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9章 三路凱旋(六)謀取大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9章 三路凱旋(六)謀取大坂

第289章 三路凱旋(六)謀取大坂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1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一年多前已經將西苑讓給德川家康,然后獨自在大阪城中一處小廟出家度日的高臺院,即是昔日的北政所寧寧。近期,她已經獲知德川家康的東軍與石田三成的西軍在安土城或許即將決出勝負的消息。

若無意外,得勝的德川家康即將率軍來到大坂,面見依舊在名義上保持天下人地位的豐臣秀賴。

秀賴若是她親生兒子,家康自會先到這里來問安。可是,豐臣秀吉曾明確讓朝日姬收家康之子秀忠為養子,卻并未讓秀賴給寧寧做養子。當時,寧寧還一度心懷怨恨,但如今,這種怨念已離她遠去,她已成為大徹大悟的高臺院。

露落露消我太閣,浪花之夢夢還多。

對于太閣在臨終詩中夢幻人生的感嘆,她如今也有了更深的體會。每每回味起這兩句詩,她就覺得巨大的大坂城是那么不真實。淀夫人、秀賴,以及家臣與武士……所有人都在無盡的夢幻中糾纏,卻不知在不久便將化為露水消逝,這還不足以令人警醒嗎?

自太閣離世,她也偶爾會從京城邀請些得道高僧前來講經。在曹洞宗弓箴禪師的啟示下,高臺院似終于明白了出家修行的意義。

人一旦執著于貪欲,無盡的痛苦必會終生相伴。無論執著之象是城池、金銀、領地,還是親情,一切毫無二致。

「世上無難事。生與死,有形與無形,無不是一體。一旦領悟了這些,便足夠了。太閣歸天前已頓悟,故有此臨終詩。」

弓箴禪師與臨濟宗僧人不一樣,對高臺院的疑惑從來都是不厭其煩,耐心給予講解。前一刻是此我,后一刻便成了彼我;今朝轉瞬即逝,明日眨眼間又成今日,世事每時每刻都在變化,只有銘記世事常變,善惡有報,方能超然于世。因此,人對某一事物執著,便是執著于無物。

「譬如大坂城,看是城池,一旦燒掉便成灰燼。它無非是石頭、木材、泥土、金銀。對它過分執著,便會讓它化為灰燼,涂炭幾多生靈,讓血流成河……實乃愚不可及。」禪師禪語之中已有幾分醒世之味。

高臺院只是靜靜聽釋,從未發表過自己的見解,只是以往還不時透露出凌厲的目光已經逐漸變得平和冷靜,宛如一汪深潭,無波無瀾。

這年九月初九的黃昏時分,臉色蒼白的淺野長政造訪西苑旁的這座小廟。

淺野長政乃高臺院之妹阿屋的夫婿。看到長政臉色非同尋常,高臺院心中甚是詫異,但她依然保持鎮靜。如今這個時刻,能讓其實為五奉行之首的淺野長政如此模樣,無非是前線戰事罷了。

不過,高臺院依舊有些意外,因為淺野長政在此次大戰中的立場是站在東軍一邊的,他派出了人手協助德川秀忠,其本人原先也在東軍戰陣之中,只是最近才悄悄回到大坂。

大阪城中的掌權者們并非不知此事,但因為東西兩軍在安土城長達近一年的對峙與拉鋸戰仍未分出勝負,所以也沒人敢對他真正做出什么事來。

「高臺院,長政受人所托前來見您。」淺野長政深鞠一躬道。

「我的妹夫前來看我,居然還要受人所托?」高臺院輕笑一聲,問道:「是左府大人讓你來的么?讓我想想,左府可是想告訴我,他如今即將獲勝,因此希望我為他搖旗吶喊幾聲?若是如此,你不來也罷。我已許久不問政事,誰還會關心我說了什么呢?」

淺野長政沒有回答前面的問題,只是躬身道:「您如今雖然已是高臺院,但天下誰敢小覷北政所的威望?」

高臺院瞇起眼凝神片刻,輕輕搖了搖頭:「長政,太閣當年決意取代信長公執掌天下而召開清洲會議時的情形,你還記得嗎?」

「當然記得,我怎會忘記?」

「當時,有人提出異議,他頓時拂袖離席,去睡午覺了。」

「是,是……當時太閣一反常態,毫不留情把人訓斥了一頓。」

高臺院臉上露出一絲蒼白的微笑,嘆息道:「長政,當年太閣是想永遠把三法師公子握在手中。我想,如今的左府也一樣,希望懷抱秀賴而君臨大坂城。但是你莫要忘了,最后三法師公子連名義上的天下人都做不成的……」

