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舉占據蘇伊士港,再匯同反對奧斯曼帝國的貝都因部落,將西奈半島一側最重要的貿易港圖爾拿下,就可以向奧斯曼蘇丹要求高度自治了。
從邏輯上推,穆拉德四世肯定不會答應皮雅利等人開出的條件。這簡直就是訛詐,如果不予嚴懲,今后各地的貝伊或者部族首領豈不都會有樣學樣要求自治。
但他要面臨兩難的選擇,要不繼續圍攻巴格達城,不理睬埃及發生的騷亂;要不暫緩圍攻巴格達,先抽調部分兵力去埃及平叛。
可不管如何選擇,都要付出很大代價。不理睬,埃及的騷亂就有可能擴大,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理睬了,波斯軍隊就能獲得更多時間調動,讓圍攻巴格達變得艱難,甚至失敗,而這就是總參謀部想要的結果。
假如穆拉德四世不上當,就是不理睬埃及的騷亂,加緊圍攻巴格達,待到獲勝之后再揮兵南下解決皮雅利之流,該怎么辦呢?
如果事態真向這方面發展了,總參謀部也有備用手段。蘇伊士和圖爾都是埃及通過紅海與阿拉伯海、波斯灣連通的重要港口。
要是這里被卡死,埃及就等于被掐住了咽喉,雖不致死,喘氣也很不痛快,長期下去可能會出現渾身無力甚至暈厥的癥狀。
相對于埃及,巴格達和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對奧斯曼帝國來講就不那么重要了。通過亞歷山大港,埃及與威尼斯人有大量海貿往來,也是在地中海東部保持軍事存在的重要陣地,真不能有失。
到時候皮雅利等族群會以自治地區的身份,與大明帝國簽訂諸多商貿協定,并同意將蘇伊士港的部分土地租給帝國海軍當做基地。
只要協議一簽,大明帝國海軍就可以正大光明的進入紅海,且有了不錯的停靠港。奧斯曼帝國再說什么都晚了,白紙黑字寫著租期呢。
反悔?那就太好了,帝國海軍正愁找不到借口把奧斯曼人的海上勢力從阿拉伯海、紅海、波斯灣徹底清除掉呢,這下不就來機會了。
不管皮雅利和奧斯曼是什么關系,他有蘇伊士和圖爾港的實際控制權,并且簽了約收了錢,這塊地在租期之內就必須允許大明帝國按照約定使用,誰不同意就試試拳頭夠不夠硬。
返還租金再賠償損失?倒不是不可以,但金額有點大,粗略算起來差不多是租金上百倍。為啥這么多?當然有道理了。
首先是租金,白紙黑字寫著呢,誰也做不了假,該多少就是多少,咱都是文明人,不干敲詐勒索的爛事。
其次是投入,從決定簽約那一刻起,帝國海軍,連同相關產業就都為在蘇伊士港建設基地做著準備。比如加緊購買建筑材料、雇傭工人;再比如增建或者擴建相關的工廠、礦山。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可比租金多多了。
最后是罰金,違約是要有高額違約金的,這一點肯定會寫在租約上。為啥這么高,廢話,不高能起到懲罰的效果嗎?
如果不罰的違約者肉疼,以后大明帝國在亞洲乃至全世界還怎么混啊。說簽約就簽約,說違約就違約,折騰傻小子玩呢!
其實都不用百倍,十倍穆拉德四世也掏不起。租金數量還不是想寫多少寫多少,具體給沒給,除了皮雅利他們幾個貝伊誰又能知道呢。
說到底就是賴著不走,想講理的有租約在先,隨你怎么講理也在大明帝國這邊。
不想講理玩硬的也可以,科倫坡海軍基地就是大明帝國海軍進入阿拉伯海的橋頭堡,紅海、波斯灣說封鎖就封鎖,任何與奧斯曼帝國有關的船只都別想通行。
從此之后,奧斯曼帝國在亞洲這邊就沒有出海口了,有也得廢掉,片板不許下海。明明守著歐亞非十字路口,卻只能當死胡同用,再也別想當二道販子掙錢了。
但大明帝國的貨物卻可以從海上源源不斷涌入西亞地區,通過蘇伊士港的絕佳地理位置進入地中海。只要威尼斯奸商們不反對,雙方甚至可以直接交易,完全拋開中間商賺差價!
這個結果是穆拉德四世完全接受不了的,所以他必須先把巴格達城放一放,優先解決埃及發生的問題。
按照總參謀部和海軍的意見,不管穆拉德四世來不來,蘇伊士港也得拿下,并要為此準備兩個海軍陸戰衛,打算談不攏就開戰了。
但這個計劃最終被皇帝否了,洪濤也知道蘇伊士港的地理位置絕佳,卻不愿意為了它馬上與奧斯曼帝國撕破臉,還要大打出手。
說好的藏在背后讓波斯人當炮灰,怎么能玩著玩著變成了赤膊上陣呢。該有的武力威懾必須有,可最終目的并不是戰爭,而是和平。
圖爾港可以還給奧斯曼人,蘇伊士港也別自治了,干脆弄個租界吧。大明帝國不駐軍不建軍事基地,只當做商業港口使用,應該有的談。
這樣一來,大明帝國的商業觸角就名正言順的敲開了西亞市場大門,跟著海船前來的不光有貨物和水手,還有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時時刻刻起作用的東西,它叫做經濟影響力。
這玩意的能量其實比戰爭還大,只是比較隱晦,屬于無色無味卻很致命的慢性毒藥。誰吃了它,短時間內什么反應都不會有,然后就是渾身舒服。
可過不了多久就會發現上癮了,一天不吃渾身無力、茶飯不思、夜不能寐。到那時再醒悟就晚了,毒性已然侵蝕了肌體,損傷了臟器,強行戒掉很可能猝死,而不戒掉也是死,無藥可醫。
洪濤就喜歡玩這種慫顛顛蔫壞的把戲,最討厭動刀動槍的戰爭。兵不血刃的靠腦子活生生弄殘、弄死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會讓人有種征服感和優越感。拿著槍把人打死太低級了,是個人就能干,沒有一點技術含量。
就算打,也不能選在這個時候,必須拖上一年,等夏威夷的海軍基地到了尾聲,有了自保和自持能力。
否則海軍就得多線作戰,一邊派遣大量運力由戰艦護航往夏威夷跑,一邊抽調戰力云集阿拉伯海,同時還不能忽視好望角的防御。不是說做不到,而是太緊張,沒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