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98.達者,更畏懼窮(求月票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98.達者,更畏懼窮(求月票訂閱)

98.達者,更畏懼窮(求月票訂閱)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6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喬氏這邊的戰斗,并沒有什么懸念。

楊碩與龐山民,坐在馬上,見證著這一幕的發生。

他們知道,既然想做事情,就會有沖突與流血,而后又感慨,幸好莊上護衛足夠,不然,要是只帶縣城的守衛兵將,恐怕還得吃虧。

“山民兄,今日之后,另一家族……”楊碩組織著措辭,他想著,另外一家會不會就乞降。

“當然要一并處理,怕夜長夢多。”龐山民目光堅定的答。

阿楚要丈量全縣田地,沒有錯,即便是朝廷,也該隔個十年二十年就重新統計一番,才能知曉這十數年的發展。

而這群所謂的世家,瞞報、漏報田產,便可以少交不少的稅款。

兼并田地的同時,把原有的民戶發展為家生子,又極大的減少了朝廷的稅收。

當今天下這般模樣,與各大世家的所作所為,是逃不開的。

這些,是他這幾個月在黃家莊子上想明白的道理,以往……他從沒有去想過。

他是讀書人,自然也想要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以往渾渾噩噩,給族中孩子授課時,便想著……這群孩子長大了也會與他一般嗎?

但自他來到黃家莊子上起,知曉自己在做的事情都是為了那些窮苦百姓時,他內心安定。

很多個晚上,他累的很快就睡著。

也有許多個晚上,他的思考飛快,想著阿楚說的未來……會怎么樣。

他不知道阿楚說的未來會怎么樣,他只知道,在楚安這一縣,阿楚能成為西伯。

民有其田,婦養其桑,可養老人。

可謂仁矣。

就這一天,縣內幾個世家,在刀兵之下放棄了掙扎。

楊碩則是立刻帶人開始丈清田地、篩查民戶……第一天的情況,就讓他驚的要揪掉胡子。

光是喬氏,田冊上記載了五千多畝地,實際上……近三萬畝!

龐山民默。

甘寧則是恨恨道,“該打的更兇些的!”

接下去幾天,縣衙加上莊上的人手,把幾個世家都給算了個清楚。

其中偷漏瞞報田地,喬氏最甚,其余世家次之。

隱匿瞞報的人口,多達萬人。

一下子,楚安就多了近兩千戶的百姓,多了五六萬畝的可征稅的田地。

而原本的這幾個世家,則是按照偷漏瞞報田地、偷漏稅款的懲罰,淪為了階下囚,仔細清算后,砍了其中幾人,其余的……都被發為了仆役,成為了建設大軍的一份子。

黃月英看著這些數字,內心并無波動。

實際上,富者偷稅漏稅可不僅今年是漢朝才有,而是歷朝歷代皆有。

例如后世的明星們……一個個為了躲避稅款那是使出渾身解數。

越富,越怕被收稅。

“阿楚為何這般平靜?”龐山民見著黃月英的表情,不解。

他們幾個人忙了好幾天,才把這些內容匯總,想著,好歹能讓黃月英狠狠的驚訝一番,結果對方壓根沒表情。

“因為,在意料之中。”黃月英苦笑,“如今我朝之賦稅,分田稅、算賦和口賦以及徭役。”

其中,算賦和口賦是人頭稅,算賦是成年男女的人頭稅,一年一人120錢,口賦則是未成年孩子的人頭稅,一人一年23錢。

當然,如今在東漢末年,賦稅更多、更亂,什么獻給皇帝的“獻費”啊,也是按照人口數量交的。

這還不算各諸侯自己制定的其他賦稅。

“田稅不過三十稅一……但,算賦與口賦呢?”黃月英嘆氣,“是以,他們想要瞞報漏報很是正常,如此,便能省下一大筆錢財。”

龐山民皺著眉,“這……”

“遍觀世間,窮者,誰不想達,達者,更畏懼窮。

而窮者為求發達,兢兢業業,辛辛苦苦,農耕其田,工利其器。

近些年來,兄長可曾見窮者發達?”

龐山民略一思索,“或許有,但極少。”

“對,如今多數窮者,尚不能溫飽,活下去都是奢望,

是他們不夠努力上進嗎?

非也,皆因如今的達者,不愿意,也不允許,把發達的機會賜與窮者。

他們視窮為一種羞恥,于是更加懼怕貧窮。

因此他們不遺余力的兼并土地,瞞報田產,偷漏稅款,靠著壓榨窮者聚斂財富,

以求將這種發達一代一代的保持下去。

而這……便是世家的由來。”

黃月英嘆氣,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后世很多專家也都屬于這一部分。

龐山民聽完,則是默了默,他出自世家,當然知道世家的很多手段,壓根就見不得光。

說出來,那全是與書中的仁義禮智信相違背的,是他所不恥的。

他很多次問過龐德公,是書中所言正確,還是族內那些人的做法正確。

后者說,要成為君子,當然是書中所言為正,只是,世人多不是君子。

所以,他從小便學會了只讀書,不論世事。

直到來到這個莊子,他發現,即便論世事,也是能與書中相合的。

黃月英見此,內心感嘆。

她原以為,史書上記載聊聊幾筆的龐山民,其實是沒有什么過人才能的,但接觸了這么久,才發現其實是龐山民自己不愿意去接觸那些庶務。

有著龐德公這樣的名士父親,龐山民自然是從小一心向老父親看齊的。

而今,這位兄長倒是開了竅了。

“兄長不必介意這些,無論是世家出身或者庶民出身,皆有善與惡,不能一概而論。世家出身,如兄長,難道不夠仁義嗎?又如阿楚,難道是惡人嗎?”

龐山民隨后才笑笑,“阿楚所言極是,是不必在意。”

“接下去,阿楚要去襄陽,請兄長務必,守好這一方凈土啊!”

“必然!”

隆中。

諸葛亮看著手中的信件,鋪開一張大的楚紙,幾度思索,也未曾落筆。

在他看來,阿楚前面幾個問題都好回答。

可唯獨最后一個……很是復雜。

因為,即便倉廩足,也不一定能做到知禮儀。

是人,就會有各式各樣的欲望,純靠百姓自發的知禮儀,是不可取的。

還得配合相對應的律令,讓百姓知道如何是對,如何是錯。

可讓百姓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就能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了?

也很難,因為……欲望是無窮的。

“兄長,龐德公帶著另外兩位先生來了。”正在他思索時,諸葛均喊了一聲。

于是,諸葛亮便只得先把回信之事放下。

今日第一章。

求各種哈。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