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弟諸葛亮第817章 揮兵河東,中分曹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舍弟諸葛亮 >>舍弟諸葛亮最新章節列表 >> 第817章 揮兵河東,中分曹賊

第817章 揮兵河東,中分曹賊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14日  作者:浙東匹夫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浙東匹夫 | 舍弟諸葛亮 


天下從來沒有皇帝或諸侯嫌自己的地盤大的,劉備當然也不嫌,這才哪到哪呢。

不過,劉備肯定會嫌自己如今的地盤結構不太合理、太吃外線作戰的虧。各條戰線無法及時聯絡、援護。

收復河洛和兗豫之后,這種情況比起兩年前肯定已經改善了不少,但改善得還不夠。

如今劉備治下其他州郡,要想和蜀地的文武、軍隊打配合,還是太難了。

所以自從聽說王平稟報了隴西方向的不穩、并且己方已經派出小股部隊接應的消息后,劉備就扼腕嘆息,預感自己可能錯失了一次直接直搗曹操背心的機會。

當時他就一邊命令甘寧抓緊配合,不求規模大,只求反應快。

另一邊,劉備也第一時間召集了諸葛兄弟,還有龐統魯肅等人,一起商量合計,看看關東這邊,朝廷主力眼下該如何盡量把這個變故利用起來。

當時,還只是章武元年的三月底而已。

“機會難得,不能準備太久了,無論朝廷如何應對,都要第一時間盡快做出決定。曹操因為擔心后院起火而兵力調度出現破綻的時間,不會太久的。”

劉備非常急,幾個重臣都還沒到齊,他就先把基調定了下來,希望大家往如何速攻快攻的方向思考。

諸葛兄弟了解情況后,相視一眼,也都從對方眼神中看到了贊同之色,眼下確實需要激進一點,機會來了就果斷抓住,也好盡快縮短天下百姓的痛苦。

劉備現在家大業大,稍微玩大一點,他也玩得起。

于是幾人簡單商議了一下后,還是諸葛亮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陛下,眼下我軍與曹賊之間接壤、可以用兵的路線,主要就是三條。

首先是西進攻破函谷關,如今的函谷關雖不如秦時險峻,但崤函之險依然是天下罕有的,打這里最難出戰果,損耗也最大。

而且就算打破了函谷關,最多就是全據弘農郡,過了弘農之后,要入關中兵臨長安,還是得再打一遍潼關。為了僅僅一郡之地的收益就強攻如此雄關,并不劃算。

第二條路線,便是從河內沿沁水北進,由長平攻上黨,入并州。

這條路相對而言是最容易走的,上黨雖有群山環繞,并州也是憑高視下之地,對冀州有地形上的壓制。可長平之地,險要程度卻遠不如別處。

當年秦國先取南邊原屬韓國的河內野王、懷縣等地,而后從野王北上長平,廉頗在長平連營堅壘,前后用兵數十萬,才把漫長的多道防線填滿,最后才跟秦軍打成了相持消耗戰。

如果如今沒有隴西那邊吸引敵軍兵力的機遇,我軍原本打算和曹操慢慢打消耗戰、以絕對優勢的國力穩扎穩打平推曹操,那么走這條路給曹操放血是可以的。

因為選這條路,曹操肯定耗兵力物力耗不過我們,而朝廷不會有任何風險,最終必勝,只是百姓受的苦也會比較大,耗費的錢糧物資也是各條路線中最多的。

這條路還有最后一點劣勢,那就是因為我軍是沿著并州南部居中的大路、以堂堂之師往北推進,敵軍可以騰挪的空間也比較大,就算最后血戰數場、終究不敵,殘敵也能繼續逃亡,通過汾水經河東撤回關中。

等于是我軍打完這一戰,沒能直接殺掉的敵人,就連圍殲都很難辦到,并州多山,不僅東有太行,西有呂梁,其內部也有數道平行的南北向山梁,大軍推進后,要想迂回包抄敵后是很難的,這仗實在打得太笨了。”

諸葛亮先點評了前兩條進兵路線,第一條是最直接的,一路直指長安,好處是收益最大,打下長安曹操直接全沒了。就算他有殘余逃走,丟了長安的曹家也什么都不是,最后就只是一股流寇。

壞處就是不一定打的下來,要頭破血流,損失會很重。

第二條路線,是最穩的,收益也最慢,好處則是拼消耗劉備絕對必勝,一丁點被曹操翻盤的可能性都沒有。

對曹操來說,第二條路線就是絕對的慢性死亡。如果現在讓曹操和劉備對調一個位置,讓曹操來選,曹操倒是很有可能選這條路,因為對他而言那就是絕對坐穩了皇帝,至于過程中多花點錢糧多死點士兵民夫,曹操才不會在乎呢。

可劉備不是曹操。

曹操完全不在乎的事情,劉備還是在乎的。他不僅要得天下,還希望百姓能少受苦就少受苦。

諸葛亮把兩個選擇都否了,劉備其實也大致猜到,最后那個選項,一定是諸葛亮要推薦的。

“所以,先生的意思,還是要翻中條山、破軹關陘,打進河東郡?”

