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381章:蘇景明擢升!內寇豈能假蠻人之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381章:蘇景明擢升!內寇豈能假蠻人之兵

第0381章:蘇景明擢升!內寇豈能假蠻人之兵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1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五月十四日,近午時。

朝廷召狄青率兩萬西軍征討儂智高的詔書發往了西北。

趙禎任命狄青為宣徽院南使、荊湖北路宣撫使、提舉廣南東、西路經制賊盜事,廣南兩路的孫沔、余靖、楊畋等官員,皆需聽從狄青節制。

這相當于——

狄青完全擁有了廣南兩路的軍政大權。

此外,在范仲淹和富弼的建議下,并未派遣文官、宦官監軍。

這是第一次武人獨任,當朝未有。

趙禎已然表態。

此次征討,沒有和談,沒有招安,必須斬草除根。

五月十五日,清晨。

汴京城,新酸棗門外,一輛輛馬車一字排開。

文彥博、富弼、曾公亮、張方平、吳育、宋庠、王堯臣、梁適等相公,歐陽修、包拯、范鎮、呂誨、周元、王安石、司馬光等官員盡皆站在城門前的官道上。

今日。

以副相之職、兼任陜西四路緣邊安撫使的范仲淹將再次奔赴西北。

“范公,西北苦寒,定要注意身體!”文彥博緊緊握住范仲淹的手說道。

范仲淹點了點頭,然后看向眾官員,道:“諸位放心,有老夫在,西北無虞!”

官員們紛紛拱手,眼神中滿是崇敬。

當下。

六十四歲的范仲淹就是大宋西北的定海神針。

有范仲淹在,西夏人面對的就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絕對不敢造次。

隨即。

范仲淹在次子范純仁的陪同下,走向前方的馬車。

王安石、司馬光等年輕官員望著范仲淹的背影,心神凝重。

除了敬仰。

他們心中還有一種深深的自責。

大宋近兩萬名官員,但真正能震懾西夏的,除了狄青,只有范仲淹。

他們這些人,全都不夠格。

只能勞累兩鬢花白,患有寒疾的范仲淹再次坐陣西北。

王安石緊緊攥著拳頭,一種無力感從心中涌出。

其喃喃道:“還是大宋不夠強,還是我不夠努力,不然豈會用此等方式防范西夏!”

五月十八日,近午時。

垂拱殿內,傳來趙禎暴怒的聲音。

“廢物!一群廢物!朝堂養這群人到底有何用?”

“儂智高連攻六州后,知廣州仲簡就沒有一點腦子嗎?他真以為廣州城儲糧豐富、井飲不竭,儂智高就不會攻打廣州嗎?”

“視百姓如草芥,百姓焉能不反,他是吃著朝廷的飯還要砸朝廷的鍋!”

一旁,兩府三司的相公們也都緊緊皺起眉頭。

就在一刻鐘前。

廣南路再次呈遞來軍情急報。

儂智高率兩萬余名峒兵已開始圍攻廣州城。

雖然并沒有破城。

但由于知廣州仲簡不相信儂智高會攻城,導致廣州城外的百姓沒有及時入城躲避,聽到消息后才爭相入城,致踩傷踩死者達上千人,還有很多百姓投靠了儂智高。

廣南兩路的州官不是棄城而逃,就是庸常無能,盡做些被百姓痛罵的事情。

這已經徹底激怒了趙禎。

眾相公都沒有說話。

因為廣南兩路州官的表現,并沒有超出他們的意料。

自大宋建國以來,朝廷便對廣南兩路不是很重視。

因為那里山高林密、地廣人稀。

很多部族都是爭強斗狠,能交納的稅收甚少,往往還需要朝廷補貼。

而朝廷派過去的官員。

也大多都是庸常之官,或者犯了錯的官員。

這就導致廣南兩路一直都很亂。

但當下的廣州城卻不一樣。

廣州乃是廣南兩路最重要的城市。

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起點便是廣州城。

海外商船甚多,市舶收入非常可觀。

若儂智高攻下廣州,霸占了廣州的商船、港口,那對大宋而言,無論是商貿還是軍事上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這時。

富弼站了出來。

“官家,臣以為南境戰亂,已不僅僅是儂智高叛亂的問題,還有廣南兩路官員的不作為。”

“唯有剿賊與整頓廣南官場并行,方能平息這場動亂,不然百姓心中不平,追隨儂智高者恐怕更多,造反者也會更多。”

趙禎認可地點了點頭。

“朕以為,此時再以貶職或罷黜為懲處,已然起不到任何作用,對待這種不顧百姓生死的官員,該死就殺,絕不可姑息!”

聽到“該殺就殺”四個字,群臣都是一驚。

官家以前可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語。

這次顯然是動真怒了!

趙禎想了想,道:“朕打算再派遣一人,在狄卿剿敵的同時,讓其整頓廣南兩路官場,一內一外,平息此場戰亂,眾卿以為如何?”

