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830章 對曹操的最后一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830章 對曹操的最后一戰

第830章 對曹操的最后一戰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陛下!劉備的兵馬已經到了城下,包圍了長安各門!看旗號是張飛和趙云的騎兵!怕不是有數萬之眾!”

五月初十這天一早,長安城的皇宮內,曹操就被一條噩耗驚醒。

“什么?不是昨天才急報說敵軍剛渡河么?左馮翊各縣縱深百余里,難道一點都沒阻擋住敵軍?”

曹操幾乎驚得直接從御榻上滾下來,血壓和情緒的沖擊,導致頭風的后遺癥似乎又加重了。本就偏癱不聽使喚的左手,哆嗦得連身體都支撐不住。

曹操的頭風后遺癥,已經有幾個年頭了,當初劉備剛北伐的時候,他就多次因為噩耗頭疼,還爆了一些手足末梢的小血管,所以一邊手腳本就不是很聽使喚。

這兩年因為焦慮、壓力,病情愈發加重,漸漸地連走路都不太穩了。

如今距離原本歷史上曹操病死的時候,還有四五年之久。但人的精神狀態和壓力,顯然是會嚴重影響健康狀況的。曹操這幾年的狀態,跟袁紹在官渡之戰后的狀態也差不多了。

所以提前四年進入風燭殘年之狀,也不足為怪。畢竟他的實際年齡,也已經六十二歲了。

好在,他很快就不用擔心自己的健康問題了,因為一切都要結束了。

左右的近侍,以及來報急的部將,全都大氣也不敢出,也不解釋曹操的疑問,唯恐曹操盛怒,就靜靜地等著他指示。

曹操悲涼地掃視過眾人,痛苦地閉上眼睛:“罷了,張飛趙云,來了就是來了,都這時候了,還追究他們是怎么來的、為何能來得這么快,又有什么意義?

時至今日,一切責任都在朕一身,爾等也不必懼怕,做好自己份內的事即可。來人,扶朕親自去城樓上看看!”

曹操不再追究原因和過程,左右眾人才徹底松了口氣,立刻扶曹操上輦,立刻送到長安城的北門樓觀望戰況。

長安城位于渭水之南,所以北城門是瀕臨渭水的,相去并不遠。

那里是最難進攻的,非常安全,同時又不妨礙隔河觀察敵情。

曹操到了城頭,就看到渭河對岸已經出現了一連片草草扎下的簡易營壘。營中立著的正是趙字旗號,還有些旗幟上寫著衛將軍的官職,顯然是趙云了。

趙云并沒有直接逼近到渭水南岸、堵門下寨。

但誰都不會懷疑,以趙云的能力,以及他麾下騎兵的機動性,只留出那么點缺口,也絕對不可能有曹軍的援兵能從這條狹縫里回援、鉆進長安城。

只要有曹軍的“勤王之師”從北側靠近長安,哪怕是沿著渭水河面急行軍,也絕對會被趙云攔截、然后殲滅的。

至于城南的情況,那里沒有渭水阻隔,只有護城河,又有張飛的封鎖,肯定更沒戲了。

看清這一幕的那一刻,曹操就知道,自己已經被隔絕了。

這座長安城,便是他的葬身之地,這一天終究還是來了。

雖然他還可以死守城池,多拖延一些日子,或者至少是打一場尊嚴之戰,但都無法改變最終的結果。

“先讓各門的兵馬死守避戰吧,敵軍都是騎兵,一時也不可能攻城,讓士卒多備滾木礌石上墻,再征集民夫助守。如此大戰,朕估計劉備很快會親自來的。”

曹操看完之后,反而平靜下來了,語氣毫無波瀾地作了一些指示,

“如今朕最擔心的,是其余各城的兵馬,會不會被劉備勾引來長安勤王。如果各地守軍還能固守待援,一來也不至于白白送死,二來也可以威脅劉備糧道。

至不濟,也能擇機西逃,去陳倉和子桓會師,大不了將來有機會多點人遠遁西域,也好過在救長安城的途中,白白被敵軍殲滅。”

曹操陣營刨除掉此前被曹彰帶去西征的騎兵部隊,留在關中和隴西的,一共也就八萬戰兵了。前兩天的登陸戰又折損了一部分,如今最多剩七萬,長安城里有三萬多人,占到總數的一半。

其余分布在左馮翊、右扶風、隴西,還有潼關。

這些人數,并沒有算那些無法機動作戰、只能就地守城的新征鄉勇。

陳倉和隴西的曹軍,哪怕知道長安被圍了,也是不可能來救援的,這是曹操提前就私下關照過曹丕的。所以有可能被敵軍調動回援的,主要是左馮翊和潼關的兵馬。

曹操現在非常想讓他們別來救了,倒不是曹操多仁慈,不想再造殺孽,而是他覺得就算來救,也是白白送死,無法給劉備軍造成多少傷亡。同時如果能逃去西邊,多保存下來一些火種,對于曹家去西域開枝散葉也是有幫助的。

