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169章 軍事改革的效果是有極限的。我不當封建領主了,吉吉國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169章 軍事改革的效果是有極限的。我不當封建領主了,吉吉國王!

169章 軍事改革的效果是有極限的。我不當封建領主了,吉吉國王!


更新時間:2025年06月27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從目前的戰場態勢看,明軍固然準備不足,倉促迎敵,但敵人也好不了哪里去。他們交戰的地方,距離營地有相當一段距離,一看就是意外發現目標,然后臨時把能拉過去的人,都給調過去了。

至于這樣行動,會不會造成嚴重的隱患,他們怕是也沒有心思去管。或者,可能在對方指揮官看來,相比于交戰的巨大收益,這些風險是可以接受的。

畢竟,無論東西方,戰場往往不會給指揮官留太長時間。這種倉促間就需要做決策的情況,可能才是大多數。事先的籌備和深思熟慮的謀劃,這時候只能起到輔助效果。瞬間做出的、甚至帶點直覺性質的臨場判斷,反倒能夠直接影響戰局。

這次,就也是這種情況。而且,不止布拉格軍這邊,在剛得知敵人營地位置的時候,唐賽兒等人同樣沒有時間想太多,簡短討論了幾句就直接撲過來了。

等第一場都打完了,他們才陸續得到了更為完整的敵軍情報,通過斥候匯報和自己在營地里觀察到的現象,估計出敵人的狀態;在趕路的過程中,才有心思去考慮目前的局勢和原因,分析敵人目前的心態,認真謀劃迎擊的路線和布陣。

從這些信息看,布拉格軍隊,或者說杰士卡隊長所言的“圣杯派”,其實處于一種頗為糾結的狀態。不止是政治上,在軍隊組織和戰略思路上,也充滿著前后矛盾和舉棋不定。

按杰士卡隊長的說法,至少,他在波西米亞宮廷任職的時候,那邊是真有人在研究這個問題的。不管是當地的軍事貴族,還是從意大利請來的傭兵將領,都有人在進行研究,尋找對策。在這個過程中,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新理論。

這都是可以理解的,或者說,會有人做這些,才正常。歐洲人畢竟也是人,也會進行思考。在高烈度戰爭帶來的迫切需求面前,總會有人開始嘗試思考和研究戰爭的規律。

像這次,他們這么快就被發現并且被包圍,就是因為這會兒,歐洲尤其是東線戰場,主力部隊習慣于向外派出多支機動小隊,而且規模要更大,戰斗力也更強。遇到敵人,就會一邊向后通報,一邊召喚周圍隊伍,喊大家一起圍上去。

這個方式,說明敵人軍隊并不是完全的草臺班子,至少里頭有些人是很“懂行”的。而且,如果有經驗的中下層軍官數量不夠,或者能力不行,那么這種多路小隊互相配合的戰術,也沒辦法實施。

因為這個習慣,最早也是從后勤的科學化開始的。大家那時就意識到,后勤補給對于戰爭同樣非常重要,甚至不亞于戰場上的表現;而作為后勤工作的主要部分,劫掠也是一門需要認真鉆研的學問。

——雖然聽起來很無腦,但搶劫也是需要技術的。尤其是,當你試圖用搶劫來養活一支軍隊的時候。因為當人數龐大到一定的程度,去哪兒搶劫、如何安排人搶劫、搶來的東西怎么分配……都是需要認真考慮,并且嚴格規定的。

所以,能把搶劫搞明白的指揮官,在這邊已經算是高手了。因為紀律不夠嚴明的軍隊,也做不好劫掠的工作。

實際上,無論是過去幾十年的經驗,還是更“現代”的戰例中,搶劫到最后,稀里糊涂把自己送了,或者把軍隊搶崩了之類的事情,也一直都絡繹不絕。所以,優秀的指揮者,都會認真考慮如何安排劫掠,效率才能最高。

