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第九百六十四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朕真的不務正業 >>朕真的不務正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六十四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第九百六十四章 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8日  作者:吾誰與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吾誰與歸 | 朕真的不務正業 


每當大明皇帝朱翊鈞對萬歷維新的成果沾沾自喜,甚至有點志得意滿的時候,總有蟲豸跳出來,告訴皇帝陛下:這才哪到哪!維新的路還長著呢!

朱翊鈞對萬戶官舍,給匠人分房子這事兒,是有些得意的,但很快,王建(注1)利用官廠官舍開始謀取私利這一事實,阻止了皇帝的得意忘形。

奪婦人房產,是因為有人花了三十銀,希望可以分到一間官舍,王建手下的大把頭,拿了銀子,自然要辦事,挑挑揀揀,就看到了這個好欺負的婦人。

孤兒寡母,最是好欺負。

王建很快就被捕了,在緹騎入駐官廠開始調查,以王建為首的這些蠹蟲,全都被抓捕歸案,案子進入了查補過程。

王建作惡,分為了三個階段。

王崇古尚有充足精力視事時,王建只敢索要一點點入廠銀,官廠待遇極好,有些人打破頭也進不了官廠,只好塞銀子;

王崇古沒有充足精力視事后,王建的貪欲變得越來越大,開始作惡多端,所有行為變本加厲了起來;

等到王謙前往松江府任事時,京師再沒有人能約束王建的時候,他開始代表王家行走,這個時候,他的行為已經不是貪欲那么簡單了。

更多的時候,王建是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力而作惡。

“我是王崇義的兒子,你們憑什么抓我!我要見王謙!我爹是為王崇古死的!”王建被摁在了后悔椅上,卻一點都不后悔,他甚至有些囂張。

趙夢佑打量著王建,面色有些古怪。

到現在,王建還認為,他只是倒霉,恰好被皇帝給抓到了現行,王建覺得,自己憑借著王崇古的余蔭,可以免于懲罰,就像過去一樣。

這不是一種僥幸心理,王建覺得理所當然,因為他就是這樣長大的。

自從王崇義死后,王崇古對他視如己出,王崇古是大司寇,主管刑律,王崇古在的時候,沒人敢為難王建。

“你這些年,貪墨撫恤、占人屋舍、經營賭坊、買賣丁口,一共才撈了四萬三千余銀,我想不明白,你問文成公或者王謙要,也比這個多得多吧?”趙夢佑眉頭緊蹙的說道。

這里面大頭是經營賭坊,而這個賭坊還不在官廠內,而是在官廠外設立,也就是顧忌王建的身份,要不然他這個賭坊,早就被衙役當指標給打掉了。

真沒多少銀子,而且這些銀子,還全都被王建給花掉了,甚至王建還欠了一些錢莊錢,林林總總,欠了有三千多兩銀子。

王建,是一個無能的卑鄙小人,他但凡是能有點本事,背靠王崇古這棵大樹,也不至于就撈這么點銀子。

“我是什么很卑賤的人嗎!需要去問他們乞討?!他們害死了我爹!”王建憤怒的回答道:“把我放了,否則有你好果子吃!”

趙夢佑忽然想起了陛下批注的《孟子》:人不可以無恥。

廉者,不取非分之財,不貪無義之利;

恥者,不畏權勢之威,不懼富貴之誘。

廉恥,人之大節,人有廉恥,則能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無廉恥,王法難治。

在陛下看來,廉就是不該拿的不拿,恥就是不該做的不做,哪怕有權貴壓迫、富貴誘惑;

廉恥就是人最大的氣節,立身之根本,人如果有廉恥心,就能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人如果沒有廉恥心,連王法都難以約束。

面前的王建,就絲毫沒有廉恥心,所以連王法都難以約束他。

關于私德修身,儒學的確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如果真的遵守至圣先師們的教導去修身,可以安頓好自己,絕不會弄到王建這種人神共棄的地步。

