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第475章 搶救大清朝,出賣大清朝(求月票,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475章 搶救大清朝,出賣大清朝(求月票,求訂閱)

第475章 搶救大清朝,出賣大清朝(求月票,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大羅羅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大羅羅 | 康熙 | 你的大清亡了 


老太太的話一出口,在老太太右手邊都賜了個繡墩坐著的兩位五大三粗的蒙古王爺,就都慌了神了。

其中一個三十多歲年紀,長了張和老太太同款,也是多阿瑪(多爾袞)最愛的大餅臉的王爺張開就問:“姑奶奶,大清要完了,咱們科爾沁十旗可怎么辦呢?”

問話的這人叫老太太“姑奶奶”,自然是老太太的侄孫子,科爾沁左翼中旗扎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班第了。

這次被布木布泰調入京師的五萬“科爾沁鐵騎”,就是由這位班第王爺和另外一位內扎薩克蒙古科爾沁部世襲多羅郡王畢里克圖擔任主帥、副帥的。

那畢里克圖“畢王爺”年紀和班底仿佛,但是輩份卻矮了一輩,他是布木布泰的侄曾孫,所以他得叫老太后“曾祖姑母”。

“曾祖姑母,不是說即便沒了關內,咱大清還能守著關東、朝鮮、蒙古的地盤和大明繼續對峙,怎么都不是一個大遼的局面,怎么就要完了?”

布木布泰看了看自己的這兩個娘家晚輩,長嘆一聲說:“咱大清想做大遼,可是人家大明愿意當大宋嗎?再說了,大遼之所以能稱為大遼,是因為宋太宗兩次北伐燕云皆敗于大遼之手。若是宋太宗在高粱河大獲全勝,滅了契丹人的心腹精兵,大遼還能雄踞塞外?”

“這,這可如何是好?”

“大清要完了,咱們科爾沁十旗可就慘了”

兩個蒙古王爺也急了,他們科爾沁蒙古人可不比其他那些苦哈哈的蒙古人,他們是大清股東啊!從努爾哈赤時代起,就跟著后金天兵吃香的喝辣的,不僅屢屢跟隨后金(大清)天兵入寇中原,還幫著努爾哈赤、皇太極欺負蒙古同族。

大清要完了,漠南漠北的其他蒙古部落還可以改換陣營,認大明當主子,而科爾沁部.搞不好要跟著陪葬啊!

“太皇太后,臣以為大清未必就完了,還是可以救一下的。”

還想搶救一下大清朝的是索額圖,他比那倆蒙古人更慘,科爾沁部好歹會游牧,大不了“游”走,“游”遠點,應該還是可以活下去的。畢竟這世界大得很!

可是他索額圖是滿洲人,能往哪兒跑?跑去羅剎投裕王?還是逃到太平谷閉谷自守?

這兩條路子乍一看也還行,但實際上要走通沒那么容易。

去羅剎國當“索額圖夫”路太遠,根本帶不了幾個手下,一個光桿大臣跑去也干不了什么。

去太平谷路也不近,但還是可以多帶一些人,可問題是西方那塊地盤是大清、大周聯手打下來的。現在大清要完,而吳周好像還能蹦跶一陣子,吳應麒那老小子會不會來個轉進西域,奪了太平谷福地?

所以對索額圖來說,上策還是搶救大清朝啊!

“怎么救?”老太太問。

“太皇太后,依臣所見,如今咱們和楊起隆都在一條船上,還是應該同心協力,一起把陷在山東的八萬大軍給搶救出來!有了這八萬大軍,咱大清可以湊出來的軍隊還能有小二十萬,即便不能在北京和明軍決戰,退一步也能撤去關外。以后只要愛新覺羅的滿洲,科爾沁的蒙古和楊家的朝鮮可以齊心抗明,大清還是可以維持下去的。”

老太太聽索額圖這么一說,除了一聲嘆息,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如果能把困在山東的八萬大軍救出來,大清努力一下還真能湊出二十萬大軍.可問題是要救出這八萬大軍,大清就得把北京城內能搜刮出來的軍隊全部派去前方!

可就算那樣,再加上被困的八萬大軍,大清朝最多就能拿出十幾萬軍隊即使已經占了山西好多地盤,最近正忙著從晉商那里往外摳銀子的吳應麒也同樣出兵,能湊出二十萬軍隊也到頂了!

而明軍的北伐軍有四十萬!而且還有隨時可以補充進正規軍四十萬民伕.二十萬打四十萬(八十萬),優勢在誰,還不是一目了然?

康熙之前用二十余萬精銳,還依托六七座棱堡,還掘開了黃河淹了李中山的后路,結果都輸得那么難看,現在靠東拼西湊的十幾二十萬軍隊還能打贏?

