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第0229章:蘇景明vs夏竦,三司使怒爆粗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最新章節列表 >> 第0229章:蘇景明vs夏竦,三司使怒爆粗口!

第0229章:蘇景明vs夏竦,三司使怒爆粗口!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3日  作者:上官不水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 


約兩刻鐘后。

文彥博、夏竦、張方平、吳育、宋庠、歐陽修、包拯陸續來到垂拱殿。

七人將蘇良四人的聯名奏疏很快傳閱了一遍。

看完后。

眾人不是陰沉著臉色,便是皺起眉頭。

趙禎看向眾臣,問道:“眾卿如何看待此事?”

夏竦黑著臉,率先站了出來。

他先是看了范仲淹四人一眼,然后冷聲道:“官家,朝廷籌建的是變法司,而非亂法司!”

“宣德門前公審,對縣令縣丞處以極刑,皆違背我大宋法令,村戶貧富變化較大,信息向來不精準,若因此便將縣令縣丞砍頭,那若一視同仁,至少也要砍掉全天下上千顆腦袋!”

隨即,文彥博站了出來。

“此舉對免役法傷害極大,臣以為在宣德門前公審,告誡天下,并無不妥,然判斬刑便有些刑重了!”

“臣附議!”張方平、吳育、宋庠三人同時說道。

這時,包拯站了出來。

“臣亦認為,判處斬刑有違《宋刑統》,斷然不可為。”

包拯向來以朝廷法令為準則,說話從不徇私。

聽到這話,夏竦不由得心生快意。

這下子,他總算抓到了變法司的缺漏。

他預料,提此策者定然是蘇良。

范仲淹、梁適都是出了名的正人君子,向來仁儒,從未主張過用極刑。

司馬光在變法司又沒有什么話語權,唯有蘇良為了變法才能想出如此冒失的主意。

就在夏竦準備再打壓一番時,歐陽修大步走出。

“臣以為此法甚好!京郊之地,縣鎮官員便如此猖狂,那其他地方恐怕更甚。殺二人可使得天下地方官吏警醒,值得一做!非常之時便應行非常之法,此事不應過分拘泥于《宋刑統》,不然破壞的乃是朝廷大業!”

歐陽修向來嫉惡如仇。

夏竦面帶不滿地站了出來。

“歐陽學士,若如你所言,變法司為了變法,便可濫殺無辜,便可輕罪重罰,這不是胡鬧嗎?還要兩府有何用?所有事情都讓變法司的官員決定就是了!”

“夏樞相,那你覺得此事應如何處理?”歐陽修反問道。

“二人造假欺上,外加貽誤朝廷公事,罷免官職即可。而后,全宋境內皆重制五等簿,這算不得什么大事,為何要行特例,宣德門前公審實乃某些官員的嘩眾取寵之策,而處以斬刑,更是某些官員欲掌權立威!”

夏竦雖未點名道姓,但字字都是指向變法司的六人。

蘇良忍不住站了出來。

“夏樞相,若依你言,重制五等簿后,信息依舊失實,仍存在官吏幫富欺貧之事,又該如何解?”

“蘇御史,我大宋的士大夫官員,數以萬計,皆是朝廷優中選優選出來的,并未只有伱們幾人是在為朝廷著想,其他人都想著貪墨、升遷,他們也干正事!”

“此外,鄉野百姓,一場寒病便能讓其由富轉窮,戶等變化甚大,無論如何統計審查皆會存在誤差,若免役法沒有將這類誤差算入其中,那臣建議此法暫行,再思完全之策!”

夏竦將此事的罪過,全怪到了免役法上。

“誤差?誤差是誤差,刻意而為是刻意而為!這就像我朝軍響,吃空餉的那么多人,難道就放任不管,每個人吃掉的都是朝廷的錢!”

這時,蘇良的話語也帶有攻擊性。

禁軍隊伍中,吃空餉者不在少數。

而夏竦有時完全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自己也中飽私囊。

此話一下子便激起了夏竦的怒火。

“官家,若我所料不錯,蘇良接下來恐怕就要清查禁軍軍餉了,是不是若存在空餉,他也會上奏建議判臣斬刑?”

“官家,你看一看現在的蘇景明,他已經凌駕到大宋律法之上了!全宋變法若不聽他的,難道就是錯的嗎?他蘇景明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別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

夏竦句句夾槍帶棒,將蘇良罵得一無是處。

蘇良意欲反駁。

卻被一旁的范仲淹拉住了。

范仲淹明白,蘇良為全宋變法付出了太多。

從慶歷新政失敗后時便開始籌備,是他讓官家重燃了變法之心,是他促成了齊州三年變法,更是因為他,才有了官招商策、抑田畝兼并策等變法策略。

蘇良比任何人都想要變法成功,故而才主張判極刑,震懾天下官吏,使得免役法順利執行。

蘇良被范仲淹一攔,也漸漸冷靜下來。

人少時,他能在官家面前強勢開言,但而今兩府官員皆在此處,他若再強勢,那就是在朝堂咆哮,易被群臣針對了。

越是受寵之時,越是掌權做大事之時,越要低調。

即使官家對他不生疑,他若被絕大多數朝臣都反對,那以后做事將被加困難。

蘇良想了想,不準備再言。

這時,內侍來報,三司使王堯臣求見。

趙禎當即將其宣了進來。

王堯臣大步走進垂拱殿,人未停而話先行。

“官家,葛寨村共有一百四十八戶,臣連夜清查,發現一百一十二戶都存在戶等問題。”

“東明縣的縣令和縣丞,這兩個賴皮賴骨的腌臜潑才,為個人仕途,簡直是禽獸不如!”

“有一家貧苦戶,爹瘸娘瞎兒意外身死,全憑一個寡婦拉扯兩個半大的孩子,竟被定為家有三名男勞力,且列為了三等戶,畜牲都干不出來這種事情啊,臣懇請官家將這兩個畜牲破例處以極刑,以慰百姓!”

王堯臣比剛才的蘇良還要激動,顯然是被村內的各種實情驚著了。

說罷,他拿出一份連夜寫好的葛寨村戶等情況文書,呈遞了上去。

文彥博、張方平等人都有些傻眼。

能將這位向來言語得體,以“文辭溫麗”著稱的狀元郎氣得在朝堂直爆粗口,可見底層官員確實可惡。

趙禎看罷文書后,當即傳給了群臣。

葛寨村的情況已糟糕到無法想象。

有窮戶因被劃為上等戶,因不敢得罪官吏,家中男丁直接選擇自殘,以此來減少免役錢。

正如蘇良所言,底層官吏真是將富國富民的免役之策,變成了百姓的造反之策。

變法之策沒問題,還是人的問題。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我在大宋做臺諫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