「啊!」長政驚叫一聲,啞口無言。寒意襲遍全身,他戰栗起來:「您是說,左府將對秀賴少主不利?可是,他已經答應將他的孫女千姬嫁給少主了呀,這件事他前不久還在軍前當著所有人的面再次重申過!」

高臺院淡淡地道:「當年山崎決戰尚未結束,太閣就已決定進攻柴田。而同太閣相比,左府忍耐的時間夠長了。更何況,左府如今的年歲,可比當初的太閣更加年長許多……他還會浪費許多時間慢慢規劃么?」

「這……即使您親自前去與左府斡旋,也無濟于事了嗎?」

高臺院嘆道:「大江大河,豈是人力可以阻擋?」她雙手并攏,念念有詞:「長政,在太閣離世之后不久我便悟出:無論如何,要讓太平持續下去。這是太閣唯一的愿望,我也不曾舍棄。可安土大戰依舊爆發,日本分為東西兩軍在那兒各不相讓,如今這大半年,雙方究竟填進去多少人命,多少財帛?看來,太平只能是一個夢了。」

「高臺院……」

「此次決戰,將決定天下大勢。想起來真是可悲,誰又愿意發起戰事呢?可人們總是頑固而執著,無法舍棄貪欲。

明國那位大人,遠在萬里之外略施手段,便讓日本亂成這番摸樣,真是天下無人可及的人物。實不相瞞,正因為看到了那位大人的手段,我才清楚戰爭無法避免,亦終于下了決心,將西苑讓予左府,希望左府能夠和平接收太閣留下的權力,爭取少造殺孽,可惜……」

「可惜石田治部少輔對左府成見已深,不能忍受這番變革,終于還是糾集各路大名與左府一戰了。不過高臺院,如今戰事已經到了決勝時刻,東軍從明國那位大人手里獲得的支援始終多于西軍,現在累積的優勢依然足夠,我料定東軍在一個月之內便會徹底擊敗西軍……」

「我知道,我也相信你的判斷。這意味著太閣的時代已徹底結束了,我也該舍棄這座城池了。」盡管高臺院語氣十分平靜,長政還是驚呼了一聲。

老尼點上了昏暗的油燈,高臺院手腕上的念珠冷冷地泛著青光。

「這座城池?太閣大人費盡心血建造起來的大坂城,您就這樣舍棄?」長政與高臺院的心境有著天壤之別,執著道,「此天下第一名城,將與太閣的英名一起流芳百世!」

面對長政的執著之言,高臺院沉下臉來,責備道:「請大人冷靜,你難道沒發現,這座城早已大變了?」

「變了?不,再過一百年、兩百年,此城也不會改變。此乃太閣平生的宿愿。」

「太閣在,此城才是天下太平的象征。可現在,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有何不一樣?」

「長政,你難道沒有看出,今日大坂城已不再是太平的象征,反倒是那些覬覦天下之人的目標了?」

聽到此話,長政猛地哽住,忙躲開高臺院的目光。高臺院既這樣說,他再也無法爭辯下去了。不錯,如今的大坂城的確變了。不只是家康在勝利之后必然奔向這座城而來,而且……

「長政,我不想卷入這樣的爭斗中去。一旦加入,就違背了太閣遺志,所以,我要斷然放棄這座城池。因此,你最好也把一切事務都交給幸長,自己回甲斐去。只有這樣,淺野氏才會安泰,你以為如何?」

長政狐

疑地看著高臺院:「您以為這樣,左府就會對……展示寬仁?」

高臺院故意冷冷把臉扭到一旁:「先前我把西苑讓給家康,然后出家,而你又在此次大戰中支持了他。看在這兩件事的面子上,縱然你以往與家康有所隔閡,但日后家康斷不會為難你們父子。

左府原本就無與你和前田肥前守為敵之念。無論是五奉行之首的你,還是五大老之一的前田,這一年來都對左府言聽計從,只要他還想在離世之前享受一下天下人的尊榮,他就必須展示與天下人相符的寬仁,這一點你毋庸置疑。

至于秀賴,他是個苦命的孩子,本來應該擁有一切,卻可惜有一個既愚蠢又放縱的母親……但無論我對他有多少悲憫,如今也都無濟于事了。與其被卷進野心的旋渦,背叛太閣遺志,我還不如趁早遠避,誦念佛經。這就是我的希望。罷了吧,長政。」

至此,淺野長政終于明白了高臺院之意:她認為家康不會計較自己過去與他的小小齟齬,但對于豐臣家而言,高臺院認為已經無法挽回。家康既有天下人之志,就不會容忍秀賴這黃口小兒始終忝居此位。

