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7章 輔弼(廿五)老帥獻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7章 輔弼(廿五)老帥獻策

第287章 輔弼(廿五)老帥獻策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待高務實將這些情況原原本本告知在場諸將,尤其是對費爾干納盆地的這段歷史和地理環境詳細描述過一遍之后,全場立刻安靜地鴉雀無聲。

困難重重。幾乎所有將領腦海里都冒出這四個字來。

劉綎所部本來就是一支強于步戰,尤其是強于山地步戰的軍隊,為了本次西征才臨時加強了騎兵配置。

然而不管怎么說,這支軍隊的真正戰斗力還是要基于步戰,其騎兵只能用來偶爾“出奇兵”,或者作為重裝騎兵(相對絕大多數蒙古輕騎兵而言)完成小寬度正面突破,指望他們搞大規模騎兵機動然后打一場大規模騎兵決戰是不現實的。

換句話說,這是一支以精銳“騎馬步兵”為主,少數重裝火槍騎兵為輔的混編部隊,它長于正面決戰,但并不真正善于草原奔襲。

之所以一開始要如此配置,主要是因為葉爾羌地區雖然被草原民族占據多年,但由中原地區早年影響而形成的“珍珠串”式城市分部已經形成,故而明軍可以依托這些珍珠串式的城市一步步前進,每一個城市都可以成為攻取下一個城市的物流節點和基地。

在這種情況下,野戰決勝和城市攻堅兩項能力缺一不可。如果缺了野戰決勝的能力,那么在兩個城市之間行軍的途中一旦遇到蒙古騎兵主力,全軍覆沒就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沒有城市攻堅能力,除非明軍也能和蒙古人一樣無后勤作戰,然后包圍一個城池數月甚至更久,否則城池就拿不下來。

顯然,明軍不可能做到無后勤作戰,因此攻堅能力必須具備。那么,步兵為主(包括炮兵編制在內)就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劉綎部就編制成了現在的模樣。

當然,高務實也考慮到可能需要大量騎兵配合,因此從土默特、鄂爾多斯部征調了兩部蒙古輕騎兵支援配合作戰。但不得不說,高務實當時這樣調遣,主要是希望他們能在劉綎部完成正面擊敗察哈爾主力之后進行追逃作戰,而不是當做主力使用——畢竟只有蒙古人才能追上蒙古人。

這樣的策略目前來看基本夠用,雖然之前因為配合問題導致了一次后勤運輸隊被重創,但高務實相信在朝廷嚴令之下,后續配合肯定會好起來,征服西域地區本身是能完成任務的。

然而,征服葉爾羌沒問題,甚至征服七河地區和瓦剌地區沒問題,并不代表繼續西征至費爾干納盆地也沒有問題。而這里的問題歸根結底還是在于明軍本身,只要明軍收復葉爾羌之后需要建立長期統治,那么劉綎部之后一段時間里就必須留在當地,震懾居心叵測、反復無常之輩。

或許有人會問,察哈爾擊敗葉爾羌之后也沒見統治不穩啊,怎么你明軍就要擔心這個問題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原本的葉爾羌統治者,乃至整個中亞各個地區的統治者,幾乎都是蒙古后裔——甭管他們是突厥化的蒙古人還是波斯化的蒙古人,反正蒙古黃金家族后裔的名頭總歸都是好使的,這是一種統治慣性。

然而明軍并不具備這種統治慣性。基本上,大唐留在西域的余脈——歸義軍湮滅之后,漢人王朝對西域就再也沒有正經的統治被建立過了。

如今,六百年時間猶如白駒過隙,西域的統治者從短暫的吐蕃時代轉為西夏和當地諸部爭雄,再到不久后蒙古崛起、全面蒙古化,再到這些蒙古人開始突厥化、波斯化,整個時間跨度已經太長,而在這其中影響最大、最深的還是蒙古。

因此,察哈爾部大汗作為最正統的黃金家族后裔,“全蒙古大汗”頭銜的持有者,他親自去“征討”了葉爾羌并取代后者的統治,至少從“法理”上而言沒有人能置喙——咋滴,你還能比人家那個黃金家族血統更正?

其實不止是占據葉爾羌之時察哈爾部有這個優勢,高務實擔心他們后續繼續往西逃竄占據安集延也同樣考慮到了這一點。

如果套用某戰犯系列游戲的說法,就是察哈爾部大汗實際上可以宣稱整個蒙古帝國最大疆域內的所有領土——你甭管他是“強宣稱”還是“弱宣稱”,反正他起碼可以宣稱,而且當地總會有一部分人肯買賬,而大明就真的連宣稱權都沒有。

你總不能說,我是來收復漢唐故土的吧?這說法只能內宣,用來提振大明國內的朝野士氣,用于外宣是沒有當地人會認可的,因為當地早就沒有漢人了——極個別行商除外。

所以,葉爾羌收復之后,無論七河地區和瓦剌地區的征服戰爭打得如何,明軍主力都必須暫時留在葉爾羌當地維穩,沒有幾年時間很難繼續出擊。

在這段時間里,朝廷要做的事情很多。一來是需要在當地建立有效統治,安撫當地百姓;二來還需要建立穩妥的運輸交通線,確保能在伊犁河谷開發初見成效之前保障當地明軍的補給;三來還需要想辦法往當地遷徙漢族人口,以軍戶為主、民戶為輔,將伊犁河谷牢牢控制起來,并且支持和指導伊犁河谷的軍屯、民屯。

