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剛剛籌備好為天子服喪、以及下教令罪己等等事宜,跟曹操打了一場輿論戰,試圖把曹操至少釘在“阻撓天子避禍、亂中弒君”的恥辱柱上。
另一邊,諸葛兄弟已經幫他想好了新的作戰計劃,勸他不要再強攻虎牢關,而是改走河內郡,然后從河內郡境內南渡黃河,由孟津進攻雒陽。
劉備也是知兵的,對于這個方案,乍一聽之下,自然是覺得有些危險、不靠譜。但考慮到這個方案是諸葛兄弟一致建議的,劉備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常識,認真審視一下。
在外行人看來,想打雒陽,又不想打虎牢關,那就從北邊稍微繞一繞,繞開雄關險隘,這是很容易想到的。
但自古以來,虎牢關之所以存在,之所以如此受重視,那自然是有其道理的。如果那么容易繞過,當年袁紹討董時,帶著十幾萬聯軍在虎牢關外的酸棗屯扎了大半年,為什么不繞呢?
就是因為當年在虎牢關之戰前,董卓已經先一步反撲河內,把河內太守王匡那一路勢力干掉了,袁紹在河內站不穩腳跟,才撤到酸棗和其他諸侯會師。
所以不是袁紹當年不想繞,而是他繞不了,為他提供軍糧和接應的王匡已經先敗了。諸侯們只能挪到陳留張邈的地盤上,靠張邈給大家供軍糧,走到誰家就吃誰家的。
而當年袁紹面臨過的問題,今時今日的劉備當然也要面臨。畢竟客觀的天時地理環境,是不隨人的意志改變的。
劉備很清楚當年袁紹討董時發生過什么,所以立刻就問出了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如果從河內進兵的話,我軍糧道又該如何安排?之前陛下想要逃出雒陽,順流東下,靠黃河水路繞過虎牢關,但那畢竟只是區區數條小船偷越,我軍這邊有公瑾接應的話,還是有可能成功的。
可如果是十幾萬大軍進攻,所需的糧秣都要靠水運,需要調度的糧船就會很多。滎陽以北的河段,怕是沒那么容易通航吧?那里水流湍急,險灘又多,長期運輸,肯定會折損很多船只。”
劉備首先就指出了一個最重要的、也眾所周知的問題。
黃河上難以航行的地方,可不止雒陽上游的弘農陜縣(三門峽),其下游滎陽附近,也是比較難航行的,只是沒三門峽那么夸張。
河雒地區,是華夏第二級地理階梯向第一級地理階梯過渡的部分,在三門峽那兒,落差很高,海拔也陡降很多。到了雒陽下游的滎陽、成皋,又有一段海拔速降,也會導致黃河水比較湍急。
所以雒陽北面的小平津和孟津渡才能保護雒陽,因為走黃河來雒陽的船,大多是從小平津和孟津對岸直接渡河過來的,而不是從上下游好幾百里外沿河開過來的。
落差湍急的河段,阻撓了長途水運,只留下短途水運,所以雒陽才如此險要。
后世到了宋朝,趙匡胤不得不把都城留在汴梁,而非洛陽,就是因為汴梁在滎陽、成皋以東,汴梁附近的黃河很平緩,通航條件很好,因此漕運便利。
而黃河要到雒陽,就得上一級落差挺大的臺階。雒陽的漕運條件之所以差,就是差在這一級落差臺階上。
好在,面對劉備的擔心,諸葛兄弟偏偏還都想出了各自的解法。
諸葛瑾身為司徒,更加位高權重,加上他是兄長,諸葛亮當然會讓他先說。
于是諸葛瑾就毫無心理障礙地直接抄襲了歷史上后來劉裕北伐的作業——歷史上,劉裕建立劉宋之前,作為東晉大將,也北伐過好幾次,最順利的時候,一度先后打到了雒陽、長安。
劉裕可是仗著水路運兵和卻月陣,大破過黃河北岸的北魏騎兵,一路向西順利推進的。
而歷史上劉裕那一次,在通過雒陽以東的黃河相對湍急河段時,就用到了大量的纖夫拉纖拖船,并且用到了適航性更好、更便于逆水行舟的船型。
