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第四百五十六章 俺們都希望朱洪武老皇上回來(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五十六章 俺們都希望朱洪武老皇上回來(上)

第四百五十六章 俺們都希望朱洪武老皇上回來(上)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分類: 玄幻 | 原生幻想 | 輕小說 | 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 


索菲亞大教堂,王大喇嘛的辦公室里,又有新的客人前來拜訪。

雖然已經是深夜,但這里依然燈火通明。辦公室的一頭,幾名教士正在奮筆疾書,整理文件。而另一邊的大桌子旁,王大喇嘛伸了個懶腰,打了個長長的呵欠,站起身來。

“先記錄到這里吧。”他吩咐道。

旁邊,彼得神父收起筆,把墨跡未干的字紙放在旁邊晾干。而他對面的年輕姑娘,也稍微放松了些。

“唐姑娘這回辛苦了。我待會兒就吩咐司庫,給你多發些酬勞。”王大喇嘛一揮拂塵,把它架在肩上,朝那姑娘雙手合十:“這幾天,還得多問你幾回啊。”

“王師父太客氣了,有啥想問的,只要俺知道,都會告訴您。”那姑娘用帶著口音的官話回答道:

“俺們這大半年,都不止辛苦,可以說是拼命了。在這極西之地,還能找到落腳的地方,實在不容易。既然師父好心招待我們,我們也肯定會盡力幫忙的。”

“這位……圣女小姐,剛才你說,伱是從漢地一路過來,但你們是怎么想起來往這跑的?”彼得神父好奇道:“這也太遠了吧。”

“還圣個啥,叫俺大名唐賽兒就行。”年輕姑娘連連搖頭,顯得很是懊喪:“教眾都散伙完了,還好意思說什么啊……”

“一開始,俺們哪想跑這么遠。”她告訴彼得神父:“俺莊上的糧長說,皇帝老兒又要加賦,讓俺們從今年開始,每年都得多交兩厘。莊上大伙都不樂意,請教里的大和尚來講道理。”

“大和尚去打聽情況,縣衙的人說,是因為朝廷連年動兵,消耗頗大,錢糧已經不夠了,所以才增加的。”

“這也是正常情況了,不管天南地北,哪個的地方的朝廷都得這樣啊。”彼得神父說。

“正常個鬼,到最后都是俺們遭罪。”唐賽兒不客氣地牢騷道:“而且衙吏一直都傲慢的很,平時根本不屑于給你解釋為什么,就這點搪塞的話,還是大家鬧起事來,找到他衙門門口了,才忙著出來說的。”

“俺們幾個莊上的人,自然不樂意,但他們這次態度很硬,根本不樂意談。俺們也沒辦法,就召集教眾,圍住了縣衙,希望把事情頂回去。”

“鬧得這么大么?”彼得神父很是驚訝:“這不是鬧民變么,不會打起來么。”

“不鬧不行。”唐賽兒雖然看起來還是個年輕少女,但說到這種事情,卻侃侃而談,明顯很有經驗了:“大部分時候,民變……說是民變也行吧,是嚇唬人的,不是真要民變。咋說呢……加田賦這種事,十次里頭起碼有五次,其實是假的。”

“假的?”

“對,就是糧長、富戶之類,假傳官府的命令。說是加賦,其實多收的租子根本不是朝廷要的,全進了他們自己的倉了。”唐賽兒搖搖頭:

“一般的農戶,人少勢弱,干不過他們,就算知道他們沒道理,也只能忍氣吞聲。所以,俺們白蓮教才經常招攬眾人,協調大家一起行動。這樣才能鎮住他們啊。”

“還有的時候呢,是官老爺想整點政績。比如遇到考核了,或者能立功了,官府上下就會忙起來。原本收的糧,其實也是夠的,但為了討好上官,就得多收一點,顯得自己能干才行。”

“大和尚說,各級官府還會相互攀比,或者搞出一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來惡心同僚。明明是官老爺自己內斗,但層層往下壓,最后全攤在俺們頭上。所以,只能拼一拼試試,看能不能硬頂住。”

“官府推行政策,大部分時候,也是看利害,決定力度的。所以,運氣好了,說不定還能頂回去,逼他們自己給自己擦屁股。運氣差了——呃,反正也沒法更差了。”她說。

“哎呀,咱們這邊也一樣。”王大喇嘛倒是頗有感觸:“只不過咱們這邊,人人都是軍戶,所以鬧的方式一般不是民變那樣,而是走的軍團內部的途徑,表現的不一樣罷了。”

“咱們這邊的教育,還是太急就章了,我覺得,至少得給大家補補課,讓官吏們也有基本的哲學思路。”他感慨道:“統治國家難道就是不停下命令么?不是這樣的。”

“上位,主動方,居于陽;下位,被動方,居于陰。然而形勢是不定的,陰陽是互相變化的,施加者和承受者也是相互的。官吏和民眾也會互為主動,驅動形勢的轉化。治國,也是陰陽調和之道,不是簡單的單方面行動啊。”

“呃……”唐賽兒看起來沒怎么聽懂:“還是王師父厲害……”

“你就別抬舉我了。老漢我也就是個半文盲。這些知識,還都是工作的時候,缺什么背什么,臨時補的。”王大喇嘛連連擺手:“倒是你之前的經歷,老漢我挺有興趣的。要不要繼續說說?”

“后頭反而沒啥好說的啦,都是些傷心事。”唐賽兒無奈地搖搖頭:“縣里說,是上頭要在山東打造水師,準備一舉解決元朝余孽的事。說叫……事關國是,不能通融。不但要加賦,沿海地區還要增加徭役,修繕碼頭,為營造戰艦做準備。我們內陸的人,也要轉運糧食,運送材料,總之還有一大堆的事情。”

“要打仗了,那就沒辦法了吧。”彼得神父說。

“反正官府很強硬,縣令親自出面說了一通忠孝之類的大道理,反正就是,這賦役一定得加,誰不樂意,就是不忠不孝之人,必定要以王法嚴懲。不過,他講完之后,又請了府里的老爺給大伙訓話。”唐賽兒繼續說道:

“府里老爺說,這是上頭的大老爺們,耗費心血,才定好的計略。并不是非要跟大伙過不去,實在是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現在北虜、東倭、南蠻聯兵一處,要是不能先打破東倭,就沒法切斷元朝余孽的往來,大家就得常年受罪。以現在的形勢,只能再拼一拼,爭取畢……畢啥來著……”

“畢其功于一役吧。”王大喇嘛說。

“對,就這個意思。反正就是長痛不如短痛,這兩年先苦一苦百姓,等事成之后,就不用再受罪了。”唐賽兒點點頭,繼續道。

“那你們信么?”彼得神父問。

“縣令措辭很嚴厲,而且面對俺們這么多人,反而大搖大擺走過來斥責。俺們感覺這次,可能是真有人給他撐腰,所以大伙都有些心虛。”唐賽兒回答說:“還有老人說,當年大明的軍隊,確實就是從這里北上,趕走了韃靼。朝廷里雖然有不少混賬人,但起碼在打韃子這事兒上,還是靠得住的。”

“大和尚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辦,覺得要不就這么算了。鄉親們也覺得,實在不行的話,就硬撐一下吧,爭取撐過這兩年。遲疑了半天,一眾老鄉陸續散去,俺們幾人也都回去了。”

“不過夜里,教里突然又派了個人來,給俺們說,事情大發了,要早做準備。來的還有位老仙姑。哦——”她拍了拍腰間的劍:“就是之前說的,給了俺這把劍的那位。”

(本章完)


上一章  |  自建帳以來:羅馬汗國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