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后的良心第三十四節 肉食者謀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最后的良心 >>北宋最后的良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四節 肉食者謀之

第三十四節 肉食者謀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晨風天堂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晨風天堂 | 北宋最后的良心 


向太后宣。

很快,趙佶寢宮。

趙佶沒讓站著,已經有椅子坐下了,梁師成站在門口的位置。

六個宮女站在向太后身側,還擺了一張桌子。

桌上,放了竹板一只,杖一只。

梁莘入內,施禮:“大娘娘安好,臣昭文館校檢梁莘聽宣。”

向太后沒說話,只是輕輕一揮手。

一年齡看起來有四十多歲的老宮女向前一步,拿起桌的那只杖,一杖落在地上,杖斷成三截。

向太后輕輕一揮手:“都出去吧,本宮與皇帝說說話。”

六個宮女、梁師成依次退離,帶上門。

門關上之后,向太后問:“為何招這些人入京,看看地上的杖,想好了再答。”

梁莘上前一步,從時間上而言,根本就沒考慮的時間。

梁莘說道:“回大娘娘的話,朝堂之上日日爭吵,他們爭的是他們自己的利益,不是官家的,也不是大宋的。十年前的進士,是優,還是劣,士子們有句話,讀書人想當官要考,卻還要運作。”

向太后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是實話。

她有兄長二人,當年也不愿意同流合污,一直到她成為太后才開始有升遷之路。

至于趙佶!

聽話就行,向太后知道這就是一個廢物,優點有,就是嘴甜。向太后也知道,當年趙佶還是端王的時候,經常到自己宮中請安,為的就是自己身邊的兩名美艷侍婢,但至少讓自己很開心。

所以,賞了兩個侍婢給趙佶。

說到政務!

為什么向太后要權知軍國事,就是知道趙佶不靠譜。

向太后第二問:“河湟?”

就兩個字,向太后在等梁莘的回答。

梁莘:“回大娘娘的話,與私,大娘娘目光如炬,選良君大宋當興。與公,先帝對河湟的經略,便是為壓制西夏。對遼,我大宋暫無可作為,若西北大興,我大宋之富強必可更上一層樓。”

向太后點了點頭接下來就是第三問:“那里讀的書,老師是何人?”

梁莘:“回大娘娘的話,我爹為官家研墨多年,官家允許我爹拿書回家,官家教我書法繪畫。幼年時,有多位公公是我蒙學之師,后翰林院所屬御書院賈公公教我讀書。”

那位賈公公,上個月就病故了,這事已經死無對證。

不過,向太后卻是知道,這位賈公公是個很有才的人,身為太監死后謚號忠良,贈少師。能有謚號的太監,不多。

向太后第四問:“河湟可取?”

梁莘:“先派人去安撫民心,收集情報,汴京這邊籌備糧草兵馬,待時機成熟以雷霆之勢,便可全功,之后有良臣經略,便可長久。”

向太后第五問:“若官家問你,何人領軍,你會如何回答?”

梁莘:“回大娘娘的話,馬軍曹副都指揮使、平海軍節度使。”

“為什么是他?”向太后語氣有點變了。

梁莘說的是誰,曹評,曹家第六代家主,曹佾長子、曹曇親爹。

梁莘回答:“曹家對我有恩,我想報答。曹家旸哥兒,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出手相助,而且并不嫌棄我出身卑微,與我兄弟相稱,近日我家中翻修,便是旸哥兒收拾自家宅院,讓我借住。”


上一章  |  北宋最后的良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