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幫劉備想的流言之計,說白了其實很容易理解。
他就是利用了人心都會“借鑒歷史”這一特點,把曹操給擠兌住了。
當年董卓靠著徐榮,都守住了陽城、成皋,先后擊敗了孫堅、曹操,但最終還是因為慫而劫遷了天子。
當時沒人去想過“如果董卓不慫,看到這些雒陽外圍的地盤都被守住了,他繼續留在雒陽能不能成事”這個問題。
但是現在,諸葛亮通過流言計,引發了雒陽周邊,乃至整個河南尹境內士人的好奇心,讓大家不由自主地去推演、假設。
如此一來,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曹操在軍事上要是比董卓當年都不如,連陽城都沒守住,那曹操將來的下場,會不會也比董卓當年更慘?如今擁護在曹操身邊的人,還要不要為曹操賣命?
這種聯想一旦蔓延開來,對人心的殺傷就非常恐怖了。
而且,這組流言還有一個非常歹毒的點,就在于突然有那么多人突然開始傳說“徐榮”的事跡了,還拿徐榮和徐晃作對比。
徐榮可是當年董卓陣營里,先后擊敗了孫堅和曹操的存在。這事兒曹操本人就是親歷者,他還被徐榮的軍隊亂箭射死了戰馬,最后靠曹洪把馬讓給曹操,曹操才得以逃脫性命。
這個對比,打臉的意味太濃烈了,這就逼得曹操不得不死守位于雒南三關之外、地勢沒那么險要的陽城了。
陽城這地方,軍事價值本身不大,但這么一烘托,政治象征的價值就太大了,曹操丟不得吶。
徐晃,能比得上當年的徐榮么?
曹操,能比得上當年的董卓么?
曹操非證明自己不可!
但是要證明,又得往陽城這個彈丸小城,投進去多少兵力?
原本每個關放個兩三萬人,說不定就能守死雒南三關了。現在要額外前出死守一個并不險要的陽城,可不得至少再額外多牽制五萬兵力?
偏偏曹操已經沒有預備隊可以抽調了。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絕望中的曹操,終于只能一咬牙,臨時做出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
把河北戰區的進攻部隊抽回雒陽!把雒陽的衛戍部隊拉去陽城,給徐晃下死命令,必須守住陽城,半步也不許后退!要多少兵給多少兵!哪怕打成絞肉機也要守住!
這一戰的政治意義太強大了,曹操要借此證明自己軍事上至少不比董卓當年對付討董聯軍時差,而政治上也比董卓更堅定,這樣天下人才會繼續團結在他身邊。
曹操下定這個決心后,便打算說干就干。
他身邊也有一些心腹,或是知交多年的故舊(比如荀彧),為此勸說過他,但都無一例外被曹操乾綱獨斷駁回了。
這些勸說,軍事上有可能是對的,但是政治上錯得太離譜。曹操已經被政治上的考量徹底捆綁了,哪怕他的抉擇軍事上不是最劃算的,他也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這個事情他不打算跟任何人商量。
當然,曹操在具體執行之前,也還是要看一下實際情況的。
比如他會派人趕緊去河北查看一下戰況,看看夏侯惇和張郃、高覽最近的進度究竟如何。
要是夏侯惇和張郃進展順利,就差臨門一腳、周瑜只剩最后一口氣了,那曹操也是有可能再稍稍咬一咬牙,讓夏侯惇克盡全功的。
這個咬牙,或許是咬十天八天,或許是咬大半個月,總歸要有個期限。
但如果夏侯惇那邊距離決定性勝利還遙遙無期,還需要長期的圍困消耗,那就只能先抽調一部分軍隊回來了。
曹操拍板后,很快就派出了心腹幕僚為使,前去河北巡視戰況。
考慮到賈詡在許縣輔佐曹仁守豫州,而荀彧作為尚書令不能輕易離開中樞,
而且荀彧和荀攸是一家的,荀攸又在夏侯惇身邊。如果讓荀彧的人去查問“夏侯惇、張郃那邊短期內能否取得決定性勝利”,有可能出現利益輸送和欺上瞞下。