可是大清朝現在就是個輸紅眼的賭徒,和當年的崇禎皇帝都有一拼了,如果不把手里最后的本錢押上去和大清,和李自成賭,那真是死也不甘心啊!

她剛想到這里,慈寧宮的大殿門外走進來個四十多歲的“姑姑”,給老太后行了個蹲安禮:“稟太皇太后,九門提督張勇求見。”

老太太一聽這個話,頓時苦笑起來,對索額圖說:“索額圖,姓楊的看來也不甘心就當個小小的朝鮮國王啊!”

索額圖道:“太皇太后圣明.將來的大清朝可是他外甥當皇上,他妹子當太后,他可是大清頭號外戚了!”

布木布泰哼了一聲:“恐怕他還想著謀朝篡位,當一個隋國公楊堅第二吧?”

“太皇太后,”索額圖說,“正因為他有這個心思,他才會和咱一起去救楊太后和恭親王的八萬大軍啊!”

布木布泰嘆了口氣,又看了看兩個蒙古王爺。

“姑祖母,如果楊起隆投了大明,那他手頭的索倫騎兵可就要為大明所用了!”

“曾祖姑母.這次北伐的明軍當中也有不少騎兵,如果他們和楊起隆的騎兵湊一塊,咱們想要游牧去西方的蒙兀兒之地都不可能啊!”

布木布泰點了點頭:“行啊,既然你們都要再賭一把,那就把大清朝最后的那點家底都押上去吧!”

山西,娘子關,大周丞相行轅。

就在北京城這邊為了搶救大清朝準備押上最后的本錢時,吳應麒擺在山西和直隸交界處的娘子關城中的行轅,也迎來了兩路使臣,一路是大清楊太后派出的使臣陳廷敬為首的大清使團;還一路則是吳應麒在云南時就挺熟悉的盧三好盧胖子。

“丞相,如今可是到了唇將亡,齒將寒的關鍵時刻了.大清皇上可說了,大清只求一個遼國的局面,山西、河南之地,都可以讓給大周.可要是大清敗了,皇上的大軍在山東全軍覆沒,到時候大清只能退出關內,撤到塞北、遼東去休養生息。那關內可就是西周東明了!

丞相,您好好算一算,大明吞下大清的山東省之后,能有多少財賦、人口,而大周即便取了山西,又能增加多少土地人口?這山東、山西雖然只差一個字兒,但是山東的人口卻比山西多得多,向來都是我大清北方人口最多的一個省!”

正在給吳應麒算賬的就是陳廷敬,其實這賬不用算,吳應麒也知道大周根本不可能單獨對抗大明——如果不算山西和河中、西域的人口,大周的人口總算都不足1000萬,而大明不算山東有6000多萬!

而山東又是個人口大省,哪怕這兩年移了不少民去遼東,人口還在800萬上下,而山西的人口不到300萬。

也就是說,大明的人口很快就要破7000萬了,而大周的人口算上山西(不算西域、河中),也只有1200萬.根本沒得打!

“丞相,陳中堂說得有道理啊,咱們大周就算傾舉國之力,最多也就能拉出來20萬大軍,而且還難以持久,根本打不過大明的百萬大軍!現在李輔臣坐鎮湖廣,聚兵十數萬,已經是磨刀霍霍了.一旦大清敗走關外,咱們就是下一個倒霉的!”

在邊上敲邊鼓的是吳三畏,這位老爺子眉頭緊皺,一副憂國憂民的模樣,一個勁兒替大清說話,看來是收了陳廷敬不少好處了

吳應麒仿佛被他的便宜四叔說服了,重重點頭道:“四叔,陳中堂,唇亡齒寒的道理,本相還是知道的.你們放心,本相絕不會見死不救!

陳中堂,你回去告訴大清皇帝,一筆寫不出兩個吳字,本相既然是他的叔父,就沒有不救的道理!不過這山西之地.現在還有不少不開眼的大清忠臣啊!”

山西出忠臣啊!什么祁縣、太谷、文水、榆次、徐溝等地,到處都是大清“忠臣”,又以范、靳、梁、田、翟、黃、二王等“八大忠臣”為首,拼死抵抗,就是不愿意投靠大周其實吳應麒也不是很黑,他只要求山西的忠商們給他湊出1000萬兩銀子,再提供10萬匹駱駝,10萬輛騾馬大車,30萬民伕和300萬石糧食。另外再每家出點人幫著去開發河中。

可是就這點小小的要求,那幫山西的“大清忠臣”都不肯答應還真是忠不可言呢!

