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話說回來,你們中的誰要不要死一下試試看,看看貓車是什么感覺?要不文鴛你來?”
貓車已經到了手,但是還沒有做過實驗呢。根據先前看來的用法,伊羅黛亞莎確實是用它來收集戰死的精靈,然后把她們帶回去。
這是個“挑選”的過程,挑選的是那些本就會戰死的人。不過問題在于.那些被挑選走的精靈,似乎并未直接復活,只是被裝載到了車上。
顯然他們并沒有直接出現在戰場上,而是需要經過一些路程才能復活的。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是什么過程呢?
“不,我不幫你實驗。我和你做朋友真是倒了血霉了,怎么這都讓我來試一試?要做實驗不應該先拿狗嗎?”
“開個玩笑,怎么可能真的讓你來呢。”
“我看你一點都不像是開玩笑啊!我要是答應了你就真的要做實驗了是吧?”
“這不是找個朋友來幫我解決下問題嗎.話說回來,吃了金丹之后你死過沒有?”
“沒。不過有的人掉下來的時候摔死了,死了一會兒就復活了。”
“那他們是什么感受?”
“我沒問,至少看起來和摔暈了沒什么區別。等我們注意到的時候,已經死了有一會兒了,但沒過一會兒自己就又活了過來。不過,好像沒什么大問題。”
沒什么問題才是常理。這畢竟和羅馬人的玩意兒不一樣,不是借來的力量。要是每次用起來都會產生什么‘模因危害’之類,那也太弱了。天人就是得這么強,真正的強者不需要有條件的不死,這不死可以就是沒有條件的。
“但是這個貓車不一樣吧?”
你說對了.這玩意兒是純純的精靈魔法,你確實得試驗一下。畢竟它雖然確實很好用,但這是針對凡人來說的。在你們身上,或許確實的經過一些實驗。
“反正,先帶回去好了——各位各位,收攤了,你們先回去。漢斯,出來洗地!”
“那你呢?”文鴛問。
“遲一天,我要在這里監督一下夜勤局對波蘭的掃尾工作。我把他們派遣過來,不能什么都不管就走了。你們先拿去見天子吧,我回來之前可以先調查一下。”
朱先烯望著停在自己面前的車。
那是一輛青銅材質雙輪戰車,車輪輻條呈荊棘狀,車體表面雕刻有無法辨識的凱爾特歐甘文字。和中原的戰車不同的是,這種戰車的輪軸并非置于車廂的正下方,而是后置。這樣一來,雖然車廂就以載重能力為代價,換來了更好的機動性。
“嗯”文閣老背著手站在旁邊,“這東西有趣得很,這戰車的形制就很有趣了。”
“聽說這精靈的戰車?就單從戰車來說,和我們的戰車有什么區別?”
“我想,他們應當沒有什么披掛重甲的需求。春秋時期的戰車,無論戰馬、兵士還是戰車上都有裝甲。如果像這樣把車輪后置,那車的重量就通過車軛壓到馬背上了,我看沒什么馬能撐得起這樣的重量,除非車上只有一個人。”
“一個人?一個人用什么戰車?為什么不直接騎馬?”
“其實要算的話,說不定還有個奴隸,不過奴隸不算人。大體上,這樣的戰車就是用來射箭的,不是用來沖鋒的。”
“商洛把這車送來的時候,說是要提防著‘模因污染’。文閣老你怎么看?”
“精靈.”文鴛沉聲道,“這詞在我們這里確實用著不太適合。因為我們這提到精靈,多半都是說些非人的妖精,不是孫猴子就可以算是精靈。羅馬人說的這些精靈,在我們這里應當算是‘山鬼’。”
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
“山鬼之鬼,才能表明這東西是人形,而不是獸形。從這個角度來說,這車如果真是山鬼的車,那可真是乘赤豹兮從文貍,辛夷車兮結桂旗。”
文閣老直接把屈原的山鬼念了出來。山鬼中確實有許多詞句在這里顯得相當應景,比如那詩中的車就是用赤豹、文貍這樣的貓科動物負載,拉乘著辛夷木做的戰車,車上張結桂旗。
在屈原的《山鬼》中,主人公就是乘著這樣的車去往“石磊磊兮葛蔓蔓”的山中,同“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山鬼遠遠相望。
“合著從我們這里,這玩意兒應該叫赤豹文貍辛夷車?怎么一下子就跑到封神榜去了。”
“這東西,確實像是從封神榜里跑出來的。”文閣老笑了笑,“壞了壞了,我叫文仲呢,這可真是應景。”
“那如果是封神榜里跑出來的東西,那應該怎么用?”
“要是封神榜的.法器這種東西應該是‘祭’出來的。如果是這樣說的話,它前面一股腦該還有拉車的赤豹、文貍之類。誒對了,拉車的貓呢?商洛說是赤豹還是文貍?”
“他說是一種名叫獰貓的靈界生物,但大體上就是貓的精靈。”
“這東西,還真是雅致啊.”怎么看,文閣老都覺得這東西和屈原的《山鬼》愈發顯得應景了,“那我的意思是,這東西既然在我們這里,我們就照著這邊的用法來用吧。那些個羅馬山鬼的法術,未必有我們這里的山鬼法術好用。”
不死的力量極其強大。但對于早已經服下金丹的錦衣衛來說,這種技術和封神榜里的法器也沒差太多。
“那么法術的關鍵,似乎就在拉車的靈獸上了。”朱先烯點了點頭,“話說回來,我們這里有沒有拉車的靈獸?”
“拉車得用赤豹和文貍吧。所謂文貍,就是有紋路的貓.誒?”文閣老想了想,“我們這里不是有文貍嗎?有紋路的貓。”
“哪個?”
“就是長公主殿下養的那些,在御苑吃竹子的。”
“那不是熊貓嗎?熊貓也算貓?”
“熊貓又叫猛豹,那就是大貓了。給蚩尤拉車的就是熊貓,我看沒問題。蚩尤是善戰的兵主,戰車的設計上相信蚩尤的選擇總是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