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9章 三路凱旋(六)巧取大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9章 三路凱旋(六)巧取大坂

第289章 三路凱旋(六)巧取大坂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4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夜色如墨,大阪城的城墻在月色下顯得更加蒼老而堅固。城墻上的火把隨風搖曳,映照著守軍緊張而惶恐的臉龐。顯然,在這寧靜的夜晚下,一股不安的氣息正在悄然蔓延。

城外,京華海軍陸戰隊正在列隊前進,他們甲胄鮮明,氣勢如虹。他們全速前進,并不做任何戒備,因為他們知道,陸戰隊的斥候騎兵已經戒備了前后左右各處,現在他們只需要以最快速度抵達大阪城下即可。

這支陸戰隊的名義統帥,正是「明國那位大人」的妾室成田甲斐。她騎在戰馬之上,眼中閃爍著躍躍欲試的光芒。她的身前身后是黑夜中看不清數量的精銳士兵,他們步伐整齊,如同洪流一般向大阪城涌去。

不過,這支軍隊的實際指揮官卻有三人,分別是高云平、正木丹波、柴崎和泉。這三人中,高云平是現任京華駐日海軍陸戰隊第一獨立協協統,正木丹波與柴崎和泉則是成田家的家臣部將。此二人在忍城之戰時便聽從甲斐姬指揮,如今早已是她的嫡系親信,只不過一直掛著成田家的名頭。

此次作戰,高云平為主將,正木丹波與柴崎和泉為左右副將。他們所領軍隊為高云平所部四千余,正木丹波、柴崎和泉所部各一千余。總之,全軍六千余人,不到七千之數——此前淺野長政告訴高臺院的所謂甲斐姬在堺町悄悄聚集「三萬精兵」,顯然只是「號稱」罷了。

事實上,京華在整個日本的常駐兵力加在一塊兒,恐怕也就「三萬精兵」這個規模。這三萬人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攤子:關東三崎城(京華自據)玉繩城(成田家封城)方向,駐軍約一萬三千人;九州島津家清水城方向,駐軍約九千;然后就是近畿堺町方向,駐軍約八千余。

這里頭前兩者不必多說,只說堺町方向的駐軍問題。這里原本當年日本最繁華的商業港,由于豐臣秀吉興建大坂,將堺町商家強行遷往大坂,留下一個快速荒涼的堺港。

后來由于京華在三崎城和清水城建了兩座「水晶樓」,帶動當地繁榮,令秀吉心動,因此力邀京華也去大坂開設水晶樓,但此事沒有第一時間談攏。之所以沒談攏,原因就在于京華堅持「水晶樓」所在地必須自行駐軍,而秀吉豈能容忍京華在他的大阪城駐軍?

后來又談了幾輪,最后達成的協議就是京華在堺町開設水晶樓,同時在當地保留最多不超過一萬人的駐軍。當然,秀吉還保留了隨時檢查當地駐軍人數的權力。

秀吉之所以答應如此條件,原因并不只是水晶樓的雄偉瑰麗,也不僅僅是水晶樓作為綜合性商社可以帶來龐大的對外貿易,更重要的是——只有水晶樓所在地能夠買到京華提供的火炮。

隨著東亞海面上所有勢力都被京華一統,日本已經無法從所謂「南蠻商人(西洋人)」手中購買火炮等物,因此秀吉想要維持自己在日本的軍事霸權不會輸給以德川、島津為首的東、西大名,就只能捏著鼻子請京華進入畿內地區。

當然,所謂甲斐姬在堺町悄悄聚集兵力,這件事本身也是存在的,只不過一來沒有達到三萬這個數量級,二來她也不能傾巢而出,把堺町的兵力抽調一空。畢竟,堺町這邊現在存放著巨量的南疆大米和硝石、火炮等戰略物資,另外還有海量的大明銅錢——永樂通寶(在日本來說,這是最好的「錢」)。

正是靠著這些物資和源源不斷送來的永樂通寶,甲斐姬才得以達成高務實的命令,讓東西兩軍在安土城大打拉鋸戰將近一年之久。實際上,東西兩軍都得了京華大量的援助,才能不斷地往這個血肉磨坊中投入人命。