所以最終篩選再三,曹操只能讓司馬懿去辦這個差事,讓司馬懿去一趟河間和平原,實地看看河北那邊的進展。
加急信使,最快可以跑日行六百里,但司馬懿顯然不是專業信使,他也沒這個體能和馬術,所以只能是于路不停找驛站換馬。
日行三百里不到,從雒陽到渤海軍前,一共走了五天。
司馬懿抵達之前,還有專業的信使先到,大致通知了夏侯惇豫州和司隸那邊的情況,讓夏侯惇做好調兵的準備,提前想好如何“匯報工作”。
所以司馬懿抵達的時候,夏侯惇已經神色凝重又頗為不忿地親自來接待他了。還有在前線負責攻堅的張郃,也被夏侯惇召回了東光縣城,一起向司馬懿匯報。
司馬懿見了這陣仗,倒也不敢托大,老遠就滾鞍下馬,對夏侯惇行了重禮。
司馬懿心里很清楚,夏侯惇是什么份量的角色,就算他如今得到了丞相的重視,也絕不敢在曹家和夏侯家人面前擺譜。
夏侯惇心里原本是憋著氣的,因為他覺得司馬懿這次就是幫丞相來收河北兵權的。
但是看到司馬懿如此謙恭,夏侯惇伸手不打笑臉人,怒氣也稍稍收斂了些。
誰讓司馬懿別的本事且不論,但裝低調、裝無害的本事天下第一呢。
在這個獨門細分領域里,連諸葛瑾諸葛亮都要甘拜下風。
一旦司馬懿這種段位使出渾身解數舔人,那是斷沒有舔不舒坦的。
接風宴上,司馬懿一邊表示自己也很無奈,也是上差在身,身不由己。另一邊又挑著夏侯惇、張郃平生得意之事吹捧。
而且司馬懿并不是一味昧著良心吹,他也是做過功課的。比如他知道夏侯惇這輩子就沒打過什么勝仗,如果直接吹軍功吹沖鋒陷陣,那絕對會被夏侯惇厭惡。
所以司馬懿就專挑夏侯惇治理地方的功績吹,吹他所到之處,百姓儼然欣服,吹夏侯惇有戰略眼光,識大體知大略,多少年來,始終能服務好丞相霸業的大局。
夏侯惇被司馬懿這么潤物無聲、細致入微地吹了一頓酒席的工夫,很快就消除了戒心和敵意,跟他實打實說了河北戰場目前的情況。
從夏侯惇口中,司馬懿總算得知了真相,知道張郃如今還在圍困南皮,而周瑜始終守得非常有韌性,張郃的努力看起來總是差那么一點,沒法攻破。
而且隨著時間進入十一月下旬,漳水和易水也開始斷流封凍了。(司馬懿從雒陽出發來傳令時是十一月中旬,抵達渤海郡前線并且初步考察后,已經到了下旬)
嚴冬漸深,強攻的一方會越來越艱難,士卒在河北平原的野地上長期駐扎、攻戰,非戰斗減員越來越多。
直接凍傷的,以及戰傷后因為嚴寒缺少補給難以痊愈的人數,都與日俱增。
而防守的一方,因為漳水徹底斷流、封凍,也失去了從水路得到增援的可能性。周瑜自己肯定是沒能力反擊或者突圍的,他只能坐守等來年開春。
當然了,如果有劉備陣營的其他軍隊,走陸路反擊增援周瑜,那還是有可能的。
但眼下天寒地凍,劉備軍之前秋天都還未能從泥潭抽身,現在最冷的時候,又怎么可能抽身?趙云的騎兵就算從扶余和高句麗抽回來了,這種季節出擊,馬匹也得不到草料補給,損失會非常大。
考慮了種種因素后,司馬懿最終委婉地說動了夏侯惇,讓夏侯惇遵照曹操的指示,把一半河北戰區的有生力量,暫時抽調走,回去河南戰場堵漏。
司馬懿還幫夏侯惇支了招:就算只留下一半兵力,無力強攻突破周瑜,但對南皮和天津保持分割包圍,卻是完全做得到的。
張郃圍城已經一兩個月,城外也都有修筑連營、甬道,有了這些越來越堅固的防御工事為依托,少量兵力就可以堵死周瑜,讓周瑜再餓上兩個月,說不定到時候南線就有轉機了。
為了讓夏侯惇堅定決心,司馬懿最后還教了張郃一招臨時加固圍城工事的小技巧。
“前將軍若是還覺得不放心,在下倒有一招,可以讓我軍圍困南皮的營壘變得更加堅固,足以確保整個冬天周瑜都不能逾越一步。
在下觀張將軍的營壘,已經用夯土筑成長墻,挖出的土形成壕溝,可在入夜時分,在土墻上再淋河水,以如今天寒地凍,待次日天明,土墻必然封凍成冰墻,其堅固度足以增長數成,而且愈發滑溜,難以攀援。
多余的河水不及凍結的,流入墻前旱壕,也能在壕底形成冰坡,讓敵軍沖鋒時足底打滑,臨戰必然混亂、自相踐踏。有了這些妙招,何愁不能封死周瑜?”