在這一切都完成之后,也就是伊犁河谷已經具備供給駐西域明軍補給之后,朝廷才能考慮發起進一步的西征作戰,拿下費爾干納盆地,打造伊犁河谷之外的另一個“西域犄角”。

到這兒,事情才轉回到了“此時的費爾干納盆地恐怕很不好打”上來。

在場諸位將領都是經年宿將,雖然以往作戰經常不需要考慮政治、經濟層面的事,但不考慮是因為他們過去無權考慮,不代表他們一點腦子都沒有,壓根不懂得考慮。

尤其是戚繼光、李成梁這樣的帥才,他們原本就是有全盤謀劃能力的,現在高務實一五一十地將這些情況和盤托出,顯然是賦予了他們考慮這些戰略層面大事的權力,那他們自然敢去設想。只是這一設想,就發現事情真的太過于為難了。

李成梁倒也不糾結之前他的主張被高務實駁回,此時依舊愿意出謀劃策,沉吟道:“元輔所慮極是,如果按照以往經驗來看,此事幾乎無法可解,不過……既然元輔有十足把握可以拿捏土默特、鄂爾多斯二部,那老朽以為……只要操作得法,或許此事仍有可為。”

高務實眉頭輕輕一挑,問道:“寧遠伯是說,讓二部蒙古追擊察哈爾,甚至一路追逃到安集延,乃至于干脆拿下安集延,不讓察哈爾部占據此處?”

李成梁笑著頷首道:“原來元輔早有成算,老朽確是此意。”

高務實沉吟不語。戚繼光則道:“寧遠伯此策,看來元輔是有過思慮的,但元輔此前既然不說,想必還是有所顧慮。

老朽以為元輔所以顧慮,大概是因為二部蒙古本身的作戰任務頗重——他們一面需要擊敗瓦剌諸部,一面還要擊敗七河地區的哈薩克人,而這兩處地盤極大,對手實力也算強勁。

即便劉綎所部可以支援一二,但顯然劉綎也要先保證震懾西域當地,能拿得出手支援的力量恐怕也就一萬,了不起兩萬人……何況這里面還有個時間差。”

戚繼光深深皺著眉頭,也站起身來,在那幅巨大的西域地圖上指點了幾下,道:“從時間上來看,擊敗葉爾羌主力應該是第一時間就要完成的任務,此時察哈爾部如果要跑,那就可以算是第一時間跑了。

問題是此時蒙古二部按照原計劃就該去進攻瓦剌諸部和七河地區了,那他們又如何去追擊察哈爾部呢?所以,寧遠伯之策如要執行,除非朝廷調整戰略,讓蒙古二部暫時先不要去動瓦剌和七河地區的哈薩克人,而是——”

他用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道弧線,從喀什噶爾直到安集延,用力一指點下,決然道:“搶在察哈爾人之前急行軍奔赴安集延,截斷察哈爾人西逃之路!”

眾人聽到此論,真是齊齊倒抽一口涼氣,數雙眸子盯在西域這塊預訂的作戰地區上,在幾個關鍵節點來回掃視,心中評估此策的可行性。

麻貴有些擔憂地道:“從地形圖來看,這片地區山勢險峻,本就不該是騎兵發揮之所。以往雖為蒙古后裔統治多年,但末將猜測他們也只能依靠其中一些山間道路行進。

然而他們到底是統治當地數百年的地頭蛇,有向導熟知這些山路是可能的,可土默特與鄂爾多斯部卻從沒去那里作戰過,萬一在山間迷途,甚或遭遇伏擊,這都是可能發生的事。誠可謂兇險異常……元輔、二位老帥,不可不察啊。”

高務實點了點頭,這也是他之前考慮過的,麻貴提得很對。不過光提得對也不解決問題,現在來看似乎只有這個辦法可以一試。所以,現在的問題就轉到了“蒙古二部如何提前搶占安集延”上來——前提是如果高務實答應先不動瓦剌和哈薩克的話。

戚繼光嘆了口氣,苦笑道:“老夫一生用兵,僥幸無甚敗績,所仰仗者無非三個字:不弄險。不過這一次,老夫恐怕要提個弄險的法子了……”

感謝書友“doni”的月票支持,謝謝!

PS:主機進個水,一開始查出主板燒了,網購一塊二手主板,換上之后發現顯卡也燒了,去維修店換了個二手顯卡,用了一天顯卡又燒了。老板也麻了,認為那應該是電源也受了潮,電壓不穩定,于是又換了個電源,顯卡還得寄去華強北修理,一周左右才能回來……啊,煩死了。

不過現在游戲也不能玩,倒是有可能這幾天補點更新……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