兩府三司的相公們紛紛點頭。

“讓誰去呢?”

宋庠拱手道:“官家,此事恐怕只有蘇景明能做了。我朝士大夫官員,論殺伐果斷,他最合適!”

聽到此話。

吳育陰沉著臉色,站了出來。

“宋相,你是不愿手上沾血吧!”

“此次整頓廣南兩路官場,必然要特事特辦,從嚴從重,肯定是有人要掉腦袋的。”

“若過柔,無法根治廣南兩路官場內亂;若過剛,此事過后,整頓者必然會落一個殘暴嗜殺的壞名頭,景明從川蜀還未歸,未來前途無量,這個壞名頭不該讓他背”!

隨即,吳育朝著趙禎拱手道:“官家,臣愿往!”

“臣亦愿往!”曾公亮拱手道。

“臣亦愿往!”富弼拱手道。

“臣亦愿往!”首相文彥博也站了出來。

宋庠被吳育此話氣得有些嘴角發顫。

“為了大宋,個人名聲算得了什么!我只是認為景明最合適,諸位若覺得不妥,我也愿往,不就殺幾個士大夫嗎?我有何不敢,我有什么可畏懼的!”

一時間,幾名相公爭吵了起來。

趙禎也陷入思考中。

稍傾。

張方平提高了聲音,道:“諸位,聽我一言,聽我一言!”

待大殿內安靜下來。

張方平道:“諸位相公,朝堂之上也不可缺人,越是戰亂之時,朝中越要穩定、文相、富相、曾樞相定然不能去。”

隨即,張方平看向趙禎。

“官家,臣也認為景明最合適,這不是名聲問題,而是眾相公若去廣南,很有可能干擾狄青平亂。并且,臣說句實話,這種砍士大夫官員腦袋的事情,滿朝上下,無一人能比景明做得好,他能不顧慮一切,全然為朝廷的利益考慮,但是,我們可能不行。”

張方平說出了大實話。

他們這些人雖愿請戰,但皆甚是愛惜羽毛,真讓他們拿刀殺人,他們有可能下不去手。

眾相公聽了此番話,都紛紛點頭。

最后,趙禎道:“先讓蘇卿迅速回京吧,朕聽一聽他的想法。”

五月二十三日,襄州地界。

近午時。

蘇良在馬車里躺的腰酸背疼,便在行到一處野湖前時,停了下來。

然后與眾人一起,在湖里抓了數條魚,烤著吃了起來。

就在這時。

一名禁軍護衛騎快馬奔了過來。

“官人,京中急報!”

蘇良打開一看,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口里喃喃道:“廣南兩路的官員真是一群酒囊飯袋啊,這個儂智高還真是強悍!”

蘇良將手中的精鹽撒在烤熟的魚肉身上,又咬了一口后,道:“備快馬,我們迅速回京!”

五月二十八日,近黃昏,蘇良騎馬奔入了汴京城,

沒有絲毫停留。

他先去中書省政事堂了解了事情的經過,然后奔向禁中。

垂拱殿內。

趙禎知其肯定沒怎么吃飯,為他已備好了茶水點心。

隨即,趙禎先是將要擢升蘇良為御史中丞的詔書遞給了蘇良,然后才與他聊起了南境的事情。

蘇良聽完后,道:“官家,臣愿往!”

趙禎道:“你要知,朕是要讓你去砍士大夫官員的腦袋的,也許你百年之后,會落下一個殺戮過重的壞名聲!”

聽到此話,蘇良的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當下的士大夫官員們,尤為重視名節,特別是死后后世對自己的看法。

像夏竦。

臨死之前都要為一個“文正”的謚號而拼一次。

在士大夫官員們的眼里,死后的名聲比生命都重要。

但蘇良根本不在乎。

蘇良笑著道:“官家,臣不怕。即使背上此惡名也無妨,臣以后定然還會建功無數,人無完人,臣即使白璧微瑕,也是挺好的。”

“哈哈哈哈……”

大半個月都沒有露出笑臉的趙禎忍不住笑出聲來。

趙禎感覺自己能擁有這樣的臣子,實乃整個太祖太宗和先帝一起攢出來的福氣。

“好,明日,朕正式宣布擢升你為御史中丞,然后你在家休息休息,六月初一,正式出發,以朕之名,便宜行事!”

“廣南兩路山多林密,不適合重騎兵沖殺,就不帶龍羽軍了。朕命三衙為你選一千精兵,另外帶三百桿突火槍,一百枚風火雷,如何?”