“你要給我好果子吃?”趙夢佑指了指自己說道:“先給你吃點苦頭,來人,送王公子去解刳院看一看,看完再審。”

“解刳院?!”王建目瞪口呆,他聽聞過這個地方的可怕,完全沒料到自己會有這么一天。

趙夢佑很忙,他沒有離開審訊室,而是提審了蘭奇洛特,秘魯圣保羅公學院院長、傳教士、神奇先生,在萬國城調度,走私硝石到倭國。

“陛下的圣旨下來了,秋后處斬。”趙夢佑告知了蘭奇洛特一個很不好的消息,他要死了。

“也就是說不用去解刳院了嗎?”蘭奇洛特聞言,眼前一亮,這是個好消息,他不用被扔進人間地獄,對他而言,是天大的幸運,主要是老實交代問題,而且皇帝得到了環太商盟的賠償。

也不必嘲諷蘭奇洛特的軟弱和怯懦,他是個狂信徒,他甚至能頂得住衙門里各種稀奇古怪的刑罰,但解刳院那地方,真的會讓人喪失所有的理智。

趙夢佑點頭說道:“是的,因為你老實交代了所有問題,所以,免受解刳院之苦了。”

“謝陛下圣恩浩蕩。”蘭奇洛特靠在椅背上,長長的松了口氣。

趙夢佑有些好奇的問道:“你不感謝你的主嗎?”

“我自在心中祈禱,不必掛在口舌之上。”蘭奇洛特神神叨叨的說了一句。

他的信仰其實在解刳院內已經徹底瓦解了,如此人間地獄,沒有任何的神罰,可見神、神國真的不存在,或者說管不到東方這片土地。

趙夢佑再次跟蘭奇洛特確認了一遍所有的口供,確定沒有任何遺漏,讓緹騎帶走了蘭奇洛特。

“帶案犯,容城知縣孫奇逢。”趙夢佑提審了第三個案犯。

“緹帥,我是不是要死了?”孫奇逢坐在后悔椅上十分后悔,甚至有點顫抖。

趙夢佑翻動著提刑千戶的審訊口供,搖頭說道:“生與死,全在你的一念之間,我且問你,副帥李如松帶騎營趕到容城,下安民公告,宣布軍管,你,為何緊閉城門,讓游墮堵甕城城門?”

“一時糊涂,當時完全慌了神,希望寫信給恩師、同窗,活動一二,看看事情能不能有轉機,完全沒料到,李副帥會直接動手。”孫奇逢心有余悸的說道:“我差點就被銳卒給殺了,挨了三棍。”

抓孫奇逢是鎮暴先登營把總汪景芳,汪景芳在縣衙茅廁抓到孫奇逢的時候,直接給了他三棍,這三棍是真的疼。

“何人授意你對抗京營?”趙夢佑看著孫奇逢問道。

孫奇逢兩只手攥緊,無奈的搖頭說道:“無人授意,京營到的時候,我一無所知,沒人告知我。”

兵貴神速,李如松接到圣旨第二天就到了容城縣,沒人通知孫奇逢京營要來。

“你的家人呢?你的妻兒老小,似乎都不在大明了?”趙夢佑的眼神閃著寒光。

李如松出手,自然會連坐,也不會放過,但經過仔細的盤查,發現孫奇逢是個很奇怪的官員,具體而言,父母、妻妾、子女全都不在大明了。

孫奇逢有官身,妻子是官夫人,孩子本該在縣學就讀,哪怕是閨女也有家學堂,但李如松一個都沒找到,發文到孫奇逢老家,也是一無所獲。

“送出去了。”孫奇逢抬起頭十分確定的說道:“不用問了,我不會說的。”

“你還要對抗調查嗎?”趙夢佑面色一喜,他已經很久沒有碰到這種硬茬子了!

