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輔第287章 輔弼(廿四)兩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元輔 >>大明元輔最新章節列表 >> 第287章 輔弼(廿四)兩難

第287章 輔弼(廿四)兩難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云無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云無風 | 大明元輔 


鬼吹燈小說:、、、、、、、、、、、、

費爾干納這塊寶地要如何處置?別說戚繼光好奇,在座諸位將領誰不好奇呢?

看如今元輔的安排,伊犁第一軍被安排駐守伊犁河谷,尋常情況下肯定不會輕易離開。蒙古兩部也比較類似,鄂爾多斯部被安排在七河地區,土默特西哨將被安排在瓦剌地區,這兩部的位置一個基本和伊犁河谷平行,一個更遠在伊犁河谷以北。

然而,費爾干納盆地卻在伊犁河谷西南約一千六百里處(直線距離八百公里,但基本不可能走直線)。這也就是說,他們兩部大概也是照管不到費爾干納盆地的。

說實話,對于如何安排費爾干納盆地的未來,高務實自己都很猶豫。他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費爾干納盆地第一要拿下來,因為這里過于重要。

遠在哥倫布近乎瘋狂地駕駛帆船闖過浩瀚的大西洋發現美洲大陸之前,人們認知的世界基本局限于歐亞大陸(除北非之外)。歐亞大陸,地球上最大的一片大陸,其承載的歷史與文明基本構成了人類歷史的主體。

歐亞大陸即世界,這應該在新大陸被發現前大部分人的認識。如若說歐亞大陸便是整個世界,那么彼時的“世界中心”又在歐亞大陸的何處呢?至少在地理層面,中亞地區必定是世界中心所在的區域。

對于已經被京華畫出地圖的中亞,費爾干納盆地的一座城市基本可以被看做世界中心——它叫安集延。

貿易造就的商路能夠帶動沿途地區的發展。曾是斯泰基人故地的安集延能夠發展壯大顯然離不開絲綢之路的開通。

安集延建城極早,在中國先秦時代便有了一個市鎮的規模,然而終究因為沒有大規模的貿易,使其僅僅是費爾干納盆地內一個居民聚集區。這一狀況隨著漢武帝時期張騫通西域開絲綢之路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絲綢之路,漢軍斷匈奴右臂,以強大武力硬生生開辟出來的一條商路。它連接東西方,是漢商品與文化西輸的通道。絲綢之路雖名為路,實則并無固定的線路。西出漢朝玉門關后,商人基本會沿著天南南北兩路向西行進,并在中亞地區存在一定的交匯后再次分道揚鑣,向西南、西兩個方向前進。而在中亞地區的交匯處,便是安集延地區。

貿易為安集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自漢代開拓,絲綢之路繁榮延續近千年,直至唐朝爆發安史之亂,絲綢之路為吐蕃所占阻斷而衰弱。可以說,絲綢之路的通暢是安集延繁榮的基礎。

那么,吐蕃阻斷絲綢之路后安集延是否就此沒落了呢?并沒有。千年貿易的洗禮讓這座城市商業氣息濃郁,雖因絲綢之路中斷而喪失了世界中心的聲望,但作為昔日世界貿易樞紐的它,還是能夠快速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漸找到了其新的位置—地區貿易中心。

的確,不論是強悍的吐蕃還是吐蕃崩潰后林立的小國,它們都需要貿易來滿足本國生產無法滿足的需求,而這便是安集延存在的價值。

歷史究竟是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只能說相輔相成。安集延作為地區貿易中心,顯然也是一個容易出英雄的地方。太遙遠的歷史不必一一回顧,安集延最近一次出現的英雄人物,其實本書之前就曾經提到過。

是的,此人便是成吉思汗后裔、印度莫臥兒帝國的奠基人巴布爾。巴布爾,全名扎希爾丁·穆罕默德·巴布爾,此名中既包含突厥民族習慣用名“扎希爾丁”,又包含Y教常用名“默罕默德”,從此名即可看出巴布爾是一名信奉Y教的突厥化蒙古人。

事實的確如此,巴布爾的祖上便是威震中西亞的跛子,帖木兒大帝。帖木兒縱橫中西亞,擊敗過勢不可擋的奧斯曼土耳其人,甚至一度意圖東征新建國不久的大明。然而天不假年,其死在東征的路途之上,由此令人遐想的東西兩大帝國的碰撞意外終止。

隨著帖木兒的死亡,其開創的帖木兒帝國在子孫的瓜分下分崩離析。待巴布爾出生之時,昔日帖木兒帝國的榮耀猶如昨日黃花,根本給予不了他任何幫助。昔日帖木兒帝國的威名也無法為巴布爾的創業提供絲毫幫助,此時的他唯有依靠母系家族的根據地——安集延起家!

作為中亞地區的貿易中心,通過貿易稅收使得巴布爾積累了大量創業資本。有了資本的巴布爾野心開始膨脹。然而彼時的中亞有給他展現的舞臺嗎?并沒有!