不過,為了達到高效的目的,軍隊的分散是不可避免的。民間的物資儲備往往十分分散,想要依靠搶劫養活成千上萬的軍隊,不是大家擠進一兩個村鎮就能解決的問題。必須把士兵派到一個比較廣泛的地區,才能收取足夠的物資。

而問題就在這里。

在英法戰場上,大家都沒有考慮當地人這個因素。這也不是他們疏忽,或者全怪貴族們一向傲慢,而是因為影響確實可以忽略不計。面對英軍的劫掠隊,當地村民確實有組織抵抗的記錄。在一些地方,還出現了家園被焚毀的當地人組成的游擊隊。但這些人的戰斗力非常低下,并不能對劫掠活動產生足夠影響。所以,雙方普遍都不怎么把他們當回事。

然而在紫帳汗國控制區,當地村莊卻十分難打。指揮官們很快發現,這里的農民十分兇悍,看起來和法國農民都不像一個物種……總之,是不能隨便忽略不管的。

按照英法那邊的經驗,劫掠隊的人數,只需要二三十個騎兵就足夠了。七八十個正規騎兵,已經可以組成一個方向的前衛隊主力,應對當地小貴族的軍隊了。但在這邊,七八十人往往都啃不下一個村落。二三十人的小隊,甚至會頻繁在鄉間失蹤。導致劫掠發財的機會成了恐怖故事,人不夠多都不敢出門。

這樣一來,就只能增加劫掠小隊的規模,但規模增長之后,隊伍的數量和劫掠效率就嚴重降低了。主力騎兵被迫投入劫掠,天天去跟村民對線,還導致軍隊嚴重虛弱,再面對后續趕來的主力,就十分被動。

后來,他們才知道,紫帳汗國的“村”,幾乎都是按照提供一個百人隊的規模專門整編、營建的,而且本身就有堡壘。劫掠隊為了機動,難以攜帶攻堅用的器械和重裝備。因此。哪怕加強了騎士和職業士兵,一個騎兵隊,也就只能和依托防御的村民打個五五開。

所以,隨著時間推移,各個軍隊里,機動隊伍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這樣顯然是對兵力的巨大浪費,但是也沒有別的辦法。因為就算是完全步步為營,各國軍隊的后勤,也難以長期維持,總歸還是得去搶,否則真要自己把自己餓死了。至于能不能直接解決后方補給永遠跟不上的問題……這就不是軍事上的事情了。

另一方面,他們也忽視了自己這邊的農民。

為了防止紫帳汗國的快速機動,當地貴族也曾經組織過堅壁清野,把所有的資源都收集起來,集中到堅固的城堡里保存,然后燒毀村落、堵塞水井,讓來者無法獲取資源,大大增加他們的后勤壓力,減緩他們的速度。

一開始,這招比較好用。發現這些情況之后,敵方一般也不會頭鐵硬沖,而是帶走一部分領民,然后撤離回去。這樣一來,也就實現了計劃中的目標。

至于失去了房屋和存糧之后,村里的農民要怎么辦;那些被帶走的人,又到底怎么樣了,大部分貴族都是不太在意的。就算餓死或者被掠走,那也是農民自己的問題。等來年,又會刷新出新的領民來。幾百年來,大家都是這么過日子的。

同樣是過了很長時間,他們才反應過來,原來紫帳汗國那邊,一直認為自己地廣人稀,相比于土地,反而天天愁人口不夠。因此,遇到這種情況,直接把人帶走,反而更符合他們的需求。流離失所的村民為了能存活下來,也樂意跟他們走。

等有人發現這個問題,已經過了好幾年。邊境的一些騎士,在交戰中遇到了熟悉當地地形、也會說當地話的敵人。兩邊對噴一通之后,才發現,當年跟著紫帳汗國離開的人里,已經有人完成了訓練,又作為士兵打回來了。