趙夢佑樂呵呵的說道:“你當真以為,你把家人都送到海外去,朝廷就找不到他們了嗎?要真的是這樣,萬歷開海十八年,白開海了,海防巡檢司白建了。”

“你放心,一定會找到的,長則三五年,短則三五個月。”

張居正曾經在廷議上說:如果沒有萬歷開海,他的新政絕不可能成功,五大腹地市舶司、四大總督府,就是腹地和海外的支點,新政的代價,一部分被海外所承受,所以反對的共識,無法廣泛存在。

萬歷十三年,關于一條鞭法僅在松江府試行的時候,張居正說的這番話。

陛下最最驕傲的三件事,寶歧司農學院、開海和京營。

孫奇逢的家人,大明朝廷若是找不到,那這類的官員,就會為所欲為,沒有任何的忌憚,因為朝廷無法對他進行瓜蔓連坐,威罰、雷霆之怒就顯得沒那么可怕了。

“緹帥。”一個緹騎走了進來,將一份塘報放在了趙夢佑的面前。

趙夢佑打開一看,笑著說道:“找到了,在舊港總督府椰海城,跑的夠遠的。”

琉球首里府那霸港港口,查到了孫奇逢家人的去向,而后很快就把這家人給找出來了。

總督府對轄區的控制非常弱,但對漢鄉鎮的控制極強,孫奇逢這些官員的家人們,到了海外,也是在漢鄉鎮。

只要想找,是絕對能找得到的,不是隱姓埋名、改名換姓就能躲避。

孫奇逢面色巨變,最終嘆了口氣,靠在椅背上一言不發。

“送解刳院去轉轉。”趙夢佑有的是手段對付孫奇逢,一起送到解刳院參觀,是個好手段,那一屋子的張四維,十分嚇人。

很快,王建和孫奇逢都被帶到了解刳院,他們倆是被抬著送出來的,安撫了一兩日,二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生怕皇帝把他們扔進去。

趙夢佑拿著結案的案卷,呈送了御前。

“嚴懲不貸。”朱翊鈞對案子做了從重處罰的決定,李如松在弄完還田后,才會歸營,對于青馬橋刺欽差的案子,從重處罰是皇帝和百官的共識。

孫奇逢下了個命令,攪的天下不寧,百官也恨得牙癢癢,京營派出,實在是過于嚇人了些。

朱翊鈞和趙夢佑聊了很久,主要是關于反腐司反腐問題上,趙夢佑對于反腐司的態度非常有趣,在他看來,反腐等于肅反。

“像孫奇逢這樣的官吏,他們貪腐鉅萬,對抗審查,本身就是反賊,反腐就能把反賊都抓出來。”趙夢佑陳述了自己的想法,貪腐和反賊高度重合。

貪腐和反賊,都是秩序的破壞者,反賊不可能不貪不腐,所以,這些抓貪腐等于抓反賊。

不貪不腐當什么反賊?

“反腐司的意見是,規模在五萬銀以上的貪腐案,歸反腐司,五萬銀以下,仍歸都察院,緹帥以為如何?”朱翊鈞詢問趙夢佑的意見。

“素衣御史現在只有七人,如果所有貪腐案歸反腐司管,反腐司忙不過來,反而讓貪腐鉅萬的逆黨,逍遙法外,臣以為善。”趙夢佑覺得反腐司這番取舍很好。

有舍有得,反腐司可以把反腐的力量集中起來,辦理大案。

在反腐抓貪事里,反腐司這把利刃很好用,但精力有限,真的把天下所有的貪腐案都給了反腐司,就是對反腐司的倍之,反而是讓貪腐鉅萬的佞臣逆黨逍遙法外。

“如此。”朱翊鈞點頭,其實這也是劃線,弄點銀子就算了,弄得多了,朝廷來清算。

趙夢佑告退離開后,皇帝陛下開始了一如既往的批閱奏疏。

黎牙實又編了個笑話,和大明有些關系:

如果把所有的債務,都轉移到一個人的身上,然后把他殺了,豈不是天下無人負債?

