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137章 人人有古復,人人有守保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137章 人人有古復,人人有守保

137章 人人有古復,人人有守保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08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對于這些教義,朱文奎并不是很明白。不過,他這段時間一直在工地一線組織人修筑房屋,接觸了不少當地人。所以,當地普通人的態度,他還是比較了解的。

“現在民間都傳說,關停妓院、禁止聚眾淫亂行為,雖然是脫歡帶頭搞的,但背后都是你在指點。”他告訴郭康:

“之前,你在城里做的那些善事,得到了很多人的擁護。不少直接受惠的人,尤其是底層民眾,現在不分教派,都成了你的堅定追隨者,我們工地上就有這樣的。而更多的人,雖然沒有這么直接和狂熱,但也聽說過你做的事情,而且支持你的舉措。”

“連一些教士,都開始認為你的意見是正確的。我們挖渠的地方,旁邊有個寺廟,那邊的幾個長老之前天天來工地,看我們在干什么。后來那邊通水之后,他們就寫了個文章,說供水是很大的善事,然而之前這么多年,大家天天吵來吵去,到最后沒一個人有辦法。現在,新來的人迅速把問題解決了,那肯定要好好思考下,到底什么地方出問題了。比較激進的人,已經開始宣傳說,你的那套方式才是正確的,否則也不會有那么多奇跡一般的事情出現了。”

“重視免費供水倒是正常,畢竟天方教起家就是在沙漠里。反而是尼羅河邊上都沒法解決這個問題,有點離譜。”郭康評價道:“這些教士,也算是比較正經的人了。能知道反思,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比較實際的人,在哪都有,尤其是基層,總能發現一些。”朱文奎說:“現在的問題也在這里。我和讓娜姑娘聊過很多相關的話題,這些人確實最容易支持改革,但也是最容易激進化,乃至滋生出異端的。”

“所以,那個女人擔心的也沒錯,現在最支持你的,就是這些基層信徒和教士。”

“我也覺得,這個說法有點道理。在開羅和周邊鄉村,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朱文奎說:“城里有些極端派的教士,如今反而說,你是真正的有經人。雖然信念不同,但你的那些嘗試,比大多數天方教士,都更接近那些古早時期的,叫薩什么的信徒了。”

“應該是叫‘薩拉非’。”郭康想了想,說:“這個詞的意思,就是穆圣最初三代的弟子,也有說是最早三個哈里發時期的信徒。一些天方教徒認為,他們是信仰最純潔的,那之后就出現異端了,所以想要回到當時那個狀態。”

“哦,是這個詞。不過怎么他們也上古三代啊?”朱文奎驚訝道。

“這就不知道了。”郭康搖搖頭:“不過從想法內核來說,感覺倒不是像是上古三代,而是和《公羊春秋》的所見、所聞、所傳聞三世比較接近。你看公羊學后來也搞出來個復古大師……”

“不過,為什么要和我比啊?有什么共性么?”他也有些奇怪。

“說是當年,伊本·泰米葉尚且說過,他求學的時候,請教過二百多位教法學家,其中就有四名女性。而你現在,是想要禁絕所有女性教法官了。”朱文奎說:“所以,那些推崇薩拉非時代的教士,也覺得還是你比較激進。”

“啊?”

郭康也沒料到他們會這么想。不過,朱文奎還是給他分析起來。

“我聽讓娜小姐她們的意思,你的號召,很符合這里一些神學家的期望。”他告訴郭康。

“天方教那邊,有多種立法方式,其中有一種叫‘創制’,意思是遇到新環境和新問題的時候,教法學家根據立法原則,提出自己的理解。一直以來,這都是一個應對新事務的常用方式,使得教法能夠跟得上時代和教徒需求的發展。”

“不過,四大法學派逐漸完善之后,一些教法學家開始認為,已經沒有繼續創制的必要了。后來蒙古人占領巴格達,摧毀了哈里發朝廷,讓天方教世界受到巨大震撼。大部分學者都把這作為一場標志性事件,認為哈里發也消亡了,今后沒人能執行創新和審查的職能了,所以創制的大門也已經關閉了。”

“但這樣一來,很多事情就麻煩了起來。因此,還是有一些學者,反對‘閉門說’,希望重啟創制。你現在這些舉動,尤其是號召大家結合實際,進行判斷,就很對他們胃口,被很多人看做是一種對改革的支持。”

“啊這……”郭康沉默了。

朱文奎只是聽說過這些說法,但郭康是“過來人”,聽到這些,是有些尷尬的。

天方教教法,往往給人保守和極端的印象,尤其是郭康那個時代。但是,仔細研究下,就很容易發現,“保守”和“極端”,實際上是兩個方向,之間未必有關聯,甚至有時候是反過來的。

