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之后第一個問題就讓他心里發涼,倒不是怕無法確定謝弗勒斯公爵夫人的情夫是誰惹皇帝不高興,而是實在想不通這位皇帝到底是從什么渠道知道的這些消息。
就算大明帝國這十來年間向歐洲派遣了多達幾百名使節,但能進入各國宮廷的幾乎沒有。這類消息除了貴族圈子之外,也很少在民間流傳,難道大明帝國已經把消息來源深入到了歐洲各國的宮廷之中?
每次腦海里浮現出這個念頭都有些后怕,要知道大明帝國派往歐洲的人員九成九都是由東印度公司商船接送,萬一事情敗露,這份罪名恐怕誰也無法擺脫。
“別緊張,朕只是隨意問問……這么說維利爾斯先生已經返回歐洲了?”洪濤并不清楚科恩總督心里在想什么,但能理解他目前的處境。
做為巴達維亞總督,與大明的關系越順暢位置就越穩固。可凡事都有兩面性,當荷蘭東印度公司幾乎壟斷了九成亞洲香料貨源,大明帝國又親自出手擊敗了英西聯合艦隊之后,他連同公司的地位就有點尷尬了。
古人云,出頭的椽子先爛。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壟斷地位越強,受到來自歐洲各國的壓力就越大。
任何一位歐洲國王包括首相,都不會對如此巨大的貿易量坐視不理。可他們又無法順利進入亞洲市場,滿腔怒火和不甘只能向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發泄。
理由也很豐滿,憑什么大明帝國只允許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印度洋西東的港口自由貿易,卻不讓其它歐洲國家的商船渡過印度洋抵達東印度群島,更不允許進入大明海域。
答案是明擺著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肯定與大明帝國達成了某種見不得人的約定,其中很可能有出賣歐洲各國利益的條款。
說白了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與大明帝國狼狽為奸壟斷香料市場,為了獲取更多利潤不惜損害他國權益!
是不是這么回事沒人會在意,只需把這頂大黑帽子給荷蘭東印度公司扣上就夠了。如果荷蘭人給不出合理的解釋,那以后東印度公司的商船在歐洲就會成為萬人恨,甚至有可能被各國禁止入港交易。
既然我們去不了亞洲賺錢,那就誰都別想去。同時也能以此來打擊大明帝國的貿易政策,迫使其向歐洲各國開放印度洋和南洋。
那大明帝國該不該在此時插手歐洲各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紛爭呢?洪濤認為不用,先看看事態發展再說。眼下荷蘭人不是沒來找自己抱怨什么嘛,那就意味著他們還能扛得住。
等什么時候荷蘭人扛不住了,大明帝國也不會出手相助,而是連他們一起趕出亞洲海域,這就是自己努力了多年想達到的第一個大目標。
將來歐洲與亞洲的貿易往來將分為南北兩條路線,一條走陸路,以西域為起點,途徑中亞抵達波斯。
在這里又分成了南北中三條線,北線通過里海東岸去往俄羅斯和北歐各國;中線通過奧斯曼進入神圣羅馬帝國;南線的主要對象是威尼斯共和國。
另一條走海路,以南洋、錫蘭和阿拉伯半島為起點,用船將貨物送到恩鳥港。來自歐洲的商船既可以在恩鳥港進行交易,也可以進入亞洲海域自行尋找貨源,但成功率不高。
具備交易價值的貨物都已經用大海船送到恩鳥港了,交易稅率也比較低,算起來要比自己駕船去亞洲腹地尋找貨源更經濟。因為那是亞洲港口都要根據大明帝國的命令提高稅率,比恩鳥港高很多。
這么做的意圖很明顯,就是統籌計劃,防止惡性競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貨物利潤,不讓歐洲人從中左右逢源占便宜。
現在之所以不這么做,只因為還沒把亞洲各國擺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波斯和奧斯曼。等把它們倆捋順了,亞洲就將只有一個人的聲音存在,大明景陽皇帝。
雖然亞洲依然有幾十上百個國家存在,卻要像一個國家似的相處。后世有歐共體和歐盟,洪濤要搞個亞共體和亞盟,把亞洲各國形成一個整體。地球球長很難實現,但一個洲的洲長還是有點可能性的,不試試咋知道成不成呢。
“是的,維利爾斯先生抵達巴達維亞之后只待了四天時間,就乘坐公司的商船返回了英格蘭。
臨行前還讓我轉告陛下,當初在船上的提議很有意義,他回到英國之后將會盡力說服查理一世,并在最短時間內派遣合適的人選將答復當面告知陛下。”
聽到維利爾斯的名字,科恩的心里稍微舒服了點。雖然英西聯合艦隊慘敗,兩位艦隊司令雙雙遇難,算是結下了不淺的仇恨。
但在處理俘虜的問題上大明皇帝總算是寬宏大量并慷慨了一回,讓荷蘭東印度公司在歐洲各國面前掙了不少名譽,否則處境會更艱難。
“哦……是這樣……科恩先生,請幫朕給謝弗勒斯公爵夫人帶個話,如果不是很累,又對皇宮感興趣的話,皇后將邀請她于明早到御花園里見面。
至于說其他人,你懂的,按照大明律,除了朕之外男人是不能進入后宮的。作為彌補,朕會讓工部尚書親自陪同,帶著客人們乘坐軌道馬車去通州參觀時間工坊。”
對于白金漢公爵的留言洪濤不置可否,略微遲疑片刻,好像沒什么可問的了。本著地主之誼做出了一番安排,也不管科恩同意不同意,起身走向了后殿。
“……維利爾斯……謝弗勒斯公爵夫人……如果真是這樣,那西班牙人恐怕就要倒霉了!”跟著兩名小太監走出了養心殿,科恩回頭看看那座并不算高大巍峨的庭院,嘴角露出一絲笑意。
大明皇帝在琢磨什么,他認為有可能猜到了。這位謝弗勒斯公爵夫人說不定就是白金漢公爵派來的使者,名義上代表法王路易十三,實則是在替英格蘭情夫辦事。
為什么有查理一世信任的斯特拉福德伯爵在,還要暗中安排個謝弗勒斯公爵夫人呢?這就是宮廷政治的奧妙了。
在查理一世身邊不止白金漢公爵一位寵臣,能影響國王判斷的還有好幾位,比如斯特拉福德伯爵、漢密爾頓公爵,再比如坎特伯雷大主教。
他們雖然都是國王信任的大臣,可互相之間的利益并不一致,有時候甚至會對立。為了能讓國王采納自己的建議,互相之間拆臺使絆子的戲碼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