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9章 三路凱旋(七)戰后分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9章 三路凱旋(七)戰后分封!

第289章 三路凱旋(七)戰后分封!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5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在大坂易主之后約一個月左右,隨著高務實的命令抵達,在安土之戰最終獲勝的德川家康召開了戰后會議。這次會議的名目已經不重要了,誰都知道這是德川家康代表東軍對戰敗的西軍做出最終懲罰決議的一場會議。

在大戰的硝煙散盡之后,日本的大地上,各大名的領地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過這一次安土大戰的戰后領地變化與原歷史上關原之戰后領地變化既有相似之處,也有許多不同。

在原歷史上的關原之戰結束后,毛利輝元這個原本統治著安藝六國,領地石高達到驚人的120萬石大大名,戰后領地大幅縮水,轉到了周防長門,石高驟減至37萬石。上杉景勝的情況同樣嚴峻,從陸奧的會津領地轉移到出羽的米澤,領地石高從120萬石降至30萬石。

相比之下,島津忠恒在薩摩、大隈、日向的領地則未受太大影響,石高維持在60萬石左右。前田利長領地不變,石高經過重新評定,約為119萬石。伊達政宗領地小幅增加,石高從58萬石增加至61萬石。

許多大名因戰敗而失去領地,甚至遭遇流放、斬首等悲慘命運。例如,宇喜多秀家、長宗我部盛親、小西行長、石田三成等人,他們的領地均被沒收,自身也落得悲慘下場。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大名通過戰爭中的表現和戰后的政治操作,成功地擴大了自己的領地。例如,加藤清正、最上義光、長岡忠興、淺野幸長等人,他們的領地石高均有了顯著的增長。其中,加藤清正的領地石高從25萬石猛增至52萬石,成為戰后領地增長最為顯著的大名之一。

此外,還有一些大名的領地雖然未變,但石高有所增減。例如,鍋島直茂、堀秀治、黑田長政、蜂須賀至鎮等人的領地石高均有所調整,但總體來說變化不大。

而在如今,關原之戰變成了安土之戰,持續時間更久,雙方流血更多,花費的錢糧也更多。這意味著,許多大名——無論東軍大名還是西軍大名,都欠下了京華集團一屁股巨債。

毫無疑問,高務實的援助就和后世絕大多數的“美援”一樣,說是援助,其實是貸款性質的,并且絕大多數是有償有息貸款,只有極小部分是無償援助或者無息貸款。

因為這一原因,再加上京華集團已經展示了自己無與倫比的財力與軍力,所以無人敢賴賬。那么,顯然所有人都必須“充分考慮”高務實提出的戰后日本重新分封計劃。當然,高務實本人肯定來不了,而高演年紀還小,也代表不了他。因此代表高務實出席會議的便只能是甲斐姬了。

說“充分考慮”那是給面子,實際上就是宣布幾項大的原則,然后細節讓德川家康去安排。高務實相信這只老烏龜完全有能力把細節落實好,并且能在大原則不變的情況下把一些隱患盡可能的排除掉。

成田甲斐,這位高務實的妾室,此次終于有了一個官方身份:她成為“御領代”,職責是守護大坂及城內的豐臣家少君豐臣秀賴。

什么叫御領呢?根據高務實的命令,秀賴的領地從此改稱“御領”,并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微調,比如原先豐臣家在九州的“藏入地”就換了地方,從豐前南部換為整個肥前。肥前的并入,讓御領的力量更加雄厚。

不過高務實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于更好的掌控全日本,肥前一地到手,佐世保軍港也由此應運而生,成為京華在日本西部九州島的海軍基地。此后京華在日本就將擁有三個重要軍港,分別是:近畿堺港海軍基地、關東橫須賀海軍基地(橫須賀就在三崎城所在三浦半島之上)、九州佐世保海軍基地。

以點控面,京華就此便擁有了中、東、西三個基地,可以迅速由基地出兵,平定任何可能出現的變亂。

然后來看看其他重要家族。

島津家,這個長期雄踞薩摩、大隅、日向的家族,因為很早以前便投靠了高務實,因此無論他們在安土之戰時展現何種立場,都不過是“完成任務”,所以在戰后也繼續鞏固了他們的地位。