“丞相放心,只要丞相出兵直隸,幫助我大清皇上一起剿滅突入直隸的明軍,皇上可以下明法上諭割讓山西給大周.到時候那幫山西豪商可就沒大義名分可以抵抗大周的天兵了!”

陳廷敬自己也是山西人,他家里面也是晉商,現在為了保大清,他也是豁出去了。

得了陳廷敬的保證,吳應麒終于松了口,又和吳三畏一起,將陳廷敬送出了娘子關。

站在娘子關的關門內,看著陳廷敬一行人急匆匆離開,吳應麒只是冷冷一哼:“又是割山西,又是賣晉商的……這大清朝怕不是要完了吧?”

“丞相,老夫也是這樣認為的……”吳三畏剛才還是一副大清支持者的面孔,這會兒也跟著變了臉,“康熙如果不是遭了慘敗,怎么可能把表里山河的山西割讓給咱?更不可能把八大皇商都打包賣了!

咱們可得謹慎行事,萬萬不能把手頭這邊老本都砸進去。”

原來,吳應麒出兵山西的目的只是想撈一票……他的大周實在太窮了,之前出兵河中又沒撈到什么油水,西域商路看起來也指望不上,走投無路之下,才想著學李自成到山西拷餉的。

沒想到康熙居然把山西哥讓給他了,連八大皇商都不保了。看來這敗仗吃的真是不小啊!

“四叔,”吳應麒思索了一番,又對吳三畏說,“您先去見見盧三好,摸一摸大明的地兒……”

說的話,吳應麒的眉頭已經擰成一團了。

大明的底牌,吳應麒其實早就知道了……在吳國貴和吳世玨跑去新大陸的時候,他就已經猜到了。

大明大周之間,但凡還有一點轉圜的余地,吳國貴和吳世玨就不會跑路。

可是即便如此,吳應麒還是想再爭取一下。

畢竟吳小菟、吳小艽都是李中山的妻妾……李中山本人也是大周的皇親國戚啊!

而被李中山派來大周這邊的使臣大明尚書右丞盧一峰盧三好也是平西王府出身的。

這事兒應該還有一點回旋的空間吧?

“老王爺,我盧三好是怎么辦事兒的,您還不知道嗎?我向來都是說好話,做好人,辦好事兒的……”

在娘子關城內,吳三畏的行館里頭,千里迢迢、風塵仆仆跑來的盧胖子,終于和吳三桂那個異父異母的親兄弟說上好話了。

“三好先生,照您那么說,這大周和大明將來還可以共存?”

雖然吳三畏和盧三好根本不熟,也不知道這位是怎么說好話,當好人,做好事的。但是盧三好的話還是讓他看到了希望。

“那是當然的……”盧三好笑道,“大周和大明當然是可以共存的!

李大將軍的意思是,等大清滅掉以后,大明大周,一東一西,把神州大陸都變成咱們漢人的天下!”

“神洲大陸?”吳三畏一聽這個話,就知道不是什么好話了。

關于神洲大陸的概念,吳三畏也是知道的。大體上就和西洋人那個什么亞西亞大陸差不多。東西之間總相隔有兩萬里上下!

如果大明在東,大周在西,兩邊平分一下。

那么分給大周的也就是蒙兀兒和波斯還有什么黎凡特、阿拉伯那一帶了……聽名字就不是什么太平安穩的好地盤兒!

“三好先生……這個神洲大陸的西邊兒可太窮了,不是草原就是沙漠,壓根兒沒什么物產。咱們大周要去了,豈不是世世代代要受窮了?”

盧三好笑道:“那些地盤現在窮怕什么?只要能平平安安的,將來總有發展起來的時候。至于物產……仔細找一找,總歸會有的。

如果大周不去西方,而是留在東土……那我大明將來肯定是要統一東土的。

到時候可就又是生靈涂炭了!等到老吳家兵敗了,恐怕連西行的實力都沒有!”

“伱這什么話?”吳三畏頓時就怒了,“我大周亦有二十萬雄兵,還怕你大明那點兵不成?”

“老王爺……我大明光是在直隸、山東大明就有四十萬大軍!”盧三好笑吟吟道,“如果大周想要打,也不必等大清徹底戰敗。

現在出兵就是正好!咱們大明、大周、大清三家,就在直隸地盤上打一場三國之戰!

一戰定輸贏……若是大周兵敗了,也別在東土這邊空耗實力,早點西行為上!”

吳三畏哼了一聲,還一臉不服氣:“要是你們打敗了呢?”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盧三好笑道,“李大將軍手握四十萬大軍,還得到山東豪強支持,要糧有糧,要人有人……怎么可能打敗?老王爺,您可得和吳丞相好好說說,上了戰場,一定要看清楚形勢再打啊!”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康熙,你的大清亡了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