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陛下怎得親自來了,區區渡河小事,只要陛下一聲令下,臣隨時都能把對岸的司馬懿碾為齏粉!”
五月初的一天,河東郡治安邑縣城外,關羽親自帶著少數部將和文官幕僚,往湅水上游行了三十余里,迎接即將在今日抵達的皇帝劉備。
此戰開啟之前,關羽在河東也聽說了南線的近況,說是四月份開始,朝廷就派了黃忠,以小股部隊襲擾、逼迫函谷關的曹軍主動不敵后撤,然后朝廷大軍就順利把函谷關和弘農郡都拿在了手上。
當時關羽就以為,既然崤函道都打通得差不多了,大哥應該會在雒陽坐鎮,等自己渡河破了臨晉,占了左馮翊、從背后打開潼關。
到時候就算大哥想親自參加長安攻堅戰,也能走陸路經崤函道抵達長安城下,沒必要再兜個大圈子翻山渡河跑一趟。
沒想到,劉備最后還是親自來了河東,要以御駕親征的姿態,打響這關中戰役的第一槍。
關羽初聞這個消息時,內心也稍稍有些恍惚,還以為大哥這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了。所以君臣見面之時,他言辭也稍稍有些閃爍,話到嘴邊,還是嚴格按照朝廷禮法,口稱陛下。
劉備對關羽自然是太了解不過了,從對方的稱呼猶豫之中,就聽出了他內心的迷茫,劉備也不跟他見外,拉著關羽的手說:
“二弟還擔心功勞不夠大么?咱只要再興漢室,至于戰功,又何必分彼此呢。平時為兄也不注意這些,但這畢竟是最后的滅國之戰了。
為兄親自督軍,也是為將來計,這樣才能更好地全你我兄弟義氣。再說了,益德、子龍也都要出戰,他們之前也都是獨當一面的,還是為兄親自統領他們比較好,也照顧了他們的顏面。”
劉備也不怕把話說開,他今天來,就是為了讓最后的滅國之戰、功自上出。首功是皇帝的,下面的大將也就不至于功高震主。
其實這個道理,劉備手下除了關羽以外的將領,其他人都是能自行想到的,包括張飛也是。因為原本歷史上,劉備就只放關羽獨當一面過,當劉備只有兩個州時,他都敢把一個州丟給關羽自行治理,可見信任。這種待遇,其他人都沒有過。
這一世,劉備在當年領土被分為關東、關西兩片區域時,也是把關東這邊交給諸葛瑾、關羽這一文一武。而劉備自己帶著諸葛亮,在西邊打拼。
所以劉備陣營中,只有諸葛瑾和關羽,是習慣了一個人獨掌數州事務的。但諸葛瑾是文官,不用直接操持一線軍務,如今也升入朝中為三公了,情況自然跟關羽又有不同。
關羽一向不大注意這些事情,此刻被提醒,才徹底釋然。
這樣也好,大哥這是在保護自己。
而且,關羽之前也確實很少直接指揮張飛、趙云這個級別的武將作戰,更多是分一個州的軍務讓他們自己去操心。
但現在敵人只剩一隅之地了,劉備一方集結了那么多精兵猛將,關羽統兵的話,肯定要微操。讓張飛、趙云接受另一個武將的微操,面子上也有點過不去,原本是兄弟,非要分得很上下級,那還不如讓皇帝親自來微操,大家都和氣。
“大哥真是擅長用人,又擅長體諒下情,倒是我一開始疏忽了。”關羽心中暗忖,心結也是徹底解開。
君臣徹底坦誠相見,回到安邑城中,張飛、趙云也都來了。諸葛兄弟則是跟著劉備從雒陽過來的,諸葛亮原本想讓大哥主持外面的軍務參謀,他留在朝中處理內政,但劉備非要拉他來共襄盛舉,說如此大事,孔明若是缺席,豈非憾事?這一輩子,將來還能有更大的武功么?