“臣領命!”蘇良拱手道。

半個時辰后。

蘇良回到了闊別近兩個月的家。

這一刻。

唐宛眉已經將飯菜做好。

兩歲半的女兒蘇沁一看到蘇良后,抱著蘇良的脖子就哭,拉都拉不開。

眼淚如斷了線的珠子一般,從那雙明晃晃的大眼睛里流出。

蘇良甚是心疼,眼睛也忍不住濕潤了,哄了好久才哄好。

蘇子慕則是興奮地讓蘇良檢查他的功課。

蘇宅熱熱鬧鬧,歡聲笑語不斷地出了一頓晚餐。

直到深夜。

蘇沁一和蘇子慕才沉沉睡去。

臥室內。

唐宛眉靠在蘇良的懷里,玉手緊緊摟著蘇良。

“夫君,吃飯時,你是不是有什么話要說?”唐宛眉問道。

吃飯時。

蘇子慕要蘇良過幾日領著他去城外看荷花,蘇良沒有答應,而是含糊過去了。

蘇子慕沒有聽出來問題。

但唐宛眉卻覺察出了問題,依照蘇良的性格,不可能不答應的。

蘇良握著唐宛眉白皙的玉手,道:“廣南有變,官家命我六月初一,奔赴南境,整頓廣南兩路官場!”

唐宛眉聽到此話,又抱緊了蘇良一些,然后說道:“國事要緊,國事要緊!”

蘇良挑起唐宛眉的下巴,在她額頭輕輕吻了一下。

“有妻如此,我蘇良此生無憾!”

就在這時,唐宛眉突然坐起,然后將蘇良按了下去。

翌日清晨。

蘇良去御史臺領了官服文書,正式成為了御史臺臺長,御史中丞。

與此同時。

朝廷令他前往廣南兩路整頓官場的詔書也下發到了他的手中。

這一次,蘇良握著廣南兩路所有官員的生殺大權。

近黃昏。

一大群商人圍堵在三司衙門前。

其中,為首的乃是曹國舅曹佾。

他們不是來鬧事的,而是聽聞南境有變,想要為朝廷送錢送糧的。

曹佾幾乎與朝廷同時知曉儂智高之亂。

他之所以知曉的那么早。

因為儂智高在起事時,率先占領了橫山寨,使得大宋與大理榷場的買賣都擱置了一大半。

稍傾,三司使王堯臣走了出來。

“計相,無論是缺錢、缺衣、缺糧,還是缺少人力,您盡管說,我們盡全力去籌!”一名中年商人挺著肚子說道。

這些商人都知曉,他們如今做買賣做到這個規模,與朝廷的政策是分不開的,并且戰事最影響的就是商人的買賣。

所以他們都想出一份力。

三司使王堯臣心中甚是感動。

他曾以為只有朝廷能做百姓的靠山,但而今,百姓也能做朝廷的靠山。

“諸位,伱們的心意朝廷領了,但當下,三司不缺錢不缺糧,也不缺人力,你們放心,很快就能平息戰亂……”

王堯臣勸了許久,才將商人們勸了回去。

五月三十一日。

蘇良臨行的前一日。

廣南西路安撫使兼知桂州余靖的奏報傳到了朝廷。

交趾以“儂智高,交趾叛者”為由請求入大宋廣南境,助大宋征討儂智高。

為此事。

相公們在垂拱殿再次爭吵起來。

“臣建議與交趾聯手,對付儂智高,不然交趾若生怨憤而反助儂智高,南境更危矣!”

“臣反對,我大宋泱泱大國,豈能假蠻人之兵!與交趾聯手,必將成為天下笑柄!”

“當下情況特殊,儂智高已克廣南數州,若過嶺南而走湘水,前方便是衡州、潭州、岳州,真讓他打到了長江,西夏與遼國再聞風而動,我們怎么辦,絕對不能讓我大宋江山陷于陷境!”

“打到長江?他若能打到長江,我們再打回去,絕對不能未戰而怯!”

蘇良趕到垂拱殿之時,數位相公爭的面紅耳赤,都快要打起來了。

而蘇良之所以急急趕來,自然是不想讓交趾插手。

趙禎也聽得甚是心煩。

見蘇良前來,便讓眾臣停下,聽一聽蘇良的想法。

蘇良拱手道:“官家,臣以為絕不可讓交趾參與!”

“其一,儂智高乃是我大宋內寇,內寇豈能假蠻人之兵,蠻人若入廣南兩路,免不了燒殺搶掠一番,故而絕對不能令其入我大宋境內。”

“其二,若儂智高打到了長江,那是我們戰而敗之;若我們假蠻人之兵,我們就是未戰而自敗之,諸位選哪個?”

一時間,眾相公都不說話了。

大家都是為了大宋著想。

只是有的人顧慮重,不愿冒險,希望能更穩妥一些。

而有的人,寧愿冒險也不愿丟了大宋的顏面。

這時。

自然是需要趙禎拿決定了。

“啪!”

趙禎朝著御案上一拍,道:“我們自家的事,自然要關著門解決,若狄青擺平不了儂智高,朕便親征!”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