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第415章 郭戎的建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5章 郭戎的建議

第415章 郭戎的建議


更新時間:2023年05月02日  作者:一只橘貓壓海棠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一只橘貓壓海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 


小說:、、、、、、、、、、、、

“九月十七日,由魏博、成德、盧龍組成河北叛軍前鋒抵達汴州城以東六十里附近的興盛、代村一線。”

“……九月十八日,……開始交鋒,同日,長纓軍中郎將莫靈均率領長纓軍一部,會同魯北節度使張揞……”

“……九月二十,大將軍與李元奕將軍所部援軍匯合,逼降鄭州,鄭滑節度使袁滋……”

“……九月二十二,莫靈均……,李元奕……會同汴州……韓弘,擊潰汴州圍城之敵……”

“……長達八天激戰,至九月二十五,……大將軍率部與叛軍決戰之時,汴州方向潰敗消息傳來,……叛軍徹底潰敗……”

“根據郭大將軍傳來的戰報,截止九月二十八,在汴州的最終決戰之中,共斬首八萬,俘虜河北叛軍二十一萬……,繳獲戰馬四萬匹,繳獲……”

“如果加上整個九月的在汴州以北,以西,以及汴州攻防戰的統計,包括盧龍軍大將譚忠、盧龍叛軍南下主帥裴明仁……在內共斬首十七萬,包括魏博叛軍主帥張紹章、盧龍軍騎軍將領甄炳良在內,俘獲河北叛軍超過三十二萬。”、

“根據大將軍屬官的計算,南渡大河的叛軍,如今只剩下不足五萬,散落在了中原的土地上,大將軍已經考慮留下部分兵馬繼續掃蕩徹底……”

一個蒼老,但是充滿了豪情的聲音,不停的在大明宮紫宸殿之內回蕩。

聽到這聲音帶來的一條條的戰報,紫宸殿內的每個人都掛著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笑容。

說到最后,這聽起來有些蒼老的聲音似乎陷入了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

“經此一戰,河北魏博、成德、盧龍三鎮叛軍的主力幾乎被大將軍全殲,自安祿山、史思明之亂起,困擾了朝廷近六十年的河北藩鎮割據的局面已經被徹底瓦解,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在這個蒼老、激昂、亢奮的聲音的帶動下,紫宸殿內的其他人士紛紛起身一同對黃座之上的李純高呼。

“臣為陛下,賀為大唐賀!”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佑大唐,大唐萬勝!”

事實上,從兩天前汴州決戰大獲全勝的消息傳來之后,整個紫宸殿,整個大明宮,乃至整個長安城,到處張燈結彩,所有人都沉浸在了汴州決戰勝利的喜悅之中。

隨著時間的進行,關于汴州決戰更為詳細的戰報,以及郭戎下一步的戰略計劃送達長安。

和這些正式的公文、戰報一同抵達的還有郭戎送上,類似于密奏的日報。

在日報中,郭戎在詳細解釋了自己下一步行動原因的同時,借鑒教員的思路,給李純提了三條建議。

第一條,繼承下已經離世的太上皇李誦時代的大唐最高權力構架,保持政局的平衡和穩定。

第二條,盡可能的吸納各個階層進入最高層的權力構架之中,從而最大程度的團結所可以有團結的力量,從而在平叛之后,可以讓大唐以最快的速度轉入對外擴張的路線。

第三條,則是對于第一條的補充,建議李純在牢牢把控住軍權,掌控大唐的走向,而具體的治權交給代表不同勢力的朝臣組成的高級會議。

說實話,第三點作為臣子的角度,郭戎有些僭越了,但是李純卻對于郭戎點明的兩個好處非常的感興趣,第一,減輕了李純自己的壓力,第二,避免出現玄宗晚年一樣的情況。

在平定宦官叛亂之后李誦掌握大權的太上皇時代,大唐的頂層權力結構出現了一個和前代李唐截然不同的變化。

相比較之前的歷代君王,由于身體的原因,作為太上皇的李誦無法事無巨細的處理任何一項政務。

無奈之下,李誦選擇只是牢牢的掌握住了軍權,把控了施政的綱領,把握大唐帝國的前進方向,而將政務、改革等等所有的具體事務交給了皇帝李純,由李純帶領其他朝臣,實際上負責大唐的所有政務。

