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228章:君臣吵架!蘇良vs趙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28章:君臣吵架!蘇良vs趙禎

第0228章:君臣吵架!蘇良vs趙禎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約一刻鐘后。

范仲淹等人的車隊來到了葛寨村。

里正葛大牙被綁在村頭的一棵大柳樹上。

十余名村漢或躺或坐在地上呻吟,不遠處還有諸多圍觀的村民。

其中一些村民的手里還牽著豬、羊、牛、驢,腳下放著數袋糧食。

沒了葛大牙的指揮,他們便不知該如何做了。

縣令吳南和縣丞許大有剛走下馬車,就傻眼了。

他們本以為全都安排好了,哪曾想眼前竟是這副場景。

葛大牙一眼便瞅到了吳南和許大有。

他以為救兵到了,扯著喉嚨大喊道:“吳縣令、許縣丞,快快救我,村里來了一伙剪徑之徒!”

吳南和許大有并不認得柳樹下的蘇良、王安石和司馬光。

但看三人的氣質以及周圍隨從的站姿便知,這伙人絕對不可能是賊。

吳南與許大有互視一眼,并沒有理會葛大牙。

而這時。

蘇良三人朝著范仲淹等人走來。

范仲淹率先道:“景明,看此情景,我們已不用再去村內巡查了!”

蘇良點了點頭,將手中的小冊子遞給了范仲淹。

“景明?砍頭御史蘇景明?”吳南和許大有聽到這個名字,瞬間便知曉了蘇良的身份。

隨即,他們也猜出了王安石和司馬光的身份。

這是變法司的幾位官員全來了。

當下,這幾人足以代表半個朝廷。

吳南和許大有不停地擦汗,雙腿都不由得哆嗦起來。

范仲淹看完小冊子后,遞給了王堯臣。

他環顧四周,然后看向吳南。

“解決了葛寨村有問題的百姓,就是解決了葛寨村百姓的問題,吳縣令,真是深諳為官之道啊!”

“弄虛作假,坑蒙上官,我大宋有你們這些鼠蟲,何時能富?何時能強?”范仲淹不由得抬高聲音罵道。

吳南彎腰拱手,辯解道:“范相,我……我認錯。但鄉村不比坊郭,歷來都有這種情況出現,我們……我們會重新編撰五等簿的。”

“范相,給我們十日,不……五日時間,一定能交給您一份準確的五等簿。”縣丞許大有也跟著說道。

此刻,二人依舊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三司使王堯臣搖了搖頭,道:“你們沒有機會了,你二人惡意破壞全宋變法,理應就地罷職!”

“破壞全宋變法?就地罷職?”

二人一下子慌了。

“范相、計相,不……不能罷我們的職啊!并非只是我一縣弄虛作假,全宋縣鎮,皆……皆是如此啊!”

“若懲罰下官,下官要求先將開封四縣的五等簿查一遍。下官不敢稱東明縣是做得最好的,但敢說絕對不是做得最壞的。”吳南辯解道。

聽到此話。

范仲淹不再理會他,轉而看向一旁的王安石。

“介甫,老夫已命人通知開封府了,他們很快就到,所有東明縣官吏都將被帶到開封府。這幾日,伱便在東明縣主持大局,以防生亂,稍后我會向官家匯稟。”

“下官遵命!”王安石拱手。

“另外,好好照顧葛石頭一家,莫讓他們被欺負了,日后也不能讓他們被人欺負!”

“下官明白。”王安石點了點頭。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葛石頭離開葛寨村兩日,然后隨蘇良等人一起回,自有村人能猜出是葛石頭告的狀。

若不保護好葛石頭,他們家肯定會被針對,甚至有可能被搞得家破人亡。

隨即,蘇良給葛石頭留下兩盒點心。

然后便與范仲淹、梁適、司馬光三人率先離開葛寨村,朝著汴京返去。

此事足以動搖變法之根基。

范仲淹、蘇良等變法司官員必須將其速速匯稟給官家,然后商討解決之策。

他們當下返回,深夜便可到家,然后撰寫奏疏,明日一大早就能呈遞到禁中。

三司使王堯臣并未隨行。

他準備今日便將葛寨村的五等簿梳理清楚,三司的相關官員已在來的路上了。

馬車上。

范仲淹、蘇良、梁適、司馬光相對而坐,許久都未曾說話。

就在這時。

范仲淹開口道:“此非個例,全宋縣鎮恐怕皆是如此,要如何做才能斷絕此惡俗呢?”

梁適想了想:“范公,此事自東明縣起,宜在東明縣止,不可擴大事態。若在全宋境內嚴查,恐怕我大宋有一大半的縣鎮官吏都會遭到重懲!”

“我建議,此案結案后,將案宗發送各地州府,震懾一番地方官吏,他們定會警醒!”