那些更極端的派別,未必是保守派。比如伊本·泰米葉和伊本·瓦哈卜,實際上還是“改革派”。

伊本·泰米葉的主要訴求之一,就是重啟創制。瓦哈卜等人在此基礎上還更進一步,還要求超越教法學、教義學等“理性知識”,把釋經權從高高在上的教法專家下放到普通信眾中。

從這個角度看,他們不但不保守,反而是非常激進的改革派,著力于打倒傳統宗教權威——泰米葉和他的后學們認為,教法學派的意見,會阻礙信徒與胡大的交流,因此應該擺脫其束縛,因此拒絕采用“效仿”原則,不承認四大教法學派的師承和釋經規則,要求進行自由創制。而瓦哈卜那幫人,為了反對偶像崇拜,干脆把穆圣的墓都給砸了,你就說反不反權威吧……

而且,這幫人也確實是平民派。

世界上大部分地方的思想、宗教,往往都會向兩個不同方向分裂:一個是啟示,或者說頓悟之類;另一個則是理性論證。一般來說,上層人士和專業教士,會更傾向于理性思辨,用嚴謹的論述對教義進行詮釋、論證和推導引申。然而,這套方式,對于絕大部分平民來說過于高深了,所以總會有提倡啟迪和頓悟的派系出現,認為只要好好修行,得到啟示,就可以修得正道。

他們這些派別,就普遍反對通過理性來進行復雜的釋經,而是希望盡可能讓教義簡單易行,容易傳播,讓缺乏文化知識的信眾也可以接受。有時候,由于過分追求簡單形象,甚至會繞了一圈,反而又回到了他們自己最反對的偶像崇拜和擬人化上。

當地流傳著一個段子,說是伊本·泰米葉有次在大馬士革布道,告訴信眾們“胡大會下降到塵世的天上,就像我此時下來一樣真實。”可能是為了讓大家更簡單地看明白,他還一邊說,一邊自己從講演臺上,走下了一級,親自做示范。

正好,寺里有一群馬利克派的教士,聽他這么說,很是生氣,說什么叫“胡大像你一樣”,你這是什么意思?于是沖了上去,當場把他暴打了一頓。

后來泰米葉多次因為類似的事情,被各派的教法官轉著圈舉報,坐了好幾次牢,原因就是擬人化和以物配主之類。事后看來,估計就是因為這種風格導致的,因為當地越是底層沒文化的人,越容易信奉這套理論,而且也更容易變得狂熱、極端。這似乎同樣是超越教派的現象。

至于保守,這個詞其實很難定義。

理論上,任何一個思想流派,都是保守的。因為只要在傳播和延續,就需要論證自己的正統性——這是可信度和說服力的重要部分,很難回避掉。而要論證正統性,就必須堅持一些前人提出的原則。

所以,這個方面來說,就沒有不保守的流派,只不過大家保的“守”不一樣就是了。比如傳統教法學派要保守自己的師承,而改革派要直接保到創教之初去。當然,創教之初到底是不是他們聲稱的這種情況,當年的圣門弟子到底支不支持他們的教義,就是另一回事了。畢竟,他們反對“代禱”和圣人崇拜,打砸圣徒墓葬的時候,也沒管過圣徒是不是支持……

這個情況,也是超越了教派甚至宗教的,所以確實很尷尬。不管是東方拜孔圣的,還是西方拜耶圣的,乃至郭康那個時代拜馬圣的,都有這種情況。馬圣的圣門弟子也天天互相打來打去的,你說到底革誰的新,保誰的教義吧。

在地中海世界,事情還更加嚴重:很多時候,根本沒法說正統派和改革派誰更先進,因為保持正統往往意味著腐朽僵化,而改革派則意味著群魔亂舞,根本不知道怎么選。

所以郭康大部分時間里,只要是正式一點的宗教場合,都盡量避免自稱自己要改革,也從不說自己更看重平民的意見之類。對哪個教派,都不敢直接明說,免得人家抓住把柄,又開始胡亂發揮……

現在搞出這種傳聞,郭康更不敢說自己要改革什么了。不過,他一開始也料到過這種情況,因此也有對應的預案。

“我們不追求改革,也不關心哪個教派更正確,我們只關心秩序。”他對朱文奎表示:“天方教流行的地區,也是羅馬的管理范圍,他們這些教眾也需要我們進行管理。因此,我們恢復秩序,自然也包括這里的秩序。”

“既然當年伊兒汗國結束了哈里發的傳承,導致教法體系出現問題,我們就重新扶持哈里發,給他們補回來。有什么問題,就在這個體系內解決。他們意見不同也沒問題,我們所有人都認可要追求正統性,希望維持秩序。剩下的事情,他們在教會內部自己討論就行了。”

“我學不好,你回頭自己給她們說。”朱文奎果斷回答。

“行吧……”郭康無奈地點點頭。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