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274 沙俄貴族3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274 沙俄貴族3

1274 沙俄貴族3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0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為了趁熱打鐵,繼續鞏固自己的地位,切爾卡斯基在建設北方貿易通道的問題上也是持極力支持態度的。

只要這條商路被打通,他的家族就不再是俄羅斯最大的地主了,還要加上運輸大亨的頭銜。控制一條國與國之間的貿易途徑能獲得多少利潤,不用任何人提醒也能算得清。

“回萬歲爺,正是切爾卡斯基本人!目前還住在南會同館中未曾離開,學生馬上派人將他秘密請進宮解惑!”

一聽到這個名字,王大頭就知道自己疏忽了。想知道俄羅斯貴族的底細,顧問處的探子再努力也沒有另一位俄羅斯貴族說的明白。

“不,這件事不能由朕出面,最好也不由大明官員出面,那樣會引起警覺,得到的答復也就沒什么可信度了。你仔細想想,有沒有比較合適的人選與切爾卡斯基比較熟?”

但洪濤抬手止住了王大頭的動作,做為一個滿嘴瞎話的人,最明白該怎么套別人的實話。

這種事很難印證,如果讓對方起疑,只需在十句實話里夾雜一兩句瞎話,誰也查不出來。但后果可能會非常嚴重,比如會讓自己的判斷失誤,那樣的話還不如不問。

“……熊侍郎與之交往頗多,兩人都嗜酒,每次相遇肯定會到棋盤街的酒肆中小酌一番,每次都是不醉不歸。學生可不可以借由熊侍郎的口,在觥籌交錯之中獲取答案?”

皇帝的這個要求著實讓王大頭為難了,顧問處有監聽外國使節的特權,卻只能被動聽,無法控制其說什么話題。若想聽到指定答案必須得有人在很寬松的狀態下提及,而這個不經意間提出問題的人是關鍵。

好在顧問處監聽外國使節不是一天兩天了,凡是與之有交往的人都有記錄。思來想去,終于有了合適的人選。不過熊三拔是大明官員,想監聽必須由皇帝親口授權。

“……去吧,就說是總參謀部得到確切消息,戈利岑家族極有可能在修建北方軌道的工程上向沙皇提出反對意見,必須搞清楚其來龍去脈才好有的放矢。”

對于這個人選洪濤不是很滿意,熊三拔畢竟是朝廷官員,讓其參與這種不太光彩的行動有損朝廷聲譽。可一時半會又找不到別的人選,只能勉強同意。但還得編個故事,好歹把皇帝摘出去,這次的黑鍋讓總參謀部去背。

王大頭的辦事效率還是一貫的高,第二天剛起床,王承恩就神神秘秘的提醒說人已經在殿外候著了。其實還能來得更早,只是覺得此種情報不屬于特急,特意等了一夜,沒來打攪皇帝安睡。

“唉……看來收買是不太可能了,天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啊!”把十多張紙的監聽報告草草看了一遍,洪濤不由得發出了長嘆。

當聽說熊三拔擔心有人在沙皇耳邊進讒言,對修建北方軌道加以阻攔時,已經基本喝到位的切爾卡斯基也不得不道出了實情。非空穴來風,莫斯科的西派貴族確實在這個問題上有不同意見。

而西派貴族的代表人物里戈利岑家族是重量級的,只是由于一直沒沖在前面才不被大明帝國禮部和顧問處重視,但在俄羅斯高層是人盡皆知的。

之后切爾卡斯基就順著話頭講了下去,把戈利岑家族和西派中的幾家代表人物都介紹了一番。然后拜托熊三拔有機會見到皇帝不妨從側面提一提,看看能不能通過外交手段給沙皇增加些壓力,盡量促成這條軌道的修建工程。

“萬歲爺,顧問處在莫斯科培養了幾名專門做臟活的哥薩克,如果敬酒不吃,不妨讓其暴斃。”

聽到皇帝的哀嘆,王大頭立刻明白戈利岑家族有點棘手。此時就該顧問處展身手了,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只要皇帝需要刀山火海也得去!

“不,有很多事不是能靠殺幾個人就可以解決的。這件事到此為止,所有材料歸檔封存。順便給宇航員和譚不明帶句話看,讓他們拿著有關俄羅斯的軍事資料進宮。”

對于王大頭的忠心洪濤表示了認可,也相信顧問處有能力在異國他鄉刺殺當地任何人,包括國王,但這并不能解決問題。

俄羅斯的東西兩派,就像以前大明朝廷里的浙黨和東林黨,是兩個政治和利益派別之間的全面對抗,不會因為少了某個領軍人物就改變主張。也沒有絕對的領軍人物,張三死了馬上就會有李四頂上,說不定還更頑固了。

那能不能靠外交手段施壓,讓沙皇不敢輕易反悔呢?答案也是比較渺茫的。沙皇有點像當初的萬歷皇帝,受自身實力制約無法做到一言九鼎,只能在兩派之間來回跳,尋求相對的平衡。

另外在沙皇的心目中也不一定就完全希望向東靠,畢竟莫斯科距離歐洲更近,如果完全倒向東邊,莫斯科就有可能成為沖突的第一線,太不劃算。

如果不能站在上帝視角看待問題,此時的大明帝國就是岌岌可危的存在。即將面臨來自歐洲各國的聯軍討伐,即便再強也是好漢難敵四手,失敗的可能性比較大。

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墻之下,只要歐洲各國能開出合適的條件,沙皇大概率會倒向更有利的一方。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沒有情誼,只有利益。

在此種局面下再指望通過外交手段施壓就顯得有點底氣不足了,不光不會收獲盟友,還會把沙皇更快的推向歐洲一邊。

此時所有算計都已經蒼白無力了,唯有用實力說話才有號召力。本來洪濤是不想與歐洲大打出手的,就算能贏也會影響國內發展,更愿意通過彰顯實力的方式讓歐洲君主們知難而退。

可惜這一招看起來好像不太奏效,有時候人會陷入某種思維怪圈,無論眼前的證據有多確鑿仍舊視而不見,非常頑固的堅持己見。

如今就是這樣,歐洲各國君主包括他們的大臣和將軍,幾乎沒有一個人認真了解過亞洲和大明帝國,卻迷之自信的認為只要組成聯軍必可摧枯拉朽,像當年西班牙人在新大陸擊敗印加帝國那樣輕而易舉。

既然戰爭眼看著要無法避免,那索性就不去刻意回避了,還不能被動應戰,必須掌握戰場主動,至少也得進行主動防御,不能讓對方牽著鼻子走。什么時候打、在什么地方打,歐洲各國說了不算,要聽大明帝國的!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