只可惜,曹操覺得自己不太可能把信使派出去,讓左馮翊和潼關的守軍不許回救。

但哪怕希望渺茫,他也只能試試,所以當天還是派了百十個偵查騎兵,分成好幾隊,偷摸趁夜出城。

他心中,并沒有抱太大期望。

曹操沒有抱期望是對的,因為他派出去讓周邊軍隊就地固守、別來救了的信使,一個都沒跑出去。

都被幾乎貼臉堵門的張飛和趙云截殺了,寫著旨意的信件也都被繳獲了。

第二天一早,趙云和張飛就把這些信送到了后方。

而劉備和關羽、諸葛兄弟此時也已經渡過黃河,進入左馮翊境內,所以當天晚上,他們就在郃陽縣接到了趙云送回來的截獲信件。

劉備神色輕松地把信拿給諸葛兄弟,有一搭沒一搭地隨口問:“曹賊都放棄喊人救援了,這個消息,我軍該如何利用?”

諸葛亮想都沒想,直接建議道:“既然長安城已經被圍,攻城肯定需要準備時間,這段日子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直接把周邊各縣迫降了。

遇到可能會死硬不降的,就別勸了,免得打草驚蛇。可以放出虛假軍情,誘使他們救援長安,而后野戰殲滅之。以曹軍如今的士氣,野戰也堅持不了多久的,不用殺太多人,就可以迫降。”

劉備也深以為然,之前趙云張飛趕著堵長安,沒時間把外圍曹軍都殲滅,這終究是給劉備軍的長期圍城埋下了隱患,糧道這些都容易被打擾。

現在既然搶時間的活兒已經干完了,閑著也是閑著,多收割一點殘敵也是有好處的。

而且,只要多殲滅一些外圍敵軍,俘獲其將領,或是拿到首級,就可以去長安城下喊話,讓長安守軍知道他們沒有外援了。這樣最后的攻城戰也會好打一些。

諸葛兄弟都很清楚一點:從曹操這封信來看,曹操本人確實是不寄希望于周邊的己方部隊回救了,不想他們毫無價值地白白送死。

但曹操本人這么想,不代表他下面的人也無所謂。

為了保持住長安城守城軍隊的士氣,曹操對于“朕不讓周邊友軍勤王回救”這個消息,肯定對內是瞞得死死的,因為只要這個消息一暴露,長安城里的普通士兵肯定立刻就人心浮動了。

連偽帝都不在乎有沒有人來救了,他們這些底層將士還死戰個什么勁?

劉備想明白后,立刻批準了諸葛亮的計劃,全軍便照此按部就班地執行。

此后數日之內,劉備一邊吩咐張飛在長安城外、繼續鞏固營壘、修建封鎖線和攻城武器,準備攻城。一邊分兵威懾迫降各縣。

左馮翊境內,一半多的縣城,都直接望風歸降。

這些縣城本來就只有少則幾百人,多則千余人的守軍,現在知道曹操都失去守住長安的信心了,讓他們別救了,他們還堅持跟劉備作對作甚?

至于曹操希望他們“不去長安送死,但是去陳倉和隴西,繼續為包圍圈之外的曹家人繼續賣命”的期待,正常人十個里至少有八個都是不會響應的。

于是劉備幾乎是兵不血刃,又迫降了累計一萬多人的曹軍,進一步大大削弱了曹操。

最后只剩下一開始就作為司馬懿和樂進老巢的臨晉,以及南邊華陰的潼關還在守著。

但樂進并沒有出城阻攔劉備的意思,也沒想主動投降,似乎是在觀望長安那邊的戰事,想等長安分出勝負后,他再決定自己的未來。

樂進的這個姿態,立刻被劉備注意到了,劉備讓諸葛兄弟解讀一下,諸葛亮便推測:

“樂進應該是擔心名聲,不想當主動投降的降將,所以他在等曹操死,曹操死了之后,他沒有了效忠對象,哪怕曹丕現在才是偽帝,那他也可以順勢歸降我軍。

在樂進看來,他堅守的不是對偽朝的忠,而是對曹操三十年相隨的義,曹操死了,這份私義也就不存在了。”

劉備點點頭:“如此,就好辦了,先生可有辦法,誘使樂進回救長安,或是給樂進下令,讓他移師去陳倉投曹丕?然后,我軍便可半路截他。”

諸葛亮想了想:“其實這事兒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要想完美騙過樂進,非常難,但眼下的形勢,樂進很可能只是礙于面子,所以這就得看他愿不愿意相信了。”

