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有人不滿足,總有渾身的力氣沒地方發泄,好辦,邀上若干好友、同學、同僚去學院新蓋的操練館里試試身手吧。
那里有羽毛球、毽球、排球、籃球、射箭和射擊等諸多新式運動場地和器材。若是在春夏秋三季,還可以去外面的校場踢足球和打馬球。任何人到了皇家學院只能嫌自己會的少、身體差,沒人敢說枯燥無聊。
要是這些娛樂項目都不喜歡,沒關系,學院里有專門的組織帶著你去掙錢。報個名,填寫上自身的技藝,用不了幾天就會拿到通知,上面有清楚的地址和聯絡人,還有每日工錢和待遇。
照著地址找過去,基本都是適合你的工作。有多大能耐此時就會見分曉,平日里吹得再云山霧罩神龍見首不見尾,是騾子是馬拉出來一溜便知。答案也很簡單,看誰的工錢多唄。
社會上的店鋪、工廠、農莊、包括政府機構可不是學校,不會平白無故給工錢,而是要看你能提供什么價值。
家境不是太好的學生,利用假期掙上一筆外快補貼花銷,有用人需求的單位以比較低的工錢雇到一名臨時工應急,雙方都滿意。
今天該輪到拉丁語流利的學生發財了,學院要迎接聯省共和國奧蘭治親王殿下前來參觀,點名雇傭二十名拉丁語標準的學生負責迎賓和服務工作。
對于這類活動皇家學院已經輕車熟路了,但凡朝廷有比較重要的客人接待,參觀皇家學院都是默認項目。而教授們是不會趨炎附勢去大門口迎接的,但又不能冷冷清清無人問津,所以學生們就成了最好的臨時工。
上午八點,禮部的馬車準時出現在北門外。隨著車門打開,學院的樂團奏起了歡快的迎賓曲,胸前戴著紅色綬帶的迎賓員排隊上前,先送上鮮花再奉上同樣的綬帶,由校長親自與來賓交換禮物,歡迎儀式就算結束了。
前后不過十多分鐘,人員不過三四十位。是不是太潦草呢?皇帝來了也不過如此,誰敢說簡陋?難道你比皇帝的排場還大!
“都回去吧,接下來的導游和解說任務我們代勞了。記得開學之后請客啊,誰敢假裝忘了我會找你們的教授投訴,期末給個差評,再多上一年吧!”
對于還留在原地不肯走的學生,笛卡爾親自上前說明了情況。今天這錢掙的太輕松了,以至于教授們看著都眼紅,必須見者有份!
“殿下,請往這邊走……這座學院是皇帝陛下親自主持修建的,資金由皇室出,原本是專門培訓皇家工作人員和軍官的小學校,經過這些年不斷的擴建,如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全面的綜合大學。
每年從這里畢業的學生有一千多名,還有差不多三千多為政府、軍隊和工廠代培的專業生。他們大多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甚至官職,為了更好的工作不得不停薪留職學習兩到三年。
我認為這種模式非常好,學生們通常會把在教室里聽到的知識和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有時候提出來的問題會讓我們這些教師也受益匪淺。”
除了學校組織的學生和校長負責走過場,還有一些教授自發前來迎接親王。笛卡爾做為代表,在給雙方一一做了介紹之后開始導游解說。
“那邊的建筑是教堂嗎?”
奧蘭治親王經過一晚上的休息,精神比昨天更旺盛,幾乎與每位前來迎接的歐洲學者都聊幾句。情緒上也不受昨天談話的影響了,饒有興致的左顧右盼,每每見到看不懂的東西立刻提問。
“是的,目前還沒完工。按照圖紙的設計,最終會比施特拉爾松德圣瑪利亞教堂高整整20米。”
對于親王一進學院大門就關注到了教堂,笛卡爾毫不意外。那玩意并不在學院里面,而是在南門外,距離北門足足1.5公里。可它太高也太大了,只要不瞎想不看見都不成。
“是個偉大的工程……我聽說大明皇帝對宗教持反對態度,難道這是謠言?”
奧蘭治親王對教堂的高度表示了肯定,但更多還是關注建造背景。在一個不鼓勵基督教的國家里,出現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教堂,難免讓人感覺不真實。
“呃……實話實說,我們都讓皇帝陛下騙了。他根本就不是因為信仰建造的教堂,而是把它當做建筑系學生的實踐場所。
每一屆建筑系學生都可以對教堂的原始設計圖進行更改,經過全系評比和建設部官員核準,誰提交的方案最漂亮、最高、最合理,誰就將獲得第一名和大筆獎學金。
原本它的塔樓只有60多米高,經過十多年的修改才變成現在的樣子。但不要相信眼睛,現在看到的設計只是至今為止的建造圖紙,說不定明年還會變樣還會增高,最終會成為什么樣子沒有一個人知道,包括皇帝陛下。”
說起這座教堂,笛卡爾就恨得牙根癢癢。世界上就沒有這么操蛋的皇帝,拿撒謊當飯吃,而且是公開騙人,騙全國人。可結果卻讓大部分人不覺得受騙,還積極參與其中,熱情多年不減。
只有為數不多的人,比如他,才明白這是在玩弄人性。可知道了也是白知道,和誰說誰都不屑一顧,哪怕感覺有可能是被騙了,仍舊期望教堂能在有生之年完工。
尤其是在大明生活的基督徒,無論天主教還是新教,每年都在往教堂項目上捐款,異口同聲的希望學生們能設計出更高大、更雄偉、和天堂更接近的教堂。
像大學士席爾瓦夫婦、建設部熊侍郎、欽天監官員兼大明主教湯若望、陸軍都指揮使羅德里格.艾斯卡蘭特、海運都司都指揮使迭戈.安杰羅等人,先后向教堂項目捐贈了幾萬枚帝國銀幣。
據日月銀行總理奧雅妮透露,皇帝在教堂項目上一個銅板也沒出,僅僅批準了皇家學院南門外的一片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