恭喜你,發明了天主教!

這個笑話,其實就是羅馬教廷存在的根基,所有人把自己的罪孽通過教堂告訴神,通過贖罪券等方式獲得寬恕后,罪孽歸神一人,但是沒人能審判神。

所以,神、羅馬教廷、教堂神父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化債平賬,把所有人的罪孽、血債,通過寬恕這種方式化解。

放到大明,這種化債思路,也是存在的。

把所有罪孽歸到皇帝頭上,然后把皇帝殺了,把朝廷推翻,改朝換代;

遇到朝廷審查,地方推出一個人,讓他抗下所有罪責,甚至不曾犯過的過錯,也需要他本人背負,趁機平賬。

這個笑話刊登在《笑林集》上。

朱翊鈞也發現,黎牙實還在編笑話,但他不敢編排皇帝的笑話了,不是江郎才盡,是黎牙實不敢去做了。

大明皇帝手里把玩著一個兩斤重的銀鋌,這是皇帝收到的萬壽圣節的禮物,這是來自于絕洲西北方向銀礦的銀子,長九寸四厘,寬兩寸兩厘,厚三厘四分,上面壓印‘絕洲大鐵嶺衛指揮使陳竹進足銀三十六兩’字樣。

這一次,陳大壯一共送來了三百塊銀鋌,代表著絕洲銀礦已經順利開采,并且出產銀鋌,用于和大明交換貨物。

九月的萬壽圣節又要到了,皇帝以天變為由,不肯大肆操辦,只許各官員上封賀表,大明休沐三日。

礙于圣旨,各總督府不能送過于豪奢的禮物,就挑揀了一些能讓皇帝寬心的禮物。

自嘉靖二十九年胡虜入寇,一直到萬歷維新十八年,其實朝廷地方,掰扯來掰扯去,斗爭圍繞的主要內容從來沒變過,那就是銀子。

銀子這兩個字,更加明確的解釋是:大明開辟兩百年之后,財稅體系全面崩潰,朝廷無法履行自己職能調節各階級之間的矛盾。

絕洲送來的萬壽圣節的禮物,甚是合皇帝心意,從皇帝給的豐厚恩賞就能看得出來了,陛下甚至把這次容城縣抓捕的一眾案犯,都流放到了絕洲銀山地界,保證銀礦的順利開采。

“這一塊銀鋌,就不必送兵仗局壓印銀幣了,放到內帑。”朱翊鈞對這個銀鋌很是喜歡,大明終于有了屬于自己的穩定白銀來源。

“大醫官陳實功有奏疏呈送。”馮保將一本奏疏挑了出來,放在了皇帝面前。

陳實功帶領了許多的大醫官,解決了一個長久以來,困擾大明百姓的難題,那就是產后發熱。

產后發熱,早在《素問》中,就有記載。

黃帝問:乳子而病熱;婦人生產后,孩子和小孩都可能發燒,脈細弱微小,血氣不足,陽氣虛衰,該怎么辦?

岐伯說,手足溫則生,寒則死;氣血能溫煦四肢,就容易生存下來,如果不能溫煦四肢,就會死去。

產婦生產后,產婦本人和小孩,都非常容易生病,產后婦人和小孩發熱的可能超過了兩成,而發熱后死亡的可能超過了五成。

這種可怕的產后發熱,從黃帝至今,一直存在。

而且不僅僅是中國,泰西也存在這種現象,而且非常普遍,泰西的普遍做法是,把產婦和孩子關在房間里,不要通風,甚至用被子捂起來。

而解決產后發熱的大醫官,名叫張景岳,因為擅長用熟地黃,被人稱之為張熟地。

年幼時張景岳隨父親一起入京,隆慶四年,張景岳拜師京華名醫金英,萬歷五年,那年年僅十四歲的張景岳,考入了太醫院。

張景岳在萬歷七年入解刳院,潛心鉆研,萬歷十五年,二十四歲的張景岳就憑借《婦人規》成為了太醫院婦科大醫官,成為了解刳院最年輕的大醫官,和大醫官吳漣并稱婦科圣手。

萬歷十五年,張景岳總結了關于產后發熱的所有癥狀,并且在整個京師進行了推廣,一舉將產后發熱的概率從兩成,也就是20,降低到了1,并且其方法,寫入了《衛生與簡易方》內,全國推廣。