受沙俄壓迫而大量南下的烏茲別克部落憑借著強悍的武力,迅速獲得了對中亞地區的掌控權。面對大大小小的烏茲別克部落武裝,巴布爾雖有心,但老虎(巴布爾有老虎之稱)再強也架不住群狼圍攻。

1501年,好不容易奪回昔日帖木兒帝國首都撒馬爾罕的巴布爾不智地招惹到了南下的烏茲別克首領昔班尼汗。此戰結果并不好看,巴布爾大敗南逃,由此開啟了其流亡生涯。

然而,中亞終究是他的故鄉、先祖創業的基地,巴布爾是不甘心拱手讓給外人昔班尼汗的。因此九年后的1510年,利用昔班尼汗身亡的良機,巴布爾一度聯合波斯薩法維帝國“光復”撒馬爾罕。

然而,長時間的離開終究還是讓巴布爾在中亞百姓中的威望喪失殆盡。得不到民心的巴布爾無奈返回老巢,轉頭開始攻略印度次大陸,并以三代人時間最終建立起強大的莫臥兒帝國。如今莫臥兒帝國的皇帝阿克巴,正是巴布爾的孫子。

巴布爾的成功或許也是安集延的成功,但是英雄與城市的相互成就猶如劃破天際的流星,閃耀之后安集延又將何去何從呢?

巴布爾南下印度次大陸后,安集延猶如失去了靈魂一般迅速沒落了下去。彼時南下的烏茲別克部落主要聚焦于安集延以西塔什干至撒馬爾罕為核心的河中地區,完全沒有心思理會這塊與東部葉爾羌汗國(或現在被察哈爾鵲巢鳩占之后的“蒙古汗國”)接壤的邊境之地。

于是乎,沒有了英雄庇護的城市唯有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幸得安集延作為貿易樞紐的底蘊尚存,從安集延或途徑安集延的商人為這座城市帶來了不滅的煙火氣。

循著昔日絲綢之路的商路,安集延的商人載著各色貨物向東奔去,為葉爾羌地區的人們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必需品與特色的商品,同時也從葉爾羌的察哈爾部蒙古人手中收走他們提供的商品。

這些商人的往來讓安集延與葉爾羌地區的緊密捆綁在一起。也因為安集延商人的成功,也讓葉爾羌當地的蒙古人和原先的居民習慣性地將行腳帶貨的商人統稱為“安集延商人”。

是的,最終讓安集延不衰的始終是底層的小商小販。然而小商小販們的努力并沒有讓掌握安集延這片商貿土地的統治者認清自己,反而是財富的增長讓他們的野心膨脹。

在原歷史上,最后一個掌控安集延的國度乃是借著準噶爾汗國覆滅而擺脫布哈拉汗國控制的浩罕汗國。浩罕汗國的統治者野心極大,妄圖借助南疆叛亂的大小和卓之手掌控南疆。

不過,這些現在不必去說,高務實關心的是現在。由于葉爾羌地區和安集延——也就是費爾干納地區的商路聯系如此密切,他始終懷疑一點:如果察哈爾不敵劉綎的西征大軍,是否又會如前次一般來個千里大轉進,干脆一頭殺進安集延,強占了費爾干納盆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很不妙了,因為費爾干納盆地的地形某種程度上來說恐怕比伊犁盆地還要更加易守難攻。如果察哈爾部能在費爾干納盆地站穩腳跟,接下來大明必然要進行一場艱難的作戰。

這場仗是非打不可的,有兩個原因:其一,除惡務盡,只要察哈爾還抱著“蒙古大汗”的名義不放,大明就只能追殺到底,這是事關大明皇朝的正統性,屬于不可調和的矛盾;其二,費爾干納盆地一旦拿下,就可以和伊犁河谷形成南北兩個據點,好比是大明在中亞伸出的兩只手,能夠互為犄角,不至于使其中一處孤立無援,戰略態勢大為改觀。

現在的麻煩在于,高務實的目標雖然遠大,可劉綎部顯然不可能一口氣打到安集延——拿下西域之后肯定需要花時間穩固,等西域尤其是伊犁河谷能夠給大明軍隊提供后勤支持之后,才有可能繼續發動對安集延的戰爭。

然而這樣問題就轉回來了:一旦察哈爾在抵抗不住劉綎時選擇繼續西逃攻下安集延,而大明需要花費至少數年時間才能繼續進攻,那等大明進攻時,安集延恐怕已經被察哈爾部打造得猶如銅墻鐵壁。屆時,大明遠征軍怎么辦呢?堆人頭?這可不好啊……

感謝書友“書友20170324141957983”、“云覆月雨”、“doni”、“淡定看官”的月票支持,謝謝!

PS:昨晚不小心潑了半杯水進臺式機的主機箱,挽救失敗,今天送修確定是主板壞了,且因為老主板維修店沒貨更換,我只能網上下單,到時候自己換。我平時碼字是不喜歡用筆記本的,一來屏幕小,我這眼神又不好,二來鍵盤太緊湊,我也用不慣,所以今天的更新是用筆記本外接鍵盤湊合碼的。嗯,估計今后兩天大概也是這個局面。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元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