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1270 分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不明不清 >>不明不清最新章節列表 >> 1270 分歧

1270 分歧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08日  作者:第十個名字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第十個名字 | 不明不清 
“我個人認為與大明帝國全面對抗是個不太聰明的提議,你們怎么看?”

回到北會同館駐地,一行人很默契的沒有散去,齊刷刷坐到了正堂里,待隨從把茶水和點心放下離開,奧蘭治親王率先開了口。

與昨天模棱兩可含含糊糊的態度完全不同,直接闡明了自己的態度,而且是對著阿姆斯特丹市長說的,意思很明確。

“我的意見正相反,應該馬上調集各國軍隊發起遠征,如果錯過了這次的最佳機會才是愚蠢的。我今天仔細問過那些學生,從蒸汽機到發電機都還處于試驗階段,并沒有大規模使用。

如果我們能把這些東西或者研究人員搞到手,共和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不僅僅是擊敗西班牙獨立,而是成為歐洲的中心!”面對親王的逼問科內利斯半步沒退,反而更加堅定了之前的想法。

理由也很充分,好東西誰都想要,然而大明帝國不會白送,甚至都不賣。那就只能搶了,光荷蘭一家打不過,沒關系,可以聯合歐洲大部分國家一起來。

而眼下正是天賜良機,傳統的歐洲強國正憋著大打出手擊敗大明帝國保衛新大陸,順便獲取亞洲海域的貿易權。

荷蘭正好可以利用它們當援手,但不會告之真相。得手之后,他們分地盤要賠款搶占市場份額,荷蘭表面上可以大度些少要點,私下里得把這些實驗成果和學者都帶走,最好能把皇家學院一鍋端全弄到荷蘭去。

“這簡直就是瘋狂!請恕我直言,科內利斯先生,你可能還沒搞清楚狀況。荷蘭共和國要面對的不是新大陸土著和非洲黑人部落,而是一個龐大的帝國,比整個歐洲還大!

大明海軍擁有至少上百艘主力戰艦和差不多兩倍的武裝貨船,他們的指揮官與水手全年都在訓練和作戰,據我所知二十多年從未停歇,經驗非常豐富。

發生在恩鳥港和巨龜群島的海戰就是最好的說明,面對數倍敵人,大明海軍幾乎沒有損失就獲得了大勝。海戰并不能完全靠數量,當戰艦和艦炮足夠優秀時質量才是第一位。

在很多年前,大明海軍的艦炮就換裝成新型號了,具體是什么樣子很難看到,可射擊效果并不是秘密。射程和射速超過歐洲艦炮幾倍,且威力巨大,再加上戰艦的航速優勢,我想不出該如何應對才能避免被擊沉。

對了,公司換裝的新式帆具就是我通過大明商人搞到的大明海軍戰艦用帆。僅僅是粗略的仿制品,很多地方都不一樣,仍舊有明顯效果。這是不爭的事實,請在做出決定之前把它們考慮進去!”

科恩總督任職期間多次來過京城,也多次被皇帝接見,不僅參觀過皇家學院,還有幸跟隨皇帝視察過松江造船廠。

那可是大明海軍最重要的一座軍用造船廠,雖說產量沒有峴港造船廠大,可但凡是新式戰艦都會在這里研發試制。

當了這么多年巴達維亞總督,接觸過的大明商人、百姓、官員數不勝數,見識過的事情也多如牛毛,在有些方面他要比一部分大明人更了解大明。

但今天展示會上帶他的觸動一點不比奧蘭治親王小,這些東西之前并沒展示過,甚至沒聽說過。

眼見科內利斯還在做夢,科恩實在忍不住了,哪怕對方是頂頭上司也得盡到提醒義務,否則受損的就不光是荷蘭東印度公司了,而是整個荷蘭共和國。

以景陽皇帝的一貫行事風格,沒撕破臉之前怎么討價還價都不為過,特別有耐心,也允許讓出一部分利潤。

但只要戰爭開打,翻臉比翻書還快,那真是怎么狠怎么來,無恥無情缺德帶冒煙。不把投入的費用全撈回來再加上至少幾倍的利息,絕對不會輕易停手。

根據這些年在巴達維亞搜集到的情報,大明帝國的戰爭能力和潛力都是巨大的,即便把歐洲所有國家都動員起來,也見不到超過五成的獲勝幾率。

為了不到五成的勝算,就把公司和共和國以及千萬人民的性命都押上,除了瘋子和賭徒沒人會這么干。

“科恩總督,你提供的情報很重要,公司也予以了高度重視。但不要忘了一件事,你是公司雇員,在職期間任何事都要以公司利益為重。

而我代表的是十七人評議會的態度,東印度公司不可能成為大明帝國的附庸,轉而與全歐洲君主為敵,這是底線!”

科內利斯卻沒有把這番提醒當成善意,而是聲色俱厲的重申了東印度公司高層的態度,算是明確告誡科恩總督不要違背公司職員的責任,也不要再試圖更改公司的決定。

“呼……既然是這樣,請允許我提出辭呈。很抱歉親王殿下、市長先生,我既沒有能力保護公司在巴達維亞和香料群島的利益,也無法帶給生活在亞洲的共和國人民任何安全感。

臨走之前,做為在東印度服務了19年、在亞洲生活了19年的老職員,我還要奉送諸位一句忠告:

現在的亞洲已經與20年前不一樣了,不再是幾艘帆船帶著幾百人就能肆意縱橫的冒險家樂土。大明皇帝近20年來一直都在為開戰做準備,而歐洲卻一直都在內戰。晚安!”

聽了科內利斯的警告,科恩還不死心,又把目光轉向了奧蘭治親王,只要能得到哪怕一點點支持,也會繼續斗爭下去,決不能讓這群坐在萬里之外辦公室看報告的家伙左右共和國的存亡。

可惜在那雙灰綠色的眼眸中除了漠然什么也沒看到,很明顯,這次親王向共和派妥協了。雖然奧蘭治家族掌控著軍權,可財權卻掌握在共和派貴族和商人手里,在某些問題上不能激烈對抗。

但這次科恩沒有選擇沉默,而是起身撫胸點頭,懷著沉痛的心情親手葬送了這份既有榮譽又很體面,且深深熱愛的事業。

而且從此以后不會再有任何類似的公司愿意雇傭自己,至少在歐洲是。關鍵時刻背離公司逃跑的名聲太致命了,可跟著公司一起毀滅更致命。

自己不是貴族,沒有家族會在戰敗之后支付贖金。一想起成為大明海軍俘虜,被放逐到某個礦山中服苦役到死,榮譽之類的話好像就是放屁。


上一章  |  不明不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