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真小人?偽君子?
章罵了蘇軾一句偽君子之后,走了出來。
他已經站在遠處聽了有一會,這會感覺梁莘對上蘇軾怕要落下風,縱然不落下風,文辭之間若是對蘇軾太過,會對梁莘的名聲有影響。
畢竟,那邊還站在一位孫太學生呢。
肯定會外傳。
章與蘇東坡。
兩人相見,年少時的友情,一起考試時相互仰慕對方的才華,曾經攜手同政,再到反目成仇……
一幕幕,一件件。
久久不語。
梁莘背著手轉身離開,走了幾步突然說道:“黃州,軾死于黃州,活著的只有東坡。”說完,梁莘指了指那位孫太學生,梁忠立即明白,吩咐人:“扔出去。”
蘇軾聽完梁莘的話,仰頭看天,一行淚突然流下。
章走近,蘇軾說道:“那年,半山罷相蟄居金陵,我自江州順流而下,遇半山。”
章說道:“而后,我不斷將你貶,再貶,一直貶到儋州。”
蘇軾:“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這首詞,章聽過。
是十八年前,蘇軾被貶到黃州時為當時的知府所作,詞名就叫:南鄉子重九涵輝樓呈徐君猷。
梁莘剛才那句話說到蘇軾心里去了。
黃州,蘇軾死了,活著的只有蘇東坡。
章側身:“請,我借這府中花廳,與你品茶。”
蘇軾拱手一禮:“謝茶,說到污半山公之事,你們也沒少干污迂叟之事。剛才罵我的其余之事,這孩子還小,我不計較。”
章笑了笑,沒接話。
沒錯,文人有時候惡心別人,干的事情也當真挺惡心的。
說到小妾什么的。
章知道當時的情況,蘇軾被貶,已經無力照顧小妾,說換也不算胡說,但真相有時候往往比外人傳的更無奈,蘇軾是讓小妾回娘家的,可回到娘家也沒辦法生活,友人贈馬供蘇軾被貶后這一路出行,打算收留蘇軾的小妾。
所以蘇軾不解釋。
花廳,茶已經擺好,章只說自己也是要討一張桃源閣的席位,并沒有說自己就暫時住在這里。
倒上茶,章說道:“莘哥兒有一妾,是你徒孫。”
“誰?”
“李格非之女,張耒指點過,黃庭堅也在書法上指點過。”
蘇軾問:“莘哥兒,有才?”
章:“比你強。你二十歲成名,他十六歲就名揚汴京了。”
蘇軾正準備問,強在何處,章緊接著就說道:“論詩詞,你二十歲也就是他現在的水準。論為官,你給他提鞋都不配。論為人,有不知道多少人將性命交給他。論用情,你不配和他比。當今朝堂之上……”
蘇軾搖了搖頭:“今日,論往事,論詩詞,不論朝堂。”
章:“那,說兩首詞,點評一二?”
蘇軾眼神變了:“速道來。”
另一邊,梁莘在曹曇院中吃早餐。
一邊吃,梁莘一邊對曹曇說:“東坡公當世德義之人,人品厚重、品質高潔如青松……”
曹曇在旁聽著,梁莘夸了好一會,這才問:“你剛才在東坡公面前,卻不是這樣說的。”
“恩,朝堂上的原因,我今天不懟他,明天就不好辦事。東坡公這個人還是很好的,當年半山公變法的時候,他反對。后來司馬光要廢除新法,他又反對全盤否定,認為有一些好的應該留下來,讓他同時不容于新法與舊法兩脈。”
梁莘看了一眼四周,都是自己人,這才繼續說道:“在大宋的利益面前,個人私交在后,這不是品格低劣,這是高義。所以,章公現在還能和東坡公一起喝茶,想來,當年在金陵,東坡公與半公山,也應該一起品過茶。”
曹曇問:“所以,夫君剛才的態度,是為了朝堂?”
梁莘:“嗯!”
曹曇再問:“那以妾換馬之事……”沒等曹曇問完,梁莘就說道:“不經人若,莫勸人善。這次是我卑鄙了,用這個訛傳來占據話語權的上風,若非接下來的事情很重要,我也不會用這樣的卑鄙的辦法。”
曹曇沒再說了,她原本想說,這種極私密的事情,梁莘是如何得知的。之后的事情曹曇知道一點,就是秋闈。
蘇軾是禮部尚書呼聲最高的人,梁莘不會允許任何人阻止他對秋闈的改變。
因為,梁莘要選才。
不是簡單的,考進士的這種人才,還有許多雜學的被埋沒的人才。
正聊著呢,梁忠跑來了,先給曹曇施禮:“大娘子,安好。”然后才跑到梁莘面前:“主上,出事了。前日的大雨,山陵那邊出事了,有一處塌了。”
梁莘聽完閉上眼睛,考慮幾秒:“去告訴章公。”
“是。”
梁忠又給曹曇施禮,這才轉身離開。
從禮節上,梁忠可是宮中訓練出來的,絕對挑不出半點毛病。
花廳。
蘇軾正在品鑒梁莘那兩首詞,梁忠進來,來到章身旁:“章公,剛剛傳回宮的消息,眼下還無人知,山陵因為大雨,塌了一塊。”
“什么?”
章大驚。
山陵,就是哲宗的陵,塌了一塊。
自己致仕,山陵使就是吳居厚,這絕對不是小事,吳居厚能被貶都是恩厚,被流放也不意外。
短暫的錯愕之后,章回復:“知道了。”
“小的告退。”
梁忠退離。
章對蘇軾說道:“咱們繼續,這事看朝堂上如何反應吧。剛才說了,今日憶往事,談詩說詞,不提朝堂。”
蘇軾:“好,剛才說到,這一句……”
正如梁莘所說,黃州時蘇軾已經死去,活著的只有蘇東坡。
蘇軾是朝堂,東坡是詩詞。
午后,梁莘入宮。
因為今天桃源閣有大活動,趙佶昨天只喝了一點點酒,留著給今晚。
梁莘到。
“說兩個事。”
趙佶看了一眼梁莘,沒接話,這意思就是,有事就說,還讓我問?
梁莘說:“山陵被大雨沖塌了一塊。”
趙佶問:“這和我有什么關系?”
有……什么關系。
山陵就是哲宗的陵,你問和你有什么關系。
梁莘竟然無言以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