所以哪怕不需要那么多人出主意,劉備還是一碗水端平,哪怕是為了心腹蹭蹭履歷,或者將來史書上多寫一筆好的,他也要把人拉來。雒陽的政務,就交給魯肅、顧雍等人暫時處理好了。
朝廷高層文武齊聚一堂,在安邑城內飲宴放松了數日,敘敘別來之情,順便也將各自獲得的軍情近況互通有無,做戰前最后的動員和磨合。
劉備和諸葛兄弟聽取完前線敵情后,具體的作戰方案,基本上也呼之欲出了。
劉備斟酌之后,就把率先渡河的任務,交給了剛剛從后方調來的周瑜和陸議。
周瑜自從前年打完雒陽之戰后,因為劉備軍再也不需要打水戰,就回渤海郡當他的文官了。當時周瑜在“救駕不及時”的問題上,也是有罪責的,跟趙云一起受到了處罰。
劉備讓他回去當文官,一來是為了服眾,二來也是為了保護他。不過如今他也反省了兩年了,加上去年冬天孫權、凌統都戰死了,程普被俘,周瑜也就不存在放水嫌疑了,恰好又有水戰的機會,那就再拉來將功補過一次。
至于陸議,這些年和步騭一直在嶺南做官,最多回揚州腹地任職,很少參與北方戰事。但這次是滅國之戰,劉備也想一碗水端平,不讓周瑜獨占先登之功,這樣也更能服眾。所以陸議也被提前調了過來,還帶了幾千他嫡系的水兵。
劉備親自下令道:“公瑾、伯言聽令!五日之后,五月初八一早,你們各領一軍,分別從蒲坂津和汾陰發起渡河。
公瑾走蒲坂,在司馬懿本人駐守的臨晉附近登陸,確保立足穩固后,接應后軍上岸。如果遇到敵軍在河面上攔截,就水戰痛擊之!
伯言走汾陰,在對岸的郃陽縣附近登陸,注意選擇郃陽城南郊相對薄弱之處上岸,遇到敵軍水軍攔截的話,也一樣照舊處置。
兩路人馬站穩腳跟后,益德、子龍各領一路馬步軍主力跟進,分別圍攻臨晉、郃陽縣城,敵軍如果想對我軍半渡而擊,那便就地反擊,水軍戰船上,務必提前多備神臂弩,確保能在友軍登陸后,從船上用強弩掩護沿岸的戰場。
云長,你就暫且坐鎮蒲坂后方,等前線站穩腳跟,再分船回來,把中軍渡過去,朕也和你們一起。”
“喏!”
“末將遵旨!”
眾將參差答應著,一時戰意昂揚。
戰前最后一場軍議結束后,各部就前往各自的出擊陣地,做最后的準備。
劉備這邊集結了十幾萬近二十萬的總兵力,追求的就是畢其功于一役。
但這么多兵,要想一次性渡過去肯定是不現實的,那除非劉備再多拖兩年、讓關羽在河東再全力造兩年船。
所以實戰當中,劉備覺得湊夠能一波渡過去三四萬人的船只,就足夠了,大不了前軍站穩腳跟后,再分個五六趟擺渡,把所有戰兵,以及后續的糧草輜重、軍需物資都運過去。
以曹操如今的總兵力,全加起來也不到十萬人了——事實上曹操還把曹彰曹休派走了,帶走了大量的騎兵,如今曹操手頭的實際兵力,已經連八萬人都不到了。
只是因為曹操對西征的保密工作做得比較好,所以哪怕時隔數月,劉備也只是隱約知道曹操有讓人西行尋找退路,但西征到底動用了多少人,劉備這邊也是不清楚的。
但不管怎么說,劉備和諸葛兄弟都堅信,哪怕第一批只登陸三萬人,曹操集結全力也是不可能半渡而擊把己方推下河的,所以這就夠了。
而且在渡河之前的最后兩三天,劉備還會讓黃忠在潼關方向發起一些試探性的進攻,進一步轉移曹軍的注意力,并吸引其兵力。那樣渡河當天遇到的抵抗就更弱了。
這個主意,也是諸葛亮幫他出的,所謂兵法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能盡量分弱敵人的抵抗,又何樂而不為呢。
