愿為宋兵,遼國絕對不敢對后方他們的家人大開殺戒,因為殺的越多,反的越多。讓燕云漢民成為一名宋兵,讓他們救回自己的家人,乃是他們唯一的希望,所以,絕大多數燕云漢民,必然會選擇成為我大宋之兵。”

“有道理!”于岳變得興奮起來,他沒想到這么一個難以抉擇的難題,就這樣被蘇良解決了。

這時。

一名將領開口道:“蘇中丞,當下我們的戰斗力完全可滅掉遼軍,讓這些燕云漢民參戰,末將覺得有損河北禁軍顏面,讓他們居于后勤是否更好一些。另外,為他們發放鎧甲兵器,末將覺得還是有風險的。”

一旁,韓琦點了點頭,道:“景明,我也有這個顧慮。”

“此策可行,然朕亦覺得不應讓燕云漢民參戰。”

趙禎想了想,接著道:至于他們會具有危險,朕倒是不覺得。”

“原因有二,其一,燕云漢民與我們同根同祖,屬于一脈;其二,絕大多數燕云漢民都知曉,成為宋民比遼民更加幸福。”

這番自信,趙禎還是有的。

蘇良笑著道:“官家所言有理,他們不但不會具有危險,而且還會指認出潛藏在他們中間的遼兵。”

“至于不想讓他們參戰,諸位是完全將他們當作普通百姓了。”

“但你們卻忘了,這些生活在燕云的漢人,血性是近乎契丹人的,有一定的戰斗力。”

“另外,我們從自己身上想了想,換作是我們,家園故土燕云被糟蹋,家人親眷被綁為人質,我們救不救?”

“我們肯定也想第一時間將他們救出來。他們若身死,是為了燕云而死,是為了救家人親眷而死,死得其所,我們若不讓他們參戰,反而讓他們覺得,我們將他們當做了外人……”

蘇良這番話,讓周圍立即安靜下來。

沒錯。

對這群燕云漢民最好的處置方式,就是讓他們作為一名先鋒兵沖上去。

在燕云。

他們是主人翁,他們更愿意主動出擊,拯救燕云。

“朕同意!”趙禎激動地說道。

蘇良此策,一下子將燕云之民變成了去拯救親人的大宋之兵。

可謂是神來之筆。

如此一來,剛才所有的缺陷都可以忽略不計了。

“眾卿可有異議?”趙禎又問道。

“臣無異議!”

“臣無異議!”

“末將無異議!”

“末將無異議!”

“末將無異議!”

這一刻。

趙禎與廳內的文臣武幾乎對蘇良欽佩到了極點。

不愧是被耶律洪基稱為“價值二十萬精兵”的蘇景明。

這種眾人都以為難以解開的“死疙瘩”,就這樣被蘇良輕松解開了。

這也是趙禎將蘇良帶在身邊的原因。

他太了解人心了。

論智謀,蘇良可擔得起天下第一。

這時。

趙禎站起身來,環顧四周后,將目光鎖定在蘇良身上。

“蘇卿聽令,立即將此策撰寫成文,明日一大早發往東路軍與中路軍,令他們與我們行動一致。”

“臣遵命!”蘇良拱手。

“韓卿聽令,待蘇卿撰寫成文后,你立即傳信給燕云十六州的密探,讓他們宣傳我們的征兵令,待我們發兵之時,就是燕云之民成為我大宋之兵之時!”

“臣遵命!”韓琦拱手。

“眾卿聽令,接下來,各守崗位,待此策宣傳到位,我們立即興兵攻遼,首戰必勝,燕云必得!”

“臣遵命!”文官武將們紛紛拱手。

這一刻,大家的斗志都達到了巔峰狀態。

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媲美光速的,可能就是消息。

二月二十日。

大宋的燕云征兵令在燕云區域漸漸傳開。

“大宋燕云,同宗同祖,本為一體。”

“凡我燕云男兒,愿歸宋者,就地為兵,號:大宋燕云兵。官家愿與之殺遼軍,救妻兒父母,還燕云太平,造燕云繁華……”

很快。

很多燕云漢民便聽到了大宋的召喚。

近黃昏。

一座容納有五百名燕云漢民的軍營中,外圍有二百名遼兵監守。

此刻,正是燕云漢民的晚飯時間。

一處軍帳前。

一名燕云漢民悄悄告知了另外一名燕云漢民,大宋征兵令的消息。

“這……這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我們與宋本就是一脈,且現在大宋百姓的日子,我們誰不知曉,跟著宋不但能活命,還能過上好日子,而在遼,完全如牲口一般,朝不保夕,我們反了,遼國朝廷靠不住,我們親自去救我們的親人。”

“好,我們將消息告訴更多兄弟,我們越成勢,我們的家人越安全。”

這樣的對話,在燕云的許多地方陸續發生著。

無數燕云漢民都在等待著宋軍的到來。

后者一旦攻遼,他們就會立即反之。

很快。

此消息也被遼兵傳到了遼國白溝河守將耶律添成的耳中。

“他們敢!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在我們手里,若有敢投宋者,立殺之!”耶律添成瞪眼說道。

站在下方的情報兵道:“耶律將軍,我們若對他們的妻子兒女大開殺戒,會不會使得造反的燕云漢民更多,這些人的戰斗力可是不弱啊,我們是不是該提前做些準備?”

耶律添成微微皺眉。

“待大宋進攻之時,若有反之,格殺勿論。至于現在,咱們能如何準備?全殺了?還是將他們都放走?”

情報兵皺眉,無言以答。

大宋的這個計策,耶律添成根本無法制衡。

而他之所以不緊不慢,并不憂心。

乃是因樞密使耶律良已告知他。

“待大宋渡過白溝河,他的任務就是驅燕云之民攻宋,然后他便可率兵后撤,直到幽州城!”

耶律添成自知手里的五萬兵,根本抵擋不住十余萬宋軍的沖擊,故而早就有了逃跑之意。

現在的他,就盼著大宋來攻,然后他就能立即后撤。

至于這群燕云漢民會不會投宋,成為宋兵?

他顧不上管,也管不了,他只關心自己的性命會不會有危險。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