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373 軍事天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373 軍事天才

1373 軍事天才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4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翊坤宮之變

翊坤宮之變

為了配合這次陸上突襲,歐洲聯軍還集結了200多艘艦船,并裝載了1萬多陸軍,準備用傳統方式向恩鳥港發起登陸戰。

當然沒指望能以此種方式獲得勝利,只是想讓守軍難以兼顧城市和港口,一旦指揮官忙中出錯,就會釀成大禍。

計劃通過了,主帥也有了,但伯恩哈德實際上還是個光桿司令。因為聯軍是由各國派遣軍組成的,每支軍隊的實際指揮權都在本國軍官手里,原則上講也不會出讓,這是組建聯軍的基礎,無法改變。

所以說伯恩哈德指揮不動各國軍隊,于是他想了個折中手段,并獲得了各國政府的同意。由他提名一些在各國都比較有名望的將領成為區域指揮官,再由他們分別統領各國軍隊在預定區域內作戰。

選誰呢?在這方面伯恩哈德也是高手,常年帶著雇傭軍混跡于各國戰場,獲得的不僅僅是經驗教訓,還有充足的人脈。有很多將領在戰場上是對手,戰爭結束就成了朋友。

現在就是該動用人脈的時候了,北方戰場的俄羅斯、波立聯邦軍隊本是敵對關系,僅憑誰的一句話就想把他們捏合在一起共同作戰絕對屬于做夢。

所以伯恩哈德給他們選了兩名指揮官,分別由俄羅斯將領伊萬.瓦西里耶維奇.布圖爾林和波蘭將領斯坦尼斯瓦夫.科涅茨波爾斯基統領。

前者是俄羅斯中生代將領,出生于波雅爾貴族家庭,常年擔任南部防線督軍。眼下克里米亞汗國停止了向周邊的騷擾,并派騎兵加入了東征部隊,威脅暫時消除,正好騰出手帶兵遠征。

后者更是波蘭人的軍神,父子兩代常年擔任王室大指揮官職務,創立了波蘭長城,北據瑞典、南抗奧斯曼、東征俄羅斯,至今經歷了20多場大戰未嘗敗績。

他最拿手的技能就是指揮翼騎兵大范圍機動作戰,這次遠征哈薩克汗國沿途基本都是大平原,最適合波蘭翼騎兵發揮特長。

圣城耶路撒冷戰場也比較特殊,因為所有給養和軍隊都要依靠威尼斯共和國的海軍運輸,按道理講怎么也得給人家點指揮權。

然而威尼斯共和國卻婉拒了,理由特別純真,人家說拿不出有實力的陸軍將領,所以就不勉強了,還是讓給有本事的人吧!

若是真以為威尼斯商人們純真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只是嘴上說得漂亮,實際上暗中還是有人選的。

誰呢?提起這位可是真有大來頭。他叫安東尼奧.巴爾貝里尼,現任教廷軍隊統帥,同時還是樞機主教。但最出名的還是他親叔叔,教皇烏爾班八世!

看到沒,這群奸商連打仗都要算計,不光想贏得表面上的勝利,還得盡其所能開發周邊產品,爭取把一枚銀幣花出三枚的價值來!

恩鳥港的指揮官自然由伯恩哈德本人擔任,不過還得找個更精通海軍的副手。放眼四望,此時在歐洲誰又能比聯省共和國海軍統帥馬頓.哈珀茨松.特羅普更合適呢?

特羅普出生于航海世家,父親是商船船長,從小跟隨父親上船遠航,可以說是在大海上長大的。但好景不長,在他還沒成年時商船在北非海域遇到了巴巴里海盜,父親戰死,他被俘淪為船奴兩年多。

獲救之后,特羅普加入了西印度公司,成為私掠船上的水手。憑借出色的航海技能和堅韌不拔的性格,幾年后成為私掠船長,在大西洋上與西班牙船只糾纏了好幾年。

大約在10年前,特羅普從朋友口中聽說在亞洲有種速度快、轉向靈活、適航性強的三桅戰艦,于是離開了西印度公司,轉而受雇于東印度公司,在亞洲工作了6年之后返回荷蘭,加入共和國海軍。

雖然并沒有從亞洲搞到想要的戰艦和圖紙,但在共和國海軍的幫助下,特羅普還是憑借其多年的觀察和試驗主持設計建造了一批主力戰艦。

并用與西班牙海軍交戰的戰果證明了這種船型瘦長、沒有艏樓、艉樓低矮、裝配了簡化版哥德堡帆具的中小型戰艦,比此時歐洲各國的主力戰艦都更適合在大洋中作戰。

可惜的是他始終沒搞清楚大明海軍使用的艦炮有什么訣竅,否則以他名字命名的馬頓風帆戰艦真有可能與大明海軍的秦級戰艦一決高下。

有了被大多數參與國認可的計劃、相對充足的兵力物資和戰功彪炳的將軍們,這場戰爭就能獲勝嗎?伯恩哈德的回答是否定的。

突襲,重點在突字,突然的突!如果提前太多時間被敵人知曉了動向,失去了突然性,等待己方士兵的不是勝利而是陷阱。

該怎么確保計劃不被提前泄露呢?首先要控制的就是知情者數量。這件事伯恩哈德無能為力,不可能以此去要求各國王室如何如何。但在另一個層面上,他還是做了很多必要努力。

比如布設迷魂陣,通過換裝軍服達到迷惑外界的目的。為此他頂著巨大的壓力把最有戰斗力之一的西班牙陸軍主力分拆成了若干部分派往各地,造成歐洲聯軍向地中海東岸和克里米亞汗國方向大舉集結軍隊的假象。

而真正要南下突襲恩鳥港的軍隊,則被假裝出航去美洲的商船,從各國分批運往偏遠的愛爾蘭韋克斯福德港集結。從那里乘船南下抵達羅安達港,經過短期休整之后再上船前往奧蘭治蒙德港。

不得不說伯恩哈德這一套無中生有、瞞天過海的招數,確實騙過了大明的所有情報系統,起到了很好的掩飾效果。

大明帝國的情報機構雖然遍布歐洲大陸,甚至包括英格蘭的幾座重要城市,卻還不曾把荒涼的愛爾蘭覆蓋住,更沒有機會染指奴隸海岸和新大陸東側。

其原因多種多樣,比如距離太遠,交通太不方便,兩三個月之前的消息可以算情報,要是相隔六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知曉,有和沒有的差別就不太大了,為此付出太多也就不值當了。

如果把大明帝國遠征軍突然在美洲西海岸登陸算上,在17世紀初期的情報與反情報戰中,雙方各得一分,暫時平分秋色。

如有侵權,請聯系:(##)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