很顯然,高務實不怕出錢,他只要消耗日本的戰爭潛力,尤其是那些經年老兵。何況這年頭的戰爭只要打成消耗戰,武器彈藥往往還能

回收利用不少,真正消耗掉的主要是人命和糧食。

人命,那是日本出的,損失再多高務實也不在乎,甚至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糧食,南疆種植技術進步加上移民涌入開發,如今支援兩線作戰也猶有余力,高務實同樣不是很在意。

總之,甲斐姬就打算用這六七千人奪取號稱日本第一巨城的大阪城了。這聽起來有些離譜,因為大阪城作為秀吉的居城和事實上的政治、商業中心,平時的駐軍就超過一萬,個別時期甚至會超過兩萬。

大坂的附近也都是豐臣家的領地或者效忠豐臣氏的大名,理論上這座城擁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如此雄偉的巨城、如此充裕的兵力,這怎能靠六七千海軍陸戰隊便成功奪取呢?

一方面當然是靠實力,但另一方面,尤其是這一次,甲斐姬打算靠內應。

在大阪城內,豐臣家的大坂町奉行、唐通事龍澤實陽站在陰影中,手中緊握著令牌,心中既緊張又興奮。到今日,他已經潛伏豐臣家多年,名義上甚至已經做到從四位上的左京大夫,正式場合應該自稱「源朝臣龍澤左京大夫實陽」。在豐臣家的家臣體系內,地位更是提升到了「老中」——這是僅次于家老(理論上德川家康就是如今秀賴的首席家老)的重臣。

龍澤實陽作為近年來深受太閣寵信的老中,長期擔負「大坂町奉行」一職。而大坂町奉行屬于「遠國奉行」之一,職責為「掌管該地之政務」。換句話說,他的職務就好比是大明的順天府尹、后世的京城市長(乃至書記)。

他的手下,照例有「與力三十騎、同心五十人」。這倒不是說他只有八十名屬下,因為「與力」與「寄騎」其實是一回事,是「為大名或高級武士服務的中下級武士」,而豐臣秀吉由于是「天下人」,他派給龍澤實陽的寄騎級別不低,每個寄騎還各自帶著三五十名下屬。至于理論上應該是下級武士的「同心」,在大坂也是高配,每個同心也帶著自己的幾名下屬。

總之,龍澤實陽自己手頭已經掌握著大概一千四百人左右的武裝,平日里實際充當著類似后世「大坂警察局」這樣的作用。

當然因為時代和環境的關系,這些人平時的作用雖然與「警察」類似,但他們都是武士出身,也大多都是上過戰場的人,可不能僅僅當做一支治安力量來看待。

眼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龍澤實陽深吸一口氣,面色如常地走出大阪町知行所。知行所外,約有五百武士已然列隊等候。排在這些人面前領頭的有兩人,都是武士打扮,看起來精明強干。

龍澤實陽朝他們二人點了點頭,其中一人便轉身大聲道:「諸君或許還在疑惑,為何知行所會在夜里將你們傳喚而來,現在你們聽好了——高臺院有令:

查自太閣薨逝以來,淀殿淺井茶茶穢亂御所,敗壞豐臣家風;攝政無能,以至東西內亂。于公于私,俱違太閣遺愿。今吾以太閣遺孀之名,邀京華之兵出堺町而入大坂,撥亂反正,扶危天下。凡受命者,遵令而行!」

眾人聞言大驚,各自面面相覷,口中也互相詢問。龍澤實陽見狀,忽然提足中氣,大喝一聲:「太閣在時,凡北政所有令在先,亦不向悖!而今北政所鈞令在此,爾等豈敢游疑!」

說罷,他高舉一張露布左右晃動,似是在證明自己確實得了高臺院的親令。這般黑夜之中,即便他身邊有些火把,可武士們哪里看得清他手中的所謂「鈞令」?不過這種時候,大家只要看到「信物」或者「手令」就夠了,因為那就意味著自己只是奉命行事。因而在極短的沉默之后,龍澤實陽便聽到眾武士高呼:「領北政所鈞令!」

看來,即便太閣離世,淀殿攝政近兩年,但「北政所」三個字的效果依舊好得出奇。這不僅是因為北政所乃是太閣正妻,更因為北政所對

豐臣體系內部多年來建立起的巨大影響。

畢竟,當年的「寧寧幼兒園」可不是鬧著玩的。如今正在安土城大戰的東西兩軍之中,多少名聲顯赫的大名、宿將,過去都是從她這寧寧幼兒園「畢業」的?