劉備都學會搶答了,搶答完之后,他還掃視了一眼諸葛瑾等人,見其他人也都是一副了然的神色,顯然在這個問題上并沒有分歧。

諸葛亮也不賣關子,直接點出最后的期待:“陛下明鑒,臣確實覺得,應該重點突破軹關陘。”

劉備想了想,確認細節道:“先生就這么篤定、一旦曹操發現后方不穩,從東邊抽調兵力西歸,會重點抽河東的守軍?會導致河東空虛?”

諸葛亮:“臣不能確定,但這一點并無關系。”

劉備:“那先生是覺得軹關陘容易攻?這幾個月,朕也不是沒有去走訪過,也看過軹關陘周邊的地形。那里的關隘城墻,確實遠不如函谷關,更不如潼關。但軹關陘的道路狹窄,哪怕只是當道扎營,都難以得過。

要想強攻,兵力多了也施展不開,只能指望盡量選最精銳的士卒,車輪戰快速輪番進攻,怕是不好打啊。相比之下,破長平入上黨,至少沒那么大地形劣勢。”

諸葛亮連忙說出最后的關鍵:“臣并不是覺得軹關陘難攻,也不能料定曹操會抽調哪片防區的兵馬西歸,但我軍可以一明一暗兩手配合,讓曹軍覺得軹關陘相對不那么需要提防,從而自行產生空虛。”

諸葛亮說到這兒,一邊的龐統怕劉備還沒徹底聽懂,也幫著解說一些細節,這樣也算是一起出力了:

“陛下,諸葛令君的意思是,我軍知道破長平入上黨是必然能走得通的路,只是多勞民傷財,曠日持久,而曹操絕對拼消耗耗不過我們。所以,曹操肯定也‘知道我軍知道這一點’。

那我們就順著曹操的惡意揣測,以重兵強攻長平,擺出要攻入上黨的姿態。同時甚至可以故意泄露一點機密,讓曹操知道我們要這么耗死他。

讓曹操知道,我們就是要跟他拼人力,拼到曹操民窮兵盡,然后我軍便可長驅直入,無論走哪條路,都可以把曹操滅了。

這個消息就算被曹操知道了,曹操也不會懷疑有假,因為我軍真能做到這一點,但他也只能防守,不然并州就徹底丟了。或許最終曹操力竭之前,他會醒悟,會知道耗不下去,拖夠時間便撤退,但他絕不會一開始就放棄整個并州——

如果曹操淪落到只要發現自己兵力不夠,發現自己最終守不住,就不去守,那他還能守哪里?他只能直接自行了斷了!

而一旦曹操決定‘至少死守并州一段時間’,我們就趁他在關中和并州兩頭都牽制了大量兵力,河東必然空虛的機會,再突然以精銳小股軍隊,快速突擊軹關陘,以求破關。

到時候直插河東,切斷汾水,讓并州之敵與關中的聯絡徹底切斷,關門打狗,或許有望成建制殲滅曹操在并州的兵馬,甚至趁著人心浮動將其主力迫降。”

劉備聞言,終于眼前難得又是一亮——并不是這個消息不夠振奮,而是這兩年他聽到的好消息太多了,所以有點疲了,所以只有這種有望一戰全殲一州之敵級別的大手筆,才能勉強讓劉備興奮一下。

確實,他已經有些不耐煩跟曹操一個郡一個郡地打過去了,優勢大到現在這種程度,不說一戰就徹底滅了曹操,但一戰就剮下一整個州,還是要小期待一下的。

“孔明,你剛才也是這個意思么?”他忍不住最后和諸葛亮確認一下。

“與士元所言,倒也大差不差。”諸葛亮承認道,“不過,求上而得中,計劃雖好,卻也不敢自矜,全殲并州曹軍,或許還有一點變數。

那就是并州的高級將領,以及曹軍中的精銳騎兵,就算被我軍切斷了南邊通過河東前往關中的道路,也還是有別的路可走的。

他們可以從北邊的平陽郡過黃河,入上郡,只是那條路沒有汾水的水運可走,必須翻山,不能攜帶輜重,行軍也艱難。

另外,騎兵也可以選擇從雁門出關,走大草原往西繞一個大圈子,繞過陰山,再從河套南渡回黃河以南。

總而言之,要想徹底全殲并州的曹軍高層,有難度。但曹操已風雨飄搖至此,其大軍必然人心離散,中下層的文官武將,乃至普通士兵,只要我們能切斷河東的汾水,他們無路可走,又無法堅守,最多絕大多數應該都會歸降朝廷。”