司馬懿侃侃而談,把筑壘封鎖的小技巧一一闡明。
這一世,曹操和馬超并沒有跟原本歷史上那樣、打一場勢均力敵的潼關之戰。所以曹操也沒有在對抗馬超的過程中,用到冰水淋墻形成冰壘的技術操作。
司馬懿想到了這招,臨時活學活用,也算是新鮮手段。讓夏侯惇和張郃都聽得眼前一亮,覺得又多了一招額外贏得戰場優勢的秘法。
“仲達也算用心了,我也不是不知道朝廷的難處,那這事兒就按丞相的吩咐辦吧。我自會親回鄴城,并且分一半河北之兵,前往河南增援。”
夏侯惇最終表了態,隨后就讓軍隊立刻做準備,爭取以最快速度開拔回返。
好在曹軍是在自己的領土上作戰,軍需物資也不用怎么調度,部隊可以走到哪里吃到哪里,開拔前的準備時間也就比較短。
夏侯惇的部隊,還有不少物資沒吃完用完,但他也不會帶著往回運,就直接就地留給張郃、高覽。大不了后續兩個月不往張郃軍前運糧運物資了,就讓張郃吃用撤走的那部分友軍遺留的存貨。
這樣剛好也算歪打正著,避免了寒冬臘月往河北前線運東西的辛苦。
不過,就在夏侯惇準備撤兵的這兩天里,南邊又傳來了一條噩耗,讓夏侯惇愈發心急如焚,不得不加快進度。
原來,就在十一月二十這天,一條戰報傳到河北前線,說是淮北戰場,曹軍又吃了一場敗仗。
這次進攻的敵人,乃是從合肥、壽春出發的關羽部,具體的出擊日期,是十一月的月初。
關羽在張飛動手后二十天,終于從壽春北渡淮河,進入淮北的支流渦水,然后沿著渦水逆流而上,進攻譙郡腹地。
渦水沿岸的譙郡東部地區,主要有龍亢、蘄縣、竹邑、符離等縣。
這片戰場,大多數看官應該也不算陌生,因為當年曹仁和趙云就在符離戰場打過幾次拉鋸戰。當年項羽死前最后打的那場垓下之戰,戰場也位于符離不遠處。
這地方大致就是位于劉備控制的徐州彭城郡以南、淮南的合肥壽春以北。是一塊被渦水、睢水和淮河圍繞起來的凸出部。
這塊地盤的東南北三面,都是劉備陣營的占領區,只有西面與曹操控制區連接。
往年劉備始終沒對符離地區下手,那都是因為當時劉備陣營的總兵力、紙面總實力還不如曹操,所以劉備不想在淮北占一塊無險可守的平原,怕被曹軍拖入絞肉機持續打消耗戰。
但是時隔多年,情況早就逆轉了。三年前休戰時,劉備的賬面實力已經隱隱然追上了曹操,如今三年之期又過,劉備的賬面總兵力至少超出曹操陣營四分之一。
所以,“害怕在大平原上打消耗戰、陷入絞肉機”這種考量,如今對劉備而言已經不存在了,反而是曹操需要警惕和避免絞肉機。
既然攻守之勢異也,劉備讓關羽從壽春北上,往正北方直插彭城,把壽春和彭城這條連線以東的曹操占領各縣統統吞了,也就是題中應有之義,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關羽只花了十幾天時間,就實現了這個第一階段小目標,整個過程打得輕松無比。曹軍也沒選擇在無險可守的大平原上做無謂的犧牲,一看守不住就撤得很干脆。
沿途四縣被鑿穿,還有這條連接線以東的洨縣、虹縣,更是直接不戰而降。從地圖上看,曹操老家譙郡最東邊的三分之一面積,在半個月之內就被關羽拿了。
關羽也發起了攻勢,并且占了曹軍三分之一個郡,這個噩耗,算是促使夏侯惇趕緊撤軍救場的最后一根稻草。
夏侯惇連收拾軍械和行糧都不顧上了,直接催促可以撤的那部分軍隊盡快撤,一路強行軍先回鄴城,然后只在鄴城休整了一天,就再急吼吼去黎陽南渡黃河,增援曹操。
夏侯惇終于走了,還帶走了至少五六萬人的河北生力軍。
這個情報,自然是很快被南皮城內的周瑜察覺了,雖然周瑜沒法突出重圍,把消息報告給友軍,但他堅信友軍自己會探查到這個情況的。
而友軍將領的表現,也確實沒有辜負周瑜的期待。
僅僅比周瑜那邊晚了三天,夏侯惇撤兵的消息,就傳到了幽州治所薊縣,傳到了諸葛瑾和趙云的案頭。
是時候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