接下來自然便是分兵接管大阪城天守閣和外城的城門。由于人手有限,只是兵分兩路,一半的兵力去開一處城門供京華海軍陸戰隊進城,另一半兵力直接去抓捕……哦不,保護少主秀賴——順便控制淀殿淺井茶茶。

不久后,聞知城中有變的淀夫人衣衫不整地與大野治長從自己臥室跑出來,快速去到豐臣秀賴房間打算將兒子叫醒。然而意外的是,秀賴已經被人叫醒了——他身邊的劍術老師酒井二郎似乎正要保護他去什么地方。

淀夫人的臉色蒼白,一下子沖了過去,她的手中緊緊抱著豐臣秀賴,眼中滿是驚恐與無助。豐臣秀賴雖小,但也能感受到母親的不安,他緊緊地抓住母親的手,不敢發出一點聲音。

「母親,聽說城中有人作亂,酒井老師說天守閣旁邊有一處密道可以通行,我們可以先從密道中出城,等召集大阪城周邊的家臣武士便能回來平叛了。母親,我們會沒事的,對嗎?」豐臣秀賴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但仍然將事情三言兩語就說清楚了。

淀夫人愣了一愣,她居然都不知道天守閣附近就有出城的密道。不過她轉念一想,太閣那人心思狡詐,大阪的天守閣附近有密道出城似乎才是理所當然才對。

事不宜遲,現在也沒空深究了,于是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自己的情緒,道:「是的,秀賴,我們會沒事的。有大野修理……和酒井二郎他們在,我們一定能夠逃出大阪城,數日之后就能率軍回來平叛了。」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宮殿的寂靜。一名旗本武士快步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一絲焦急地小聲與那位酒井二郎說了幾句,酒井二郎立刻轉身道:「淀夫人,成田甲斐已經率領京華海軍陸戰隊攻破了城門,龍澤實陽下落不明,我們必須盡快撤離。」

淀夫人聞言,臉色一僵,慌亂道:「那好,我們這就走,但請務必保護好少君。」

酒井二郎點了點頭,轉身離去,準備安排撤離的事宜。大野治長等他走后,慢慢回過神來,遲疑道:「酒井二郎來御所不過年余,他怎么會知道天守閣附近有無密道?這件事連我都不知道啊!」

淀殿心亂如麻,不悅地呵斥道:「我怎知道他是如何得知的?大阪城又不是我建的!」大野治長微微蹙眉,但還是勸道:「茶茶,稍安勿躁……」

雖然這兩人早有***,但此時的淺井茶茶已經沒有纏綿時的溫柔了,即便秀賴不過八九歲年紀,她依舊覺得大野治長的表現不妥,因此再次呵斥道:「叫我淀殿!」

大野治長吐出一口濁氣,強忍著不滿,低沉地道:「是,淀殿。」

與此同時,在城中的一處小廟內,高臺院寧寧正靜靜地坐著。她的面前放著一杯清茶,茶香裊裊,但她卻無心品茗。她的心中充滿了對大阪城未來的擔憂,但更多的是對即將到來的變化的期待。

不久,成田甲斐率領的軍隊便來到了小廟前。她親自下馬,快步地走進廟內,向高臺院行了一禮。

「高臺院,久仰大名,我便是成田甲斐。」甲斐姬的聲音平靜而有力,道:「我軍已經成功進入大阪城,現在我希望能如約夠借助您的名義來控制這座此處。」

高臺院寧寧微微抬起頭,目光深邃地看著成田甲斐,仔細打量了一番,輕嘆道:「你就是"東國第一美女"甲斐姬?的確是花容月貌,

傾國傾城……我知道你的來意。如果你能在我面前重申你的諾言,我立刻隨你出面安撫城中上下。」

甲斐姬點了點頭,道:「高臺院請放心,我會盡我所能保護秀賴。」

高臺院頓時皺起眉頭:「盡你所能?」

「是的,我只能如此答應,因為海天兩隔,我尚未收到我家老爺的回信。」甲斐姬誠懇地道:「不過您不必過于擔心,我家老爺寬厚愛人,我想他不會對一位沒有任何威脅的孩子動什么殺機。」