然而,這個情況,并沒有像其他的發現那樣,迅速得到軍隊高層的重視,并且進行響應的改革。理由也是一樣:這已經超出了軍事范疇,碰觸到國家的基本利益分配問題了……

各國高層眼里,普通村民樂意加入哪一支軍隊,算不上什么值得考慮的事情。真需要這些領民參軍的時候,領主也不會管他們樂不樂意的。

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靠近前線的小貴族,都開始有所抗拒。

后方的大老爺說的往往很輕松,但紫帳汗國軍隊逐漸正規化之后,出擊的頻率也是在提升的。為了應對他們的入侵,盡可能遲滯敵人,王國不得不付出一些代價:一仗打完,不管輸贏,領地里都會為之一空。對于前線貴族,尤其是規模不大的基層貴族,壓力還是很大的。

只不過,這些代價,都是前線的領主在支付。后方的同僚們,不趁著他們虛弱,趁機侵吞領地,都算是尊重他們了。

當年國王比較強勢的時候,還可以用王權壓著后方貴族,給前線進行補償。但拉約什去世之后,整個東南方向,連一個有能力的君主都找不出來了。東歐這邊的貴族們本來就很散裝,還趁著這個時機彼此攻訐,導致局勢更加烏煙瘴氣。

因此,就算一些實際參加過戰斗的軍官和將領,向宮廷認真反應這個問題,也很難得到有價值的回復。有些領主提到這個問題,其他人也覺得他是不是想趁機要錢了。所以這些情況,長期依然都只是前線人員的談資。

西吉斯蒙德剛執政時,騎士匈雅提·沃伊克聯合了其他一些下級貴族,把這件事捅到了臺面上。匈雅提家族一直是西吉斯蒙德的親信,連這個名字,就是來源于西吉斯蒙德贈與的城堡,因此大家普遍認為,這是西吉斯蒙德對于上級貴族的一次反擊。

然而,西吉斯蒙德也是個削藩菜鳥。和其他對抗大貴族的舉措一樣,這次努力也無果而終。

匈雅提家族世受王恩,還能選擇繼續忠于他。哪怕后來,他家已經從匈雅提城堡的堡主,混成了“遙領”匈雅提城堡,沃伊克和他的兒子亞諾什,也還在西吉斯蒙德的宮廷里服務。但很多小領主,顯然已經開始考慮,是不是投了羅馬,好處更多了。

這種長期的內部矛盾,也成了巴西爾三世發動全面進攻之后,匈牙利王國總崩潰的原因之一。事后,大家痛定思痛,尤其是那些流亡到波蘭、波西米亞等地的貴族軍官,更是進行了大量研究,撰寫了不少著作,對于歐洲軍事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不過,不深遠的、眼前就能用得著的影響,目前倒是還沒有。因為分析歸分析,但要說應該怎么辦……

杰士卡隊長給他們說過,宮廷里能混的風生水起的人,不可能是傻子——哪怕是西吉斯蒙德的宮廷。大家也不可能不知道,最好的解決方案是什么。

所以,只要戰敗流亡,失去領地,貴族們就會立刻清醒過來,意識到這些原因,并且警告其他同僚。而沒有失去領地的人,就日常置之不理,直到自己也變成同樣的處境。這種事情,最近幾十年,都發生不知道多少回了……

杰士卡也感慨說,丟了宮廷里的官之后,再去指揮打仗,反而要比之前舒服多了。哪怕每次上陣,他都在負責防御,從大都到埃及,天天都在挨打,也覺得還行。因為很多明知不對,但沒法改革掉的限制,現在都不存在了。

不過圣杯派的指揮官們,顯然就沒有這么好的處境。

整場戰斗,他們可能就沒有什么選擇空間,連營地的安排和人員的選擇,都沒法插手。因此,才造成了這種有些方面很專業、有些方面像鬧著玩一樣的巨大差別。

當時,他們如果能一鼓作氣干掉朱文奎車隊,可能還好。但現在卡在那里,就非常尷尬了。對方指揮者們的焦躁,是可以預見的。他們會選擇什么路線、采用什么戰術,也非常好預判了。接下來,就是見招拆招的過程了。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