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第748章 針對性準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盛唐挽歌 >>盛唐挽歌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8章 針對性準備

第748章 針對性準備


更新時間:2025年03月25日  作者:攜劍遠行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攜劍遠行 | 盛唐挽歌 


回到開封城外的上源驛,李史魚仍然心緒不平。本來還要跟方清談談條件,結果被李惟誠這么一攪和,什么都談不下去了。

驛站安排的屋舍內,桌案上的油燈散發著昏黃的光芒。李史魚摸著下巴上的白胡須,雙目直視李惟誠。

直到他看到對方臉上并無愧疚之色,這才長嘆一聲道:“你難道不知道你是庶子嗎?大帥即便是讓位,也不可能由你掌控軍權呀?你為何要滿口答應下來?”

“這些事情都無所謂,反正李某已經打算將來在汴州任職,不會染指軍權。至于父親要把軍權交給誰,李某并不關心,更不會干涉。”

李惟誠面色坦然說道,似乎早就下定了決心。

二人面對面坐著,臉上的表情都比較嚴肅。

聽到李惟誠的話,李史魚這才松了口氣。只要不是子嗣奪權,家族內斗就好,他現在倒是可以聽聽李惟誠有什么話想說。

“愿聞其詳。”

李史魚正色說道。

“李長史并未在汴州居住,所以不知道這里的情況。汴州無比富庶,汴州朝廷更是管轄數十個州,并且不久前還攻克了襄陽,改朝換代已經是鐵板釘釘。

即便一個州養一千精兵,方清也能輕輕松松拉起一支數萬人的百戰精銳,財力一點也不吃緊。

待擊敗吐蕃人以后,方清便要登基稱帝了。這個時候,如果某個人手中有兵權,還出鎮地方,又不是方清的親信。

那豈不是要被第一批清算?何苦等到那一天呢?”

李惟誠反問道。

聽完這番話,李史魚沉默了,他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政治小白。事實上,現在汴州朝廷改朝換代的趨勢已經是誰都看得到,只是不知道什么時間舉事。

新朝代開篇,與舊朝代茍延殘喘,那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人們的選擇也是截然不同。

如果是在舊朝代茍延殘喘,那么作為一方割據勢力,表面臣服于中央,私底下則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進可以拓展地盤,退可以偏安一隅。父位傳子,如同國中之國。

但是新朝開局,則必定會收拾地方武裝,重新建立州縣二級統治。

這樣一來,地方軍閥就沒有閃轉騰挪的空間了。要么反抗中央舉兵造反,要么黯然離場。

等到那個時候,李寶臣一家必定會被當做反面典型,最后成為新朝權貴們爭搶的戰功!

反倒是不如現在就“功成身退”,借著吐蕃入侵的機會,順勢從高位退下來。以后就算摔倒,也不至于摔死。

一個軍閥失去了軍隊控制權,很多時候并不完全是壞事。

一方面雖然失去影響朝局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卻也不會被人當做靶子射箭了呀!

“你是說,與其將來被清算,不如現在姿態低一點,讓朝廷安排退路。

是這個意思吧?”

李史魚沉聲問道。

李惟岳點點頭,他心里很清楚,李史魚有智慧有才能,根本不需要說那么多,對方一定明白的。

“你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李某感覺有負大帥所托。”

李史魚嘆息一聲,不再爭辯。

形勢比人強,況且吐蕃軍前鋒,已經到了渭州。雖然寶臣大帥在渭州以西的鳥鼠山大敗吐蕃軍,但是吐蕃人兵力雄厚,即便是敗了一陣,也未傷根基。

下一步,吐蕃人極有可能繞過渭源,直撲涇川,從涇川進入關中,等同于繞過了鳳翔府的防區!