黃忠在四月份的時候,就打下了函谷和弘農,如今在潼關關外也蹲了有半個多月了。
本來黃忠是可以閑著的,但諸葛亮勸劉備下令,讓黃忠在這半個月里,繼續日夜趕造葛公車和其他重型攻城器械,還從雒陽拉了很多投石機去潼關前線,或是就地砍伐木材打造。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曹軍分兵。曹操也知道諸葛兄弟多謀詭詐,肯定會擔心他們真的有什么新的厲害攻城武器,能直接突襲打破潼關呢,曹操肯定是不敢不防備的。
一切準備停當,歷史的車輪很快就轉到了五月初八。
這天一早,天色還沒亮,大約凌晨四更剛過,周瑜和陸議就各自帶著一萬水軍、還有六千名專門用于搶灘的精銳步兵,摸黑啟航了。
兩路加起來,就是三萬兩千人。水兵人手配備了一把神臂弩,屬于絕對的超配。
很多人要劃船,根本就用不過來,但誰讓劉備軍現在闊呢,神臂弩也普及了好幾年了,軍中隨便湊出好幾萬把絕對沒問題,給今日首渡的軍隊配上兩萬把,也是完全應該的。
就算用不過來,也可以先放著,等船到了指定位置,有敵人發起反沖鋒想半渡而擊時,水手們再停好船掏出弩加入火力支援,也完全來得及。
反正弩兵需要的訓練時間,是遠遠低于弓箭手的,稍微操練三五天就懂得怎么用弩了,練上半個月,就能算熟練。
今日渡河戰役之前,劉備軍早就提前給所有水手反復操練過神臂弩的用法,可謂是萬事俱備。
為了確保襲擊的突然性,周瑜和陸議的先頭部隊都沒有打火把,就先摸黑過河。
不過對面的司馬懿等人也確實警覺,雖然過去半年他們始終沒有等到關羽渡河,但對黃河河面的巡邏防御,卻始終不敢松懈。
周瑜和陸議開始渡河后,沒多久就各自遇到了巡邏的敵軍船隊,雙方就摸黑爆發了水上的亂戰。
“敵襲!是劉備的水軍渡河了!快點火報信!啊——”
曹軍巡邏船隊上一陣嘈雜,隨后就戛然而止,顯然是示警的瞭望手被對面亂箭覆蓋過來的箭雨射死了。但曹軍戰船著急忙慌還是點起了火堆,岸上的曹軍也就知道有敵人渡河了。
“沒想到司馬懿還挺警覺,練兵也嚴厲,竟能養出那么盡忠職守的巡邏船隊。”
周瑜心中暗忖,同時也稍稍有些不忿。
司馬小兒,這不是壞了自己的偷襲大計么。他也只好把怒氣撒在眼前的曹軍巡邏隊身上。
這支曹軍巡邏隊一共有二十條戰船,最大的幾艘指揮船是艨艟,其余都是走舸。周瑜見已經暴露了,也讓己方戰船都點起火號,黑暗中便于看清避免相撞,然后就攻了上去。
周瑜的戰船箭如雨下,曹軍走舸紛紛被射成了刺猬,船上的水兵也都成了刺猬。幾艘走舸仗著有船艙遮蔽箭矢,還有曹兵躲在艙里逃命。周瑜驅使部下圍上去,在極近距離上用燕尾炬亂丟,很快就把曹軍艨艟也都燒成了熊熊的火團。
一名曹軍的軍司馬和幾名曲長,都在烈焰中慘叫著沖出船艙,跳進了黃河。幾十艘戰船的巡邏隊,就被周瑜輕松殲滅,一個活口都沒放回去。
上游幾十里外的汾陰方向,陸議也在相同的時間,做了差不多一樣的事情,也殲滅了一支曹軍的巡邏隊,取得了開門紅。
不過,雖然兩路殺傷了一兩千曹軍水兵,但行蹤也暴露了,岸上的敵將收到示警,曹軍紛紛從睡夢中驚醒,在營中緊急穿戴披掛,出營列陣準備作戰。
“敵軍已經在集結了,趕緊上岸!分出五十條走舸,直接從前面的泥灘上沖灘登陸,不要管船了,上岸后立刻列陣!艨艟也逼上去,用神臂弩掩護上岸的步軍!”
