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435 面和心不和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435 面和心不和2

1435 面和心不和2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7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團結一致對外,打敗大明帝國對亞洲海域航行權和貿易權的壟斷,讓歐洲商船可以自由航行的口號聽上去很美,也確實蠱惑了不少人甚至各國政客,但真正執行起來卻遠沒有描述的那么美好。

西班牙、神圣羅馬帝國、荷蘭、英格蘭、法蘭西、威尼斯、瑞典、丹麥、波立聯邦、俄羅斯、克里米亞汗國、奧斯曼……

這些都是聯軍里的主要成員,但目前的同盟軍關系只是表象,骨子里面卻飽含著矛盾與不信任。

想讓一群互相征戰了幾百年的族群突然團結一致,可能比讓大明帝國馬上投降還難。這已經不是單純的戰爭勝負問題了,而是復雜的政治博弈和利益分配。

“奧昆多先生、彭寧頓爵士,有些問題現在討論可能沒什么結果,我們不如把時間放在明天的作戰部署上。如果明軍戰艦繼續向海里扔那些會炸的東西,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這時有人發聲打破了尷尬氣氛,他長得挺清秀,年紀也不大,看上去和皇家學院的畢業生差不多。卻能與各國指揮官坐在一個桌子上用餐,在等級身份很嚴格的歐洲顯然應該有比較特殊的身份。

其實從他一嘴標準的巴黎腔中就能大概猜出來歷,法國軍官。再具體點的話是法國海軍中將、法國艦隊指揮官,讓.阿爾芒.德.邁勒布雷澤,

還記得法國紅衣首相黎塞留的全稱是什么嗎?阿爾芒.讓.迪.普萊西.德.黎塞留!比較一下,這兩位的全稱是不是有點像?

實際上在法國貴族的眼中這兩個名字不光像,還有很深的淵源。具體哪兒有淵源,與法國貴族的姓名結構有關,不占用太多篇幅介紹,只簡單提一下。

讓.阿爾芒和阿爾芒.讓,實際上是一個意思,由于身份地位不同故意做的改變。

阿爾芒取自圣徒,有很濃的宗教意義。讓這個名在貴族家庭里很普遍,代表在家中的排行,就像中國伯仲叔季里的伯,也就是長子。

黎塞留最榮光的身份不是法國首相,而是紅衣主教。所以他特意把阿爾芒這個圣名提到了第一位,以此彰顯宗教身份的顯赫。

邁勒布雷澤是個年輕人,最光榮的身份是來自哪個貴族家庭,所以把讓放在第一位,表示嫡長子的身份。阿爾芒是他從母親家族獲得的名,具體說是他舅舅的名字,也就是黎塞留首相。

沒錯,布雷澤是黎塞留的親外甥,同時又是侄女婿,因為他娶了親舅舅的侄女,標準的親上加親!

有了這么近的關系,在黎塞留對法國海軍進行改造時,年僅18歲的布雷澤就被任命為法國海軍中將。因為法國海軍沒有上將軍銜,所以中將就等同于海軍的最高指揮官了。

這不是赤果果的裙帶關系嗎!當然了,這種事在歐洲太正常不過,貴族乃至各國君王之間全是圈套圈的親戚。

黎塞留想利用改革機會實現集權統治,自然要用特別信得過的人。哪怕布雷澤啥也不會,只要夠忠誠就比啥都會卻不忠誠的強!

事實證明黎塞留沒看錯人,布雷澤雖然只有18歲,卻是一名非常出色的海軍元帥。不光具備了領導天賦,還是個戰術天才。

正是在他的大力協助下,法國海軍的改組才得以順利實施,很快就建立起地中海和大西洋兩支艦隊。并大膽從荷蘭引進了多艘40門炮以上的主力戰艦,快速形成了戰斗力,在與西班牙艦隊的幾次交手過程中都占據了上風。

除了能管理法國海軍,布雷澤還是名出色的前線指揮官,對槍林彈雨絲毫不畏懼。多次親率戰艦參加海戰,并堅持穿著紅色披風站在艉樓上指揮,因此被西班牙海軍稱為“紅魔鬼”,應該是褒貶參半吧。

如今的他剛剛21歲,坐在一大堆四五十歲甚至六十多歲的老將當中不僅不畏懼,還隱隱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大將風度。

“我們在登陸場附近的海域里撿到了一顆沒爆炸的,按照它的體積和重量估算,明軍戰艦上應該無法攜帶太多。之前那支明軍艦隊始終也沒使用過這類武器,大概率是沒有裝備。”

接著布雷澤的話茬兒,特羅普也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救援艦隊施放的水雷大部分沒有爆炸,還有一顆被荷蘭人給繳獲了,由此推測出來明軍應該不會大量裝備。

“那就好辦了,可以繼續采取切線戰術努力尋找機會靠近。我們可以失誤一百次,他們一次都不允許失誤,只要成功一次我們就贏了!”

聽了特羅普的分析,彭寧頓爵士又來勁兒了。他始終認為大明海軍不是不可戰勝的,只要不怕犧牲克服萬難,最終的勝利者肯定屬于聯軍。

“爵士,情況不一樣了。之前他們只有11艘船,現在數量翻倍,完全可以組成2到3支艦隊互相配合掩護。我們的船只數量雖然多,但受限于速度始終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形不成優勢,只會被一小口一小口的吃光。”

但他的觀點馬上遭到了布雷澤的反對,這個年輕人之前沒怎么表露過意見,不是沒想法,而是出于對聯軍的維護。另外法國海軍的戰艦數量最少,在很多不太關鍵的問題上就沒必要斤斤計較了。

然而現在情況不一樣了,明軍的援軍來了,而且后面還有沒有誰也不知道。這時候如果再不表明態度,很可能就沒機會了。

舅舅推薦自己來當法國海軍的指揮官,除了職務相符之外還有另一層意思。法國海軍正處于轉型期,本來就不強,禁不起太大的損失,能安全帶回去最好!

“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擊敗明軍,可能以后就再沒有機會了。你們也看到了,他們正在進攻秘魯總督區,接下來會不會是巴巴多斯、馬提尼克、累西腓或者圭亞那?猶猶豫豫的結果只能是被各個擊破,是時候拼死一搏了!”

剛剛還在質疑彭寧頓爵士的奧昆多這次選擇了支持,為了讓在座的各國將領明白目前的局勢,還特意把家丑也抖落出來,試圖引起在新大陸有殖民地的國家同仇敵愾。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