其間李寶臣所面臨的風險極大,而且不可控。畢竟,那已經是李抱玉的地頭了,寶臣大帥鞭長莫及。如果李抱玉面對吐蕃人直接送了,甚至投降對方,那樂子就大了。

而李寶臣投靠汴州,便有方清和汴州朝廷為他托底。他們還是有實力跟吐蕃人掰掰手腕的。

將來再慘,李寶臣也可以來汴州做個富家翁。總好過死在吐蕃人的刀鋒之下吧。

“明日便啟程回關中吧。不過還是要先走一趟開封府衙,拿到方清的親筆信再說。”

沉思片刻,李史魚對李惟誠說道,二人暫時達成了統一的意見。

至于李寶臣會如何決定,李史魚不知道,他已經是盡了最大努力。

不管怎么說,肉還是爛在鍋里了不是么?好歹寶臣大帥麾下兵馬,還是在兒子手里,總好過被外人奪了兵權。

李史魚不由得感慨方清政治手腕之老辣。這一招就如同是推恩令一般,即便是李寶臣沒興趣,他的兒子卻未必沒有。

后續發展,很可能就是李寶臣不知道哪個兒子適合繼承軍權,所以不得不分權,各管一攤。

將來,方清便可以軟硬兼施,兵不血刃的收回兵權,而且還不用撕破臉。

無論是李惟誠還是李惟岳,又或者是李惟簡什么的,誰也沒有學到李寶臣打仗的本事。面對方清和汴州朝廷這個龐然大物,他們又有多大的選擇權呢?

真是令人唏噓。

李史魚也麻了,他是李寶臣的幕僚,不是李寶臣他爹。事已至此,那就這樣吧。

二人又商議了一些細節,便各自歇息去了。

李惟誠與李史魚他們當然睡得著覺,因為這件事即便是再差,也不過是在汴州當個富家翁,身家性命是不需要擔心的。

但是剛剛跟他們談判完的方重勇,卻是壓根都睡不著覺。

在方重勇看來,寶臣大帥的事情,不過細枝末節而已,只要對方不投靠吐蕃人,那就翻不出什么浪來。完全可以懷柔處置。

方重勇所憂慮的事情,只有吐蕃而已。

吐蕃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的政治生態,一到秋冬季節,必定會下高原過冬。

在凍死和戰死之間二選一,絕大多數吐蕃人選擇后者。吐蕃軍悍不畏死,不是因為高官厚祿的軍功在吸引,而是他們只想死得好看點罷了。

因此,吐蕃軍與敵人正面交戰時,士氣非常高,也很能打。這是由客觀環境決定的,那邊人均壽命也就三十多歲,高原缺氧會持續傷害心肺功能,即便不打仗,他們也一樣死得早。

所以,與其說是戰死,不如說是一種解脫。

深夜,汴梁城內最大的軍械作坊,依舊是燈火通明。一車又一車的箭矢、弓弩、盾牌在裝箱,準備發運。

它們將會由騾子、駑馬等牲畜托運到關中華陰,此前車光倩已經帶兵在此建立了前進基地。

這一手,一方面是為了威逼李抱玉就范,不要再有什么不切實際的想法。另外一方面也是防備吐蕃人猝然入關中,導致局面崩壞。

吐蕃人若是入關中,就要打長安保衛戰了。

“官家,工坊正在日夜不停的制作軍械和盔甲,請官家放心,一定不會耽誤朝廷打吐蕃人。”

看到方重勇深夜來軍工作坊巡視,馬待封上前叉手行禮道。他的雙目赤紅,眼眶深陷,顯然是近期睡眠不足。

眼前的貨架上,擺著一根接一根的狼牙棒,光種類就有四五種之多。有鍛打的鐵棒,有鐵皮包木的木棒,還有各種錘子。

更遠的地方,鍛打的敲擊聲不斷傳入耳中,在夜晚顯得有些突兀。工匠們正在流水線作業,一個人負責一道工序,忙個不停。

看著這一切,方重勇心中稍安。經濟實力就是戰斗的底氣,前些年勵精圖治,果然現在關鍵時刻就用上了!

他拿起貨架上的一根鐵棍,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很沉!手感很好!

管他是誰,即便是身披重甲,面對這種鈍擊武器,也沒有多少防御力。即便沒有外傷,恐怖的動能會讓吐蕃士兵內出血。結結實實挨一棍子,身體立刻就會一頓,短時間內喪失戰斗力。

這次出兵打吐蕃人,汴州軍主力全軍置換鈍兵器,不再攜帶橫刀與普通弓箭。那些東西對吐蕃重步兵沒用,跟撓癢癢差不多,根本不能破甲。

向來無往不利的馬槊也不好使,反倒是狼牙棒,錘子,斧頭等兵器在對陣吐蕃人時有大用。這些兵器汴州軍械庫內奇缺,庫存根本不夠用。

而且這些東西都是耗材,很可能一場戰斗下來就不能用了,庫存要多多準備。

現在都是臨時趕制,日夜不停。

如果是一般的割據勢力,面對這種情況肯定已經麻爪子了,但是汴州這里擁有強大的物流渠道,可以把沿著運河各州的原材料,通過運河匯聚于此。

然后在汴梁城內的工坊里進行總裝!

