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仙俠
無論是西道門回歸,還是給大玄朝廷定性,本質上都是為了道門統一早做準備,這場大戰是不可避免了。
齊玄素定下的議事也如期召開。
這并非嚴格意義上的金闕議事,而是道門最高層的一個碰頭會,正應了大事開小會的說法,畢竟事以密成,參會人數太多就談不上保密,事情也就辦不成了。
這次參加議事的人有:齊玄素、張無壽、姚齊、張月鹿、蘇元儀、齊吾,列席的有殷九陰。齊玄素主持議事,齊小殷負責記錄。
議事開始之后,齊玄素讓老殷先生詳細介紹了這次談判的有關情況,說是談判,其實更像是策反或者勸降。
齊玄素說道:“我們道門有三個張家,最大最有名的張家當然是天師的云錦山張家,與儒門圣人后裔并列齊名,被譽為‘天下只三家人家’之一,我的夫人青霄也是出自這個張家。在這次內亂中,云錦山張家在天師的領導下,可謂是道門的擎天一柱,撐起了道門的半邊天,若是沒有天師和張家,我真不知道局勢會惡劣到什么程度。”
好話是不要錢的,齊玄素再一次高度肯定并贊揚了張家的功勞。這也算當面向天師表明自己的態度——我對張家沒有意見,我的夫人就是張家出身,我認可張家的功勞,我只是對張家的某些人有意見。
當然,齊玄素的地位在天師之上,他肯表明態度并做出解釋這個行為本身就是放低了姿態,并不需要等待天師的回應,所以齊玄素幾乎沒有停頓,接著又是話鋒一轉:“另外兩個張家分別是儒門的張家和太平道的張家。儒門的張家還是心向道門,大祭酒張太虛是愛道門的,可太平道的張家就不好說了。
“其實都是老熟人了,在座諸位也或多或少打過交道,我們要理解張大真人,他畢竟是太平道出身,一輩子都在太平道,有感情了,有些時候難免轉不過彎來,或者說割舍不下。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張大真人看清楚局勢,把張大真人拉回正道上。”
天師終于開口了:“張大真人鎮守邊疆,勞苦功高,我贊同大掌教的意見,不妨大度一點,還是要給張大真人一個機會。”
七娘磕了磕煙鍋,說道:“話雖如此,我們也得給張大真人施加一點壓力,我認為要從兩個方面雙管齊下,一方面當然是正面戰場,另一方面則是個人得失。這一次,我們開出的價碼不可謂不高,一個太平道大真人之位,這是自玄圣重建道門以來,第二個非李姓的太平道大真人,第一個是玄圣夫人。可說到底,玄圣夫人也是李家媳婦,還是李家人。張大真人若真成了太平道大真人,可以算是實質上的第一個。”
七娘頓了一下:“今天是閉門議事,我就說句不正確的話,都說三師之位被張、李、姚三大家族壟斷,張家的天師,李家的國師,姚家的地師,可歷代天師中有顏祖師,歷代地師中也有上官祖師,唯獨歷代國師之位,一直是李家人把持,到底誰才是壟斷,卻是難說。如今打破李家對國師之位的壟斷,僅憑這一條,這個異姓國師就要名垂史冊,張大真人能不心動嗎?”
緊接著七娘話鋒一轉:“可是我們也要讓張氣寒明白一點,我們有誠意,第一次開出的價碼是最好的,再往后,便沒有這么好的價碼。這個國師之位同樣是有時限的,過了這個時限,便沒有后悔藥可吃。”
慈航真人表示贊同:“我認為地師的意見十分中肯,張大真人氣寒的心態并不復雜,既不愿意公開反對李長庚,又不想公開站隊玉京,更不愿意戰敗做俘虜,面對他的搖擺不定,我們必須給張大真人劃出一條紅線,限定他在某個時間之前給我們答復。在這個時間之前答復是一個待遇,在這個時間之后再答復便是另外一個待遇。”
張月鹿翻了翻自己的筆記,說道:“我補充一些具體細則,張大真人在此時棄暗投明,我們將視作撥亂反正,可以讓他出任太平道大真人。待到西道門出兵,張大真人再臨陣起義,便要差上一些,只能是對其不作戰犯看待,保留其平章大真人的身份地位,不咎既往。若是張氣寒冥頑不靈,勢要追隨李長庚頑抗到底,便可將其定性為道門皆曰可殺的戰犯。”
齊玄素道:“青霄補充的幾條細則很好,我們就以西道門出兵之日為限,迫使張氣寒給出答復。當然,可以適當滿足他的條件,以盡可能實現這樣一種不流血的方式為好。畢竟這是道門內戰,都是道祖的弟子。”
五娘道:“從正面戰場的形勢來看,西道門出兵之后,羅娑洲便會成為重要的中轉補給站,而從羅娑洲到齊州內海,遼東半島和鳳麟洲剛好是兩扇門戶,如果鳳麟洲這扇門敞開了,那么剩下的一扇門便成了擺設,西道門大軍可以長驅直入,與我們在正面陸地戰場上的大軍形成夾擊之勢。剛才地師說,我們要雙管齊下,首要是戰場形勢的變化,幫助張氣寒認清形勢,此時西道門還未出兵,這篇文章便要落筆在陸地上。”
小殷一言不發,只是一味指揮“天馬行空”奮筆疾書,寫出來的字比印刷的還要好看。
五娘一揮手,一方純粹以法力凝聚而成的沙盤出現在眾人環繞的長桌上。
五娘伸手指著沙盤上的大江一線:“守江必守淮,可如今蘆州并不在我們的手中,正因為丟了江淮,所以太平道才能兵臨金陵府城下。我的意見是,地肺山一戰的勝利意味著我們從戰略防守階段轉變為戰略相持階段,若是我們打下蘆州,那就意味著我們從戰略相持階段轉變為戰略進攻階段,敵我雙方攻守之勢異也,遠在海外的張大真人隔岸觀火,也該看清楚大勢如何了。”
齊玄素道:“蘆州的關鍵在于逍遙津,此地得名自‘逍遙游’,不僅是水陸交通要道,還是飛舟起降的重要港口。當年逍遙津一戰,八百破十萬,吳主由此得了一個‘孫十萬’的綽號,被后人恥笑。今日我們再打逍遙津,卻是不能重蹈覆轍,要力求一戰功成。正所謂獅子搏兔,亦盡全力。這一戰,不能讓江南道府單獨去打,有必要從其他地方抽調兵力,在帝京和蓬萊島反應過來之前,一鼓作氣拿下逍遙津。”
天師道:“這是我們反攻的第一戰,要討個開門紅,提振士氣,又要以蘆州事實促成東海大門的洞開,迫使張氣寒反正,所以這一戰只能勝不能敗。為穩妥起見,我雖年邁,但還是自薦一回,由我親自率軍進攻蘆州。”
齊玄素點頭道:“天師出任掌軍大真人最是穩妥,我提議由齊大真人擔任天師的副手。同時抽調嶺南、蜀州、昆侖等地的部分駐軍,秘密進入江州。”
五娘當即表態道:“我沒有意見。”
天師也道:“如此甚好。”
齊玄素拍了板:“既然如此,那就打下蘆州,給張氣寒看看。”