所以諸葛瑾就敏銳地指出,如今己方陣營最新的內河船只,適航性都比曹操、袁紹之前用的要好。
比如劉備陣營早就在黃海和東海,分別用了平地沙船和尖底船承擔航運。而曹操、袁紹等諸侯一直在北方,他們是沒見過尖底船的,黃海水淺多暗涌,尖底船也不安全。
但是,尖底船在水流湍急的環境下,更適合逆流破浪。靠岸邊的纖夫人力拉纖逆行時,阻力也更小,更容易被拖動。
這些船在下游黃河河道平緩的地區,或許適航性不好,在黃海海面上適航性也不好,可偏偏在滎陽、成皋以北的大落差湍急河段,逆水效果比平底舊船好。
再加上,劉備陣營還有周瑜這樣的水戰名將,戰船和水兵的調度指揮能力,也遠超曹操、袁紹。
所以曹操和袁紹始終做不到的事,讓周瑜特事特辦、并且提前調集專業船只、做好預先處理準備,還是很有可能打通水路糧道的。
只不過成本還是會比正常情況下高不少,也會比較費事。因為下游糧船隊開過來的時候,要先用靜水適航性好的船,通過滎陽、成皋河段時,要卸貨裝貨,換一次船,就需要征發大量的徭役民夫,充作臨時的碼頭工人。
不過這些問題都只是成本問題,技術上可行就夠了。
劉備聽了諸葛瑾的分析后,也安心了不少,意識到自己確實可以做到很多袁曹之前都做不了的事兒。
只是,會導致百姓又要辛苦一下了。
好在,劉備剛剛感慨了幾句百姓疾苦后,諸葛亮又立刻給這個計劃打上了第二個補丁。
只聽諸葛亮頗有把握地分析道:“主公不必擔心用民過重,不過是多征發一些徭役充作碼頭工人,多裝貨卸貨幾次,總比全程走陸路運糧要節省得多。
而且,我軍也未必就要靠這樣運糧作為大軍軍需的主要來源,我軍還可以指望快速拿下河內各縣,然后立刻因糧于敵,靠當地存糧以戰養戰。
主公請想,天子被曹賊所弒,消息傳開后,天下必然震動。如果這時候我軍沒有表現出‘我們有能力自行維持兩道’的姿態,就貿然繞過魏郡,直插河內,那河內各地的守將或許還會猶豫,擔心我軍后繼不足,冒進敗于曹賊之手,而不敢立刻棄暗投明。
可是,只要我軍展示了這些巧妙的安排,讓一切都看在河內文武的眼中,再輔以適當的攻心,這些人心里也都有一桿秤,必然會很快判斷出,我軍是有后繼之力的,曹賊在河洛必然不能持久。
到時候墻倒眾人推,河內諸縣紛紛來降,哪怕我軍原本缺糧的,也會變得不缺糧。”
諸葛亮說的道理,其實說白了就是馬太效應。
錢都是往錢多的人手上匯聚的,糧食也都是往不缺糧的人手上送的。
凡是富裕的,就要給他更多。凡是匱乏的,就要連他僅有的也奪走。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
人之道,取不足而奉有余。
只要劉備軍進河內的聲勢造起來了,后續吃掉每一百石糧食,其實需要自運的也就那么二三十石,剩下七八十都是別人看你有運的本事,就直接納投名狀奉上了。
把這些利弊都梳理清楚后,劉備自然也再無懷疑,就按照這個方案調整,也不強攻虎牢關了,直接從魏郡南部繞,直插河內。
相關的軍令,很快送到了關羽手上,讓關羽帶著中路軍的步兵主力,北渡黃河,經黎陽,沿著黃河以北,向河內推進。
而此戰所需的騎兵部隊,自然另有趙云馬超負責,他們本來就在河北戰區,把鄴城的夏侯惇壓著打,而且趙云本人之前都已經帶著小股騎兵滲透進河內過了,只是沒攻下任何城池。
現在有了關羽的主力大軍作為后援,趙云馬超只要扮演騎兵先鋒,自然是無往不利。
劉備的大軍,花了十幾天定策、調度,又花了些時間準備船只、渡河。
一直拖到六月底,大軍終于全部集結到黎陽,然后就開始向東推進。
真到了開打的時候,一切倒反而變得順利起來,一開始根本就沒遇到任何像樣的抵抗。
或許這就是磨刀不誤砍柴工吧。
六月二十四,劉備軍剛剛打入河內境內,作為河內門戶的朝歌縣僅僅略做抵抗,就被關羽直接攻破。