諸葛亮說話還是比較穩的,不像龐統那樣敢說百分百全殲,那樣顯得太狂妄了。

殲滅九成吧,一部分死忠的精銳騎兵,還有高級將領,曹家的人,到時候都會走草原逃。

劉備想了想,確實是這個道理。

能殲滅七八成并州敵軍,他就已經滿足了,騎兵和高級將領,只能算是添頭。

他想了想,便吩咐道:“草原那一路,也不可不防,到時候能攔住就盡量攔住。這樣吧,讓子龍回上谷,時刻準備騎兵,必要時,只要南線合圍了,他就從上谷出廣寧(張家口),然后一路向西,輕裝急行,搜索可能的逃敵。

如果到時候草原上還有游走的鮮卑人部族,肯歸順朝廷就允許他們歸順內附,慢慢漢化,如果不肯歸附,要跟著曹操,那就讓子龍掃滅!

中間這兩路,需要一路人馬強攻長平入上黨,就讓益德去好了,益德性剛,敢于面對雙方死傷慘重的消耗戰。

他不體恤士卒,這本來是一大缺點,但讓他領兵打這種雙方堆人命的戰斗,他更狠得下心,曹軍聽說是益德領兵,也會相信這是真的。

而打軹關陘破中條山那一路,需要突然性,也需要精兵,而不貴人多,就讓云長去好了。云長雖不如子龍、孟起那般善于奔襲,但他卻比子龍更擅長攻堅,打軹關陘畢竟是要攻關的,光兵貴神速一點優勢不夠。

另外,云長是河東解良人,讓他打破軹關陘,他也可以衣錦還鄉回河東了。朕就只給他三萬兵馬,讓他爭取到時候出其不意速戰速決。

而益德那邊,便是給十萬也無所謂,我軍要打上黨,必須從河內出發,而河內本地的糧草軍需,此前囤積并不算多,曹操也肯定覺得我軍在當地不會特意多做儲備。

如果益德帶的兵越多,曹操肯定越發堅信‘河內的兵源和錢糧都供了益德那一路了,河內方向肯定拿不出更多兵力去做別的了’,這樣曹操也會更加松懈。”

現實世界中打仗,也是跟玩《鋼鐵雄心》一樣,要考慮地區的軍隊承載能力的。

鋼鐵雄心里部隊編制超寬、一個地塊格子里堆的人數太多,就要承受擁塞的效率懲罰。

河內那塊地皮,出擊個十萬人,在曹操眼里已經很多了,張飛這樣大張旗鼓,正好掩飾關羽的行動。

諸葛兄弟和龐統,自然不會去干涉劉備的具體用人決策。

劉備出謀劃策不行,但是聽勸。在勸完計謀之后,具體落實階段,劉備在選將方面還是非常強的。

一次性出動關張趙,也夠給夏侯惇等人面子了。

劉備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落實,因為劉備軍也要搶曹軍被王平、甘寧牽制的這段時間差。

一旦甘寧那邊被穩住后,曹操就沒必要一直在隴西放那么多人,東邊的缺口也就沒那么大了。

張飛得令后,自然是不敢怠慢,三月底就開始準備,臨陣磨槍籌措調度了短短幾天,四月初二這天,十萬大軍就急吼吼地出擊了。

張飛從河內郡的野王縣北上,沿著沁水的支流丹水河谷挺進,很快就跟并州的曹軍交上手了。

短短三天,張飛就先破了上黨郡境內、沿著丹水的第一個門戶,高都縣,隨后,就往長平方向逼近。

夏侯惇聽說沿著州界的第一個縣已經丟了,而張飛還在迅猛地深入,自然是不敢怠慢,立刻把并州的主力都往南邊壓,在確保太行八陘能不丟的情況下,其他兵力都盡量往這里傾斜。

同時,也把并州這邊的情況,報急到了曹操那里。

但曹操卻沒有援軍可以派給他了,因為隴西龐會那邊傳來的急報比他更早,甘寧的小股騎兵都已經進入隴西的平原地區肆虐了,曹操必須把甘寧先堵回去。

夏侯惇這邊雖然也緊急,可并州山區畢竟不適合快攻突進,曹操覺得夏侯惇有能力以空間換時間,慢慢退卻拖住。

曹操就緊急下令,讓夏侯惇自己至少撐上個把月,等朝廷把甘寧堵回去后,隴西方向占用的兵力少了,就來救他。


上一章  |  舍弟諸葛亮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