不僅如此,高務實還將肥后和豐后轉封給了他們。這兩片富饒的土地讓島津家的領地大幅擴展,雖然不及豐臣秀吉“九州征伐”之前的所謂全盛期,但也差不到哪去了。如今他們在西部的地位堅如磐石、無人能撼,其領地總石高由58萬石一躍而起,達到133萬石之巨,在全日本僅次于德川家康。

這里不是沒有把豐臣秀賴的“御領”一并算進來,而是因為家康在之前一些年里,早就把豐臣秀賴的領地一步步賞賜出去,因此現在由甲斐姬代管的所謂御領,即便經由調整微增,也只有百萬石左右。

黑田如水,這位自詡日本戰國最后一位大軍師的大名,原本就掌控著豐前之地。戰后,由于他也是高務實早已安插多時的內應,在戰爭中聯絡奔走,為高務實“賣債券”出力甚多。

因此,他在戰后也獲得了筑前和筑后的大賞賜,使黑田家的領地擴大至七十四萬石,形成了一片龐大的勢力范圍。黑田家的崛起,成為了戰后日本政壇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更是在九州島與島津家形成了南北并立的局面。

哦,你說島津家133萬石與黑田家74萬石不算并立?嗯,考慮一下肥后的“御領”,那里緊鄰黑田家。

道理其實很簡單:九州島若真是雙雄并立,雙方實力還基本一樣,那么高務實要控制起來反而困難一些。但他們若是一強一弱,則較弱的黑田家就必須死死抱緊高務實的大腿,認認真真盯死島津家才行了。

然后說加藤清正,這位曾經的肥后熊本之主,在戰后因為高務實對島津家的賞賜而失去了自己原有的領地。然而,高務實并沒有拋棄這位東軍中的重要一員。高務實在毛利輝元減封的領地中劃分出一部分作為加藤清正的新領地。

備后、備中、美作,這三片連在一處的土地雖然與肥后不同,但卻同樣富饒,總石高約達五十五萬石,比肥后三十四萬石增加了二十一萬石之多。

毫無疑問,高務實對他的賞賜足夠大方。當然也要感謝德川家康對他的看重和獎勵,因為高務實的原話是:“移封加藤清正至毛利減封之地,石高約五十萬石左右”。

福島正則,這位原本在尾張清洲城擁有二十四萬石領地的將領,戰后被高務實移封。他的新領地與加藤清正的新領地類似,只不過是從上杉家減封的領地中劃撥的。雖然位置有所變動,但領地的大小卻并未減少,甚至略有增加,在陸奧獲得了三十二萬石的領地。

本來按照高務實的看法,福島正則作為豐臣秀吉“賤岳七本槍”之首,至少應該獲得與加藤清正相當的領地,但關東的情況卻略微有些復雜。

簡單來說就是,關東能封賞出去的領地主要就是上杉景勝減封的那部分,但因為參加東軍作戰有功且領地本就位于東部的大名卻有點多。德川家自己肯定要拿一部分,然后伊達政宗、最上義光等人也都得分一部分。于是,能夠拿出來分配的領地就不夠用了,只能苦一苦福島正則啦。

最后一個變動較大的就是成田家,這個曾經只擁有區區一個玉繩城的家族,戰后因為最簡單的親疏問題便被轉封至富庶的尾張。

好吧,也不能完全說只是因為親疏關系,畢竟甲斐姬奇襲大坂時,高云平的左右副將都來自于成田家,成田家怎么說也是出了兩千多兵,別看沒打什么大仗,但有時候功勞的大小不在于仗打得激不激烈,而在于此戰勝利帶來的戰略價值。所以成田家這次在功勞簿里也是大記了一筆的。

他們的新領地尾張地區可不簡單,那是織田信長的起家之地。雖然尾張經歷了許多事情,如今的地位相較于信長時期略有下降,但卻依然重要。根據高務實所知的消息,如今的尾張大約還有九十萬以上人口,以及約六十萬石的石高(福島正則原先只獲得了清州城及周邊,不是整個尾張)。