司馬光搖了搖頭。

“這……這等處罰未免也太輕了,根本打不疼那些謀私害民的底層官吏,他們依然會心存僥幸,朝廷無論如何擴大監察力度,也不可能監察到村鎮中。我建議,將開封府的四個縣都審查一次,重刑重罰,這樣各地主官才能收斂!”

“不妥,不妥!開封府乃是天下州府之首,若下轄四縣皆有此類問題,還甚是嚴重,讓各個地方官吏看到,沒準兒還會起到反向宣傳的作用。他們以為開封府都這樣了,他們也完全可以這樣。被抓到,算倒霉,但若未被抓到,便有機會青云直上。很多地方官員是愿意冒這個險的。”梁適皺眉說道。

此事,難就難在弄虛作假已成為地方底層官員仕途升遷的捷徑。

他們仗著法不責眾。

仗著朝廷無法將手伸到每一個村落里。

仗著村鎮自成一套體系,百姓根本不敢言,才敢如此囂張。

底層官場就像一坑臭水,很難有出淤泥而不染者。

要想根治,除非將整個大坑的臭水都排出去。

但是當下,這些臭水又對維持底層百姓的生存運轉不可或缺,若一次性抽干,大宋底層就全亂了。

“景明,你覺得呢?”范仲淹問道。

蘇良想了想,道:“我覺得變法若成,此事就必須要根治,若要根治就必須將此事鬧大,鬧到能給大宋的天捅一個大窟窿。不過捅出窟窿后,如何去補,我還未想好。”

當夜,子時。

三司十余名官員將葛寨村一百四十八戶人家的五等簿撰寫完畢。

其中,竟有一百一十二戶都是錯誤的。

這令王堯臣倍感羞恥。

要知,三司所有核查出的信息皆來自底層官吏。

若不徹查,莫說新法難行,日后的田賦稅收都會出現重大隱患。

當即,王堯臣連夜返回了汴京城。

翌日清晨,垂拱殿前。

趙禎還未至,范仲淹、梁適、蘇良、司馬光四人便在門前等候了。

不多時。

趙禎行至殿內,四人入殿,將聯名奏疏呈遞了上去。

趙禎看完后,眉頭緊皺。

沒想到鄉村底層官吏竟然在免役法上動手腳,連五等簿都敢亂改。

而奏疏上建議的解決方案是——

“在宣德門前公審東明縣縣令、縣丞,以亂全宋變法罪判處二人斬刑,隨即將案宗布告天下,警示天下底層官吏,并給予三個月整改時間。三個月后,若仍有欺上瞞下之信息,破壞全宋變法,一律重懲!”

這個解決方案乃是蘇良昨晚想出來的。

起初,范仲淹、梁適、司馬光三人都不同意。

他們覺得此懲罰結果過于嚴苛,東明縣縣令、縣丞罪不至死。

亂全宋變法,最多以擾亂朝廷公事罪,罷職處理。

若殺之,刑過重,有違《宋刑統》。

但蘇良認為“特例應特法處理”,死兩人而不再查天下底層官吏,容三月自查,已是朝廷仁厚之舉。

范仲淹三人并沒有更好的策略,便先應了下來。

但他們覺得官家指定不會同意。

而趙禎看到這個解決方案后,看向蘇良,道:“景明,此解決方案是你的主意吧?”

趙禎對群臣都很了解。

此方案大膽而冒失,當朝能寫出來者,除了蘇良便是王安石。

“稟官家,是。”蘇良拱手道。

“宣德門前公審?我朝從未有過此先例。另外東明縣縣令、縣丞所犯過錯,最多免職,斬刑,有些過重了!”

“官家,不殺此二人,不足以令天下官員警醒,天下官員若不警醒,那全宋變法如何實施,若都如葛寨村這般,免役法就是逼迫底層百姓造反的造反之法啊!”

蘇良的情緒有些激動。

他對全宋變法付出極多,不想因底層官場的壞風氣而功虧一簣。

“變法不是亂法,此二人未犯殺頭之罪,朕若將他們處死,百官皆不會同意,天下官員必然人人上奏反對,若真依照你這樣做,豈不是給大宋的天捅個窟窿,到時誰能補,又如何補?”

“官家,此乃非常之時,唯有斬刑,才能警天下,若不殺此二人,那臣建議將大宋底層官員全查一遍!”

“全查一遍?誰去查,多久能查出來,你考慮過嗎?”

“只要能使得全宋變法順利執行,臣愿往!”蘇良放大了聲音,唾沫星子都快噴到了趙禎的臉上。

“夠了!”

趙禎突然站起身來,然后看向一旁的小黃門。

“速召兩府的相公們,另外將包學士和歐陽學士也喚來,此事集議!”

一旁,司馬光緊張地舔了舔嘴唇。

當朝能與官家如此挺著腰大聲吵架的,恐怕不會超過一手之數。

范仲淹和梁適并無太大反應。

他們知曉,為國事而吵,越吵越能了解彼此。

這也是官家一直都很喜歡蘇良的原因:一心為公,不惜舍命,心中無半分私利雜念。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