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夫諸葛孔明99.諸葛亮:為亮一十三歲的好友所問(求訂閱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吾夫諸葛孔明 >>吾夫諸葛孔明最新章節列表 >> 99.諸葛亮:為亮一十三歲的好友所問(求訂閱月票)

99.諸葛亮:為亮一十三歲的好友所問(求訂閱月票)


更新時間:2023年03月06日  作者:胡說懟八道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胡說懟八道 | 吾夫諸葛孔明 
見著院中的三名老先生,諸葛亮略彎腰行禮,“亮,見過龐德公,這二位……”

“黃承彥、司馬德操。”龐德公指著一左一右的兩人。

“亮,見過二位先生。”諸葛亮一驚,隨后又一喜,這……又是兩位名士啊。

“小友有禮。”黃承彥見著眼前這年輕人身長八尺,相貌俊邁,飄飄然之仙人之姿,雖是粗布麻衣,卻是雙眼炯炯,長得很是周正。

按照自家閨女要長得好看的說法,黃承彥摸了摸胡子,內心評價,滿意。

“小友有禮。”旁邊,司馬徽也是淡然的笑笑。

“三位先生,請進,草廬簡陋,還望莫要見怪。”諸葛亮笑笑,隨后引著三人進了正廳,又吩咐了諸葛均去泡茶。

“年輕人之中,能如此安貧樂道者,已不多了。”司馬徽笑道,“吾三人,亦不在意這些。”

“是亮失禮了。”諸葛亮仍然客氣的道,而后看向龐德公,“不知先生此次來……”

“北方不太平,我與承彥便接了德操來襄陽住上一段時日。”龐德公解釋了一下,“恰巧說起年輕人才,想著隆中離襄陽不過也就半日路程,他們二位便想來見一見孔明。”

“亮,實受之有愧。”諸葛亮一聽,隨即道,又望向黃承彥,那當是阿楚的父親,果真,兩人眉眼間有七八分相似。

又想起了那封還未回的信,便道,“亮不過末學后輩,今日亦恰巧得一問,尚未想好如何回答。”

“哦?”龐德公好奇起來,能讓他們眼前這小伙子答不上來的,說明有些水平,“是何問題?”

“吾亦好奇。”

“還請小友言之。”

“那,亮便冒犯了。此問,為亮一好友所問,說的是,

若使庶民安居,路不閉戶,夜不拾遺,倉廩足而識禮儀,當如何?”

其余三人一愣,這個命題有點太廣了啊。

黃承彥略一想,隨后笑笑,“孔明不見西伯之善養老者乎?”

“可今天下諸侯,何人可稱之為西伯?”諸葛亮反問,“曹、袁乎?孫、劉乎?”

龐德公與司馬徽隨即也無奈搖頭,是啊,目前勢力最大的諸侯,可都稱不上西伯的。

“方今或無西伯,但,未來定有。”黃承彥摸著胡子,笑答,“未來,不都是在像小友這般的年輕人手中嗎?”

“先生所言極是,此問,亦是亮一十三歲的好友所問罷了。”諸葛亮于是便看向了黃承彥,笑著。

黃承彥:……十三歲?

他現在對十三歲極其敏感。

一,他閨女今年剛十三,然后某人去天子面前哭了哭,他閨女就成了縣君,食邑三千戶,儀同公主。

二,他閨女的假身份黃楚,今年也是十三,還在劉表帳下出仕了!

他都想罵劉表:你手下是沒有人可用了?竟然要讓阿楚給你干活兒?你這姨丈還要不要點臉!

可等他冷靜下來,單獨去拜訪了一次劉表,才問清了此事……真是他閨女自己想這么搞啊!

“你那好友……姓甚名誰?”黃承彥冷了冷臉。

“她說,師從承彥公您。”諸葛亮笑答。

黃承彥:……很好,非常好,就是他那個閨女。

“原是阿楚啊。”黃承彥不得不繼續擺出笑來,“他何時來的隆中?”

“幾月前,阿楚為襄陽學宮前往南陽游說各大世家,歸途中因天色將晚,恰巧在此停留了一日。”諸葛亮解釋。

“不過,據阿楚所言,她前些日子回了沔陽,不,楚安,她那族妹恰巧得了一縣的封地,正愁不知如何是好,便寫信與我商議。”

一旁,龐德公見著自己的老友,他已經感受到了老友的些許怒氣,就好似老友去找那位荊州牧的時候一般無二。

“是以,方才的問題,是為了……楚安這縣問的?”司馬徽插了一句。

“正是。”

“若是一縣之地,仍需使民有其田,婦養其桑,才可做到倉廩足。

接著廣開教化,嚴明律令,或能做到知禮儀。

但真要做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唯有在前方之基礎上,輔以律法刑罰,或才能做到。”黃承彥隨后答著。

想了想,也是,自家閨女剛得了這塊封地,可不就是要對這塊封地弄些東西嘛。

不過,以自家閨女的手段,當是能搞定縣內的事宜的。

為何要問這么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

“先生所言極是,亮也是這般想的,只是又覺得如此過于泛泛而談。”

黃承彥看了看諸葛亮,“世間諸事,一人之身如何全部知曉?自當識人善用才是。”

“先生說的是。”諸葛亮隨后輕松了許多。

是啊,他有些著相了。縱使他能懂得許多東西,但難不成還能一個人把事情全做了?

黃承彥見此,也沒有再說什么,“如今楚安之近況……如何?”

“說是今歲以插秧法所種的禾稻成熟了,畝產四石半。”

“四石半?”龐德公與司馬徽皆驚,“今歲豐產至此?”

倒是黃承彥,沒有太多意外,那個種法,阿楚與他說過的,會提高些許畝產,于是臉上露出了自得的笑容,“當不會有假,阿楚亦曾預測過。”

“嘶……”

“是以,若將此法推廣,當能做到倉廩足。”諸葛亮笑著,“只不過,當今問題恐不在此法,而是民無田。”

三人皆贊同。

黃承彥卻是起了考校的心思。

自家閨女會寫信問這么一個年輕人,就意味著這人得到了閨女的認可。

所以,他也想看看,這個年輕人是為何被他閨女認可,總不能,是因為長得好看吧。

想到這里,黃承彥又在心里無奈了一番,若是阿楚……還真有這個可能。

“還請小友試言之。”

八月,黃家莊子上開始熱熱鬧鬧的秋社。

黃月英卻是帶著甘寧,以及小部分護衛,再加上二十萬張的楚紙,往襄陽而去。

經過了幾個月的沉淀,楚紙的產量目前已經有些過剩。

但黃月英依舊沒有叫停三班倒,因為……明年還有印刷術要推,紙質書籍一旦面世,絕對會成為讀書人的新寵,沒有之一。

所以,她此次去襄陽,她也帶上了一部分印刷的書,準備送給王璨當做禮物。

畢竟,人家還替她跑了一趟東吳,把東吳欲搶楚紙制作之方給宣揚得沸沸揚揚,估摸著……把孫伯符氣得不少。

今日份的第二章。

求各種哈。


上一章  |  吾夫諸葛孔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