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九十八節 蘇軾回汴京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節 蘇軾回汴京了

第九十八節 蘇軾回汴京了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第100章蘇軾回汴京了

次日。

梁莘大清早起來,圍著自家院墻內跑步。

身體是本錢,有空還是要多鍛煉的。

跑到一處角門的時候,門外嘈雜的聲音讓梁莘很好奇。

從門縫往外一看,嚇了一跳。

全是人。

走到角樓處,梁莘上去一看,梁門街一眼望去,全是人。

“梁忠,梁忠。”梁莘喊了幾聲,立即有小太監跑去叫人,梁忠滿頭大汗的跑了過來:“主子。”

“怎么回事?”梁莘指著街上問。

梁忠回答:“禮部員外郎周邦彥寫了一首詩詞,此時就掛在桃源閣門外,助礬樓師師姑娘今晚與來自余杭的琴香姑娘一決高下。”

梁忠正說著,卻見一行人擠開這里擁擠的人群,將一條寫有字,長一丈的白布挑了起來。

斗大的字,寫有一首詞:

記得畫屏初會遇。好夢驚回,望斷高唐路。燕子雙飛來又去。紗窗幾度春光暮。

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斂盡春山羞不語。人前深意難輕訴。

落款,東坡!!!

蘇東坡回來了,為當年被貶之時,在余杭有過回憶的琴香姑娘寫下一首詞。

什么叫風流。

這就是叫千古風流。

看眼前這一幕。

梁莘輕輕的敲敲了額頭。

“梁忠。”

“主上。”

梁莘說道:“傳我的話,殿前司校場,擺臺!”

“主……上?”梁忠給嚇了一跳,殿前司的校場,這敢隨便用,雖然說殿前司就在街另一邊,也就是與梁府一街之隔。

但這能隨便用?

梁莘看了梁忠一眼。

梁忠腰板一挺:“這就去辦。”

“還有,告訴宮里,官家醒了就立即來叫我。”

“是。”梁忠應下。

就在說話這當會,梁門街上的人更多了,都是權貴家的仆從,跑來桃源閣看看,有誰家預訂的座位會退票,或是說,打聽誰家預訂了,自家主君關系好的,擠一把椅子。

今晚,說是硯樓與潘樓一場比試。

卻也是汴京城內最盛大的一次巔峰對決,太清樓派出了全部的人手,要助潘樓。

礬樓則請了遇仙樓、八仙樓。

非要爭這個汴京第一樓之名,師師姑娘自然也要為了自己汴京第一的名聲,全力以赴。

回到前院,梁莘正準備吃早餐。

有客到。

而且還是直接闖入梁府的。

梁莘遠遠的看著這位惡客,臉形長闊、高顴骨,身高六尺,很儒雅的一位老者,論氣質絕對是一流的。

來人見到梁莘,上下打量一番。

然后說道:“果真,一表人才。”

“你……”梁莘開口只說一個字,想了想,執晚輩禮:“您到我府中來,如何闖入有失禮數吧。”

來人說道:“師成的生母,是我托人照顧。”

來人的跟班這時上前:“梁家莘哥我兒,還不速速上前行大禮。”

一聽這話,梁莘知道這是誰了。

在所有人看來,這個時候梁莘應該施大禮,蘇軾不僅是當世名士,更是蜀地官員心中的魁首。

那位在后面替蘇軾拎包的年輕人,也在等著梁莘施大禮。

梁莘呢。

這一秒,腦速達到了極致。

分析利弊。

他不知道蘇軾來自己府上是什么意思,但那小跟班的嘴臉,顯然是當蘇軾是梁府太爺了,即將開始秋闈,蘇軾是禮部尚書最高呼聲的人選。

還有……

看來,有必要用些下作手段了,先壓住蘇軾。

想到這里,梁莘盯著蘇軾:“有傳聞說,把小妾用來換馬,小妾不堪受辱,一頭撞死在樹上,就是老先生你干出來的惡心事吧。”

蘇軾背后那年輕人立即指著梁莘訓斥:“大膽,如此無禮。”

“滾!”

梁莘一聲暴喊,嚇的那年輕人一下坐在了地上。

梁忠,飛奔著過來,叫人拖起那年輕人就扯到遠處,然后才跑到梁莘近前:“主子,此人叫孫覿,太學生,曾對主君說過,他與主君是兄弟,親兄弟。”

這話,梁莘聽明白了。

又一個被蘇軾送人的小妾生下的孩子,真假無所謂了。

梁莘活動了一下脖子:“他若再說一個字,就讓他明白,閑雜之人別亂插嘴。”

“是。”梁忠退離,幾個棍手被他從遠處招了過來。

蘇軾,什么場面沒見過。

很平靜的回了一句:“難道,我有錯嗎?”

只這一句,蘇軾也沒再解釋,他問心無愧,無需解釋。

梁莘繼續說道:“熙寧七年,契丹來使,威壓。宋割地求和,半山公力阻。后熙寧八年,再談,半山公再阻,此事一直延續到熙寧最后一年,宋最終割地十余里,半山公下野。公與其弟作了什么?”

“割地五百里、割地八百里,這就是你們用文字記下的內容,污半山公之名于后世?”

“臉呢?”

蘇軾聽完這話,用袖子擋住臉:“無顏以對。”

他倒是大大方方的承認了。

雖然不是他,是他的弟弟,但他躲不開這次指責。

確實有這事,蘇轍將王安石熙寧五年之時講的話掐頭去尾,改頭換面,然后各種編排,再加上邵伯溫之徒等人添油加醋后,用在熙寧八年的事件上。

到此時,汴京人許多人都認為是王安石棄地數百里向遼國求和。

梁莘:“有我梁莘在一天,公之弟,只能老死于野,夢中有汴京吧。現在問一句,你這個迂腐狂妄的老人家,來我梁府有什么事?認你當爹是我爹,我沒認你當爺爺。”

蘇軾放低放袖,擋住半邊臉,很認真的看著梁莘。

他不生氣。

因為梁莘說的是實情,在他看來,這梁莘有他的風采,為人率直、生性放達。

梁莘又說道:“當然了,為了我爹,您老有什么需要,盡管提吧。”

蘇軾開口了:“桃源閣一席,外加錢十萬。”

梁莘愣了一下:“您還真敢開口,還真不客氣。”

蘇軾很平靜的回答:“師成認為我父,并非認親。讓我回京,必有所求。幫不幫是我的事,他認為我父,只不要入我蘇家族譜,蘇家也無異議,師成給我的,我安心笑納。”

一聲笑罵從梁莘身后傳來:“偽君子。”

章出現了。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