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九十四節 這,好,非常好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四節 這,好,非常好

第九十四節 這,好,非常好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第96章這,好,非常好

曹曇雖然能聽懂李清照的意思,卻也給不了什么建議,這方面,她不行。

更何況身為曹府長房嫡長女,又是梁府大娘子,她也需要往這方面去操心,她需要操心的就是,管好梁府所有的產業就行。

此時,再說李清照她爹,李格非。

李格非調任河中府,知河中府。

上任。

李格非坐在屋內,正在寫彈劾。

作為一名當官多年的老官員,他很清楚這里的水有多深,只說自己來到這里這些天,平均每天至少會有五撥來送禮的人,似乎都知道他來頭不小,朝中有人。

可是呢,李格非在這里,看河中府常事的官呢,全是貪官。

正直的官呢,都被排擠的不輕。

自己若是不收禮,就會被排擠。

若收。

李格非厭惡這種行為。

河中府,有兩池鹽務,還有蒲州紙、桑落酒都是貢品,管這些營業的官,沒有一個好東西。

拿出丟官的決心,李格非在寫彈劾。

越寫越多,越寫越厚。

州內師爺前來勸:“這河中府,上一任知府,流放嶺南。他只是彈劾了鹽監,汴京那邊三司八案,那個沒受孝敬,若是你只彈劾某一人,在下倒也能幫著支個招,新官上任,自然要挑個由頭震懾官吏閃,這若是彈劾太多人,怕是會引火燒身。”

李格非正在寫彈劾奏疏的手也不由的抖了一下。

是呀。

三司二十案。

說的是鹽鐵、戶都、度支三司,鹽鐵司又下設七案,鹽就屬于鹽鐵下屬之一。他彈劾的貢品蒲白紙,屬于戶者下屬上供案來管。而彈劾的貢酒桑落酒,屬于戶都的酒案與上供案都管。

還有,貪污廂軍軍費的,造假名冊虛領錢糧的,屬于鹽鐵兵案來管。

此時想想,確實是牽連過多。

若許應該聽勸,先挑幾個重點的。

這時,有仆從進來:“主君,汴京有天使到。”

“速迎。”李格非趕緊起身,叫人去取自己的官服來,天使就是官家的特使,被稱為天使的,什么事也不能管,只有一個職責,就是宣讀詔書或是圣旨。

來的人,王有忠。

他來這里來有另一個活,就是去看一下蒲州白紙,依宮里的老人講,近幾天的紙遠不上之前的,他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

因為紙這事,若讓皇帝不高興,宮里的太監都要倒霉的。

李格非出迎,王有忠讀了圣旨。

讓李格非回汴京,在吏部待旨。

就秋闈的事情,梁莘還沒辦好,這事禮部尚書范純禮還沒點頭,比如范純禮認為,需要算學精通的,招募相關的吏員就好了,沒必要特意開科。

更何況,梁莘還要增加繪畫,文字。

這兩類,可以歸于特科類,在范純禮看來,是不是有點太兒戲了。

文字還好說些,挑一些文辭清麗的、讀書多的、書法好的,用于草擬朝廷的各種文書,還是有意義的。

但梁莘要的,卻不是這樣的。

繪畫的,就是純粹會畫的。文字,就是純粹能寫的,能寫故事,能話本的擇優錄取等等。

這就是在給朝廷的俸祿增加壓力。

此時,說李格非這邊。

領了詔,準備收拾行李回汴京。

師爺長長的松了一口氣,若按李格非這樣彈劾下去,他們一眾幕僚怕就要卷鋪蓋跑路。否則會被河中府無數官員給恨死。

王有忠呢,宣讀完詔書,他還要問李格非一些關于蒲州白紙的事情,所以進屋坐下。

一進屋,就看到桌上堆滿了奏疏。

好奇,瞄了一眼。

王有忠瞬間來了興趣。

彈劾。

這是彈劾!!!

王有忠直接走到桌旁,一本本的開始翻,表情嚴肅,內心狂喜。

而后,王有忠給身邊的小跟班太監打了一個眼色,兩個太監跑過去就將這些彈劾的全部裝進背包內。

河中府到汴京,陸上走,七百里。

王有忠讓李格非與自己同去紙坊的時候,一騎,四百里加急,已經奔向汴京。

叫人。

王京玉,曾經幫助梁莘組建了一只五百人的小隊伍,專門負責抄家。

現在,這小隊伍改名了,歸屬于皇城司,叫稅賦營,專門針對那些不老實的大商。在汴京城,有一些背景很深的富商大賈往往把持一方市場,囤積曲奇,操縱物價。

收拾這些人,滿汴京城九成的人叫好。

現在,稅賦營的人數,已經超過三千人,還有兩千人正在受訓。

有宮里的尚宮要教他們如何辨別物品的價值,從絲、帛、絹、布。再到珠寶、首飾、瓷器……

王有忠坐在馬車上,往紙坊那邊去的路上,內心感慨著。

好久沒有抄官員的家了。

想來,呂文聰那邊估計也和自己一樣吧。

四百里加急。

王有忠建議。

調稅賦營一千人來河中府,再從殿前司調五千兵馬。

快樂,極度快樂。

把河中府翻個底朝天,先從鹽鐵這些官家里下手。

兩天后。

太清樓。

有人請客,宴請梁莘。

來自高麗使團打前站的人,他們還是想多來一點人,現在僅允許一船到汴京,而且還是小船。

高麗樸劍楠,身為高麗樸家的次子,出生就注定了會身居高位。

他來到汴京城,打聽汴京最受皇帝信任的,是宮里的幾位公公,其中一位公公的兒子,擁有的府邸竟然占兩坊之地。

樸劍楠坐在酒樓內,內心在盤算著。

高麗與宋的貿易很有意義,但關系一差,宋國官方就會斷了貿易。

之前,因為關系差,斷了四十多年。

二十年前,恢復了一些,而后越來越好,可突然今年宋國關閉了登州碼頭,不允許與他們大高麗的商人交易了。

要知道,登州到高麗的翁津,是一條非常重要的航線。每年可以為高麗獲得幾百萬貫的利潤,而且至少可以得到二十萬綢的宋錢。

沒有宋錢,高麗市集上都沒什么錢可用。

高麗錢,連高麗人自己都鄙視。

高麗貴族用的,全部都是宋錢。

眼下,高麗的使團,竟然只允許一條小船來汴京,船不得超過十二丈,除了必要的船員,這能坐幾個人。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