周瑜也知道時間緊迫,越早上岸越穩,當即改變計劃下令道。
按照原計劃,他們登陸時還要仔細選一下登陸點,附近有幾處適合當錨地的位置,能便于船只卸完士兵后盡快返航再去接下一批。
但既然司馬懿已經察覺了,周瑜也要搶時間,他就直接要求一部分走舸按最短的直線路程,直接沖到黃河岸邊的泥灘上,哪怕船陷進去了、短時間內挖不出來沒法用于運下一批友軍,但至少可以第一時間上岸。
而且這種上岸地點,會比較泥濘松軟,敵軍想要發動反沖鋒也非常不容易,有騎兵的話,馬蹄也更容易陷進去——
對這些地理特點不了解的看官,只要想一下,黃河兩岸的水土流失有多嚴重,就明白了。
黃河的濁流沖刷之下,兩岸是經常有泥地河岸被直接沖垮,大塊大塊的土方直接被河水帶走了,所以后世河南有不少沿河的農民,都戲稱自家的地再過個幾十年,就被搬到山東的東營了(黃河入海口)
周瑜選了這樣的地點登岸,最靠邊沿的土方都有可能直接被黃河水沖走,小船陷到這種地方,一時自然拔不出來,但敵人要反擊,也非常不容易。
岸上的司馬懿果然也沒防到這一手,他急匆匆調了幾個部將來半渡而擊,想把還立足不穩的周瑜推下河,
但那幾個曹將到了地方后,發現周瑜居然選了個意料之外的搶灘地點,便有點懵逼。不過司馬懿給他們的將令非常嚴厲,加上他們也很清楚,如果讓周瑜站穩腳跟,后面就更難打了,所以他們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沖。
“周瑜還沒上岸多少人!趁著這時候把他們的先鋒趕緊殺回黃河里!殺!”
曹軍在一番鼓噪后,亂哄哄地殺了上來。但是剛沖沒多久,前排的步兵就發現這地是真的難走,深一腳淺一腳,都陷在了泥里。
對面的周瑜其實也不好受,他派上岸的步兵比曹軍士兵更加重甲。有些穿著鐵甲靴的軍官,更是一腳踩到黃河岸邊的泥地上,能把整只靴子陷到齊膝深。
不過他們不用怎么走動,上了岸就原地站樁等著曹軍來沖,這樣就稍微好一些。
而河面上周瑜準備的海量神臂弩,也都已經引而不發,一部分艨艟甚至不惜擱淺,沖到極近距離上抵近支援。
“放箭!”眼看曹軍的反擊部隊接近了,周瑜麾下的部將們,紛紛隨機應變,自行下令放箭。
密如飛蝗的箭雨,直接以曲線拋射的角度,朝著深一腳淺一腳反沖鋒的曹軍覆蓋過去。
“呃啊……”
“敵軍不是才剛上岸,怎么會有這么多弩手!”
曹軍的反擊部隊很快就被射懵了,場面一度混亂。
雖然黑暗中的箭雨命中率不高,只是大致瞄個方向胡亂覆蓋的,可也架不住數量太多太過密集。
一部分曹軍運氣好,并沒有被射中,只是聽到周遭袍澤不停發出各種慘嗥和驚呼,心中也是驚疑不定。但他們別無選擇,只能愣頭青一樣繼續往前沖。
雙方終于進入了近戰短兵相接的距離,環首刀和釘錘、圓盾互相交擊,招招到肉,陷入了慘烈的搏殺。
打著打著,不少曹軍士兵才發現己方居然成了人數劣勢的一方,也不知道剛才沖鋒路上,到底有多少袍澤折在周瑜擱淺抵近放出的箭雨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