最初,李誦還不太放心,多多少少參與了一部分政務,但是隨著這一模式的執行,李誦發現這一模式的效果好的遠遠超出了自己的預期。

原本自以為傀儡的李純發現自己真的在管理大唐之后幾乎是傾盡了權利,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然而,傾盡全力之后,李純卻悲催的發現,自己一個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管理好大唐龐大的國土,數千個州縣,以及整個大唐的六千萬子民。

所以,沒有軍權的李純選擇學習他的父親,只負責總體脈絡,而將具體的,包括各項改革在內的政務,交給了負責各方面事務的朝中重臣,由這些重臣負責具體實施。

實際上,選擇了和朝臣分權的路線。

比如郭戎、韓愈負責了新編禁軍的建立,李絳統籌機構改革,韋貫之負責梳理長安,整飭吏治,武元衡負責制定對于各路藩鎮信息的收集和戰略的制定……

至于其他的朝臣,則在李誦的刻意控制之下,包含了符合自己的利益的所有群體的代表,而且這些代表著本就是人中龍鳳。

在發現他們真正獲得了權力之后,在庸者下,能者上的激勵模式之下,這些家伙的積極性和潛力也被刺激。

隨著后來改革的推進,尤其是發改部,教育、航海、科技等新機構的建立,海船制造、工業模式推進、良種的全面推廣這都不再是一個兩個部門可以獨立完成。

于是,李純在李誦的支持下,重啟了政事堂,用來協調重大事宜的推進。

在太上皇李誦掌控大權的幾年時間里,這種與之前迥異的頂層制度正在不斷的發展,等到太上皇離世之前,皇帝和朝臣分權,擇優而治的頂層制度已經趨于完備。

只不過,這一切,隨著隨著一個必然的事情,出現了一定的危機。

李誦把禁軍交給李純,自己前往陳倉之后,作為皇帝的李純在掌握了軍權的同時,也就真正掌控了大唐的真正權力。

之前幾年,李純選擇和朝臣分權的原因固然有他自己不是全能,更重要的還是在于他不掌控軍權。

而現在,他真正掌握軍權之后呢?

是否還要保留之前的構架,讓自己真正獨攬所有的權力?

索性,當時的大唐既面臨著東西兩線的威脅,又面臨著內部的動亂,內憂外患之下,以及未來大規模對外擴張的前景之下,李純暫時選擇延續了太上皇李誦時代那種最利于平衡和默契的模式。

而正是李純的這一決定,使得大唐的中樞迅速完成了前太上皇時代,到現在皇帝時代的過渡,使得李純可以調動整個長安城內的所有資源,迅速、果斷、干練的鎮壓了剛剛出現的苗頭。

而今,長安城內的隱患已經被肅清,汴州決戰大獲全勝,河北藩鎮的覆滅已經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困擾大唐的三個直接問題已經被解決了兩個。

劍南投敵、隴南被圍困、陳倉被圍攻,隴西也在和吐蕃人進行激戰,西部防線看起來壓力巨大,但是沒有了其他兩個方面的掣肘,大唐覆滅的危機已經在事實上被解除了。

到了這個時候,對于李純來說,又進入了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十分要繼續執行之前的分權策略。

就在這微妙的時刻,郭戎的日報抵達。

認真的思量了整整一天的時間,發現郭戎的建議除了有理由西征之外,對他本人,對大唐沒有任何壞處之后,最終接受了郭戎日報中的建議。

隨后以,李純根據郭戎的建議,立刻將十幾位重臣召喚到了大明宮紫宸殿,召開有唐以來最大的一次政事堂。

這些人包括了三省、七部、御史臺、秘書臺的主官,同時還包括了一些一般不參與朝會的軍方人事,比如:坐鎮禁苑,代表了新編禁軍的韓愈,坐鎮長安的老將高崇文,負責京畿守衛的少壯派將領薛平。