他遂問道:「左府既已做到這般地步,就不能容忍天下有兩個天下人,他與秀賴不能并立……您是這個意思嗎?」

高臺院輕輕點頭:「你捫心自問,若如今換了你是左府,你能容忍秀賴繼續在大坂城中以天下人自居嗎?」

長政不答,只是反問道:「那么,若少主放棄天下人的名義,且各路大名——尤其是東軍諸將——聯合請求左府放過他,結果將會如何?」

「我不知道。」高臺院輕輕搖頭,嘆息道:「這件事的最終走向,恐怕還不只是左府的意見如何。我是說……最終的決定說不定要從明國那位關白的府中傳來,而日本只能照辦。」

長政眉頭緊皺,暗暗驚心。高臺院說得絲毫不假,他心知肚明。「倘若如此,那左府即便做了天下人又如何,還不是明國那位關白的傀儡?那位關白遠在明國,在日本終究不可能投入太大的力量,一旦左府先做了天下人,然后慢慢積蓄力量,到某個時刻……左府又將會如何?」

「天不假年。」高臺院不假思索,冷冷答道:「倘若左府如今不過三四十歲,或許他還有有可能懷有這般壯志,但他……哼,已經來不及了。」

長政皺眉道:「即便左府年事已高,但秀忠……」

「秀忠?這次大戰之中他表現很好么?」高臺院冷冷搖頭:「他或許能做一個守成之君,但卻絕非開天辟地之人。有道是知子莫若父,我想左府應該很清楚這一點。」

長政抬眼看了看高臺院,沉默了。已無需再追問了,家康或許能贏得此次大戰,但恐怕他所做的一切都不過是與他人作嫁衣裳。這個天下人,他生前或許也能品嘗品嘗,但德川家卻不會出現第二個天下人……至少從血脈上而言必然如此。

長政只能長嘆一聲,感慨道:「唐人有言: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信長公、太閣、左府……天下人換了一個又一個,卻有誰能想到,這天下最終會被一位唐人取走。」

「無論是這座城,還是秀賴、太閣,最好還是干干凈凈從你心底抹去。」高臺院凝眸望著遠處,道,「一旦放棄一切,眼里就只剩下無盡的虛空。不,那不是虛空,而是心靈的明鏡……這面明鏡里,自會出現新的景象。」

長政呆呆望著屏風,久久不言。高臺院的意思已很是明朗,隨著秀吉的逝去,太閣的時代也隨之消逝在了遙遠的虛空,而德川家康的天下也不可能長久,因為那位明國的關白不會允許,他已經對日本的將來做出了規定。至于自己,

只能重新審視一切。

話雖如此,可對于豐臣氏和其遺臣,這些話卻未免殘酷。世人一定以為,只因秀賴非高臺院親子,且高臺院與淀夫人不和,所以才傾向家康,毅然舍棄大坂。

長政心中大慟,他愈想愈憤憤不平,道:「高臺院,您的意思我已明白。您對我家及犬子的恩情,我也心領了。但如此一來,您必招致世人的誤解。」

高臺院閉上眼睛,微笑著數起念珠來,「你是說我前讓西苑,還是說如今再離大坂?」

「都是!這樣一來,世人會說您是出于對淀夫人的憎恨……招致這樣的流言,絕非我之所望。」

「長政,看來你也在乎流言啊。」

「我……」

「那不是誤解,而是事實。」

「您說什么?」

「設若當初要進城秉政者不是家康,我絕不會讓出西苑;設若太閣臨終前下令對淀殿有所約束,讓我監護秀賴成長,我也不會坐視東西兩軍爆發大戰。萬事有因必有果,這是太閣的選擇,我不會違背,所以……也不會干涉。」

長政屏息凝神,看著高臺院。

「呵呵,長政,我不喜淀夫人是真。不,也許是羨慕,抑或嫉妒,但我確實反感她如今的放浪形骸……但太閣已逝,這些事不是我管得了的了。無論如何,我心胸狹窄。正因如此,我才向神佛懺悔。不過即使招致這樣的流言,我亦絲毫不覺意外。」

「可若有人說是您故意引狼入室,滅了豐臣氏……」

「唉,那是多余的擔心,長政。」高臺院大笑道:「所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別人如何看我,那是別人的事,我只需要自問將來見著太閣,太閣問我為何如此時,我不必有愧——因為我完全遵從了他的意愿。」高臺院說得斬釘截鐵。

長政依然無法釋懷。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也想起了當年的高臺院。

他出生于江州小谷一個小山村里,父親安井彌兵衛重繼,乃一介貧窮武士。后來,他入贅淺野家,近三十年前便與高臺院相識。

高臺院生性要強,常在大名面前與秀吉爭論長短。每當此時,長政都不禁輕哂:「愛出風頭的潑辣女人。」私下里,他常想此女雖有些見識,甚至有超越男人之處,但也不能插手政事。若說有人誤導秀吉,那便是這個女人。