方重勇想起前世后周的一些細節。郭榮麾下精兵之所以可以戰無不勝,短短數年便有橫掃天下之勢,就是因為后周朝廷在重修汴梁城的時候,也順便擴建了軍工作坊。

僅鎧甲的產量,就完爆南唐等勢力。

換言之,人家得天下也不光是靠著百戰老兵,同樣也是重視軍備建設的。

方重勇坐鎮汴州這些年,也是非常重視鎧甲的保有量。每年逐步裁汰使用多年的舊甲,換上制式新甲。

鎧甲數量雖然只是穩步提升,但質量卻已經比周邊那些藩鎮有明顯優勢。這次對陣吐蕃人,也是對汴州朝廷前些年軍備建設的“大考”。

平日里到底是兢兢業業,還是摸魚混日子,很快便會有結果了。

想到這里,方重勇深吸一口氣,定了定神。

他拍了拍馬待封的肩膀說道:“工坊的狀況很好,本官很滿意。本官在前線殺敵,有你的一份功勞,本官不會忘記的。”

“敢不為官家效死!”

馬待封一臉激動說道,似乎已經看到腳下的康莊大道,壓根走不完!

“吐蕃啊!吐蕃!”

方重勇看向天上掛著的那一輪明月,忍不住長嘆一聲,心中感慨萬千。

吐蕃與大唐,可以說是一對相生相殺,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大唐崛起的時候吐蕃也在崛起,當大唐衰落時,吐蕃攻入長安又退走后,同樣也陷入不可逆的長期衰落。

國內政局混亂,甚至死得比大唐更早。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的話,吐蕃對后世的最大影響,不是創造出多么輝煌的帝國,而是徹底改變了青藏高原的生態,使其永久喪失了爭奪霸權的機會。

連帶著,讓關中平原也徹底歇菜。

簡而言之,就是自吐蕃后,青藏高原便成了一塊“絕地”。這件事的影響力,要以千年來計算,只是此刻忙忙碌碌的蕓蕓眾生,壓根就沒有什么感覺,更不可能料到將來如何

“官家,是下官有什么做得不好么?”

馬待封看到方重勇半天都沒說話,還以為他對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滿。

“沒有,現在軍工作坊運轉順暢,你功不可沒,并無不妥。

本官只是感慨吐蕃人頑強,總是殺不死。”

方重勇輕輕擺手,丟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話,轉身便離開了。

他還要去制衣工坊看看,等天亮了,還要去火藥工坊考察。越是到了戰前,越是不能放松。

雖然這樣很累,但是主將把握住了每一個細節,便可以在戰場上提高勝率,對自身情況有一個充分了解。

勝利,從來都沒有“自然而然”這樣的事情。多準備就勝算高,勝算高就可以賭一把,不外如是。

吐蕃內部的一些事情,當年達扎路恭跟方重勇說過不少。吐蕃人的精華是重步兵。這些人都是東岱里面的小貴族,也是將領們的基本盤。

這些人打仗的時候負責破陣,銳不可當。突破敵陣后,那些輕裝的步兵才會一擁而上。

只要能打掉這些“箭頭”,那么吐蕃軍的實力便會大減!如何低成本打重甲兵,很可能是此戰的勝負手!

而且吐蕃軍制,是仿照的大唐初年的府兵制,不過還是稍有不同。

吐蕃小貴族們自備盔甲,世代相傳,戰后參與戰利品分配,更像是宇文泰當年組建的府兵,是軍中骨干,更是后備將領的人才庫。

方重勇一點也不敢輕敵,更不會把吐蕃人當回紇、突厥這些組織力較差,一擊即潰的二流隊伍相提并論。

此刻他還不知道的是,遠在蘭州的恩蘭達扎路恭,已經親率吐蕃軍主力,朝著關中方向進發了,正是涇川一線。


上一章  |  盛唐挽歌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