趙云、馬超也早就掐斷了朝歌曹軍的退路,除了少數死硬的曹操嫡系試圖突圍,被趙云完全截殺,剩余敗兵大多選擇了直接投降。
隨后關羽穩扎穩打,五天之內抵達汲縣(今新鄉市)。
或許因為汲縣原本并不是前線城市,當地守軍更薄弱,戰斗意志也更差,都沒做好戰斗準備。
最終汲縣和周邊的共縣(衛輝)、獲嘉,一共三個縣,都是幾乎不戰而降,直接投了。
汲縣和共縣還有一些存糧,極大緩解了關羽大軍的軍糧問題。
隨著歷史的車輪進入七月份。
七月初三這天,關羽再破修武,初八便逼近山陽。
再往南,就是河內郡治懷縣了。
說句題外話,歷史上劉協被曹丕逼迫退位后,封為山陽公,這個山陽就是河內郡的山陽縣,而不是兗州的山陽郡。
劉備和關羽,這也算是打到了原本歷史上劉協退位后的封地了。
如今的山陽縣周邊,還沒有任何特殊的歷史意義,這里也不是什么軍事要地。
倒是有數千曹軍在當地抵抗了一下,但是在劉備軍準備好大型攻城武器后,山陽縣還是在短短三日內便被攻破。
算下來,實際攻城的時間,還沒圍城打造攻城武器所耗的時間多。
七月十五,劉備軍就再進一步,直接開始圍困懷縣,而趙云、馬超的騎兵部隊,也分量路繞過懷縣,直撲黃河北岸。
趙云插向溫縣,馬超插向平皋。這兩座縣城的抵抗意志遠不如郡治懷縣,在七月底之前紛紛投降。
溫縣就是對應當初呂布溫侯爵位封地的那個縣,趙云打到溫縣,也算是幫已故的呂布從仇敵手上奪回了封地。
溫縣的對岸,就是雒陽北部重要的渡口孟津了。而平皋縣的對岸,就是成皋,也就是當初天子想要逃出曹操魔爪、最后卻在渡河時淹死的那個地方。
換言之,劉備的軍隊哪怕暫時還沒攻破懷縣,但他已經順利飲馬黃河,渡過河對岸就是河南尹了。
雒陽殘存的朝廷,也因此震動不堪。曹操四處堵漏,也僅僅是確保暫時穩住黃河南岸沿河各處的守備,確保守將都換成自己的心腹。
就在劉備推進的這一個多月里,河南尹境內也是各種亂象此起彼伏,曹操根本就撲滅不完。這才導致曹操對北岸的河內完全沒有掌控力,也無法做出增援。
因為皇帝之死帶來的震動太大了,劉備又下了罪及教令,表達了對于未能救下皇帝的自責。
這一手直接從輿論戰層面把曹操逼到了墻角,曹操再怎么演怎么辯駁都沒用。
劉備治下的地區,愿意相信“曹操沒有弒君,皇帝是被劫持者殺害的”這種觀點的人,十成里一成都不到,估計只有百分之三五個點,還都是要么懷著自己利益目的的、要么就是見識特別淺薄,實在看不懂政治的。
哪怕是曹操控制區里,愿意相信曹操不想弒君的,估計也就占了一小半,至少有六七成都是不相信曹操的。
這種人心狀態,曹操也只能顧得上四處撲火救場了,哪里能有心思往河內派出援軍。
情急之下,曹操還臨時下達了一個痛苦的決定,那就是要求許縣的曹仁、曹真,徹底棄守潁川郡,把那邊的軍隊都沿著中牟一線,撤回伏牛山以北,龜縮到河洛平原。
潁川當地的青壯、鄉勇,能撤就撤,不能撤也沒辦法了。
曹操很清楚,在劉備都快迂回進入河洛盆地的情況下,在關東平原上還留下一塊潁川孤島的話,那么一旦劉備在河洛取得決定性進展,曹仁就會被徹底分割包圍了。
以現在的人心動蕩,曹仁根本不可能長期守住許縣。
于是乎,劉備都還沒在雒陽取得決定性突破,卻無心插柳,快速拿下了許都。
曹仁和曹真的撤退,也確實稍稍拖慢了正面戰場劉備的推進速度,因為劉備要分出一部分兵力,去協助東南線的張飛推進。
張飛之前苦逼了那么久,一直跟曹仁在潁川打消耗戰。
現在隨著雒陽出現了被包夾之勢,曹操居然直接干脆放棄了許縣,全面收縮。
張飛順利白撿了那么大一樁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