高臺院沉默片刻,嘆了口氣:「事已至此,我還有什么好說呢?請帶路吧。」

于是,在高臺院的配合下,成田甲斐成功地接管了大阪城。城中的豐臣家上下官員、武士在見到高臺院的一刻都安靜了下來,默認了今晚的大變。

夜色深沉,密道內一片寂靜,只有火把的搖曳聲和偶爾傳來的碎石滾動聲。酒井二郎——不,現在應該稱呼他的本名了——酒卷刃負,作為成田甲斐的親信,與大野治長一同引領著淀殿和豐臣秀賴母子深入這曲折的密道。

然而,密道的前方被一堆碎石和泥土堵住,顯然有人預先設下了阻礙。淀殿母子面露驚恐,而大野治長則立刻警覺起來,他拔出武士刀,怒視著酒卷刃負。

「酒井,這是什么意思?」大野治長厲聲質問。

酒卷刃負面色如常,他輕輕嘆了口氣,手中的武士刀也悄然出鞘,「大野修理,請稍安勿躁。容我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在下酒卷刃負,成田家臣,效忠于甲斐公主。」

「是你?你竟然是潛入我豐臣家的女干細!」大野治長怒吼,揮刀向酒卷刃負沖去。

「哈哈哈哈,你大野修理連太閣的遺孀都敢染指,有何面目說我?」酒卷刃負瀟灑地拔出刀來,冷冷地道:「今日便讓我見識見識,大野修理……榻下的本事如何。」

他特意把「榻下」說得極重,激得大野治長面色鐵青,而不遠處的淀殿也是面色漲紅。自太閣離世之后,她的地位便猶如女天皇一般尊崇,何曾有人敢當面揭她的短?只是事已至此,自己現在除了羞憤,又能如何呢?

夜色如潑墨般沉重,密道內陰冷而潮濕,仿佛連空氣都凝結成了實質。火把的光芒在狹窄的通道中搖曳,投下斑駁的影子,如同鬼魅般舞動。

酒卷刃負與大野治長,這兩位武士的身影在火光中交織,每一次交鋒都伴隨著刀刃劃過空氣的呼嘯聲,回蕩在密道四壁之間。他們的呼吸聲在寂靜中顯得尤為粗重,像是野獸在暗中低吼。

大野治長憤怒地揮舞著武士刀,他的眼中燃燒著熊熊怒火,仿佛要將這密道中的黑暗全部燃燒殆盡。他怒吼著,聲音在密道中回蕩,震撼著每一個人的心靈。

然而,酒卷刃負卻顯得異常冷靜。他身法矯健,每一次閃避都恰到好處,使得大野治長的攻擊總是落空。他的眼神堅定而深邃,仿佛能夠看穿一切虛妄和欺騙。

突然,酒卷刃負猛地發力,一刀向大野治長劈去。大野治長雖然反應迅速,但仍舊被這一刀逼得連連后退。他眼中閃過一絲驚恐,但隨即又被堅定所取代。他深知自己不能退縮,因為身后還有淀殿母子需要保護。

就在兩人激戰正酣之時,密道外突然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和士兵的喧囂聲。火把的光芒從密道口傾瀉而入,將黑暗的密道照亮。成田甲斐率領的海軍陸戰隊如潮水般涌入,他們的鎧甲在火光中閃耀,顯得威武而莊嚴。

成田甲斐走進密道,看到眼前的情景,她微微皺眉,但很快便恢復了平靜。她揮手示意士兵們停下,然后走到酒卷刃負和大野治長面前。

「住手吧。」成田甲斐的聲音冷靜而威嚴:「大野治長,你的反抗是徒勞的。酒卷,你做得很好。」

大野治長還想說什么,卻立刻被蜂擁而上的陸戰隊士兵們制服。酒卷刃負則已經收刀入鞘,向成田甲斐低下了頭,道:「為老爺與公主效命是敝人的榮幸。」

成田甲斐點了點頭,然后轉向淀殿母子,淡淡道:「淀夫人,秀……呵,"秀賴少君",請隨我來。」

在成田甲斐的帶領下,面色蒼白的淀殿母子被帶出了密道,而酒卷刃負則帶人將大野治長領走。他知道,甲斐公主定然不肯過問這件丑事,這事在老爺的命令到達前,或者在內務部插手之前,只能由自己暫時處理。

感謝書友「云覆月雨」、「klauszx」、「彈指一念間」的月票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doni」的7張月票支持,謝謝!

PS:這章5.5K,現在更新沒有以前固定了,能多更一點是一點。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