可以說,從區區一個玉繩城而一舉獲得整個尾張六十萬石,成田家幾乎是一步登天,一躍而為整個日本有數的大大名。

當然,高務實讓成田家接手尾張,也不僅僅只是出于獎勵成田家這個“外戚”,更重要的是他看重清州灣這個地方。這是一處已經由織田信長打造完成的商貿重鎮,控制在成田家手里也就約等于控制在京華手里,非常有助于高務實通過商貿之力控制日本。

與此同時,尾張的位置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在大坂與江戶的中間,這顯然也是一處戰略要地——如果德川家有所異動的話,尾張就有大用了。

至于成田家原先的領地玉繩城,現在毫無疑問就轉為了“御領”,名義上直接歸屬于豐臣家管理,實際上不過是與京華原先就控制的三浦半島(三崎城)連成一片。

當然,現在整個三浦半島包括三崎城,名義上也都轉為了“御領”——高務實不在乎名義,反正豐臣秀賴已經在自己手中了,他的“御領”其實就是京華的“御領”。

最后就該說說德川家康了。與原歷史上類似,家康的領地也大幅增長,他在戰前就有250萬石的巨大領地,這一次更是直接擴展到了400萬石,是毫無疑問的日本第一大名。

不過,這些領地無論是戰前還是戰后,都不完全是家康本人的直領,其中頗有一部分是他麾下將領的領地。諸如他麾下著名的“德川四天王”,都是直接在家康的領地內分一部分出來分封的。不過家康麾下擁有領地的人太多太多,這里就不一一列舉說明了。

總之,這一次家康在戰后獲得的領地實際上比原歷史中還要略少一點(畢竟京華插手之后,假托豐臣家的御領占去了一部分),但依舊所獲頗豐。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將來要把家主位置讓給高演這個養子的緣故,德川家康這次居然在建立江戶幕府之前便提前分家了——原歷史上他也分了家,比如搞出了“御三家”什么的。

這次也是一樣,只不過時間略有提前,而且由于家康成立幕府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所以“御三家”的名頭暫時還沒出現,但分封領地本身已經完成了,與原歷史基本一致,就不一一說明了。

不過這里有個問題需要解釋,那就是為什么高務實一邊留著豐臣秀賴,一邊又允許家康建立幕府。或許有人問,這難道不沖突嗎?

是的,這并不沖突。或者說,豐臣公儀與德川幕府,兩者之間并不沖突。

豐臣公儀,實際上是豐臣秀吉創造的一套支配全日本的公武合體制度。通過創造家格等同于五攝家的前所未有的“武家關白家”,再把豐臣姓氏和羽柴苗字廣泛地賜給日本的有力大名們,再利用自己豐氏長者的身份對全日本的大名加以間接統治。

在豐臣秀吉的時代,全日本被納入豐氏的武士們如果想獲得朝廷的官位,則必須通過豐氏長者豐臣秀吉本人的推舉。那么在秀吉死后,理論上這個推舉人就變成了他的繼承人豐臣秀賴。

至于江戶幕府,也就是德川幕府,是由德川家康建立的。雖然原歷史上(秀賴沒死之前)它已經在政治上實際掌握了日本,但在名義上,它仍然是基于天皇的統治,而豐臣公儀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天皇的權威。因此,從名義上講,豐臣公儀的地位是高于江戶幕府的。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江戶幕府沒有實際的權力。實際上,江戶幕府通過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手段,如參勤交代和天下普請等制度,對各藩進行了有效的控制,確保了其在全國范圍內的統治地位。

換句話說,江戶幕府成立之后,幕府掌握實權,只是名義上依舊是豐臣公儀更高一些。

現在情況不同了,高務實又給豐臣公儀搞出來一個“御領代”。這個“御領代”實際上就是豐臣公儀的攝政,也有點類似于以前幕府將軍丟失實權之后的“管領”。總之,都是行使“代表”、“代管”只能的職務。

現在設置這個職務,一方面是為了安豐臣舊將的心,免得激起人心不服,另一方面也是對家康保持威懾。另外,這還讓家康有另一個盼頭:既然“御領代”是成田甲斐,而成田甲斐是高演的生母,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將來高演成為幕府將軍之后,“御領”也會移交到他的手中呢?

大棒和胡蘿卜,一個都不能少啊。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