五個婦人生子,就有一對母親和孩子,會陷入產后發熱的癥狀,其中有一人會死去。

而陳實功、張景岳、吳漣等大醫官聯合制定的《婦人規》,將這一概率降低到了不足1,當真是功德無量之壯舉。

奏疏主要是邀功,就是三年時間,整個京師所有的穩婆都經過了培訓,在整個京師范圍內,進行了為期三年的統計,最終確定手段有效,才奏疏入朝報喜。

其主要措施有三條:

一:勤洗手,接生穩婆和醫官,在接生之前,必須要用熱水兩盆,用皂角、胰子洗手,清洗干凈,接觸嬰兒的所有人都應洗手;

二:滅臭蟲,產房絕對不可有任何臭蟲,最好能夠在生產前,對屋內進行全面打掃,減少臭蟲蚊蠅;

三:潔產褥,必須沸水蒸煮半個時辰,曬干后,才能使用,襁褓、尿布也該做到。

“這里面還有朕的功勞?”朱翊鈞看完了陳實功等人的奏疏,有些驚訝。

馮保低聲說道:“吳太醫給眾嬪妃接生,總結的經驗。”

吳漣作為宮廷大醫官,其實宮里的規矩更多。

比如接觸嬰兒要用高度烈酒對手進行消毒;比如任何進出產房之人都要沐浴更衣,甚至要佩戴口罩;比如產房整個院落都要滅蟲;比如產褥烈酒浸泡,蒸煮后晾曬使用等等。

六歲之前的孩子,最容易夭折,這也是這些年,陛下子嗣無人夭折的原因,吳漣對衛生的要求,堪稱苛刻,尤為注重六歲之前的衛生。

馮保低聲說道:“陛下,文成公的侄子王建,之所以能用官舍牟利,也是因為衛生二字。”