劉備也覺得多半是如此,就照著這個計劃,繼續執行。

又一天之后,臨晉城里的樂進,果然接到了一個求援信使的求救信,字跡倒是跟曹操的親筆相似,但印信等物顯然偽造得不是很完美。

如果用心看,是可以看出來的。

但樂進看了之后,卻沒看出來。至于是眼神不好,還是故意沒看出來,就只有天知道了。

樂進看完后,決定遵旨,于是帶著一萬多人趁夜出城,想要按要求西歸。

半夜時分,他提心吊膽,很怕半路上遇到敵軍伏兵。

但是最終,卻什么都沒有發生,一直急行軍熬到快天亮了。

“難道真是陛下的旨意,讓我去陳倉效忠少主?可就算如此,劉備軍的防備怎會如此松懈?就算這幾天他們還沒來得及分兵團團包圍臨晉,那也不至于我出城大半夜了,他們都沒發現端倪。”樂進內心不由暗忖,

直到此刻,他內心依然認為曹操是“陛下”,而曹丕只是“少主”,哪怕曹丕已經繼位了。

不過,就在樂進迷茫不解的時候,第二只靴子終于落地了,他也不用再提心吊膽了。

行軍前路上,突然出現了大批的劉備軍騎兵,為首大將正是趙云,直接呈羽翼狀將樂進的前路半包圍了。

“賊將何不早降!曹賊已經被我軍團團圍困在長安城內,曹賊能派人給你送信,自然是我家司徒和令君允許的,你們已經沒有希望了!”

樂進嘆了口氣,他還是要面子的,只能指望趙云打默契球。

于是他策馬越眾而出,直接跟趙云約戰:“趙云!你也算一號人物,聽說你素來不忍欺凌弱小。我軍不過萬余,已是疲憊之師,我不忍讓他們多送性命。

你今日兵力雖眾,但若是非要逼急了我軍,也無非是多造殺孽罷了,你也少不了傷亡慘重——你可愿與我單獨一戰,若是我贏了,你便放我等歸去!”

趙云并不擔心樂進是想耍詐,又見樂進已經越眾而出,超出己方軍陣數百步。趙云心中暗忖:這廝應該便是如孔明所料,就是想找個臺階下。我只需小心,與之稍稍斗將也是無妨。若是他真有別的企圖,我軍都是騎兵,對面只是步兵,全力攻殺還不是輕輕松松?

如此一想,趙云也就應了。

當下二人都離開本陣甚遠,就在兩軍將士眾目睽睽之下,開始很有禮貌地對沖。

連斗將的打法,也是循規蹈矩地錯馬交手一合、然后立刻拉開,掉頭再對沖,甚至都沒有連續的纏斗過招。

這種場景,甚至能讓圍觀者懷疑,是不是穿越回了禮法尚存的古典時代。

“鐺鐺鐺”三輪兵器交擊后,第四輪趙云和樂進再次對沖時,趙云終于加了力,樂進也順勢被撞下馬來,卸力一滾,并沒怎么受傷。

顯然,他落馬前都做好了腳掌提前脫離雙側金屬馬鐙的準備,

否則也不至于滾落得如此絲滑,甚至能跟專業假摔的足球運動員那樣卸力保護自己。

“樂進已被我所擒!爾等還不速降!”趙云厲聲大喝,長槍一招,他身后的親衛騎兵立刻過來,禮貌地把樂進綁了。

對于打默契球只圖個面子的對手,還是要充分給面子給待遇的,再打罵殺傷就要失公信力了。

曹軍果然大亂,趙云順勢一沖,除了極少數沒有認清形勢的死硬頭鐵軍官,其余曹軍紛紛投降。

趙云只殺傷了幾百人,就把一萬多敵軍全都俘虜了。

此后幾日,劉備軍在潼關方向,也是依樣畫葫蘆。

不管敵人信不信,先裝模作樣騙一騙,給個臺階下,讓他們能覺得自己是“力戰被擒”,而不是投降,也照顧到史書上的義名了。

“忠”是沒什么可追求的了,他們本就是偽朝的官,曹操是篡漢之賊,又被漢反殺。所以這些人能求的,也就是一個“義”名,強調的是自己不會背叛老朋友、老領導。

這一招也果然奏效,在諸葛亮遞的臺階之下,潼關守將也順勢下了臺階,裝模作樣出兵回救長安,然后半路遇到攔截,“力戰被俘”,整個過程就沒死什么人。

黃忠的軍隊,也通過潼關順利殺入關中平原,跟劉關張會師,并且打通了備用通道。

不到十天之內,曹軍累計又損失了兩三萬人,而且絕大部分是被迫降的,殺掉的只占最多十分之一。

而這十天里,張飛也頗造了些攻城器械,尤其是大量的推土車,也把長安的護城河稍稍填出了一些缺口,很快就可以開始強攻了。

PS:攻城戰不會寫久,明天一更就解決。

曹操的死及其影響,會再花一章,我覺得也算是奸雄落幕,不能一筆帶過太草率。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