可這個背地里被人戲稱為「女關白」的北政所,從秀吉出兵朝鮮時起,卻忽然變了一個人:先前的犀利潑辣不見了蹤影,她變得平和安寧,有時甚至讓人覺得愚鈍。因此,長政以為,太閣故去之后,高臺院很快就會衰老,可沒想到她早已步入長政不解的世界。如今的高臺院,早已超然塵外,巨城大坂、五奉行等早不在她眼中。

豐臣氏諸人中,能夠與家康抗衡的大概只有這一個女人。此次前來,長政本想讓她幫著斡旋,希望在安土決戰之后至少能維持住豐臣家名義上的地位,卻不想竟有意外收獲——即便是這位與太閣一起奪取天下的糟糠之妻,如今也認為豐臣家的天命到此為止了。

既然如此……

淺野長政深吸一口氣,道:「您還記得我剛來時所言么?我是受人所托而來。」

「怎么又提此事?」高臺院微微一怔,忽然心中一動,蹙眉問道:「不是左府讓你來的?」

「的確不是。」長政回答道。

高臺院目光盯著他,問道:「那是何人?」

淺野長政道:「您近來應該也常常聽到她的名字——成田甲斐。」

「是她?」高臺院的眉頭皺得更深了,沉吟片刻才問道:「她要你和我說什么?」

「她說,她已經通過各種手段拉攏了大坂城中許多有力人士,而且在堺港悄

悄聚集了三萬精兵。這些精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且從堺港來大坂更是朝發夕至……」

「好了,這些不必細說!」高臺院喝斷道:「我是問她要做什么?或者說,她向要我做什么?我雖然已經決定放棄大坂而去,但放棄只是一走了之,這并不違背太閣的遺志。而她若是希望我倚仗身份去接近并挾持秀賴,為她進攻大坂提前擾亂城中局勢,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淺野長政連忙道:「高臺院多慮了。成田甲斐對于奪取大坂城信心十足,并不需要您出面為此做些什么。」

高臺院稍稍松了口氣,平靜了語氣,問道:「那她還需要你托話給我做什么?」

淺野長政道:「她說,她進入大坂不難,難的是進入之后如何穩定局面。不只是大坂城的局面——這個好辦,真正難辦的是如何在大阪城被她控制之后依舊保持秀賴少主天下人的威勢。她認為,只有請您出面監護少主,這件事才能獲得全天下的認可。」

高臺院深深凝眸,盯著淺野長政問道:「她希望利用我的身份或者名義,實際上取代淀夫人?」

淺野長政道:「她如何想并非在下所知,在下只是轉達,是否接受也由高臺院您完全決斷。」

高臺院思索片刻,問道:「她為何要這樣做呢?家康是她背后那位大人支持才取得勝利的,而且因為自己年事已高,也知道德川家將來無力反抗……那她還要挾持秀賴做什么?」

淺野長政苦笑道:「在下確實也沒想明白其中道理,若是高臺院能為在下解釋一番,在下倒是感激不盡。」

高臺院于是沉默了下來,緩緩閉上眼睛。房中只聽見她輕輕敲打木魚的聲音。

咚,咚,咚,咚……許久之后,高臺院忽然停止了敲打木魚的動作,睜開眼,輕聲道:「依我看來,明國那位大人對左府并不放心,即便左府年事已高,他也要防左府一手。即便他將左府捧為日本最強的大名,卻并不肯輕易讓左府掌握最高名義。」

「哦……您是說?」長政驚詫問道。

高臺院道:「若是我所料不差,這位大人不僅會讓成田甲斐率軍進駐大坂,控制秀賴和豐臣家的最高名義,而且可能會讓他那位將來要繼承德川家的庶子也來到大坂城中。」

「為何要這樣做呢?」淺野長政不能理解。

高臺院微微搖頭道:「現在我還不能完全確定,但只要見到甲斐姬,這些疑問都將水落石出。」頓了一頓,再次問道:「她說她有辦法率軍進入大坂,這我不懷疑,但她如何確保秀賴能夠安全的落到她手中?我再次強調,在這件事上,我不會幫她。」

淺野長政嘆息道:「以勢震之,以兵威之,以財惑之,以間反之。」

高臺院沉默不語,半晌之后才嘆息道:「她若能順利控制大坂,我便接受她的要求,但我也要提出我的要求,除非她能答應,否則我絕不出面為她的行動背書。」

淺野長政道:「請您提出,在下會去轉達。」

「我希望秀賴將來能平安過完一生。」

「……是,在下會為高臺院轉達。」

感謝書友「云覆月雨」、「書友20220504123852796」、「doni」、「彈指一念間」的月票支持,謝謝!

PS:腹瀉兩日半,所以這章勉強算湊成了個大章。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