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后我綁定了上進系統第327章 辯論(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清穿后我綁定了上進系統 >>清穿后我綁定了上進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7章 辯論(上)

第327章 辯論(上)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6日  作者:花明柚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情 | 清穿后我綁定了強國系統 | 花明柚 | 清穿后我綁定了上進系統 
池夏大概環顧了一遍。

鄂爾泰自不必說,那是她家大伯,怎么也不可能拆她的臺。

李衛和田文鏡是雍正的鐵桿,加上李衛和她在福州時就相識,見她端坐上方,即便心里是驚濤駭浪,面上也什么都沒顯露。

剩下的兩人里頭,高其倬是個人精,慣會揣摩,第一次出巡福州時在江寧也見過一面,也是埋頭不吭聲,另一個沒見過面的,想必就是李紱。

池夏還沒看清他的正臉,就見他大步一跨,出列就要跪地。

雍正擺了擺手:“有話稍后再說,朕正好也有要事與你們商議,放外任的先上前來。”

“這些人都是這一批放江浙、云貴、兩廣外任實缺的,朕把你們一起叫過來,是讓你們認認下屬,也讓他們先認認你們這些主官。”

打斷了李紱的話后,雍正渾然沒提池夏的事,仿佛她坐在這兒本就理所當然。直接抬手點了即將放外任的那幾人上前陛見。

這幾人大部分是四到五品,放外任后便是州府官員,換算一下,至少也是相當于市長副市長、省廳局長副局長級別的官員,都是要主持一方工作,能夠左右民生的人。

是以他們品級雖不高,雍正卻是挨個問了話,叮囑勉勵了一番。

這些人池夏基本都沒有見過,只聽著他們自報家門和目前的職務,知道大部分都是戶部和刑部出身。

最后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不一樣的是出自內務府的,放的缺是寧波海關。

雍正便笑著看池夏:“這個是你的人,你來和他說幾句,朕也歇會兒。”

李紱眉頭一擰就要說話,被身邊的高其倬眼明手快地拉住了。

池夏把底下這點小動作看得一清二楚,笑了笑:“你在內務府負責的也是與英吉利、法蘭西等國的商貿往來,我聽說你們總覺得海關查驗、抽檢很麻煩,怨聲不小啊。”

“這一回去了海關,正好體會一下查驗、抽檢貨物是不是有必要,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既能保證進出口貨物的安全和品質,又能簡化流程的。”

她也沒有長篇大論,只笑道:“等你換位體會思考過,你再告訴本宮,管理到底是制約,還是保護。”

雍正笑著點了頭,當真沒有再和內務府這人多說,讓人挨個賞了百兩銀子,緊接著就讓蘇培盛去隔壁值房喊胤祥張廷玉等人。

李紱忍到現在,好不容易這些來陛見的官員們都走了,到底是忍不住,甩開高其倬就跪了下來:“皇上,后宮不得干政是祖訓,皇后娘娘在這里聽政,恐怕于理不合。”

高其倬一個沒注意就被他甩開了,有點尷尬地摸了摸鼻子,但胤祥、隆科多、張廷玉和蔣廷錫等人都已經進來了,他又不好再去拉扯。

雍正抬了抬手:“今日不談這個,朕找你們來,主要是商議云南、貴州、廣西土官一手遮天,弄得整個西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的事。”

池夏這才知道他為何說這件事和自己相關。

土司惡行的現身說法者——黎雅,不就在她的永壽宮里住著呢嘛。

李紱一聽說的是這事,注意力倒是被帶走了一大半。

他去年就在廣西任上,遇到了幾次大大小小的沖突,幾乎都是土官欺壓百姓太狠引起百姓反抗的。

吭哧了半天,到底沒忍住,順著雍正的話奏道:“臣以為,土司如此無法無天,實已是心腹大患,長期以往,不但西南百姓不得安寧,更會影響國家安定。”

“臣也贊同李大人所說,”鄂爾泰直接遞上了奏折:“臣請奏,在云南、貴州、廣西三地徹底取消土司代管,所有部族一概收歸朝廷,由朝廷直接派官員管轄!”

這話一出,無異于當堂扔下了一顆炮彈。

瞬間就在眾人心底炸開了花。

取消土司,改由朝廷派官。說起來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做起來那可就是驚天動地了。

云貴和廣西三地,土司的勢力不小,要收繳他們的權利,讓他們從說一不二、只手遮天的“土皇帝”變成普普通通的“富家翁”,絕沒有那么簡單。

兵部第一個提了反對意見:“改土歸流勢必要引發土司反抗,引起爭端沖突,如今蒙古戰事尚未結束,臣以為,對西南還是應當以安撫為主。”

鄂爾泰遞上奏折后就長跪不起:“皇上,土官對百姓如今哪里還有半點官民之禮?簡直就是把我大清的百姓,當成了他們的累世家奴,子女財帛想搶就搶,想殺就殺。”

“西南百姓已經不能容忍土司的殘暴,自愿投靠朝廷的也不在少數。臣觀云貴兩省,有幾個部族不說十戶九空,至少也有半數百姓逃往了別處,大好的良田都被拋荒。”

“一統蒙古固然要緊,但改土歸流是民心所向迫在眉睫,即便朝廷不增派軍隊,臣也愿一試。”

戶部尚書蔣廷錫頭大如斗,腦子里已經快要把算盤子打飛了。

只是他還沒開口,禮部的人就先皺眉反對了:“皇上,兵馬一動,輜重糧草都得跟上,所費巨大。況且先帝也曾說,控制苗蠻惟在綏以恩德,不宜生事騷擾。鄂大人未免太過激進,臣以為,還是應當謹遵圣祖爺的祖訓,息事寧人為主。”

池夏皺眉。

在盛京時,雍正與她討論過改土歸流的事,說到過康熙朝后期,就曾有過西南百姓自己殺了土司向朝廷投誠的事,但最終卻還是沒能把統治權收回來。

雍正當時給她解釋,一是當時準噶爾不太平,第二個原因則沒說。

原來第二個原因其實是康熙后期有點和稀泥的意思,不想“生事”。

只不過子不言父過,他雖不贊同康熙的看法,卻也不好大肆點評。

禮部這人搬出了康熙的話,李紱和鄂爾泰即便臉都漲紅了,卻不好反駁。

雍正微微往后靠了靠,正要說話,池夏卻一把按住了他的手,搶先開了口。

“此一時彼一時,事同而時異,又怎能一概而論?當時朝廷騰不出精力和人手,不得不暫時穩控,如今蒙古戰事雖未結束,但蒙古的一統已是板上釘釘、指日可待的事。”

“先帝平三藩、收臺灣、親征蒙古,絕不是茍求太平的性子。你打著先帝的旗號,干著綏靖妥協的事,才是真的對不起先帝!”


上一章  |  清穿后我綁定了上進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