可以說,這些人,再加上帶領大軍作戰的唐軍第一人郭戎,就構成了整個大唐真正的權力巔峰。

當然,參與了今天這場大唐最高級別會議的還包括了一個看起來畏畏縮縮,唯唯諾諾的家伙——潛底的宦官吐突承璀。

吐突承璀之所以會出現在這里,完全是因為郭戎的建議,與會者必須包括了所有大的政治力量的代表。

然而,現在的,參與的人中明顯缺少了不止一方勢力的代表,于是倒霉的吐突承璀就成為了潛底、宦官、宮廷、外戚方面的唯一代表。

相比較德宗時代宦官掌控神策軍主導京師,太上皇李誦初期可以逼迫皇帝退位的威勢,如今代表了諸多利益的吐突承璀卻成為了整個紫宸殿之內最為弱小的一個人。

相比較其他人可以和李純平起平坐的大佬,別說囂張跋扈,吐突承璀就連大聲說話不敢,只剩下了端茶遞水的職責。

用郭戎的話說,誰都知道他們不掌控權力,誰都知道他們說的話都是廢話,誰都知道他們受到了徹底的打壓,但是他們卻不能不存在,原因只有一個他們也是唐人!

既然是唐人,就屬于可以聯合和團結的范疇!

而今天主持這場小規模朝會的,正是剛剛成為郭戎跟班的杜從郁的父親,馬上就要致職的杜佑。

完成了整個戰爭進程的敘述,帶領在場的重臣向李純慶賀之后,李純起身緩緩的走到了已經年近八旬的杜佑身邊,輕輕的將他攙扶起來,扶到椅子上坐好,算是認可了杜佑幾十年來對于大唐的忠誠和付出。

隨后,李純邁步回到自己的御座之上,請群臣平身,然后呼喚了另外一位重臣,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李絳。

而李絳,已經成為了杜佑之后,主持朝政的人選。

換句話說,從這一刻起,李純已經徹底接受郭戎的建議。

掌控了軍權之后,徹底掌控了大權之后,李純已經不愿意嘗試和別人分享權力的機會。

但是之前幾年的經驗又讓他明白,他不是世界上最聰慧的人,真正論才能,他根本就不是眼前宮殿中這群人中龍鳳的對手,跟他們扯皮自己永遠都不是對手,站在一個超然的位置,調停他們之間的矛盾才是最適合自己的舞臺。

自己之所以能在這里享受這種崇高的和尊重,更多的是要靠父親李誦留下的雄厚的政治遺產,準確說就是這一套完備的頂層體質。

既然自己不想和別人分權,又不想和這些比自己更厲害的家伙扯皮,李純能夠剩下的選擇,只剩下了一個。

那就是成為父親留下的那個掌控軍權,掌控大唐方向,至少無上的那個尊貴角色。

而李絳,周圍人中之龍,將成為昔日自己主持朝政時候的那個位置,代替自己主持朝政。

“李相,郭戎還有一些計劃和請求,就由你帶領諸卿議一下。”

“遵旨!”

通過這樣一整套明顯,又不顯得突兀的行為,正式代表了大唐朝廷權力的順利轉移。

隨后,李絳迅速轉換狀態。

“陛下,諸位,兩天之前,太子殿下已經順利和郭大將軍匯合,在太子陛下的參與下,郭大將軍、太子殿下以及軍中的諸多將領商議了后續的計劃。”

“首先,原鄭滑節度使袁滋、原淮西節度使吳少雄已經主動前往長安,淮西、鄭滑州二鎮可以直接裁撤,并入朝廷直轄。”

“宣武軍節度使韓弘履行了昔日與太上皇的約定,請旨歸屬朝廷,不過大將軍認為中原地域為我大唐的心腹地帶,不宜出現真空,有必要保留一支忠于朝廷的兵馬。”

“所以大將軍建議陛下接受請求,同時將宣武軍改稱為天雄軍,但是不設轄區,而是作為朝廷在部署在汴州的禁軍,代替朝廷,震懾中原。”

“為了確保天雄軍的戰斗力和忠誠,同時考慮到長纓軍遠超禁軍編制、并且需要北上繼續作戰的情況,大將軍建議,將此戰的長纓軍傷病劃入天雄軍,并從現有長纓軍選擇部分補入天雄軍。”

“原宣武軍節度副使韓充為天雄軍節度使,長纓軍郎將韓湘權天雄軍副使,原蔡州兵馬使卓冷調任汴州兵馬使!”

小說相關


上一章  |  大唐:安西最后一個信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