官廠官舍,每年臘月二十四掃塵,那天也是官廠過年第一天休沐。

這一天,官廠的把頭,會帶著自己班上所有工匠,把官舍所有的家具抬到院子里,對整個屋子進行全面清掃,除蟲除鼠,并且對家具進行維修整理。

每到這一天,官舍上下,全都是晾曬的各種家具,被褥。

除了每年大掃除之外,還有公廁,每一舍有公廁一間,公廁糞便定期清理,蚊蟲鼠等滋生極少。

又因為官舍大戲臺周圍的商鋪,米面糧油供應充足,各家不會過多囤積糧食等物,所以整個官舍可以用干凈衛生去形容。

萬家園官舍有自己的惠民藥局,接生等事,也都是在惠民藥局里進行。

整體而言,一旦成為官廠熟練工匠,并且五年以上,連生孩子,都比官廠外要衛生、安全的多。

用匠人們的話說,得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圣天尊庇佑,歲歲無災。

洪圣天尊的玄靈蕩魔是王崇古,赤炎廣利是朱載堉,他們兩個人的形象,共同構成了水火神的初始形象,官廠的一切,都是水火神保佑。

所以,就有人走門路、找關系,請托入住官廠官舍,這就有了牟利的空間。

而大明皇帝培養的一千五百名奔赴大明各地的醫學生,熟練掌握了《衛生與簡易方》里面的所有內容,這些條規,注定生民無數。

“好好好,這才是真賀表!”朱翊鈞很喜歡這樣經過了實踐證明有效的賀表,這樣的賀表再多,朱翊鈞也嫌少。

大明皇帝對這些有用的賀表都很喜歡,而今年的賀表,主要內容是關于侯于趙那本《翻身》的讀后感。

朱翊鈞去年為這本書朱批作序,還給了六個字的批語:唯自強,有新生。

朱翊鈞要求三經廠刊刻,發給大明各府州縣,要求有官身者,每人都寫一份讀后感,限期270天,因為雕版、刊刻、交通等等原因,時隔一年,皇帝的要求有了回應。

皇帝甚至不要求官員們對《矛盾說》有讀后感,卻要求對《翻身》有讀后感,可見,陛下對這件事的重視。

朱翊鈞看完了幾乎所有的觀后感,并且每一本賀表都給了朱批。

萬壽圣節,是恩情敘事的一部分,八月十七日,皇帝的萬壽圣節休沐三日開始了。

順天府丞楊俊民舉行了鰲山燈火,給皇帝舉行了生日會,皇帝出面見了群臣,卻沒有參與鰲山燈火,主要是為了避免賞賜百藝的賞錢,皇帝還是一如既往的節儉。

次日皇帝前往了北大營,操閱京營軍馬,這是一次小閱,并沒有像去年那樣大動干戈,也沒有閱艦式;

在京堂歡慶萬壽圣節的時候,反腐司御史徐成楚落水后的反復發熱,終于在使用了三瓶老鹵水的情況下,徹底痊愈。

“這外面為何如此喧鬧?”徐成楚剛剛大病初愈,剛到武昌府府衙坐班,準備看看陳末調查的情況,就聽到了外面的喧鬧聲。

“那容城縣襲殺欽差,這武昌府莫不是要挾民自重,逼我不能查案不成?”徐成楚想到了某種可能,面色變了變。

陳末搖頭說道:“徐御史想多了,外面喧鬧,是因為被陷害的把總被釋放,這工兵團營把把總接回去,才有了如此吵鬧。”

“原來不是挾民自重。”徐成楚聽聞,才松了口氣,京營派出至容城縣,還只是出動了鎮暴先登營,這要是繼續對抗調查,陛下怕是要發兵平叛了。

第三工兵團營把總趙又新,舉報同知宋英廉用惠民藥局貪腐,這案子兜兜轉轉回到了宋英廉手里。

把總趙又新鋃鐺入獄,還背上了咸寧縣庫倉虧空的黑鍋,說趙又新在咸寧縣組建工兵團營的時候,吃空了庫倉。

徐成楚養病期間,陳末把案子從頭到尾徹查了一遍,還了趙又新清白,從府衙釋放歸案。

宋英廉已經被陳末抓捕歸案。

“把總趙又新被判了流放,可是宋英廉不敢流放趙又新。”陳末說起了查案中的細節。

宋英廉依靠自己地位權勢,判了趙又新有罪,但遲遲無法執行,因為宋英廉怕,怕把趙又新真的流放了,這第三工兵團營嘩營。

趙又新的威望極高,真的流放,振武營、羅木營舊事,就會重現,工兵團營之所以沒有嘩營,完全是因為在等朝廷欽差的處置結果。

“這十二個案子,這就查清楚了?”徐成楚不敢置信的翻動著所有的案卷,太快了,他就生了一場病,案子就徹查清楚了!

地方衙門,居然不是對抗,徐成楚從來沒有見過這么輕松就查明白的案子,而且還是個窩案。

陳末滿是笑意的說道:“徐御史不怕死,他們怕死。”

“所以湖廣地面官吏,全都積極配合,生怕這查的慢了,雷霆之怒就來了。”

“我所到之處,莫不是竭誠配合,生怕我查的慢,查不到,到哪個衙門,連涉案之人都召集起來,等我帶走。”

“甚至有不少是自縛緹騎面前,主動交代。”

相關


上一章  |  朕真的不務正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